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4.28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04-02近年发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有日益增多趋势,为了探讨其临床特点、病因及出血的相关因素,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5例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156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老年组95例,男81例、女14例,男女之比5.78:1,年龄60~81岁,平均(66土2.3岁)中青年组156例,男132例、女24例,男女之比5.5:1,年龄15~59岁,平均(36土2.6岁)。
1.2诊断标准1.2.1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依据,根据有呕血或及黑便,排除来自口鼻、咽部及呼吸道出血,并排除下消化道出血,经相关检查符合上消化道出血标准。
1.2.2休克的诊断依据,根据有头昏、乏力、心悸、血压下降0.05。
2.2出血原因、老年组依次为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中青年组则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
虽然2组均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占首位,但老年组则以胃溃疡出血为主,而中青年组则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为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见表2。
2.3并存疾病95例老年患者中并存骨关节退行性变48例(50.53%)、痛风17例(17.89%)、慢性支气管炎14例(14.74%)、血脂异常11例(11.58%)、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9.47%)、2型糖尿病4例(4.21%)、脑梗塞2例(2.11%)、脑出血2例(2.11%)。
156例中青年患者中并存骨关节退行性变16例(10.26%)、痛风3例(1.92%)、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0.64%)、血脂异常21例(13.46%)、脑出血1例(0.64%)。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
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
因此,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25%,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
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由于高龄致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给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判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近年收治了5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老年人胃肠出血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40【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54-02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
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
因此,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25%,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
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由于高龄致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给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判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近年收治了5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12月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患者均经取活检确诊)。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收治的92例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对比。
结果经过对比得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和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十二指肠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青年人(p<0.05);老年人的呕血黑便率、并发休克率明显高于青年人,老年人的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人(p<0.05)。
结论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这四类疾病,而且老年人的呕血黑便率、并发休克率高,腹痛发生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较慢,内环境稳定程度较低,各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合并其它疾病等特点,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青年人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1]为了更好地预防与治疗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于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7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92例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门诊于2006年3月到2013年3月共收治了87名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92名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将87名老年人患者作为观察组,将92名青年人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患者45名,女患者42名,平均年龄为71.7岁,年龄在62岁到88岁之间。
对照组中男患者55名,女患者37名,平均年龄为41.3岁,年龄区间为22岁到58岁。
所有患者经过腹部b超、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影像学结果以及肝肾功能、体征、病史、血常规、肝炎病毒标志物、大便隐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的结果,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胃肠道出血/治疗老年人急诊内镜金属钛夹老年人(60岁以上)由于其年龄特点,大多有动脉硬化,其上消化道出血常病情重,预后较差,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经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已成为公认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院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急诊内镜金属钛夹钳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60~78 岁,平均65.1岁。
就诊时表现为呕血9 例,黑便或柏油样便32 例,二者兼有6例;出血量估计为800~2 500ml;血红蛋白测定为5.0~8.0g/L,血压降至9~19/5~9kPa,脉搏100~150次/min。
出血病因: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胃癌2例,贲门黏膜撕裂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例。
1.2 器械采用Olympus GIFXQ260电子胃镜,Olympus金属夹释放器HX-5QR-1,金属钛夹HX-600-090。
1.3 方法内镜直视下发现病灶后,经钳道送入预装好钛夹的释放操作器,充分暴露出血部位,伸出原已安装好的HX-600-090型金属钛夹,对准出血部位推送出金属夹钳夹紧出血血管后释放金属钛夹,截断血流。
对于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先用止血夹夹住出血静脉后,对贲门口其他的曲张静脉用同样方法进行钳夹后,用5%的鱼甘油酸钠由钳夹部曲张静脉自下向上每隔3~5cm一点,依次进行硬化剂治疗。
1周后进行第2次硬化剂治疗,第3周进行第3次硬化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钛夹止血后,注射硬化剂。
2 结果42例患者均达到了即时止血的目的,1例患者因胃腔积血太多,观察不清出血灶,治疗24h后行胃镜金属钛夹治疗。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及内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方法对68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多见,病因依次为消化道溃疡(42.7%)、胃癌(29.4%)、食管癌(10.3%)、急性胃粘膜损害(7.4%)。
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位置及性质有关。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老年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的急症,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而老年人由于自身器官老化,生理代谢有其特殊性,其出血也有其特点。
为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特点,现将我院自2006~2010年住院治疗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8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7岁,病程1~72h。
全部患者均有呕血或(和)黑便病史,排除因药物或食物引起的假性黑便;在出血后72h内胃镜检查明确有或无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未经胃镜检查或在出血后超过72h行胃镜检查的不列入调查对象。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就诊时表现为呕血的44例(64.7%),单纯黑便24例(35.3%)。
所有患者入院后首次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出血前的临床表现:周期性节律性上中腹痛14例(20.6%),食欲不振18例,反酸10例,上腹饱胀21例,乏力62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33例(48.5%)。
出血后有上腹痛12例,出冷汗伴头昏、心悸38例,休克1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21例。
估计出血量2000ml 3例。
入院后第1次血红蛋白30~100g/l,平均57.1g/l。
1.3 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胃癌20例(29.4%),胃溃疡21例(30.9%),十二指肠溃疡8例(11.8%),食管癌7例(10.3%),急性胃粘膜损害5例(7.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4例(5.9%),食管贲门黏膜撕裂2例(2.9%),复合性溃疡1例(1.5%)。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从而更好的提高对于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于本院消化科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与年龄、性别并无明显关系;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造成;发病后尽快治疗对于患者较好;年龄大的患者伴随的并发症比较多,且出血量比较大,死亡率较高。
容易产生误诊,治疗周期较长,疗效较慢。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一直以来,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重症状,因为老年人器官储能的能力逐渐减少,抵抗能力比较差,生理功能及其临床表现要远远低于中青年的生理水平。
文章主要对本院消化科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消化科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94例,女性患者为42例,年龄为59~85岁,平均年龄为73岁。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为64例患者,46例患者为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6例为常诊收治。
1.2病因分析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占到了一个较大的比例,其中溃疡、胃炎患者为40例,胃癌患者为24例,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34例,存在16例患者出血原因不是很明确,多数患者为高龄、极度衰竭或者痴呆,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
1.3诱因分析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占的比例显著增高,而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劳累、过度饮酒等诱因较少。
1.4就诊时间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老年人发病之后就诊的越及时,那么预后也就越好,并发症及其死亡率也就越低。
1.5临床表现患者的症状体征不是很典型,除了具备较为明显的呕血、便血之外,均因其他疾病而就诊,低血压或休克发生率较高,死亡及再出血率高。
发生低血压、休克的患者为30例(22.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09T15:54:10.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赵力[导读]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赵力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49-02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首先考虑消化溃疡及其他病源,要早治疗、早诊断预防合并症,慎用非自体抗炎药物。
【关键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需要紧急处理的内科急重症。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其代谢修复功能均减退,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不易止血,且合并症多危险性大。
本文收集了2006-2008年间在我院急诊住院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7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组病人年龄在60-92岁,平均年龄为75.8岁,男103例,女34例;均有呕血和黑便等主要临床表现并经纤维胃镜或急诊手术诊断。
1.2病冈本组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复合性溃疡5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6例,胃癌重4例,食道癌3例,急性胃黏膜癌变26例,胃息肉2例,肝癌5例,胰腺癌3例。
1.3临床特点。
(1)出血量大大于1000ml的102例(占74.7%)。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脏器功能衰退,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凝血机制差,出血后不易止血而易发生休克、循环衰竭。
(2)多有诱因本组有明确诱因的为81例,其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为53例,急性心脑血管溶栓至出血10例,服用华法令6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例,酗酒8例。
(3)症状不典型因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弱反应差,所以症状往往不典型。
(4)合并症多本组有合并症的98例(占71.6%)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8例,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56例,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病。
脑血管系统疾病20例,主要为脑梗塞和脑出血。
其它4例。
1.4治疗方法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的118例,其中28例为再出血;外科急诊手术19例。
1.5死亡原因本组共死亡16例,主要死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及伴发症。
其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胃癌4例,呼吸衰竭3例,肝性脑病2例,食道癌1倒,其中14例病人有合并症。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并且较复杂,其中消化道溃疡占第一位,为51.8。
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各脏器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弱反应差,所以人多症状不典型。
临床上往往有的患者发病前即有贫血、脑血管供血不足等表现,因此,必须注意无症状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③老年人合并症多,上消化道出血后往往加重了原有的心、脑、肺、肾、肝等脏器疾病,容易出现休克、心衰、肾衰及心率失常等。
④前者又进一步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弹屿减退及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甚至凝血功能障碍,其结果是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且不易出血。
⑤出血率高、病死率高,故应尽快明确诊断,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⑥要提高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必须要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诱因。
⑦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脑血管及风湿等疾病,而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加重消化性溃疡,因此临床医生应告戒老年病人服用此类药物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药等,减少药物性上消化道火出血的发生。
同时,老年人肝脏血流、肾小球滤过率都下降,导致药物蓄积,增加了药物的毒性,更增加了诱发出血的危险性。
老年人胃黏膜呈退行性病变,更易损害问。
而年轻人是以消化性溃疡为第一病因。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较年轻人明显增高。
其原因:由于老年人易患动脉硬化.血管舒缩功能不良和凝血机制障碍,病灶易出血,出血后不易止血目,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病死率高,本组中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达25%。
明显高于年轻人。
综上所述,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其自身特点:消化道症状不典型,恶性病变多。
病死率高,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军.2682倒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2004,4(17):33~34.
[2]陈连辉,万珠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3,18(4):200~201.
[3]李军婷,李兆申,刘厚珏,等.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中华消化内镜杂,2001,(180):151.
[4]刘蔚,扬铁一,孙明明.上消化道出血798倒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3):72~73.
[5]尚珍,蔡克韫.老年人214倒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J].腹部外科,2004,17(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