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期末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9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
0分)1.0 分A、逻辑分析B、亲身体验C、科学实验D、理论推演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1.0分)1.0 分A、五秒规则B、丛林法则C、高德温法则D、阳光16法则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1。
0分)1.0 分A、限制王权B、契约精神C、党派分立D、以民为本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1.0分)1.0 分A、先验B、经验C、社会约定D、实际实践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
0分)1。
0 分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1。
0 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8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1。
0分)1。
0 分A、一致的B、对立的C、互相促进的D、毫不相干的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9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
0分)1.0 分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0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的是()。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一、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0.5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我的答案:D2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5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B(答案是错的)3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0.5分)A、明治纪年B、昭和纪年C、平成纪年D、大正纪年我的答案:D4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
(0.5分)A、道德成就B、物质成就C、思想成就D、技术成就我的答案:D5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0.5分)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我的答案:A6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0.5分)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我的答案:C7()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
(0.5分)A、黑格尔B、康德C、叔本华D、法耶尔阿本德我的答案:D8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0.5分)A、可以优先录用B、可以直接录用C、没有参加资格D、与他人权力相同我的答案:B(答案是错的)9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0.5分)A、认识论问题B、方法论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我的答案:B10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0.5分)A、行医B、论政C、征兵D、行商我的答案:B11关于西方社会的民主,说法错误的是()。
(0.5分)A、恶欲协调的民主B、党派抗衡式的民主C、因势制宜的民主D、自觉自发的民主我的答案:D12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0.5分)A、9000B、8000C、7000D、6000我的答案:B13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朔”指的是农历:1.0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我的答案:A3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4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D5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1.0分∙A、格拉斯曼定律∙∙B、维尔纳定律∙∙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D、格里姆定律∙我的答案:D6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0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A7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1.0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8西方哲学倡导()。
1.0分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我的答案:C9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A、平实∙∙B、口语化∙∙C、华丽∙∙D、书面化∙我的答案:C10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1.0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11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1.0分∙A、母系氏族∙∙B、父系氏族∙∙C、奴隶制∙∙D、封建制∙我的答案:A12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13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分∙A、礼∙∙B、和∙∙C、衷∙∙D、孝∙我的答案:A14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多音节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 D2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动互构B、互补互彰C、互起作用D、互相转化正确答案: D3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自我完善B、自我适应C、自我淘汰D、自我进化正确答案: B4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A、民贵君轻B、民治主义C、仁民爱民D、民为邦本正确答案: B5中国语音: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正确答案: C6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正确答案: B7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1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环境B、语言文字C、社会D、人口正确答案: D2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动互构B、互补互彰C、互起作用D、互相转化正确答案: D3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自我完善B、自我适应C、自我淘汰D、自我进化正确答案: B4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A、民贵君轻B、民治主义C、仁民爱民D、民为邦本正确答案: B5中国语音:A、为闭音节B、为多音节C、每字有韵调D、音义象构性弱正确答案: C6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正确答案: B不受列强,节制性理想西化,错中原文化强调,错7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A、恶欲协调B、迫不得已C、因势制宜D、宗法式正确答案: D印欧语言的特点,多向性语言文字的任意性,对所谓的科学,错8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言语和语言B、能指和所指C、任意性和必然性D、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正确答案: C9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A、天赋和人赋B、瓜分与分享C、集中和分散D、下放和收合正确答案: C10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A、比较自由B、可以随心所欲C、不能锁心所欲D、有严格程序正确答案: C11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单选题】()是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
•B、语文、传统、社会•C、语文、环境、传统•D、环境、语文、社会我的答案:D【单选题】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A、互抗律•B、互助律•C、互证律•D、互根律我的答案:B【判断题】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主要集中于太极,其他了解不多。
()我的答案:×【单选题】在中国远古时期,人类主要向()迁移,以寻求温暖的气候。
•B、地质•C、气候•D、资源我的答案:ACD【判断题】地理环境对文化生灭的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其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
中西文化比较(辜正坤)课后答案一、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一)1 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 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地吸收,然后又盲目地排斥的过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关于五四时期白话诗与格律诗的搏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文学形式的搏斗B、是文学内容的搏斗C、是审美价值观的搏斗D、是政治上的选择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 我们常说的“喜新厌旧”体现了人类文化演进中的:A、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B、物欲原动力律C、审美递增、递减D、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二)1 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 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审美不可以:A、自我营造B、自我塑造C、自我积淀D、自我积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 下列哪项体现了审美递增规律:A、吃面包越吃越不想吃B、脏话说多了就没有感觉了C、过了热恋时期没有当初的激情D、熟能生巧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三)1 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不是:A、阴阳循环B、彼此割裂C、互进互退D、相互作用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A、互根B、互补C、互帮D、互抗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 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A、衰落B、兴盛C、灭亡D、都有可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 阴阳两极既是对立的,又是转化的,阴直接转化为阳,阳直接转化为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西方文化不可能同时都兴盛,或者同时都衰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人类文化演进九大律(三)1 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不是:A、阴阳循环B、彼此割裂C、互进互退D、相互作用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A、互根B、互补C、互帮D、互抗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 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A、衰落B、兴盛C、灭亡D、都有可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 阴阳两极既是对立的,又是转化的,阴直接转化为阳,阳直接转化为阴。
《中西文化比拟》期末考试〔20〕一、单项选择题〔题数:50,共50.0 分〕1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1.0分〕1.0 分A、理性主义B、唯物思想C、专制心态D、共和意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总揽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分〕1.0 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开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开展完善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西方文化中的制服精神在肯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开展的最大驱动力。
〔1.0分〕1.0 分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1.0分〕1.0 分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5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纳〔〕的形式。
〔1.0分〕1.0 分A、以礼标准B、以道标准C、礼法结合D、道法结合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
〔1.0分〕1.0 分A、道德成绩B、物质成绩C、思想成绩D、技术成绩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7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
〔1.0分〕1.0 分A、限制王权B、契约精神C、党派分立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8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1.0分〕1.0 分A、硬叶林文化B、针叶林文化C、落叶林文化D、阔叶林文化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陆九渊认为,〔〕是宇宙之理的完满表现。
〔1.0分〕1.0 分A、自然之理B、人伦之理C、象数之理D、人心之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0印欧语系的言语特点是〔〕。
〔1.0分〕1.0 分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1中式的民主强调〔〕。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加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拥有排挤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再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 D2对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最初的爱好更多地是激动B、很多人简单先产生好恶情绪再搜寻详细原因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己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根源于自己的自主选择正确答案: C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拥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正确答案: A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重申摒弃规律与限制,这样才能更加显现创作的独到性。
正确答案:×5审美递加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许渐渐递加,或许渐渐递减,不能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样的趋向。
()。
正确答案:×审美递加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审美是能够改变的B、个人、集体致使国家的审美都是能够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爱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能够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正确答案: D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后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正确答案: A3长远来看,人对于事物的爱好,最简单被()影响。
A、事物的表面B、包括的意义C、接触的频次D、他人的爱好正确答案: C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能够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正确答案:×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功能递减律,也存在递加规律。
()正确答案:√阴阳二级对峙转变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B、C、D、正确答案: C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A、气B、道C、象D、规正确答案: C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正确答案: D4()从大概上看,中国文化的兴旺经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1.0分•A、人民政治••B、精英政治••C、帮主政治••D、阶级政治•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1.0分•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1.0分•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1.0分•A、郝尔德•B、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西方哲学倡导()。
1.0分•A、气一元论••B、精神论••C、原子论••D、客观论•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1.0分•A、自由自治意识••B、人生哲学思考••C、平等民主心态••D、官本位思想•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1.0分•A、描写局限性••B、描写及时性••C、描写主观性••D、描写无止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1.0分•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0.0分•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1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0.0分单音节••B、开音节••C、多音节••D、闭音节•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1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一、单选题(题数: 50, 共 5)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B.艺术型C.直观型D.听觉型我的答案: D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 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 多向性C.一韵一字, 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 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 C3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B.经济利益集团C.政治利益集团D.阶级利益集团我的答案: D4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B、考试C、竞选D、推举我的答案: B5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 C6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 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1.0B.601.0C.801.0D.1201.0我的答案: C7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法为本我的答案: C8从气候角度来说, 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 C9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我的答案: D10胡适认为, 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 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A.自然材料B、书本C、文字D.文献证据我的答案: A11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 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 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 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 C12关于中国人的哲学,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 C13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我的答案: A14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
成绩:98.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胡适认为,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1.0分)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3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
(1.0分)0.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5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8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基本上符合严格意义上民主的历史阶段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2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3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4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6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时期。
【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单选题】()是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
•B、语文、传统、社会•C、语文、环境、传统•D、环境、语文、社会我的答案:D【单选题】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A、互抗律•B、互助律•C、互证律•D、互根律我的答案:B【判断题】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主要集中于太极,其他了解不多。
()我的答案:×【单选题】在中国远古时期,人类主要向()迁移,以寻求温暖的气候。
•B、地质•C、气候•D、资源我的答案:ACD【判断题】地理环境对文化生灭的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其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成绩:96.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1.0分•A、内容逻辑严密••B、作品流传广泛••C、社会情况需要••D、译者专业所在•我的答案:C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1.0分•A、明治纪年••B、昭和纪年••C、平成纪年••D、大正纪年•我的答案:D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之后。
1.0分•A、明朝建立••B、清朝建立••C、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鸦片战争•我的答案:D4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1.0分•A、程颢••B、杨时••C、陆九渊••D、张载•我的答案:A5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1.0分•A、无••B、课••C、乌••D、略•我的答案:C6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
1.0分•A、增强武化程度••B、提倡技术之上••C、降低道德文化••D、以上都正确•我的答案:D7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1.0分•A、300.0••B、600.0••C、800.0••D、1200.0•我的答案:C8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1.0分•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C9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我的答案:D10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1.0分•A、历时语言学••B、短暂语言学••C、共时语言学••D、纵向语言学•我的答案:C11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
1.0分•A、伦理••B、智慧••C、力量••D、合作•我的答案:A12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1、相比于汉语而言,西方人在学习语言时会面临哪种来自语言本身的挑战? (2.00 分)
A.语音
B.语义
C.语法
D.字形
2、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关于文明贡献的标准是什么? (2.00 分)
A.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B.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多少影响
C.对艺术思想产生多少影响
D.技术发展有多大贡献
3、对西方民主做了很深的反思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作者是谁? (2.00 分)
A.乔姆斯基
B.伯克
C.恩格斯
D.托克维尔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封、资、修”中的“资”指的是下列哪一派的人? (2.00 分)
A.国粹派
B.全盘西化派
C.理想西化派
D.现实西化派
5、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 (2.00 分)
A.梭形
B.抛物线 C.U 形
D.倒 U 形
6、根据佛教的观点,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谁造的? (2.00 分)
A.众生自己
B.上帝
C.大爆炸
D.黑洞
7、中国语音: (2.00 分)
A.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8、下列循环属于地球环境变化小循环的是? (2.00 分)
A.地球冰期变化
B.河外星系团互相运动
C.河外星系团形成
D.地球绕太阳一周
9、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团的循环属于哪一种? (2.00 分)
A.大循环
B.中循环
C.小循环
D.微循环
10、儒家价值系统核心的核心是什么? (2.00 分)
A.仁
B.礼
C.智
D.信
11、中国不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方法不应强调: (2.00 分)
A.全面性
B.临时性
C.节制性
D.拼合性
12、中古和近古社会的君主是用什么来治理国家的? (2.00 分)
A.武治为主,礼治为辅
B.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C.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D.武治为主,法治为辅
1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容易出现大量单词单个成句的根源是什么? (2.00 分)
A.莎士比亚的写作特点
B.十四行诗的写作特点
C.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
D.当时社会语言的使用特点
14、中国语法有: (2.00 分)
A.时态 B. 语态 C. 前缀 D. 语序
15、汉语和英语的书写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2.00 分)
A.汉语先快后慢,英语先慢后快
B.汉语一直很快,英语一直很慢
C.汉语先慢后快,英语先快后慢
D.汉语一直很慢,英语一直很快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2.00 分)
A.铜器
B.钟鼎
C.甲骨文
D.篆书
17、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来看,下列哪一种语言比较适合理论科学的思考? (2.00 分)
A.英语
B.法语
C.德语
D.汉语
18、《礼记•礼运》中没提到: (2.00 分)
A.政治要求 B. 内政外交 C. 文化要求 D. 金钱态度
19、“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句话出自哪部中华经典? (2.00 分)
A.《大学》
B.《中庸》
C.《周易》
D.《礼记》
20、西伯利亚气流途径西北内陆,蒙古沙漠之后使中原一带产生了平均多厚的土壤 层? (2.00 分)
A.130 米 B.140 米 C.150 米 D.160 米
2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三大派中的哪一派的提出的? (2.00 分)
A.理想西化派
B.现实西化派
C.国粹派
D.理想国粹派
22、在明代,科举考试必须以谁的观点为准? (2.00 分)
A.孔子
B.孟子
C.王阳明
D.朱熹
23、属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 (2.00 分)
A.共时语言学 B. 历时语言学 C. 描写语言学 D. 转换生成语法
24、认定某人成为奴隶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00 分)
A.无劳动力
B.无政治权力
C.无人生自由
D.劳动成果被无条件侵占
25、一个社会要想管理的好除了法律之外还需要什么? (2.00 分)
A.宗教
B.信仰
C.爱心
D.礼制
26、认定一个社会是否是奴隶社会最简单的指标是什么? (2.00 分)
A.劳动工具
B.劳动方式
C.国家政治权力人物与无政治权力人物的对比
D.奴隶占总人口的数量
27、下列职位不在传统中国权力监督机制内的是? (2.00 分)
A.谏官
B.拾遗
C.史官
D.宰相
28、中国中部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2.00 分)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29、西方的语言文字在外形上多属于什么样的类型? (2.00 分)
A.多向建筑型
B.三维立体型
C.多向平面型
D.平面流线型
30、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 (2.00 分)
判断题(40 分) A.衰落
B.兴盛
C.灭亡
D.都有可能
1、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没有语言的能力。
(2.00 分)
是
否
2、宋朝心学派代表人物程颢认为,人无须外求、读书,道不在心外。
(2.00 分)
是
否
3、辜正坤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学比西方至少落后 2500 年。
(2.00 分)
是
否
4、我国古代社会抑制商业发展并非因为仇富心理。
(2.00 分)
是
否
5、西方“文明”的概念与道德的关系非常大,要求道德自律。
(2.00 分)
是
否
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人除了赋予皇帝威严以外,没有实质上的贵族和特权阶 级。
(2.00 分)
是
否
7、地形、气候要素对文化形成的影响要大于资源的影响。
(2.00 分)
是
否
8、一般认为,温暖湿润较为适合人类文化的壮大发展。
(2.00 分)
是
否
9、强化王权,高清专制的形式是中国社会的必然走向。
(2.00 分)
是
否
10、严复是故意用达尔文的观点翻译斯宾塞的作品。
(2.00 分)
是
否
11、《黄帝内经》中的循环体系也符合文化大循环的规律。
(2.00 分)
是
否
12、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2.00 分)
是
否
13、中国很长时间处于农业文化之中。
(2.00 分)
是
否
14、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可能有矫枉过正的趋势。
(2.00 分)
是
否
15、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
(2.00 分)
是
否
16、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全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
(2.00 分)
是
否
17、《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描述的一种语言静态的变化,是历时语言学。
(2.00 分)
是
否
18、从审美和文学的角度看格律诗是更好的选择。
(2.00 分)
是
否
19、“子产不毁乡校”说明子产比较重视人民群众的教育。
(2.00 分)
是
否
20、按照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来看,人类文明最发达时人口最多。
(2.00 分)
是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