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疾病监测指标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1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医院名称:填报日期:表8-表20是在本次医院评审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三级医院进行监测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指标,所收集的数据仅作监测之用,不计分、不排名,且不公布医院名称。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的采集时间段为4月1日-6月30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 这18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三)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费用表10 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四)麻醉指标表11 麻醉指标(五)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表12 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相关说明。
二、单病种质量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3 急性心肌梗死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内行PCI或在90分钟内未行PCI但行溶栓治疗者,视为符合该条要求;如未满足上述条件但注明了禁忌症者,也视为符合;其他为不符合。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数,而不是等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数。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4 心力衰竭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三)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5 肺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 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初始治疗72小时无效者人数。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 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医院名称:填报日期:表8-表23 是在本次医院评审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三级医院进行监测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指标,所收集的数据仅作监测之用,不计分、不排名,且不公布医院名称。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201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12 月31 日(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的采集时间段为4 月1 日-6 月30 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这15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三)麻醉指标表10 麻醉指标(四)住院患儿安全类指标表11 住院患儿安全类指标明。
二、单病种质量指标(一)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住院)ICD-10: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1-12个月婴儿肺炎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ICD-10:P22.002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三)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ICD10: D69.303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4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四)儿童哮喘质量监测指标 ICD-10:J45.9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5 儿童哮喘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五)化脓性脑膜炎 ICD-10:G00.9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6 化脓性脑膜炎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六)小儿间隔缺损质量监测指标ICD-10:Q21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7 小儿间隔缺损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七)先天性巨结肠质量监测指标ICD-10:Q43.1-2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8 先天性巨结肠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八)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质量监测指标 ICD-10:Q65.0-1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19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九)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肌腱松解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睾丸固定术,阴茎成形术,室间隔补片修补术,房间隔补片修补术,扁桃体剥离术)期内总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元表20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三、重症医学(I C U)质量监测指标(一)重症监护(ICU)指标表21-1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表21-2 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 年)表21-4 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 年)表21-5 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 年)*PRISM、NTISS、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21-7 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 年)*PRISM、NTISS、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21-8 重症患儿坠床发生率(2011 年)表21-9 重症患儿各类导管管路滑脱(2011 年)表21-10 重症患儿人工气道脱出(2011 年)四、合理用药监测指标表22 合理使用抗菌药质量管理指标统计表*五、医院感染监控指标表23-1 医院感染监控指标统计表表23-2 医院感染监控指标统计表表23-4 医院感染指标统计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科室:住院重点疾病监测登记表。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保健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保健质量评价指标,实施持续性的医疗保健质量监测和追踪评价,是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同样是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保健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辖区保健管理、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辖区保健管理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方法,是公共卫生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分为以下二部分:一、辖区业务管理工作指标二、辖区妇幼健康指标第二部分机构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机构统计和财务报表。
第三部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个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0-31天内再住院例数。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重返手术例数。
(三)麻醉指标。
(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特定(单)病种质量质量指标是以“剖宫产、异位妊娠、子宫肌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六个特定(单)病种。
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为重点,本指标适用的对象是二级妇幼保健院,重点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属妇产专业四个特定(单)病种,属儿内科专业二个特定(单)病种。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是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结果指标。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是以特定对象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即使用呼吸机、导管、导尿管三项器械所致感染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同时以手术风险评估类别来评价术后切口感染的结果指标。
幼儿园五类重点人群摸排检测统计表一、引言在幼儿园中,对于五类重点人群的摸排检测统计显得至关重要。
这五类重点人群包括:身体状况异常、心理状况异常、家庭状况异常、社会状况异常以及行为习惯异常。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对这五类重点人群进行深入的摸排检测统计。
二、身体状况异常对于身体状况异常的幼儿,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
我们还会对幼儿的饮食和睡眠习惯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会对幼儿的疾病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三、心理状况异常心理状况异常的幼儿是幼儿园重点的对象。
我们会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反应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评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于表现出焦虑、抑郁、攻击性等行为的幼儿,我们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四、家庭状况异常家庭状况异常的幼儿同样需要我们的特别。
这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父母离异、家庭成员患有疾病或去世等情况。
对于这些幼儿,我们会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社会状况异常社会状况异常的幼儿可能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弱、社交能力差等问题。
对于这类幼儿,我们会通过组织社交活动、提供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六、行为习惯异常行为习惯异常的幼儿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问题。
为了纠正这些问题,我们会与家长、老师以及专业人士合作,通过行为矫正、榜样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结语通过对幼儿园五类重点人群的摸排检测统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也会将统计结果定期向家长和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我们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健康与安全,防止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我园已按照政府要求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保健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保健质量评价指标,实施持续性的医疗保健质量监测和追踪评价,是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同样是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保健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辖区保健管理、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辖区保健管理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方法,是公共卫生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分为以下二部分:一、辖区业务管理工作指标二、辖区妇幼健康指标第二部分机构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机构统计和财务报表。
第三部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个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0-31天内再住院例数。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重返手术例数。
(三)麻醉指标。
(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特定(单)病种质量质量指标是以“剖宫产、异位妊娠、子宫肌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六个特定(单)病种。
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为重点,本指标适用的对象是二级妇幼保健院,重点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属妇产专业四个特定(单)病种,属儿内科专业二个特定(单)病种。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是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结果指标。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是以特定对象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即使用呼吸机、导管、导尿管三项器械所致感染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同时以手术风险评估类别来评价术后切口感染的结果指标。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汇总表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汇总填报日期: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重点疾病名称例数死亡例数二周内再住院例数* 一月内再住院例数1. 急性心肌梗塞2. 充血性心力衰竭3. 脑出血和脑梗塞. 创伤性颅脑损伤5. 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6.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7. 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 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10.结节性甲状腺肿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12.前列腺增生13.肾功能衰竭14.败血症(成人)15.高血压病(成人)16.急性胰腺炎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 这18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1.甲状腺切除术2.半月板摘除术3.子宫摘除术4.剖宫产术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6.阑尾切除术7.乳腺手术* 这18种手术的具体ICD-9-CM-3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三)麻醉监测指标麻醉总例数1.麻醉总例数2.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数3.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4.麻醉复苏管理数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例数6.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类指标10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类指标并发症与安全事件发生率(%)* 严重程度1. 住院患者压疮2..医院内跌倒/坠床3.择期手术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4.产伤发生率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率6. 输血/输液反应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8.医源性气胸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第二诊断)* 在计算手术并发症与病人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时,分子和分母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的相关说明。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医院名称:填报日期:表8-表14是在本次医院评审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三级医院进行监测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指标,所收集的数据仅作监测之用,不计分、不排名,且不公布医院名称。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费用* 这12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三)麻醉指标表10 麻醉指标(四)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表11 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二、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表12-1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表12-2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表12-3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表12-4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表12-6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 按照中国医院协会统计口径,经咨询上海市ICU质控中心,采用APACHE II评分系统进行划分,15-25分为危重,25分以上为极危重。
表12-7 ICU监测指标统计表(2011年)三、合理用药监测指标表13 合理使用抗菌药质量管理指标统计表*四、医院感染监控指标表14-1 医院感染监控指标统计表表14-2 医院感染监控指标统计表。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重点监控指标
时,根据工作实际适当调整和补充考核指标。
2.标记“▲”的26个指标为国家监测指标,其中15个指标自动生成,9个指标由财务年报表获取,2个指标由医院填报。
3.考核指标中的手术包括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完成的手术,不包括门诊手术。
其中,日间手术是指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小时。
4.微创手术是指出院患者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麻醉状态下的内科和外科腔镜手术、血管内和实质脏器的介入治疗。
5.四级手术以国家统一规定纳入监测的四级手术目录为准。
6.“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按照两个计算公式,同时统计服务量与服务收入占比。
7.单病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剖宫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8.用于检查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进行统计。
9.“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用于医院自身纵向比较,不在医院之间比较。
10.辅助用药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品目为准。
11.“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根据各医院紧缺专业人才结构具体情况,按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五个类别分别计算占比。
12.科技成果转化总金额是指医院科研成果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