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考博的有关准备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114.17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美院合作办学博士【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美院简介二、合作办学博士项目背景三、项目优势与特点四、招生对象与要求五、申请流程与材料六、合作院校介绍七、项目前景与展望正文一、中国美院简介中国美院,全名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院校之一。
自 1928 年创立以来,中国美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二、合作办学博士项目背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创作和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美院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共同开设了合作办学博士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国美术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三、项目优势与特点1.国际化师资队伍: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优秀教授和研究人员,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教育资源。
2.丰富的学术资源:项目充分利用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3.多元化的研究方向: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涵盖了美术领域的各个方向,包括美术史论、造型艺术、设计艺术等,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4.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提升学术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招生对象与要求1.招生对象:合作办学博士项目面向全国招收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当学历的美术领域人才。
2.招生要求:申请人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适应国际化的教学环境。
五、申请流程与材料1.申请流程:申请人需先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审后参加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被录取。
2.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作品集、推荐信等。
六、合作院校介绍合作办学博士项目的合作院校均为国际知名美术院校,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等。
这些院校在美术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资源,为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央美院博士招生简章
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招生简章,中央美院博士招生的相关要求和流程如下:
1.申请条件:
- 必须具有中国公民身份;
- 学士学位毕业生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 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硕士学位。
2.招生专业:
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包括: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史理论等。
3.报名方式:
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并提交电子版报名表格,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
4.入学考试:
初审:根据申请材料的审核结果,确定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名单。
面试:面试环节主要包括个人创作作品展示、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以及个人陈述等。
5.招生名额:
根据学院的教学资源和需求,每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有所不同,详细名额将在招生简章中公布。
6.入学条件:
被录取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报到和交费,并具备相应的身体健康状况。
7.培养方式:
中央美院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一般为全日制,按照课程学分制进行培养。
具体的招生简章可以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信息渠道获取。
中国美院2024博士招生简章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艺术学府,一直以来都备受艺术爱好者和学子们的追捧。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美院也逐渐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艺术殿堂。
如今,中国美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布,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首先,对于许多有志于深造的艺术生来说,中国美院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无疑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份简章不仅详细介绍了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招生要求等基本信息,还明确了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和具体流程。
通过认真阅读这份简章,考生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以及如何准备相应的考试内容。
其次,中国美院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信息和建议,帮助考生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在简章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导师,还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要求进行了说明。
这些信息对于考生们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导师,提高学术水平,甚至未来就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美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也反映了学校对于研究生培养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在简章中,不仅明确了入学考试的科目和难度,还强调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性。
此外,简章还提出了培养目标和学术要求,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在中国美院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的来说,中国美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件,对于有志于深造的艺术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认真阅读这份简章,考生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招生政策和要求,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希望每一位有志于深造的艺术生都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实现艺术梦想,成为中国美院的一员。
2020艺术学博士点申报材料
尊敬的评审委员会:
我谨通过此信申请2020年的艺术学博士点。
我非常热爱艺术,并且对艺术领域的研究充满热情。
我相信,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能够为艺术学做出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我的申报材料:
1. 个人陈述:在个人陈述中,我会介绍我的艺术学背景、教育经历以及艺术学研究的动机和目标。
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研究方向,并且解释为什么我对该方向感兴趣。
2. 学术计划:在学术计划中,我将详细说明我将如何进行研究,并给出研究的时间表和方法。
我将阐述我希望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并详细描述我计划开展的研究项目。
3. 研究成果:我将提供我在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展览、出版物等。
这将证明我的研究能力和在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知识。
4. 推荐信:我将提供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我的导师、艺术学界的专家以及专业人士。
这些推荐信将展示我在学术和研究领域的优秀表现,并且证明我有能力在博士研究中取得成功。
以上是我的申报材料概述。
我相信我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潜力,能够在艺术学博士研究中取得优秀成绩。
我将竭尽全
力为艺术学的研究做出贡献,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努力。
感谢评审委员会给予我申请的机会,并且希望能够与您共同探讨和推动艺术学领域的发展。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姓名]。
经常有朋友询问有关考博的情况,刚开始还好,时间一久,连自己也忘了当年是怎么考的了,甚至记得的只是一些皮毛,为了不让诚心求教的朋友失望而归,在此就搜肠刮肚,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供朋友们分享,并祝愿有志者事竟成。
第一方面是关于联系导师的事。
个人认为应该跟导师事先取得联系,有时候导师对你的印象好,那你能就成功了第一步。
要是不能达到这个效果,了解一下导师希望招什么样的博士也好,免得自己闭门苦想,也摸不清导师可能会对自己有什么感觉。
有的导师比较明确,他会告诉你,他已经有意向,也有时会告诉你,你考上的可能性如何,我并不是说导师意中的博士候选一定有某种关系,有可能那个人是海外某名校,有可能他已经是学界娇子,所以在这方面千万不要因此而对将来的导师产生一个坏印象,我们要想到品质高质高尚的导师还是大有人在,只是导师要告诉你一个可能的现实,以免你期望过高。
导师毕竟学有成,所以他有时一眼就能判断谁能高中,我说的是公平竞争,你要相信这一点。
有些导师会直接劝你明年再来,当然有些导师不会透露任何这方面的消息,这也没有错,你就好好准备吧。
当然联系导师时,你可以让他给你建议看一点什么书。
导师会因人而异,建议他看一些对他的知识结构有帮助的书,当然不一定是跟考试有关,而是跟你将来的深造有关的书。
如果你觉得这些书没有用的话。
可以不看,但是我们要知道,但学问不能太功利,其实博士入学考试也并不仅考书本知识。
还涉及个人的判断能力,组织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尤其是那种题目少的考试,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我建议,只要导师有荐书,都要好好地看上一遍,有益无害。
英语复习,大多数情况下,你要先了解一下你所考学校的英语考试特点。
最好能够获得历年试卷。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听一听那所学校内部办的考前培训,这样你才能了解其中的信息,而且也更为系统。
这些信息无非跟两个部门有关,一个就是外语学院/系。
另一个有些学校还有公外,当然去电研究生招生办也应该有可能得到有关信息。
考博提交材料清单
考博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考试,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来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背景。
以下是考博提交材料的清单:
1.个人简历: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研究经历、获奖情况、学术论文等内容。
2.学位证书与成绩单:学位证书和成绩单应该是公证或者学校盖章的正式文件。
3.研究计划和论文摘要:研究计划和论文摘要应该清晰地阐述研究问题、方法、意义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关系。
4.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应该是已经发表或者接收的文章以及正在审核中的文章。
5.外语水平证明:根据招生单位要求,需要提交相应的外语水平证明,如TOEFL、GRE、雅思等成绩单。
6.推荐信:推荐信应该由知名学者或者有研究能力和经验的人撰写,内容应该体现申请人的学术实力和潜力。
以上是考博提交材料的清单,申请人应该根据招生单位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祝愿申请人在考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 -。
申请博士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有效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
2.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需要提供硕士阶段的学位证书和本科阶
段的毕业证书。
3.成绩单:需要提供硕士阶段的课程成绩单和本科阶段的课程成
绩单。
4.推荐信:通常需要提供2-3封来自申请人的导师、教授或者同
行专业人士的推荐信。
5.申请文书:包括个人陈述、研究计划、论文或著作等。
6.英语成绩证明:如TOEFL或IELTS成绩证明,具体要求视学校
而定。
7.其他材料:如参加过的科研项目、获得的奖项、发表的论文等。
中国美院博士招生简章2024年范本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计划详见《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3.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质。
4. 符合报考专业的学术要求。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相关操作。
2. 报名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为准。
四、考试科目及形式
1. 初试:笔试,包括外国语和专业课。
考试时间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 复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复试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原则及政策
1.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优秀考生。
3.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国际合作经历的优秀考生。
4. 中国美术学院将优先录取具有突出科研成果或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考生。
考博准备及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考博成为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所追求的目标。
考博士不仅是深造的一种选择,更是对自身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的一种挑战。
考博准备及流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认真的执行。
本文将从考博准备阶段、考博申请流程、考博学习阶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考博的准备工作及整个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考博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考博的重要性和学术要求,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为顺利完成考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将会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中,会概述本文的主题,描述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导向。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考博准备阶段、考博申请流程和考博学习阶段这三个关键步骤,分别阐述每个阶段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未来。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启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准备考博的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的流程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考博准备、申请和学习阶段。
通过对考博流程的全面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考博的整体流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考博的成功率。
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建议,为考博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快速地适应考博生活,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一位考博学生顺利攻读博士学位,为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文2.1 考博准备阶段在考博准备阶段,学生需要认真准备才能有机会顺利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提高学术能力。
首先,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博士导师和研究课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尹吉男中国美术史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2个专业,分别是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二、考试的科目院系所、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备注006人文学院130400美术学02中国美术史研究尹吉男教授外语(英法德日俄选一)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方法论专业论文面试政治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三、导师介绍尹吉男(1958——),辽宁丹东市人,朝鲜族。
著名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
被誉为“敏感而又冷静的艺评家”。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文学科组主任。
2009年获全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现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国家教材《中国美术史》的第一首席专家。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在准备美术学考博的过程中,建议参考以下几本书籍:
《美术学概论》:这本书是考博必备的基础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美术学的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备考者对美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艺术与文化批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艺术与文化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备考者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美术学考博来说,除了对艺术作品进行个体审美分析外,还需要将其纳入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
《艺术概论》:这本书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以及艺术创作、艺术评论等内容。
对于备考者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和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论水平有很大帮助。
《美学原理》: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美学的历史演变、美的本质、审美心理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书,备考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中国美术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作品等。
对于备考者了解中国美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除了以上几本书籍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其他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和学习。
同时,建议备考者多关注学术期刊、
展览评论等学术资料,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水平。
中国美院艺术博士招生专业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教育机构,其艺术博士招生专业一直备受关注。
艺术博士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高级学位,对于有志于深造艺术研究和教育的学子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准艺术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博士招生专业的招生条件相对较高,一般要求考生具有艺术相关学士和硕士学位,专业水平和研究潜力均需达到一定标准。
此外,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和研究兴趣,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展现出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在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中,学生将接受系统的学术培训和实践指导,通过参与国内外学术研究项目和艺术创作活动,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中国美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具有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教授和导师,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艺术梦想。
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倡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
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探索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借助学院的学术资源和平台,开展独立的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最佳平台。
通过系统的学术培训和实践指导,学生将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突出的成就,为中国美术教育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美院的艺术博士招生专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机遇的领域,对于有志于从事艺术研究和教育的学子来说,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在这里,学生将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实践指导,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潜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更多有志于艺术事业的学子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勇敢迈出艺术的征程,为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学博士考试科目美术学博士考试科目英语或日语美术学通论美术学专题1(01方向)美术学专题2(02方向)美术学专题3(03方向)美术学专题4(04方向)美术学专题6(06方向)美术学专题7(07方向)美术学专题8(08方向)美术学专题9(09方向)注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中国美术史②外国美术史或①艺术概论②专业论文写作或①多媒体理论②专业论文(加试需出具相关专业资质证书)参考书目美术学通论《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西方美术理论文选》(上、下册), 迟轲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画论选读》, 俞剑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美术学专题(参考书目根据报考方向和导师要求不同)1、潘耀昌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Arnold Hauser, 1957, Vintage Books,或新版或译本;《美术史与观念史》,范景中、曹意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演进与运动》,郑工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走出巴贝尔》,潘耀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著,潘耀昌、顾泠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2、陈平《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美术史的形状》第1卷,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西方美术史学史》,陈平,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陈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邱瑞敏《中国现代油画史》,李超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西方美术史十讲》,朱伯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徐建融《中国画的传统与21世纪》,徐建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潘天寿,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大风堂中的龙门阵》,张大千,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水墨画》,谢稚柳,上海书报出版社,2003年版;《传统的兴衰》,徐建融,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古书画鉴定概论》,徐邦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社,2000年版;《书画心画录》,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5、王孟奇《画论丛刊》,于安浪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中国书画论丛书》,潘印告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6、汪大伟《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翁剑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美术学院考博的有关准备资料《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全集》,王伯敏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人文科学导论》狄尔泰,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
《精神科学引论》狄尔泰,童奇志等,中国城市出版社
《艺术哲学》丹纳,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风格问题(风格论)》李格尔,刘景联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李格尔,陈平译,湖南科技出版社
《论古代艺术》温克尔曼,邵大箴译,人民在学出版社
《艺术风格学(艺术史原理)》沃尔夫林,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古典艺术》沃尔夫林,潘耀昌、陈平译,浙江美院出版社
《视觉艺术的含义》帕诺夫斯基,傅志强译,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
《帕诺夫斯基与美术史基础》迈·霍丽,易英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克·贝尔,周金环译,中国社科出版社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7)《艺术史的哲学》豪塞尔,陈超南、刘天华译,中国社科出版社
《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
《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范景中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
《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范景中译,上海书画出版社
《意图的模式》巴克森德尔,曹意强译,中国美院出版社
《艺术的终结》丹托,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朱狄,人民出版社
《艺术与历史》曹意强,中国美院出版社
Art History,Janson
本文由“育明考博”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