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 格式:ppt
- 大小:53.29 MB
- 文档页数:15
在全国艾滋病信息工作会议上获息,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突破3900万人。
据省卫生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省份之一。
当前,浙江省艾滋病的疫情与全国一样,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截至2004年11月22日,浙江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811例,其中报告艾滋病病人125例,死亡69例。
全省11个市均有疫情报告。
2004年全省新报告HIV和AIDS246例,较2003年同期报告数上升79.56%%.艾滋病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和性接触为主,其中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占45%%,性接触传播占27.99%%,本省户籍则以性传播为主,占56.09%%.2000年,我区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多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
卫生部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可能达到1000万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无症状,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均不知其患病情况,但他们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据国际上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患者可出现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艾滋病口腔表现被认为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关键症状。
那么,艾滋病的主要口腔表现有哪些?下面仅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一、白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在高危人群中如性乱行为、吸毒、静脉输血史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以后发生艾滋病的先兆;如在无任何诱因的健康年轻人或成人(指无放疗、化疗史,无长期用激素、抗生素史以及无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疾病者)口腔内患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特别是颊部的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或咽部、软腭的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应高度警惕为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二、舌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现已被广泛认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损害,对艾滋病发生有高度提示性,其他疾病很少引起毛状白斑。
艾滋病口腔表现知识感染艾滋病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严重受损,因此极易与口腔感染出现合并,比如出现口腔念珠菌病、组织包浆菌病、毛状白斑、Kaposi肉瘤、口腔疱疹、AIDS相关牙周病等相关疾病。
为了避免症状的扩大,需要积极防治和治疗。
1.艾滋病在口腔的临床表现1.1真菌感染1.1.1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在艾滋病患者的口腔中十分常见,而且多发于疾病的早期,也是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早期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生在健康的年青人身上几乎没有诱因,发生在没有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疾病、没有放疗、化疗史、没有长期使用激素和抗生素的成年人身上;二是患者颊部出现红斑型的宝色念珠菌病;三是感染咽喉部位、软腭和悬雍垂的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
如果出现上述三种现象,必须及时排查艾滋病感染的状况。
1.1.2 组织包浆菌病组织包浆菌病主要是一种真菌病,是确诊艾滋病一种重要的指征。
组织包浆菌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主要发生在舌头、软腭和颊部,呈慢性肉芽肿,或者是大面积溃疡和坏死;二是出现病理改变的肉芽炎性增生、利用染色镜和液涂片检查溃疡渗出、在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内外存在酵母型荚膜孢子。
1.2 毛状白斑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毛状白斑是一种发生率仅在口腔念珠菌病之下的特殊口腔损害。
与上述的口腔念珠菌病都可以作为检测AIDS的指标。
男性同性恋人群的CD4+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200)极易引发毛状白斑。
毛状白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患者舌头双侧出现白色斑块,并延伸到了整个舌背和舌腹;二是口腔出现毛发状和褶皱状的损害,个别情况下会出现毛茸状态,并且难以将其从口腔上擦去;三是临床表现不能单独诊断毛状白斑,还需要检测是否存在病损内疱疹病毒;四是毛状白有着性别上的差异,与女性患者相比,毛状白斑更容易在男性艾滋病患者身上发生。
1.3 Kaposi肉瘤从疾病的发生概率上,Kaposi肉瘤可以排在第三位,只比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低一些,是一种口腔中常见的假性恶性肿瘤,男性患者比较多见。
口腔尖锐湿疣患者的初期症状表现是什么近十多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突破传统的性交方式,其性病门诊中常看不少患者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等性病长在口腔里。
很多患者认为尖锐湿疣只会发作与生殖器上,其实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现口腔湿疣症状已经悄然出现。
据调查,不仅是口腔,不洁性交中,全身黏膜薄的地方都容易惹上性病。
此外,还有尖锐湿疣长在腋窝下、乳房边缘、牙龈上、眼角边、鼻孔里的,这些都与特殊的性交方式有关。
【初期症状】口腔尖锐湿疣自觉症状有踩踏、灼痛或痒感。
外观比较典型的初期症状会有表面粗糙、外观呈菜花状、鸡冠状等,单靠肉眼就可以诊断出来。
外观不典型的疣体可根据醋酸白试验进行鉴别,或做组织病理检查,如果能检测出凹空细胞,就可确定是尖锐湿疣。
口腔尖锐湿疣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病变和周围的舌头位于领带,皮疹隆起鸡冠状、乳头状,鹅卵石或菜花状一样的外观,和绿豆的大小差不多,数目不等,边界清楚。
口腔尖锐湿疣的颜色多为苍白色或红色,鲜红较多,接触的时候容易出血。
【常见症状】症状一:尖锐湿疣主要是以性接触方式传播的疾病,尖锐湿疣也可以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坐便器等间接感染。
由于尖锐湿疣好发于外阴和肛周部,所以也叫生殖器尖锐湿疣或外阴尖锐湿疣。
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其皮疹发生于口腔、趾间或腋下等处。
调查显示,口腔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很低。
症状二:病变多位于舌系带及其附近,皮疹隆起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或鹅卵石样外观,绿豆至蚕豆大小,边界清楚,数目1~10个不等。
皮疹颜色多呈淡红色或鲜红色,触之易出血。
显微镜下,可见表皮呈弥漫性角化不全,并呈乳头瘤样增生,棘细胞明显肥厚,可见空泡细胞,真皮浅部毛细血管扩张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口腔尖锐湿疣多由于不洁口交而感染的,他们当中或是自己,或是配偶有婚外性行为,而口交又是咽喉尖锐湿疣的直接传染方式。
这就需要提醒有口交习惯的夫妻,一要养成良好的性心理,杜绝婚外性行为;二要爱护自己和自己的配偶,体会配偶作为“爱人”的一种内涵。
性病在口腔的表现(2012-04-11 17:27:54)转载▼标签:转载性行为的方式不再仅仅是阴茎与阴道的交媾,口交、肛交等性交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性生活当中。
艾滋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是口腔表征,早期发现和诊断已成为防止该病传播的关键。
因此口腔医师对性传播疾病的认识、诊断水平、鉴别能力将成为避免这些疾病误诊、漏诊的关键。
原文地址:性病在口腔的表现作者:刘铁群与王益鑫教集合一些主要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近年来,随着性观念的改变,性行为的方式不再仅仅是阴茎与阴道的交媾,口交、肛交等性交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性生活当中。
口腔微生物群失去了以往的平衡,口腔内出现了更多的性病表征。
(2)艾滋病感染者在人群中的激增,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事实,该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是口腔表征。
许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就以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就诊于口腔科,早期发现和诊断已成为防止该病传播的关键。
(3)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在不断增加,艾滋病以外的性传播疾病首诊于口腔专科的还较为少见。
因此口腔医师对性传播疾病的认识、诊断水平、鉴别能力将成为避免这些疾病误诊、漏诊的关键。
1 梅毒1.1 先天梅毒的口腔表现出现环口皱纹(也称梅毒纹或Parrt's纹),是胚胎第3-7周时先天梅毒在此区域渗透的结果。
皱纹并不是真正的疤痕,而是由真皮弹性组织的萎缩引起,疤痕很像车轮的轮辐,从眼角、鼻子、嘴、下颏向外放射。
活动度大的部位(如下唇)被认为有更易于形成皱纹的倾向。
活动引起上皮垂直地向黏膜缘或深部肌层塌陷。
与对假牙不适引起的改变不同,梅毒纹向朱红色的边缘扩展,表现为色度的降低和向皮肤方向的一个模糊的边缘。
一名47岁女性,原以为是由新镶假牙引起的口角干裂,临床和血清学检查显示其患有先天性梅毒。
如今,早期诊断和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了梅毒纹的发生。
1.2 一期梅毒经过3-5周的孵化,一期梅毒可以发展为硬下疳,原发灶通常伴有区域淋巴结的无痛性肿胀。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无体现,其间绝大多数患者个人、家族及社会均不知其患病状况,但他们能够传达艾滋病病毒,怎么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该病传达的重要途径。
据国际上的研讨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患者可呈现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艾滋病口腔体现被以为是早期确诊艾滋病的要害体现。
那么,艾滋病的首要口腔体现有哪些?下面仅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一、白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在高危人群中如性乱行动、吸毒、静脉输血史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今后发作艾滋病的前兆;如在无任何诱因的安康年轻人或**(指无放疗、化疗史,无长时间用激素、抗生素史以及无其他免疫功用低下疾病者)口腔内患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特别是颊部的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或咽部、软腭的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应高度警觉为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二、舌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现已被广泛认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特别口腔危害,对艾滋病发作有高度提示性,其他疾病很少导致毛状白斑。
三、与艾滋病关联的牙周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可呈现一系列牙周组织疾病,常见的有:1、牙龈线形红斑:常体现为牙龈缘呈显着的火赤色线状充血,边界清楚,可有自发性牙龈出血或刷牙后出血。
口腔部分医治无效。
2、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牙周炎、坏死性口炎,短期内(4周内)呈现牙龈溃疡、坏死,牙槽骨损坏,伴显着痛苦。
四、卡波西氏肉瘤:卡波西肉瘤也叫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肿瘤常见于头颈部和四肢皮肤,偶见于内脏。
患者中有对折呈现口腔病损,体现为无痛性、紫赤色或紫褐色的、巨细形状纷歧、扁平或拱起的病损。
牙龈和硬软腭为好发部位。
一般以为,在没有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呈现卡波西肉瘤病损时,基本上可确诊是爱滋病。
卡波西氏肉瘤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肿瘤。
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赤色或紫色肿块,固定而有弹性,常呈现在牙龈、上腭和牙咽门。
六、艾滋病的其它口腔表征还有:单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
梅毒侵犯口腔引起口腔表征变异
*导读:先本性梅毒病人大约10%~30%的具有牙齿转变,乳牙发病较少,常见于恒牙的病变,而后本性梅毒则多侵犯口腔黏膜。
……
先本性梅毒病人大约10%~30%的具有牙齿转变,乳牙发病较少,常见于恒牙的病变,而后本性梅毒则多侵犯口腔黏膜。
主要是梅毒螺旋体通过所接触的皮肤或黏膜的细微损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临床上可见到的口腔表征有:
1、口唇部的下疳:传染上梅毒后的第3周,受侵部位出现黄红至暗红色的圆或椭圆形单个,上覆棕黄色薄痂,无痛。
触摸时
在溃疡底部有如硬币或软骨,故也称硬性下疳,产生在唇部的
下疳表现十分范例。
这时相应,坚硬但无痛、不粘连。
下疳不治疗,溃疡可在3~8周内愈合,但硬结并不消散。
2、黏膜斑:是传染7~10周后的第一侵害部位呈灰白色光明而
微隆的斑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易产生腐败,好发于
口腔的牙、龈、舌、腭、悬雍垂。
二期梅毒的皮肤侵害称为梅
毒疹,此时传染力最强。
3、梅毒瘤:是第一表现为有弹性的肿块,有波动感,以后产生
溃破。
口腔里上腭的梅毒瘤可导致软硬组织穿孔。
舌部梅毒瘤呈分叶状,伴沟裂与舌乳头萎缩,在萎缩的边沿并发舌背白色角
化病或白斑。
不论何种原因,一旦染上了梅毒,应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免祸及后代,特别是妊娠早期治疗梅毒是预防先本性梅毒的有效法子。
若在妊娠后4个月内进行有效的抗梅毒治疗,95%的婴儿可免得先本性梅毒,可以防止梅毒牙的产生。
患有梅毒牙的患者也不必过头忧愁,及时到口腔专科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牙齿畸形的程度给予修复治疗。
艾滋病口腔表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981年首次被正式命名。
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成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的特征是后天经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发生免疫缺陷,有多种症状,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地区广、病死率高的特点。
国际研究及临床经验表明,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患者可出现各种典型的L]腔病损,是发现和诊断HIV病毒感染的重要指征由于出现口腔症状的艾滋病患者多首先就诊于口腔科,所以几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相关知识,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防止其传播。
“口腔科医生站在和艾滋病斗争的最前线”。
对艾滋病的防治已成为口腔科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便于几腔科医生了解和诊断艾滋病及其口腔表征,本文简要介绍其诊断标准。
l急性HIV瘟染1.1流行病学有高危行为史:(1)19脉吸毒史;(2)供血(尤其是血浆)史;(3)使用过可能被HIV感染过的血液或血制品;(4)性伴侣H1V抗体阳性或有多个性伴侣史;(5)同性恋或异性恋史;(6)有过梅毒、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7)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子女;(8)HIV 或艾滋病密切接触史;(9)近期去过艾滋病流行地区。
1.2临床表现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全身不适、关节肌肉酸痛等,全身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1.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自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下降,单核细胞数增多,HIV RNA拷贝数常增加,可分离出HIV,核心蛋白抗原P24可为阳性,HIV抗体反应如处于窗口期则无法检出,细胞因子无异常。
2无症状的HIV感染HIV抗体呈阳性,可有与上述急性感染同样的流行病学史,无l临床症状.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正常。
3艾滋病3.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3.2临床表现(1)近期内体重减轻超过10%.伴不规则发热(>38.9。
C)1个月以上;(2)近期内体重减轻超过10%,伴持续性腹泻(每日4。
5次)1个月以上;(3)有持续、原因不明的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l em;(4)合并明显的口腔真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迅速播散的活动性肺结核或卡波希肉瘤等条件性感染与肿瘤;(5)中、青年患者突然出现语言障碍。
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
此病为致命性疾患,患者一旦染上HIV后,约3个月内机体可产小相应的抗体,到出现明显症状约3~5年左右。
其死亡率几乎可达100%。
约半数患者其存活期仅一年半左右,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常见口腔病变分类列举如下:
(-)念珠菌病
1.红斑型: 为红色病变区,无可能除去的白色斑点或斑块。
2.增生型: 为坚固而致密的白色斑块或针头大小的小结节,附着于红色病变区。
3.伪膜型: 为白色或黄色可除去的斑点或斑块。
4.口角唇炎型: 在口角出现鲜红色的裂沟。
(二)毛状白斑:为白色不能除去的病变,常开始于舌侧缘,表面有皱折,呈毛状外观。
(三)龈炎: 龈缘呈一条火红色带或口腔无其他异常而牙龈呈局灶性肿。
(四)坏死性龈炎:为局限的或普遍的溃疡形成,牙间乳头破坏,并伴有纤维蛋白性坏死。
(五)牙周炎:为牙周软组织丧失及不规则骨破坏,可有明显的疼痛。
(早期)牙周炎软组织损害呈火山口样。
(六)Kaposi肉瘤: 主要发生于软、硬腭粘膜。
(七)非霍奇金淋巴瘤: 多位于牙龈或腭粘膜。
其它表现还有:
单纯疱疹性口炎
唇疱疹
带状疱疹
水痘
湿疣
寻常疣
重型口疮。
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1.三期梅毒的标志性表现是A.梅毒性舌炎B.梅毒性舌白斑C.结节性梅毒疹D.树胶样肿E.梅毒性口炎答案:D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巨细胞病毒B.EB病毒C.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答案:D3.下列不是毛状白斑临床表现的是A.多为双侧发生B.主要在舌缘、舌腹C.表面有毛状突起D.可以擦掉E.一般无自觉症状答案:D4.艾滋病的预防不包括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加强入境检疫E.注射HIV疫苗答案:E5.以下措施不宜用于白斑治疗的是A.口服维生素AB.硝酸银烧灼C.戒烟D.手术切除E.局部涂鱼肝油答案:B6.根据传染途径不同,梅毒可分为A.一期、二期和三期梅毒B.梅毒硬下疳、梅毒黏膜斑和梅毒白斑C.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D.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E.胎传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答案:C7.下列选项中,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是A.带状疱疹病毒B.Ⅰ型单纯疱疹病毒C.Ⅱ型单纯疱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答案:E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滋病口腔表征的是A.口腔念珠菌病B.口腔牙龈瘤C.口腔Kaposi肉瘤D.口腔非霍奇金淋巴瘤E.口腔毛状白斑答案:B9.多数HIV感染者都有口腔表现,与感染最密切相关的口腔病损是A.口腔念珠菌病B.口腔毛状黏膜白斑C.口腔卡波西肉瘤D.口腔疱疹E.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炎答案:A10.下列选项中,不支持艾滋病诊断的是A.口咽念珠菌感染B.持续发热C.全身淋巴结肿大D.皮肤黏膜出血E.慢性腹泻答案:D11.男,42岁。
出现口腔溃疡1周,经检查舌背有一钱币大小的孤立溃疡,表面有棕色薄痂,触之有软骨样感觉。
患者承认与另一梅毒患者有性接触史。
该患者的病损属于A.二期梅毒损害B.一期梅毒损害C.先天梅毒损害D.后天梅毒损害E.三期梅毒损害答案:B12.男,50岁。
口腔内起白斑。
检查:口腔内左侧黏膜及上腭灰白色光滑而微隆起的斑块,双侧前臂散在性玫瑰样红色斑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