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宫博物院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18.01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故宫博物院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增强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3.学写介绍校园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通过让学生担当导游的活动方式,了解本文按空间方位顺序,沿着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的说明特点。
学些介绍校园的文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辅助多媒体。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故宫”导入1. 简介故宫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本文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
(可出示简易的位置图)。
原名紫禁城,初建于明朝,公元1406年奠基,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鼎盛于清代,五百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帝王将相的舞台。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博物院,得名于1925年,八十年来,它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宝库。
今天,紫禁城既古老又新鲜,它正承载着历史,创造着未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2.作者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故宫研究专家,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故宫博物院介绍讲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博物院。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可以叫我杨导。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故宫博物院。
大家看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大门了吗?那是朱红色的大门,中间有一块黄色的匾,上面写着“故宫博物院”这五个大字。
那就让我们沿着这条中轴线一直往前走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中轴线上,大家看到了吗?在中轴线的尽头就是午门了。
午门是故宫最大的城门,也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城门,在太和门前有一个非常壮观的广场,那就是金水桥广场。
大家可以看一看旁边这个石狮子,它有六只脚和两只手,它也是故宫最古老的石狮子了。
大家现在看一看前面那个大鼓。
这个大鼓叫铜铸鼓。
在古代有很多种鼓声:金鼓、银鼓、铜鼓、铁鼓等等,而在故宫里只有铜钟发出的声音是金、银、铜三种鼓声。
再向南看一看这一组石像吧,他们是文官、武将和文臣。
他们有的手里拿着拐杖,有的拿着大刀和弓箭。
现在我们来到了御花园。
—— 1 —1 —。
故宫景点详细讲解一、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太和殿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多次修建和改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是清朝康熙年间重新修建的。
大殿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采用黄色琉璃瓦作为屋顶,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在太和殿内,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装饰和陈设,如金碧辉煌的宝座、屏风、壁画等。
宝座上方悬挂着康熙皇帝御笔“太和殿”匾额,彰显了这里是皇帝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
二、乾清门乾清门是故宫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座门洞宽阔高大,中间设有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为台阶,供文武官员上下行走。
乾清门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门洞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乾清门”匾额。
门内两侧设有钟鼓楼,是皇宫内廷的重要场所。
三、紫禁城墙紫禁城墙是故宫博物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所在地。
这座城墙长2400米,高12米,宽7.9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
紫禁城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墙体外侧采用红色砖石砌成,内侧设有雉堞、箭垛等防御设施。
城墙上方共有10座城楼,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午门城楼了。
午门城楼是故宫博物院的入口处,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四、乾清宫乾清宫是故宫中轴线上的另一个重要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后居住的地方。
这座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采用了黄琉璃瓦作为屋顶,彰显了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乾清宫的建筑风格庄重华丽,内部装饰精美绝伦。
在乾清宫内,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如御笔“乾清宫”匾额、清代壁画、文物等。
此外,这里还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因此也是故宫中最为神秘的地方之一。
五、石鼓文化广场石鼓文化广场是故宫博物院内的一个大型露天文化广场,位于太和殿前。
这个广场是为了展示中国古代文化而修建的,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
广场中央立有石鼓形的雕塑艺术品,上面雕刻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课文解读课文解读: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重要历史古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丰富多样的文物收藏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
一、故宫的历史背景故宫始建于明朝,建筑规模宏大,耗时十五年才完工。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帝王政治生活和文化艺术的重要象征。
如今,故宫作为一座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二、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建筑融合中式古建筑与传统艺术元素,整体布局庄严肃穆。
宫殿、殿堂、厅宇错落有致,建筑雄伟壮观,室内的装饰瑰丽华贵。
每个建筑都有独特的命名和用途,例如一座座宫殿都分别作为皇帝出巡、祭祀、会见重要官员的地方。
三、故宫的文物珍藏故宫博物院内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书画、器物、陶瓷、瓷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游客可以在博物院内近距离观赏这些珍贵的文物,并借此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故宫的文化底蕴故宫博物院不仅仅是展示古代文物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
这里举办过许多展览、论坛和演出,以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增进人们对历史的了解。
故宫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前来探索。
五、游览故宫的建议若想去故宫参观,建议提前规划好时间,因为故宫庞大的面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全部游览完成。
同时,由于故宫每天的游客数量有限,建议提前订票或早点到达以避免人流排队等待。
在游览过程中,要保持秩序、尊重文物,并注意不要随意触摸或破坏展品。
六、总结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国家重点级博物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课文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珍藏文物以及其文化底蕴。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让我们一同前往故宫,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故宫博物院一、教学目的:⒈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⒉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⒊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三、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⒈导入新课: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②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⒉课前准备: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6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
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报(zòu)慈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n) 翊坤宫(yì)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轴、磬、攒、禧、嫔②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③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知识点复习:
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必备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知识点复习:故宫博物院,祝您学习
愉快!
相关链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知识点复习:亲爱的爸爸妈妈
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4课复习要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讲解第一部分:引言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宏伟建筑及其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建筑概况故宫博物院始建于明朝,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共有9000多间房间。
整个宫殿建筑呈现典型的明清风格,主要由正殿、后宫、花园和围墙四部分组成。
故宫坐北朝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
第三部分:历史背景北京故宫建于明代,将近600年的历史。
开始时是明朝皇帝的宫殿,后来清朝皇帝也迁往此处。
故宫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帝王的壮丽和权势。
第四部分:建筑布局故宫的建筑布局非常有序,由中轴线贯穿。
从南门到北门,中轴线上依次有午门、三大殿以及内廷等重要建筑。
在中轴线两侧,还有许多宫殿和庭院,如乾清宫、养心殿和皇后宫等。
这些建筑的布局精确而对称,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精髓。
第五部分:宫殿特点每一座宫殿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
例如,乾清宫是清代皇帝的居所,以其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著称。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是皇帝巡视朝廷的地方。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庆典的场所,是故宫最重要的宫殿之一。
每个宫殿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功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
第六部分:文物收藏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文物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包括绘画、陶瓷、玉器、器物和古代书籍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的玉器收藏。
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七部分:游览经验游览故宫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首先,游客可以通过南门进入故宫,并跟随导游的引导浏览各个重要建筑。
其次,游客可以参观不同的展览厅,欣赏故宫珍贵的文物收藏。
最后,游客还可以在故宫内的茶馆休息,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八部分:总结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故宫博物院景点讲解
故宫博物院景点讲解
第一节:主殿
故宫博物院的主殿历经历代修葺,构筑极其宏伟。
并以其神圣的威仪、宏丽的外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曾经的辉煌,它也是宫殿式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代国家的象征。
第二节:宫殿庭院
宫殿庭院可谓是主殿的显著特色之一,因为它体现着明清时期古典宫殿的风格,堪称故宫博物院富有文化色彩的一大景点。
它是一片庞大的庭院,有许多用水池和林木围绕,显得十分宁静优雅。
在它的正中间,立着一座仿古宝塔,光彩夺目,象征着古人对国家的爱护与尊重。
第三节:展厅
故宫博物院的展厅有许多文物和古籍展出,向着游人展现了明清及以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代文化发展历程,而其中又以周昌和清朝最为精彩。
此外,还有图片墙、文物展览等,许多雕塑、祭祀器物、技艺展示等,以及文物拓片、瓷器、玉器、古籍文献等,各类文物古籍遍布全宫,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节:宗教殿堂
故宫博物院的宗教殿堂分为宗教礼堂和祭天殿,它们是当时社会信仰中心,都充满着宗教的气息,把当时古代礼仪的宗教性发挥得淋
漓尽致,是宗教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祭天殿则充满田园气息,向游人展示着古代的宗教信仰,也让游人感受到古代礼仪的宗教性。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会古人对宗教的尊崇和信仰,与古人共同领略这神奇的宗教文化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