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法之五列举法
- 格式:pptx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51
希望点列举法舟山市普陀区职教中心杜国平【教材内容】《创新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主编:方展画副主编:潘美祥第三章创造技法第五节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设计理念】我们往往对物品提出一些希望,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天希望他考100分,明天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希望点列举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他对现有物品提出了一些希望,当然目前该物品还不具备。
这些希望反映了人们对新产品的向往和追求,又反映了人们当前或者今后的需要,然后再根据希望去创新。
希望人人皆有,列举也人人都会。
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所以列举的希望点也就迥异,从而发明了不同需求的新的物品。
本设计授课内容源于教材,但案例全部脱离教材,源于教材之外,教材案例仅供学生预习和参考之用。
通过以创新技法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学生的良好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创新教程》第三章第五节。
希望点列举法是由Nebrasa大学的克劳福特(Robert Crawford)发明的。
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么样才会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此法是通过提出对该问题的事物的希望或理想,使问题和事物的本来目的聚合成焦点来加以考虑的技法。
希望点列举法作为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创造技法,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创新教程》时必然要掌握的创造技法,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在案例的选择上,书本中有些案例并不完全适合职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补充一些课外的案例来增强学生的认知。
教材中涉及的案例只用于课后阅读。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
他们刚刚进入职业学校,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体系适应性较差,同时,他们对新生事物兴趣浓厚,他们渴望新的领域实现突破,渴望成功,渴望创新以表明自己并非低人一等,希望点列举法的学习,正好也可以给学生自己找找希望亮点,以求改进。
希望点列举法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案例、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将创新内容和创新技法具体化和趣味化。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开展小组学习,组内自主学习,团结协作,互相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潜能,组间开展竞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对话者,通过在学生讨论中发表观点,适时质疑,及时引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灵活、激荡智慧的场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促进创新技法的学习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课题】《创新教程》第三章创造技法第五节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
【学情分析】本次学习对象都是中策职高创新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大约40人左右。
由于是创新社团成员,说明有一定的创新基础,因为来自不同专业,有利于协同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希望点列举法的概念、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利用希望点列举法开展创造发明活动,提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希望点列举法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希望点列举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与学法】
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笔、方便面、保温杯等教学用具
2.学具准备:学习任务书与桌签每小组各一个
3.课前准备:学生分成5组,每组8人,并选出一位组长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