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宫博物院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6
14故宫博物院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1.找出方位词及表游踪的句子,学习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方法。
2.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感受作者洋溢其中的自豪感。
3.把握重点段落,理解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2学情分析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它以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装饰典雅而驰名中外,受到全世界的赞誉。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民族风格,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智慧和力量。
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是一篇全面介绍故宫建筑的说明类文章。
说明类文章的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取决于文本写的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篇文章最初是为广播而写的,是一篇广播稿,其意图就是通过广播让听众既对故宫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并从中感受古代人民的创造性精神,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这样,作者在写作时更多的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特点方面考虑,于是在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上,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适宜等,就要比一般的书面文章来要求就更严一些。
因此,本篇文章的教学从作者的意图本位出发,结合文本自身所固有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建筑类文章的教学,通过找方位词及表游踪的句子,把握建筑的特点,这是学生在初读文章时能够完成的,因此在课前预习中进行,而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及建筑本身所体现的民族文化,这是最能体现文本个性的东西,也是学生成长最需要的精神营养。
这是课堂教学中着力突破的地方。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堂引入第29届奥运会,让2008年的北京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这座美丽的、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假如来到北京,故宫是非去不可的。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每次来到北京,几乎都要到故宫来参观,他曾对人说:“到北京不看故宫和天坛,等于没有来北京。
”可见故宫在这位大国国务卿心目中的地位。
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等奖1、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一等奖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自读课文,掌握字词金銮(luán) 殿蟠(pán) 龙鎏(liú) 金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上谕(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宫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齐读课文,思考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划出主要词语。
1节:故宫的位置称属、历史及现状(北京的中心,城中之城,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五百多年历史) 总写2节: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3节:午门及护城河4节:三大殿概况(总写)5、6节:太和殿(分写)7节:中轴线(插写)8节:太和殿(分写)9节:中和殿(分写)10节:保和殿(分写)11节: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12节:乾清宫13节:交泰殿14节:坤宁宫15节:御花园16节: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2).理清结构层次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分——前朝(前三殿)内廷(后三宫)总——强调艺术价值四、课堂练习: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2.在介绍时抓住了它怎样的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10 月16 日第8 周教学课题故宫博物院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没去过故宫,对故宫了解也不多甚至陌生,电视上见到的实物不是很多,但对故宫他们充满好奇向往。
本课选择有关故宫的声、像用于教学,让学生赏心悦目,才能让学生有如耳闻其声、眼见其形,进入故宫一游之感。
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有,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2、了解故宫有关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3、学习本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4、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教学难点说明文空间顺序立足点的确立以及具体空间顺序的方位词的把握。
教学手段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投影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作者)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有,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2、了解故宫有关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3、学习本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4、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学生观看后明确:故宫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明确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五、明确说明顺序及文章结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本文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来在《地理知识》杂志刊载,选入教材时作了部分删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