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案例选编
- 格式:docx
- 大小:36.65 KB
- 文档页数:2
杭州市质监总站盾构施工互学互看交流会典型盾构施工事故案例分析邹宝平浙江科技学院隧道与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研究院浙江省高水平创新团队:隧道与地下工程二O二一年五月十八日汇报提纲一、盾构机被掩埋(复杂地质、人为因素)二、盾构区间管道爆炸(天然气、自来水)三、盾构出洞的地面沉降四、讨论一、复杂地质引起的盾构掩埋事故情况简介2007年11月20日南京地铁二号线中和村站~元通站盾构区间元通站,S-284盾构机掘进右线南端头接收井洞门时,洞内发生漏水漏砂事件,造成地面大面积塌陷,盾构机被埋于塌陷土体中。
复杂地质引起的盾构掩埋事故经过上午8:50,盾构机刀盘顶上元通站接收井口地连墙外侧,在洞门处人工开始破除钢筋,在盾构机里,操作人员转动刀盘,方便割除钢筋,下部保护层破碎。
此阶段在洞门处,洞口有局部渗水,无明流水。
9:00左右,刀盘下部2米的位置突然出现4个较大的漏水漏砂点,并且迅速发展、扩大,涌水涌砂量约为 410 m3/h。
在洞门破除钢筋人员迅速撤离。
9:13,在盾构机内听到洞内砰的响声,盾构操作人员停机检查,到盾构机前方查看未发现异常,PLC控制系统及SLS-T导向系统均未出现报警信息。
9:30,盾尾急剧沉降,5~6分钟之内盾尾后基准点由+ 22变为-27,沉降49mm,铰接压力急剧增大。
9:38,盾构机操作人员看到盾尾处和连接桥处局部管片角部及螺栓部位产生明显裂缝,管片角部脱落,洞内作业人员迅速调集方木及木楔,对车架与管片紧邻部位进行加固,控制管片进一步变形,此时继续听到明显响声,响声逐渐变大,伴随管片连接螺栓的断裂声音,管片环向拉开最大10cm左右的缝,长1.5m左右,随之盾构机盾体到1﹟车架之间管片到处掉渣,水沙从缺口处喷涌,经过大约50分钟的紧张抢险,仍然无法控制局势。
10:40,盾构机内的人员只好撤退到5﹟车架位置安全的地方。
由于在盾尾处管片下沉和破碎,洞内出现大量涌水涌砂,涌水涌砂量约为500m3/h,在很短的时间内盾构机车架轨道被埋,走道板下淤积满沙子,此时项目部指挥中心通知洞内人员撤离。
案例五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8.16”坍塌事故抢险救援2003年8月16日19时,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现场施工人员和行人23人陷入废墟下,部分人员被困在北国饭店楼内。
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接到出动命令后,立即派出7个公安消防中队、18台抢险救援车、120名官兵赶赴事故现场全力展开救援行动。
在省、市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在多方力量配合下,经过50余小时连续作战,消防部队共抢救出被埋压人员9人(其中生还2人、死亡7人),疏散被困在北国饭店楼上的人员3人。
一、基本情况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商业繁华地段。
2002年底开工,地下两层,长336.4m、宽18.4m,建筑总面积15596.2m2。
地下二层距地面深17m。
坍塌时形成长16m、宽6.5m、深13~15m不规则阶梯状深坑,人行步道坍塌面积104m2,坍塌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土、石等物覆盖了地下通道口,总面积210 m2,坍塌物(土、石、混凝土墙体)约1000余m3。
有23人陷入废墟中,其中施工人员14人,过路行人7人,坍塌处一迪吧员工2人。
这起事故造成死亡15人,伤8人。
二、救援经过16日20时56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市公安局“参加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坍塌事故抢险”的命令后,立即派出了南岗、道里、化工、新香坊和承德、道外、动力7个消防中队的120名官兵、18台特种抢险救援车辆赶赴事故现场。
21时许,支队救援力量和总队参谋长等相继到达现场,整个救援行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侦察现场,部署力量救援力量到场后,立即成立了由总队和支队领导组成的指挥部。
经过对坍塌现场的仔细侦察后发现,地下二层现场可见8人被困人员,其中7人被倒塌的水泥墙体挤压在30cm左右的缝隙间,大半身被碎石泥土掩埋,1人位于人行步道旁地下工程取土口处。
被困人员中有2人发出求救声,其他人员生死不明。
坍塌口被大量泥土、电缆、水泥墙体和钢管交错的钢筋、石板等覆盖,坍塌口连接北国饭店(5层楼)正门的楼梯大部分已塌落,楼房基础概况暴露在外,基础下泥土松动,不时有泥土掉落,一旦二次坍塌,整幢大楼都有倒塌危险,毗邻住宅楼(8层楼)也会在二次倒塌后形成连锁倒塌。
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汇编一、污水井中毒事故。
话说有这么一个施工现场,有个污水井需要进行清理作业。
几个工人大大咧咧地就下去了,也没太在意那些安全规范。
下去之前,也没检测井里的空气质量啥的。
这污水井啊,就像个隐藏的恶魔洞穴。
里面因为污水长时间的发酵啥的,产生了很多有毒有害气体,比如说硫化氢。
这些工人刚下去没一会儿,就开始觉得头晕、恶心,像喝醉了酒似的,可是他们还没意识到危险的严重性。
结果呢,一个接一个地就倒在污水井里了。
上面的人等了半天不见他们上来,才感觉事情不妙。
赶紧下去救人吧,可这一去也是羊入虎口。
为啥呢?因为下去救人的人也没做啥防护措施啊,最后导致伤亡人数增加。
这就像一群没带武器就闯进敌人陷阱的士兵,只能是吃大亏啊。
二、化粪池爆炸事故。
在另一个施工现场,有个化粪池也在施工范围之内。
有个工人想图个省事,他看到化粪池里好像有点堵塞,就想自己先简单处理一下。
这个工人拿着个铁家伙就开始在化粪池里捣鼓。
要知道,化粪池里会产生沼气,这沼气就像个脾气暴躁的小火球,一点就着。
这个工人在里面敲敲打打的,就像是在给这个小火球扇风点火呢。
突然,“轰”的一声,化粪池就爆炸了。
这个工人直接就被炸飞了,现场一片混乱。
周围的人都吓傻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火药库里面玩火,不爆炸才怪呢。
三、电力井触电事故。
还有个施工现场的电力井作业事故。
一个电工师傅进入电力井去检修线路。
这电力井里面各种线路就像一团乱麻一样。
这个电工师傅可能当天有点心不在焉,进去之前也没有仔细检查一下周围的电气设备有没有漏电的情况。
他刚一伸手去摸一根线路,就被电得浑身发麻。
可是这周围空间有限啊,他想躲都没地方躲,直接就瘫倒在电力井里了。
这就像一个人闯进了一个到处都是陷阱的小房间,还不小心一脚踩在了机关上,想跑都跑不了。
幸亏上面的工友发现得还算及时,赶紧把电闸拉了,这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不过也受了重伤。
四、地下室缺氧事故。
有个大型建筑的地下室施工。
工程塌方案例2019年7月,深圳市某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塌方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和调查工作,并对施工方和监理方进行了严厉的处理。
以下是对该事故的详细分析和处理过程:一、事故概况7月20日晚,深圳市某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塌方事故,该施工现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某大道附近。
据目击者称,当时施工现场突然传来巨大的隆隆声,随后大量土石从施工现场的挖掘部位滚落而下,几名施工人员被土石掩埋。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迅速传出求救声,附近的施工人员和路人纷纷赶往现场进行斥救。
同时,事发地铁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也立即派出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对伤者进行救治和救援。
二、事故原因经过初步调查和现场勘察后,专家认为该次塌方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管理失误。
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计不合理:施工现场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但是在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地质情况和土石稳定性,导致挖掘深度超出了承受范围。
2. 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单位在进行挖掘作业时,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导致挖掘部位的土石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撑。
3. 监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的监理单位未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
4. 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人员在进行挖掘作业时,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以上原因共同导致了本次塌方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迅速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了处理,并要求全市范围内进行地铁施工安全大检查。
三、事故处理和救援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紧急救援工作,排除了塌方现场的土石,及时将被困人员救出并送往医院救治。
同时,现场还设立了应急指挥部,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全面检查并整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四、事件影响及后续处理本次塌方事故造成多名施工人员受伤,其中一人在事故中不幸遇难。
消防安全与防雷减灾\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火灾案例分析郭云雷I 贺俊杰2(1.阜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安徽阜阳236500; 2.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200438)摘要:近年来,整理分析了数百起国内外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的典型火灾案例,重点分析了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中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多个空间对象的典型火灾案例及火灾发生原因。
分析表明,电气方面原因是城市轨交联通型地 下空间火灾事故发生最为主要的原因。
其次,明火使用不当、自燃、人为纵火等也占据较高的比例。
分析结果为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的火灾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消防;城市轨交;地下空间;火灾案例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6-0098-050.引言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是一种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 空间开发的快速发展新涌现出来的一种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其包括了轨道交通系统、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和相互连通区域等多个复合对象,所涉及的可燃物、着火源等火灾危险源种类、数量复杂多样;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 量也极大,人员聚集、拥挤踩踏风险高。
轨交联通型地下 空间体量一般较大,建筑面积往往在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地下延伸到3〜4层,其火灾特点综合了轨交、 地下建筑物、商场等多种火灾类型的特点,在火灾风险方 面均体现出比一般建筑更为复杂的特点2】。
本文基于搜集、整理的数十起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火灾案例,对 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的火灾原因进行了分析。
1.火灾案例分析城市轨交联通型地下空间包括了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多种空间对象。
本文系统梳理统计了 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火灾案例,分类分析了火灾原因14'810收稿日期:2020-07-03作者简介:郭云雷(1978—),男,安徽界首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坍塌事故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坍塌事故工程事故名称: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坍塌事故发生地点:南京发生时间:2000年10月25日上午工程事故名称: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坍塌事故发生地点:南京发生时间:2000年10月25日上午10时10分事故简述:2000年10月25日上午10时10分,某三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三建)承建的某电视台演播中心裙楼工地发生一起重大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大演播厅舞台在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70.7815万元。
事故发生的经过:某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地下二层、地面十八层,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工程开工日期为2000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01年7月31日。
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通、安微、某等地。
演播中心工程大演播厅总高38米(其中地下8.70米,地上29.30米)。
7月份开始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支架,支架钢管、扣件等总吨位约290吨,钢管和扣件分别由甲方、市建工局材料供应处、铁心桥银泽物资公司提供或租用。
原计划9月底前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预计10月25日下午4时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大演播厅舞台支撑系统支架搭设前,项目部按搭设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完成了三个演播厅、门厅和观众厅的施工(都没有施工方案)。
2000年1月,某三建上海分公司由项目工程师茅某某编制了“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于1月30日经项目副经理成某某和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某批准实施。
7月22日开始搭设大演播厅舞台顶部模板支撑系统,由于工程需要和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问题,支架搭设施工时断时续。
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
由项目部副经理成某某决定支架三维尺寸按常规(即前五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某在现场指挥搭设。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Constr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Taking apower tunnel and
pipeline projec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作者: 童康益[1];付栋[1]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72
出版物刊名: 科技和产业
页码: 367-37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城市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灾害防治;隧道和管线工程
摘要: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表以下70m区间普遍为第四纪软弱黏
性土沉积.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又相对集中,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必要.结合上海城区某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项目特点,分析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拟建工程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问题,并进行危
险性评价分析,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避免本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4目录第一部分编写导则一、编制目的为落实本市地下空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地下空间管理和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规范应急处置基本程序,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事故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有关法规和上海市、各区(县)两级《地下空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地下空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行动方案》有关要求,组织编写《地下空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二、编写对象本市地下空间管理和使用单位。
其主要业态为商业、娱乐休闲服务业、旅店业、汽车库、生产车间、仓储、办公场所等以及其他人员密集的地下空间。
三、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与市、区县两级《地下空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相一致。
四、实施方法由市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民防办)编写框架指南,各区、县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区、县民防办)组织本区域相关单位实施。
由各地下空间管理和使用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编写并报区、县民防办备案(附电子版)。
香港广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工程概况:【本公司位于淮海中路282-283号、总建面14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2000平方米左右、平时用作车库战时为物资库、总共有八个出入口和八个应急疏散口】灾情预测分析:因明火或电器设备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因排水不畅或雨水倒灌造成的水害事故;因核生化恐怖袭击和不明气体、物体引发的事故及次生灾害;因电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事故;因突发停电、人员突然聚集等而引发的拥挤踩踏事件;煤气泄漏事件,汽车碰撞及汽车自燃等其他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队伍(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钟伟明(公司总经理)成员:黄幸(设施部经理)、张春彬(营业部经理)、袁寿宏(工程部副经理)(二)应急处置队伍由当日在岗的值班经理担任现场指挥。
安保队员组成抢险组,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控制;工程部员工组成救援组,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启闭相应的应急设备,并对现场的人员和物资实施救援;营业部员工组成疏散组,负责对现场人员的疏散引导。
冲击地压事故近年来,冲击地压事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类事故通常是由于地下的土层或岩层失稳造成的,导致地下空间发生坍塌或者地面陷落。
本文将以一起发生在工地的案例为例,介绍冲击地压事故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2024年6月20日,城市工地发生了一起冲击地压事故。
当天上午,工地正在进行一项地下隧道的挖掘工作。
挖掘机对土壤进行挖掘和开采时,突然发生了一次地质变化,土层发生了不稳定。
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土壤突然坍塌,挖掘机司机被埋在土里,其他工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冲击地压事故背后隐藏的原因有多重因素。
首先,这个工地挖掘的土层具有不稳定性。
在地质勘测阶段,没有充分了解到土层的特性,也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施工方对于地下要开挖的空间没有进行充分评估,未能准确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
再次,施工方对于工地人员的培训和交底不足,许多工人对于冲击地压事故的潜在风险缺乏认识。
为了避免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施工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进行地质勘测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地层的深入了解,可以准确评估土壤的稳定性,确定施工方案。
其次,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个工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施工按照规定进行,减少人祸因素的发生。
再次,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通过组织安全培训和实战演练,让工人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应急措施。
最后,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对挖掘进度、地质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冲击地压事故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应建立土层稳定性数据库,提供土层信息给施工方,降低施工风险。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施工方的安全培训和审批,加强施工方的安全管理能力。
在工地周边,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以提醒行人和驾驶员注意安全。
同时,政府和机构应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和惩处力度,对违规施工和管理不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倒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事故案例选编
一、地下商场坍塌
2017年11月,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一家地下商场发生坍塌,导致9人死亡,10人受伤。
事后调查发现,商场地下空间存在违法建设行为,建筑结构存在问题,并且经常有水泥管道破裂漏水。
二、地铁站人员被卷入扶梯
2015年4月,重庆市江北区一家地铁站发生扶梯事故,一位女性被卷入扶梯,另外两人也受伤。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扶梯维护不当,导致链条脱离。
三、地下停车场坍塌
2018年6月,上海市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发生坍塌,导致多辆车被埋,部分人员被困。
经过抢险救援,所有被困人员成功获救,但其中有3人受伤。
四、地下管道泄漏引发爆炸
2015年8月,天津市港口区某地下管道发生泄漏,导致燃气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此次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管提出了质疑。
五、地下通道内停车拦路抢劫
2017年3月,广州市某地下通道内发生一起停车拦路抢劫案件,导致一名女子被劫持,并且抢劫者成功逃脱。
此次事件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并加强了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