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晶闸管触发电路基本原理_270903841
- 格式:pdf
- 大小:61.80 KB
- 文档页数:12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作者:————————————————————————————————日期:第三章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学习目标1. 能根据晶闸管主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触发电路,并能进行正确地连接与调试。
2. 熟悉几种常用触发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能用示波器测试触发电路关键点的波形,根据现象能够排除触发电路的故障。
控制晶闸管导通的电路称为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通常以组成的主要器件名称分类,可分为: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体管触发电路、集成触发电路、计算机控制数字触发电路等。
第一节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一、触发电路简介1.触发电路分类: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体管触发电路、集成触发电路、计算机控制数字触发电路等。
2.常见的触发脉冲电压波形图3-1 常见的触发脉冲电压波形a)正弦波 b)尖脉冲 c)方脉冲 d)强触发脉冲 e)脉冲列3.要求多数晶闸管电路要求触发脉冲前沿要陡,以实现精确的触发导通控制。
当负载为电感性时,触发脉冲必须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晶闸管的电流上升到擎住电流以上,使之可靠导通。
二、单结晶体管1.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单结晶体管是在一块高电阻率的N型硅片两端,用欧姆接触方式引出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b1与b2之间的电阻为N型硅片的体电阻,约为 3~12kΩ,在硅片靠近b2极掺入P型杂质,形成PN结,由P区引出发射极e。
图3-2单结晶体管a)结构示意 b)等效电路 c)图形符号 d)外形及管脚2.单结晶体管型号:有BT33和BT35两种,其中B表示半导体,T表示特种管,第一个数字3表示有3个电极,第二个数字3(或5)表示耗散功率300mW(或500mW)。
3.判断管脚:用万用表来判别单结晶体管的好坏比较容易,可选择R×1k电阻挡进行测量,若某个电极与另外两个电极的正向电阻小于反向电阻,则该电极为发射极e,接着测量另外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应该相等。
晶闸管触发电路原理
晶闸管触发电路是一种用来控制晶闸管导通或关断的电路。
晶闸管是一种双电极四层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当控制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晶闸管将导通,形成低电压通道,允许大电流通过。
而当控制电压低于一定值时,晶闸管会关断,形成高电压阻断状态。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触发脉冲发生器和触发脉冲放大器。
触发脉冲发生器负责产生控制信号,而触发脉冲放大器则负责放大触发信号,使之能够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或关断。
触发脉冲发生器通常是利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来形成一个振荡电路,产生临时性的高幅度脉冲信号。
这个脉冲信号可以通过电压调节器进行调节,以确保触发脉冲的幅度和宽度符合晶闸管的要求。
触发脉冲放大器接收触发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并将其放大到足以触发晶闸管的电压级别。
这个放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放大电路,如放大器或变压器等。
当触发脉冲传递到晶闸管上时,它会改变晶闸管的电特性,从而实现导通或关断。
触发脉冲的幅度、宽度和频率等参数决定了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速度以及电流大小。
总而言之,晶闸管触发电路是利用触发脉冲发生器和触发脉冲
放大器,通过产生和放大脉冲信号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或关断,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原理
晶闸管(thyristo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双向导电性能,在电力电子中常用作开关装置。
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需要使用一个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的主要原理是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
一种常见的触发电路是基于脉冲变压器的设计。
该电路主要由一个变压器、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器组成。
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变压器将电压放大到足够高的水平,这使得电容器能够充电。
当电容器充电达到足够的电压时,晶闸管将被触发并导通。
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晶闸管将被阻断并停止导通。
另一种常见的触发电路是基于光耦合器的设计。
该电路使用光耦合器将输入信号隔离,使得输入信号可以与晶闸管的控制电源完全独立。
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光耦合器将导通并激活晶闸管。
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光耦合器将阻断并切断晶闸管的控制电源。
除了上述两种触发电路,还有其他一些设计,如电流触发电路和电压触发电路。
不同的触发电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触发电路。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触发晶闸管的导通,从而实现电路的控制。
晶闸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和可控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的实现需要借助电磁铁和磁芯。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铁芯中产生磁场,从而吸引或排斥铁芯上的铁块。
磁芯是一种能够集中磁场的材料,通常采用铁、镍、钴等磁性材料制成。
在晶闸管电磁触发电路中,电磁铁的线圈串联在晶闸管的控制端,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磁芯中产生磁场,从而使晶闸管的控制端电压达到触发电压,使其导通。
当电流停止通过线圈时,磁场消失,晶闸管也会自动关闭。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的优点是触发电路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如变频器、电动机控制、电焊机、UPS等。
在这些应用中,晶闸管电磁触发电路可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晶闸管电磁触发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电路控制方法,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晶闸管的控制,具有简单、可靠、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晶闸管的门极触发电路
图3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共包括五个环节,分别为:锯齿波形成环节、脉冲移相环节、脉冲形成及放大环节、强触发脉冲形成环节、双脉冲形成环节。
锯齿波形成环节是通过一个恒流源电路对电容进行恒流充电,从而形成锯齿波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其下降沿是电容通过一小电阻放电而形成的。
锯齿波的宽度由电路参数打算,其频率则与电源电压频率相同。
脉冲移相环节是将锯齿波同步电压、偏移电压及掌握电压进行叠加,其过零点打算触发脉冲的起始时刻。
若偏移电压不变时,转变直流掌握电压可以使脉冲移相。
在这里加入偏移电压的目的,是使掌握电压为零时主电路的整流输出电压为零。
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的作用与正弦波触发电路基本相同。
强触发脉冲形成环节是通过一个单独的沟通电源整流后,得到50V的直流电压,在触发脉冲的起始时刻该电压通过脉冲变压器加到晶闸管的门极上,从而形成强触发脉冲。
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如图4所示。
图4 双脉冲产生环节是依据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特别要求,触发电路输出两个间隔为60°的双脉冲。
产生双脉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外双脉冲方法,另一种是内双脉冲方法。
在此触发电路中采纳的是内双脉冲的方法,即每个触发单元一个周期内产生两个间隔为60°的双脉冲,只供应一个桥臂的晶闸管,这种电路虽然比较简单,但输
出功率可以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