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基第5章
- 格式:ppt
- 大小:483.50 KB
- 文档页数:49
大计机复习小结第一章:知识点:图灵:理论计算机创始人 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创始人第一台计算机 时间 地点 特点: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 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缺陷是没有储存程序第1~4代计算机特点:1:使用电子管及继电器构成处理器和储存器,体积巨大,功耗高,寿命短,维护费用大。
2:用晶体管制造,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
3: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体积和功耗降低,而且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大大提高。
4: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操作系统不断完善,数据可管理、网络以及各种应用软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计算机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计算机特点: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五大结构及示意图: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五大结构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图示: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简答题2、4 第二章:知识点:数制转换:十转二: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逆序书写,直至商为0。
小数部分乘2,取整部,顺序书写,直至达到精度要求或小数部分为0。
二转十:将各位数码乘以相应位权,然后相加。
二转八:整数部分从右向左,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3位二进制一组,变为1位八进制。
不足3位时分别在最左端和最右端补0凑够3位。
二转十六:整数部分从右向左,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4位二进制一组,变为1位十六进制。
不足4位时分别在最左端和最右端补0凑够4位。
数据单位换算: 1KB =1024 Byte (102B) 1MB =1024 KB (202B) 1GB =1024 MB (302B) 1TB =1024 GB (402B) 原码 反码 补码 补码运算:原码:正号为0,负号为1,数值部分为二进制绝对值。
《大学计算机基础》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答: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
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1)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实现人工无法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
(2)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记忆能力使得世界空间变大了。
(3)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进入到信息技术领域。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距离。
(5)计算机在决策系统的使用,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
3、简述摩尔定律(1)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 ore)提出来的。
(2)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3)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4、电子计算机的系统结构5、ROM和RAM(1)ROM(只读存储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只能从ROM读取数据,不能写入,ROM内的信息是在制造时用专用设备一次写入的常用来存放重要的系统程序或数据内容是永久性的,在关机或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目前常见PROM、EPROM、EEPROM、MROM(2)RAM(随机读写存储器)CPU运行期间既可从RAM中读取信息,也可向其写入信息,断电后,所存信息会丢失又分为SRAM(静态)和DRAM(动态)6、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同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9月前言大学计算机基础分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两个环节。
通过上机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掌握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操作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应用OFFICE系列软件操作及应用技能,使用多媒体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虽然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直观性,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因为缺少充分的准备,实验目标不明确,“走马观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本指导书在较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基础上,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以案例的形式给出,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遵照循序渐进规律,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
由于学时限制,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抽时间在课余完成。
每个实验完成后都需要写出实验总结。
总结中应反映出学生在实验前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书是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课组全体成员多次讨论才最后定下基本框架的。
其中实验一由陈勇老师编写,实验二由杨沛老师编写,实验三由杨龙、田彩丽两位老师共同完成,实验四由张晶老师编写,实验五由李梅老师编写,实验六由朱姗娜老师编写,朱俊平老师独立完成了实验七和实验八全部内容的编写,实验九由杨晓辉老师编写,全书由陈勇、孙健敏、杨沛老师统稿,李书琴、张阳教授做了最后审定。
本书每个实验后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总结,学生应该详细总结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在内容及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学谅解。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2011年9月1实验一指法练习一、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环境,认识计算机,培养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掌握正确录入方法。
二、实验任务实现盲打,英文指法达每分钟80-100CPM(每分钟字符数)。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利用机房的“指法练习”进行指法训练10小时以上。
大计基习题与参考答案第1章概述简答题:1.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
2.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是:输入、存储、处理(运算)、控制和输出。
输入用来将用户的程序和数据送入计算机;存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处理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进行数据的处理;控制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输出用来将处理的结果告诉用户。
3.构成信息系统的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信息、人(用户)、过程(处理)、通信。
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自动功能;网络与通信能力等。
5.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内容是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
系统方面有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方法学和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应用方面有数值与符号计算、数据库、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形学、组织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
6.计算机文化这个词的出现基本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计算机文化是指能够理解计算机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被作为资源使用的。
不但要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而且更重要是应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计算机。
7.计算机按速度、存储量等规模来分,有超级(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而微型计算机又可分为台式机、移动(便携式)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等。
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般为每秒数十万亿次甚至百万亿次以上浮点数运算;大中型计算机一般运行速度每秒为数亿数级水平;小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低于大型机;工作站是具有很强功能和性能的单用户计算机,它通常使用在处理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微型计算机一般作为桌面系统,特别适合个人事务处理、网络终端等应用。
选择题:1、E7、B2、C8、D3、B9、A4、BDFJLE5、C10、C11、A6、ABEFH12、B第2章信息表示和逻辑基础简答题:1.数制又称为“计数(或记数)体制”,一般把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实现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规则叫做数制。
第6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1.选定文本 2.删除文本 ※Backspace 键和Delete 键的异同 3.移动和复制文本 ⑴使用鼠标 ⑵使用剪贴板 移动:剪切→粘贴(Ctrl+X Ctrl+V ) 复制:复制→粘贴(Ctrl+C Ctrl+V )4.选择性粘贴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5.查找与替换 ⑴查找 ⑵替换 6.输入文本时自动进行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1.字符格式设置 方法1:使用 “字体”组 方法2:通过浮动工具栏 方法3:通过”字体”对话框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2.段落格式设置 段落缩进 方法1:通过 “段落”对话框 方法2:特殊缩进设置 方法3:用水平标尺设置缩进。
※更改度量单位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2.段落格式设置 设置行间距和段间距设置对齐方式 项目符号和编号 边框和底纹 首字下沉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3.页面格式设置 页面设置:设置纸张大小、方向和来源,设置页边距,设置文档网格和页面字数。
页眉和页脚:创建、编辑页眉和页脚,插入内容。
分栏排版 将文档分节 分隔符计算机基础| | | 计算机基础—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4.视图方式 普通视图 页面视图 Web 版式视图 大纲视图 阅读版式视图。
大计基复习重点第一章1.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对信息进行处理并提供结果,其结果(输出)取决于所接收的信息(输入)及相应的处理算法。
2.计算机由输入、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3.最早提出类似于现代计算机原理模型的是19世纪初的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年)。
4.人们把1946年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作为第一台现代计算机,也是第一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它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是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是集成电路技术,而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5.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价格低廉的微型计算机,即PC机。
6.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计算机的硬件互连,使得计算机更有效、更高速、更可靠。
7.软件系统是计算机所有软件的总称,它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服务于计算机本身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另一类软件被称为“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它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类软件。
8.信息系统的6个要素:硬件;软件;用户;数据/信息;过程;通信。
9.World Wide Web(WWW)简称Web,中文名为万维网。
链接,英文Link。
10.Web为用户访问因特网提供了简单的方法。
超文本(Hypertext)除了文本之外,还包括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其他数据类型。
第二章1.数制的转换;原码、反码、补码之间的换算。
2.定点数和浮点数。
3.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它是基于英文的。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5 1.1计算机概述 51.1.1计算机的发展 51.1.2计算机的特点 71.1.3计算机的分类 81.1.4计算机的应用 101.2 计算机进制与信息编码 121.2.1 进位计数制 121.2.2数制间的相互转换 141.2.3 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 171.2.4计算机信息编码 171.3 计算机系统组成 201.3.1计算机硬件系统 201.3.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21.3.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31.3.4 微型计算机系统 241.4 计算机相关人物介绍 32第2章 Win7操作系统 382.1 Windows 7操作系统简介 392.1.1 操作系统简介 392.1.2 Windows 7的启动与退出 40 2.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432.2.1 Windows 7 桌面 432.2.2 Windows 7[开始]菜单 462.2.3 Windows 7 窗口 472.2.4 Windows 7 菜单和对话框 51 2.3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532.3.1 文件和文件夹命名 532.3.2 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与查看 57 2.3.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60 2.4 计算机个性化设置 692.4.1 设置桌面主题 692.4.2 设置系统用户 742.4.3 磁盘管理 762.4.4 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782.4.5 中英文输入 80第3章Word 2010文字处理 873.1 Word 2010的工作界面 873.1.1 Word 2010的工作界面 873.1.2办公实战-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按钮 90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 923.2.1 文档的创建 923.2.2 文本的输入 933.2.3 文档的保存 943.2.4 文档的关闭 953.2.5 文档的打开 963.3.6文档的显示 963.3.7 办公实战-制作国庆放假通知 983.3 文本的编辑 1003.3.1文本的编辑 1003.3.2 办公实战-修改整理会议记录 1063.4 文档的格式设置 1093.4.1 字符的格式 1093.4.2 段落的格式 1113.4.3 制表符和制表位 1143.4.4 分页、分栏和分节 1153.4.5 项目符号和编号 1173.4.6 边框和底纹 1183.4.7 特殊版式 1203.3.2 办公实战-制作招聘简章 124 3.5 表格 1283.5.1 插入表格 1283.5.2 编辑表格 1303.5.3 表格的格式设置 1343.5.4表格的数据处理 1383.5.5 办公实战-制作员工档案表 139 3.6 图文混排 1453.6.1 图片 1453.6.2 图形 1503.6.3 艺术字 1533.6.4 文本框 1553.6.5公式 1573.6.6 SmartArt图形 1573.6.8 办公实战-制作公司宣传报 159 3.7 Word高级应用 1613.7.1 样式 1613.7.2 目录 1633.7.3 邮件合并 1653.7.4 办公实战-个人工作总结 169 3.8页面的设置与打印 1713.8.1 页面设置 1713.8.2 页眉和页脚 1733.8.3水印 1763.8.4 页面颜色 1763.8.5 打印 1773.8.5 办公实战-制作试卷模板 1793.9 文档的安全 1813.8.1 用密码进行加密 1813.8.2 限制格式和编辑 1823.8.3 将文档标记为最终状态 184第4章电子表格 Excel 2010 1884.1 电子表格Excel 2010的功能 1894.2电子表格Excel 2010的启动和退出 1894.3 电子表格Excel 2010窗口组成 1904.4电子表格Excel 2010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191 4.5 电子表格Excel 2010中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924.5.1新建工作簿 1924.5.2 保存及保护工作簿 193。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_____________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A. 宾州大学于1946年2月研制成功的ENIACB.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的分析机C.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DVACD.艾伦·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
A.查尔斯·巴贝奇 B.图灵 C.阿塔诺索夫 D.冯,诺依曼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_____________。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4.目前,被人们称为3C的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
A.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B.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D.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5.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
A.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B.信息传输技术C.信息获取技术 D.微电子技术6.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
A.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B.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C.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D.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_____________。
A.B2B B.B2C C.C2C D.C2B8.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_______。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CAD/CAM/CIMS9.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
A.CAD B.CAM C.CAE D.CBE10.CBE是目前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教育C.计算机辅助工程 D.计算机辅助制造11.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_____________计算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_第1-4章课后习题答案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2.计算机硬件包括那几个部分?分别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a)主机和外设b)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作用分别是指挥计算机的各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协调工作和存放预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外设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作用是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存放在内存中,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3.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试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a)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程序是计算机指令的有序集合。
b)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4.指令的串行执行和并行执行有什么区别?串行执行即在任何时刻只能执行一条指令,并行执行可以执行多条指令。
5.什么是流水线技术?在程序执行时多条指令重叠进行操作的一种准并行处理技术。
6.简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的运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
应用软件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7.简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各自的特点。
机器语言编程工作量大、难学难记难修改;汇编语言编程质量高,站存储空间少、执行速度快;高级语言接近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
8.简述解释和编译的区别。
解释的翻译工作可立即执行,而编译的翻译工作不可立即装入机器执行。
9.简述将资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程序的过程。
首先产生一个与资源程序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连接程序将目标程序和有关的程序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程序。
10.简述常用各种高级语言的特点。
FORTRAN:用于科学计算。
COBOL: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
C/C++:功能丰富,灵活,简洁明了。
BASIC:非结构化,功能少,速度慢。
JAVA:严谨可靠易懂。
11.什么是主板?它主要有哪些部件?各部件是如何连接的?a)主板(母版)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板,也是其他部件和各种外部设备的连接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