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乳腺癌指南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65
乳腺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A路径一、乳腺癌标准临床路径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性;影像学发现的隐匿性病灶。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活检+根治性切除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有条件单位结合病人病情主观愿望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免疫八项;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3.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015版ASCO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照护指南解读
裘佳佳;陆箴琦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年(卷),期】2017(017)006
【摘要】对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联合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照护指南》中关于乳腺癌患者长期生理和心理社会症状的评估与管理及健康促进部分主要内容加以解读.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裘佳佳;陆箴琦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HMGB1相关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J], 傅春燕;程雪;潘颖;陈述政;徐民
2.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实践指南解读:勃起功能障碍(2015版) [J], 王万荣
3.miR200c-3pCXCR6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的相关性研究 [J], 李珊珊; 夏重升; 苏修军; 李扬; 李雪芹; 山长平
4.Ⅱ~Ⅳa期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2021年CSCO/ASCO国际循证指南解读 [J], 周亚娟;牟艳花;胡德胜
5.ASCO关于上皮性卵巢癌胚系和体系肿瘤检测的指南解读 [J], 欧阳振波;尹倩;钟碧婷;张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一 乳腺癌筛查指南二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三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四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五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六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七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八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九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十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十一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十二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十三 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十四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十五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十六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 录《中国癌症杂志》2015年第25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5 Vol.25 No.9一 乳腺癌筛查指南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
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
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参见附录I)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岁。
⑵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 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 认可。
肿瘤防治研究2015年第42卷第4期 Cancer Res Prev Treat,2015,V ol.42,No.4·421·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5.04.023·指南与解读·乳腺癌术后照射靶区勾画指南——欧洲放射肿瘤学会2015年指南解读谭文勇,李先明Postoperative Target Volume for Breast Cancer: An Overview of 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therapy & Oncology(ESTRO) Delineation Consensus in 2015TAN Wenyong, LI Xianm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20, China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指南解读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5-02-09;修回日期:2015-02-26作者单位:518020 深圳,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作者简介:谭文勇(1974-),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肿瘤学临床及科研工作0 引言近年,欧洲放射肿瘤学学会(E u r o p e a n Society of Radiotherapy & Oncology, ESTRO )[1]、比利时[2]和丹麦[3]均发布了乳腺癌靶区勾画指南。
这些指南不再基于传统照射野的骨性标记来勾画靶区,而是参照乳腺癌局部区域的血管解剖定义其区域淋巴结靶区边界,具有重复性好、靶区小而精、个体化更明确、可更好地保护肱骨头等优点。
由于上述指南基本相似,本文一并介绍以期为国内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提供参考标准。
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提高总生存率[4]。
2015年乳腺癌辅助化疗进展
李青剑;丁林;姚和瑞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年(卷),期】2016(16)1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李青剑;丁林;姚和瑞
【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乳腺肿瘤医学
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乳腺肿瘤医学部;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乳腺肿瘤医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加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研究进展 [J], 郭欢;孔玲玲;邢力刚
2.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加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选择与研究进展 [J], 邢恩康; 许庆勇; 张玉
3.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T4b N0-2 M0)的疗效比较——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J],
4.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J], 吴佳芮;黄晓玲
5.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J], 李英谱;庞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 年第3 版NCCN 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一、概述乳腺癌目前仍是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4 年全美共有235030 名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40430 名患者死于乳腺癌。
另外2013 年有64640 名女性被诊断为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过去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
二、更新要点本次指南在晚期乳腺癌诊疗上的更新不多,主要包括: 1 、乳腺癌转移患者,应对转移灶再次活检以确定ER/PR 及HER2 状态。
如果无法安全取得活检样本,则按照原发肿瘤的ER/PR 及HER2 检测结果治疗。
2、唑来膦酸的最佳使用方案是1 月1 次,持续12 个月后减为3 月1次。
3、有限的研究显示,ER 、HER2 阳性并且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中加用曲妥珠单抗或者拉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 )方面有所获益,但无证据显示总生存期(OS )延长。
4、已经接受化疗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同时结合或者不结合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紫杉醇)。
三、病情检查与评估 1 、怀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患者,建议行胸部CT 和腹部±骨盆CT 或MRI 检查。
2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行脑部MRI 检查。
3 、当PET/CT 在PET 和CT 两部分都清楚提示骨转移时,可不必行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 检查。
4、专家组不推荐使用氟化钠PET/CT 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检查手段,除非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评估目前病情。
5 、初次复发与疑似转移的病灶需再行组织活检。
6 、对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7 、由于原发肿瘤ER/PR 及HER2 检测可能存在假性结果,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转移灶ER/PR 及HER2 状态,特别是在初始未知或初始阴性或未过表达的情况下。
四、局部/区域复发治疗 1 、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如可能则行手术再切除。
乳腺癌诊治指南(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篇文档继续介绍乳腺癌诊治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乳腺癌。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分期及相关病理特征1. 乳腺癌的分期标准及其意义2.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与分子分型的关系3. 分期和病理特征对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4. 对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认识和分期5. 针对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二、手术治疗1. 乳腺癌手术的目的和原则2. 手术切除范围的选择与决策3. 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全切和保乳的比较4. 辅助手术的应用:淋巴结清扫和前哨淋巴结活检5.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与护理三、放射治疗1. 放射治疗的作用和适应症2. 放射治疗的技术及副作用管理3. 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联合应用4. 放射治疗的时间和剂量的选择5. 随访及检测手段对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估四、内分泌治疗1. 内分泌治疗的原理和适应症2. 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及副作用3. 内分泌治疗的时间与疗程选择4. 内分泌治疗术后的随访及监测5. 术前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及评估五、化学治疗1. 化学治疗的作用和适应症2. 化学治疗的药物及副作用管理3. 化学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4. 化学治疗的时间选择和疗程管理5. 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因素的影响总结:乳腺癌诊治指南的完善和实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乳腺癌的分期和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方面的内容给予了详细阐述,有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标准与规范・DOI :10.3760/cma .j .issn .0529-5807.2015.04.005执笔人单位: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杨文涛,E -mail :yangwt 2000@163.com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研究室病理科(步宏,E -mail :hongbu @scu .edu .cn )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编写组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R )和孕激素受体(PR )是乳腺癌中重要的预后因子和预测因子[1]。
ER 、PR 表达水平与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ER 、PR 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2-3]。
准确检测和报告 ER 、PR 状态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已成为乳腺癌病理诊断报告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 ER 、PR 检测的最佳方法[4-5]。
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简单、易行,也是目前 ER 、PR 检测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但由于组织处理、染色方法、判读标准等影响,ER 、PR 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在已获实践验证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已有的实践指南和公认的研究结果[6-10],由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组成的专家组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乳腺癌 ER 、PR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
本指南对乳腺癌 ER 、PR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技术路线、结果判读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规范,以供我国病理工作者参考,旨在促使 ER 、PR 检测的操作程序和结果判读标准化,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并更客观地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一、适宜人群ER 、PR 的检测适宜人群包括:(1)所有新诊断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2)多发性乳腺癌病例,若组织形态相似,至少应对其中一个癌灶进行检测,以最大癌灶为佳,若组织形态不同,则应分别进行检测;(3)所有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应尽可能再次检测;(4)建议对新诊断的原位癌(包括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病例进行检测[11];(5)新辅助化疗后仍有肿瘤残留的病例建议再次检测;(6)临床提出需要进行检测的其他情况。
SRC-3、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汪洪盛;李壮;曹玉杰;周海玲;田煜【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3(SRC-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乳腺癌标本45例作为阳性实验组;选择45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RC-3、MMP-9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RC-3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切片阳性染色率各为62.2%,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有关(P<0.05).与年龄大小、月经状况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MMP-9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切片阳性染色率各为66.7%,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有关(P<0.05).与年龄、是否绝经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SRC-3与MMP-9二者为正相关关系(r=0.324).结论:高表达SRC-3及高表达MMP-9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进展紧密关联,并且SRC-3可能促进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最终导致乳腺癌的浸润及转移.【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4【总页数】3页(P125-126,128)【关键词】乳腺癌;SRC-3;MMP-9;免疫组织化学(SP)【作者】汪洪盛;李壮;曹玉杰;周海玲;田煜【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目前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