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的声调
- 格式:ppt
- 大小:365.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声调是普通话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正确表达和理解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还能增强沟通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
一、声调的概念声调是语言中声音的音高、音调等特点的总称。
在普通话中,声调分为四个等级: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每个字有且只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声调的正确运用将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表达意思。
二、四声的特点1. 平声:发音时声调平坦、音高不变。
平声一般出现在单韵母或者韵母前的声母上。
例如:爸(bā), 妈(mā)2. 仄声:发音时声调先高后低。
仄声一般出现在以声母和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头(tóu), 非(fēi)3. 上声:发音时声调先低后高。
上声一般出现在以单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西(xī), 姊(zǐ)4. 去声:发音时声调一直保持低音。
去声一般出现在以声母和韵母结尾的字上。
例如:伯(bó), 服(fú)三、正确运用声调规则1. 词语的声调在普通话中,一个词语的声调是固定的,不会根据上下文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学习者需要注意确保将词语的声调正确地表达出来,以减少歧义的产生。
2. 语句的声调在一句话中,普通话的声调会根据词语的连读或者重读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重读的词语声调会被突出,而连读的词语声调会被平滑连贯的表达出来。
3. 语气助词的运用普通话中的语气助词如“呀”、“啦”等,也具有一定的声调规则。
在使用语气助词时,需要根据语境和意义来选择正确的声调。
比如,在表示惊讶的语境下,声调可能会较高;而在表示肯定的语境下,声调可能会较低。
四、声调练习为了正确运用普通话中的声调规则,以下是一些练习方法:1. 写音调符号在学习普通话时,可以使用音调符号(如阴平“ˉ"、阳平“ˊ"、阳上“ˇ"、阴去“ˋ"等)来标记每个字的声调,加强对声调规则的记忆和理解。
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平声。
由半低音降至低音再升至半高音,叫降调值。
由2度降至1度,再升至4度,缩写。
例字:马、赌、甲、显出、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音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中: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阳平 55 低平 - 基准:咪mī,身shēn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上声再降升√ 基准:米mǐ,检shěn去声 51 全降例:密mì,慎shèn(二) 韵母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平声的韵母。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就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出现韵母。
规律就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平声的音值由变成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平声提阳平,比如:买油、不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韵母。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一、第一。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提阴平,比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之声,比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
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就是回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阳入。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一、概述汉语方言是指汉族人所使用的不同地区口音和语言的总称,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声调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改变词的意义。
不同的方言区域有着不同的声调系统,下面是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二、普通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入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三、粤语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高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高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低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低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四、四川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五、湖南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六、福建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七、总结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差异。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一) 声调及作用
1. 声调:主要指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又叫字调
2. 声调的变化是语言富有音乐性,各种声调的有规律的安排可以构成诗歌的节奏
3.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二) 调值和调类
1. 调值: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
普通话里有高平调(55)、高开调(35)、降开调(214)、全降调(51)
2. 调类: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三) 声调的标记法:五度标记法
四声发音口诀
(四) 声调练习
1. 应该在气息、声调、功名有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若控制不好,容易在上升、去声上出毛病
2. 声调是否追却是语音是否表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声调不准,而感觉到口音不准的情况很多
3. 练习时可采用单音节联系以及各种组合方式的多音节练习
(五) 声调练习注意事项
1. 阴平往往发的不够高、易下滑,把55变成53
2. 阴平为窄元音时发音容易挤
3. 阳平发音容易拐弯,将35读成335
4. 上声音下行下不去,上行发不到家
5. 取胜字发音容易劈、破,尤其是去声音节作重音时
6. 发欺生不要挤,不用拙力,始终有气息支撑的感觉下载全文。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其声调的准确掌握对于清晰、准确的表达至关重要。
在普通话考试中,声调的正确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一、了解普通话的声调特点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一声):声调高而平,发音时声音高且平稳,调值为 55。
阳平(二声):声调由中升到高,发音时声音从 3 度升到 5 度,调值为 35。
上声(三声):声调先降后升,发音时声音先从 2 度降到 1 度,然后再升到 4 度,调值为 214。
去声(四声):声调从高降到低,发音时声音从 5 度降到 1 度,调值为 51。
要准确发出每个声调,首先需要清晰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调值。
二、多听标准的普通话多听标准的普通话音频,如新闻联播、普通话教学录音等。
通过倾听,让耳朵熟悉正确的声调发音,培养语感。
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刻意去注意每个字的声调,感受声调的变化和节奏。
三、进行声调的单独练习1、阴平练习可以选择一些阴平字,如“妈、飞、歌”等,反复练习发音,保持声调的高平稳定。
2、阳平练习例如“麻、房、河”等阳平字,注意声调从中间升到高,发音要流畅。
3、上声练习“马、好、我”等上声字的练习要注意先降后升的声调变化,降和升的过渡要自然。
4、去声练习“骂、放、课”等去声字,发音时要干脆利落地从高降到低。
四、结合词语和句子练习单独练习声调后,要结合词语和句子进行综合练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声调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
比如:“阴平+阳平”的词语“飞机”“阳光”;“阳平+上声”的词语“阳台”“水手”;“上声+去声”的词语“理想”“主要”;“去声+阴平”的词语“大家”“放心”等。
句子练习如:“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出游的好天气。
”“我喜欢唱歌跳舞。
”五、模仿朗读选择一些优秀的普通话朗读作品,进行模仿朗读。
在模仿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原声的声调、语气和节奏。
通过模仿,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声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和运用。
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也叫字调。
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1)阴平:阴平调值是55,发音时声带始终是拉紧,声音又高又平,阴平有为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
有些人阴平读得过低或过高,造成去声降不下来,阳平高不上去的毛病。
练习阴平,可先用单韵母读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平调,体会发高音时声带拉紧,发低音时声带放松的不同感觉。
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比较出阴平的高平调值,而且可以训练控制声带松紧的技能,为掌握好复杂的升、降、曲三种声调打下基础。
(2)阳平:阳平调值是35,发音时声带由不松不紧,逐渐拉紧,声音由不高不低升到最高。
多数人读不好这个调值是高音升不上去,主要原因是起点太高,声带已相当紧了,无法再紧,音高也就不能再升。
纠正的方法是设法把声带放松,然后再拉紧。
可以先读一个去声,把声带放松,紧接着读一个升调,这样可以读出接近阳平的调值。
多读去声和阳平相连的词语,有助于练好阳平。
(3)上声:上声调值是214,发音时声带由较送慢慢到最松,再很快地拉紧。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在朗读和谈话中,上声的基本调值出现的机会很少,经常出现的是变化之后的调值。
但是基本调值是变化的基础,掌握了基本调值才能掌握它的变化,所以首先应读准上声的本调。
读上声时主要的问题是起点高,降不下来,给人的感觉是拐弯不够大,也有的人虽有拐弯,但前面下降的部分太短,后面上升的部分太长。
练习上声时,首先应设法把声带放松,使声调的起点降低,并尽量把低音部分拖长。
可以先读一个去声,以帮助放松声带和增加前半段的长度,气流不中断,紧接着念个短促的升调,就能读出较正确的上声了。
(4)去声:去声调值是51,发音时声带先拉紧,后放松,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说好普通话对于交流、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普通话考试中,声调的准确掌握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声调不准,可能会导致发音错误,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普通话考试声调练习方法。
一、了解普通话的声调特点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一声):声调高而平,发音时声音始终保持较高且平稳,没有升降变化,如“妈(mā)”。
阳平(二声):声调由中升高,发音时声音从中间向上扬,如“麻(má)”。
上声(三声):声调先降后升,发音时声音先向下压再上扬,如“马(mǎ)”。
去声(四声):声调由高降低,发音时声音从高处迅速下降,如“骂(mà)”。
二、声调练习的基础准备1、保持良好的发音姿势发音时,身体要放松,保持自然的站立或坐姿。
头部端正,口腔打开,舌头自然平放,这样有助于气息的顺畅和声音的清晰。
2、进行呼吸训练平稳而深沉的呼吸对于发声很重要。
可以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的练习来控制气息,使发声更有力量和持久性。
3、练习唇舌的灵活度通过一些简单的唇舌操,如撅唇、咧唇、绕唇、弹舌等,增强唇舌的灵活性,以便更准确地发出各种声调。
三、具体的声调练习方法1、单音节声调练习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字,按照四个声调进行反复练习。
比如:“巴(bā)、拔(bá)、把(bǎ)、爸(bà)”。
练习时要注意每个声调的发音特点,力求准确、清晰。
2、双音节词语声调练习将不同声调的字组合成双音节词语进行练习,如“阴天(yīn tiān)、阳台(yáng tái)、雨伞(yǔ sǎn)、芋圆(yùyuán)”。
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声调在词语中的变化和组合规律。
3、多音节词语和句子声调练习逐渐增加难度,练习多音节的词语和句子。
注意词语和句子中每个字的声调,以及声调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例如:“风调雨顺(fēng tiáoyǔ shùn)”、“我们要努力学好普通话(wǒ men yào nǔ lì xué hǎo pǔ tōng huà)”。
声调的知识大全一、普通话的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由音高决定,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的松紧。
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
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
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
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长的。
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
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由高到低。
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二、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1)有a不放过。
(2)没a找o、e。
(3)i 、u并排靠后标。
(4)i 、ü标调把点抹。
(5)轻声不标就空着。
(6)小ü有礼貌,见了j、q、x和y,要脱帽,去掉两点还读ü。
(7)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三、声调歌汉语拼音声调歌(一)a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汉语拼音声调歌(二)a、o、e、i、u、ü,他们六个是兄弟。
声调标在头顶上,前后顺序要牢记。
iu并列标后面,看着美观又整齐。
例:mao声调标在a上,tou声调标在o上,mei声调标在e上,tie 声调标在e上,yüe声调标在e上,liu声调标在u上,gui声调标在i上。
汉语拼音声调歌(三)j、q、x怪脾气,本想见见a小弟,却要小i来联系。
例:jia qia xia汉语拼音声调歌(四)小i小i有礼貌,标上声调就摘帽。
例:dǐ小ü见了j q x y,还把两点藏帽里。
例:qǔ汉语拼音声调歌(五)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还有轻声配合动作展示的《声调歌》(六):一二三四,伸出手,我将声音做成球儿,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向上爬山头,三声先下拐向上,四声一路往下溜。
普通话声调发音方法和技巧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以下是一些普通话声调发音的方法和技巧:
1. 平声:发音时声调平稳,声音平缓。
发音时注意发出均匀的声音,并保持稳定的音高。
2. 上声: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声音有上升的趋势。
发音时要将声音从低音逐渐提高,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夸张,保持自然而流畅。
3. 去声: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声音有下降的趋势。
发音时要从一个较高的音高开始,逐渐降低音高。
同样,要保持流畅自然,不要太过夸张。
4. 入声:入声是特殊的声调,发音时声带要稍微收紧。
发音时重点在于发出清晰的收尾音,尾音要短暂,并且以降调为主。
除了声调发音的基本要领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音:
1. 多听多模仿:多听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尤其是专业配音或教学语音,模仿他们的发音练习。
2. 唇齿舌头的协调:发音时要注意唇齿舌头的协调,正确地发出每个音节。
3. 运用声带:不同的声调或音节可能需要不同的声带运用方式,要学会灵活运用声带来调整音色和音高。
4. 加强口腔肌肉训练:通过口腔肌肉的训练,可以提高口腔的灵活性和发音的准确性。
5. 多练习多反复:声调发音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复,通过多次听、说、读、写来巩固和强化。
总之,普通话声调发音需要注意声调的升降和音高的稳定,同时也要注重口腔肌肉的协调和舌头的灵活性。
通过反复练习和听模仿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可以逐渐提高声调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解普通话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声调变化规律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变化规律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话中声调的基本规律和实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一、普通话声调的基本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可以分为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和轻声五个基本调型。
每个汉字或词语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词的意义。
1. 平声:平声又称第一声,音调平稳,没有上升和下降。
例如:“妈妈”、“哈哈”。
2. 仄声:仄声又称第二声,音调有一定的上扬。
例如:“爸爸”、“呵呵”。
3. 上声:上声又称第三声,音调由低往高上升。
例如:“姐姐”、“喔喔”。
4. 去声:去声又称第四声,音调由高往低下降。
例如:“学习”、“人民”。
5. 轻声:轻声又称第五声,没有明显的声调变化。
例如:“吃饭”、“睡觉”。
二、掌握普通话声调的方法要正确地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变化规律,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 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声调的基础。
通过学习拼音的音调标注,可以准确地理解每个汉字或词语的声调。
记住每个声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多听、多模仿:多听普通话的正式发音,尤其是来自专业的语音教材或者标准的普通话播音员的发音。
在模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标准发音的声调变化,并努力模仿。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声调。
3. 强调语境:普通话的声调变化也受语境的影响。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声调。
因此,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语境,强调语音语调的连贯性。
4. 刻意练习:通过有意识地练习声调的变化,可以加深对声调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声调的练习材料,跟随录音或者教材进行练习。
同时,利用语音软件或者在线课程进行自主练习,不断提升对声调的掌握能力。
5. 规范发音:正确掌握声调不能忽视规范的发音。
发音准确、清晰有力,可以更好地表达意思。
每一个汉字或词语都有其独特的读音和声调,要注重修炼口腔肌肉,掌握准确的发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