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外国文学概况1、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2、古代希腊文学的特征: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3、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4、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普罗米修斯》是由、三部悲剧组成的三联剧,第一取材于希腊神话,剧中的普罗米修斯是反抗暴君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人物,为了人类的幸福他宁愿忍受一切痛苦,马克思称他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索福克勒斯被誉为“喜剧艺术的荷马”,其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剧中运用了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
欧里庇得斯被誉为“舞台上的哲学家”,他最富于民主精神,《美狄亚》对男女不平等进行了批判。
5、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
6、古希腊最重要的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的反战喜剧中最著名的是《阿卡奈人》。
在《鸟》中表达了他的乌托邦思想。
7、普劳图斯的喜剧著名的有《双生子》和《一罐黄金》。
8、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贺垃斯《诗艺》、奥维徳《变形记》。
9、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10、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宙斯是“众神之父”,天后掌管婚姻,儿子阿波罗是,女儿雅典娜是,“九个缪斯”是文艺女神,爱神是阿弗洛狄忒。
11、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是《伊利昂记》和《奥徳修记》,又称荷马史诗。
它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12、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
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的特征;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
2、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
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封建世俗文学。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19-20世纪欧美文学综述摘要:文学的发展从来不是断代的,自古希腊时期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与文学传统,经历了多次社会历史变革与哲学思潮的变迁,影响了各个时期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变异。
就与当代欧美文学的相关性而言,19至20世纪的文学影响尤其巨大。
想要了解当今欧美文学的精神源头,对前两个世纪的文学发展道路进行梳理总结至关重要。
关键词:欧美文学传统;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19世纪文学19世界的欧洲大陆先后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运动,极具批判性与揭示性的现实主义运动,世纪末产生的自然主义、前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
欧洲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各阶段的文学思潮在不同的国家出现的时间不同,同一思潮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但总的来说,整个浪漫主义文学呈现出一些共性:重视作者创作自由,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大胆发挥想象,故事情节离奇,重视气氛渲染,善于使用对比、夸张等手法。
19世纪的欧洲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英法德俄均有不小成就。
浪漫主义率先于18世纪下半叶登上欧洲大陆,它既是对17至18世纪古典主义德反拨,又有其自身赖以生存的悠久而深厚的思想基础。
它基于康德古典美学,受到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在各国陆续掀起文学高潮。
英国作为最先进的国家,浪漫主义思潮也最先出现,诗歌领域成就最高。
从早期的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诗画俱佳的哲思诗人威廉布莱克,到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克勒律治,以二人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序曲为标志,浩浩荡荡的浪漫主义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不久后,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也陆续登上诗坛,留下诸多灿烂诗篇。
在小说领域,亦有司各特和玛丽雪莱的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坐镇。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从英国逐渐东移,来到了法国、俄国等地,亦反响热烈。
在法国,浪漫主义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小说成就最高。
从早期的浪漫主义先驱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到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再到雅俗共赏、开启法国通俗文学的大仲马,法国的浪漫主义留下了《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的苏联,后被定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并且要求这种描写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和改造劳动人民的任务相结合;要求发挥艺术创造的主动性,自由选择各种形式、风格和体裁。
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后来又曾遭到扭曲,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出现对消除苏联“拉普”带来的不良后果起过积极作用,对世界文学产生重要要影响。
4、批判现实主义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注意细节的真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以长篇小说最为突出。
一、19世纪后欧洲文学十九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原因: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
作为19世纪中期主潮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并拥有一批重要的动摇。
在各种政治、社会、思想力量的影响下,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带着各自的风采汇入历史的长河,它们或相互补充、交融渗透,或相互排斥、竞争发展,与批判现实主义分庭抗礼,构成多足鼎力之势。
(一)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其独立斗争的展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欧的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的工人诗歌、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和德国的革命诗歌等。
巴黎公社文学主要包括公社斗争前后约二十年间公社战士们的大量文学创作,其基本题材多取自巴黎公社革命事业,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诗歌是公社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欧仁·鲍狄埃、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和路易丝·米歇尔是公社诗人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米雪尔(著名巴黎公社诗人):《和平示威》狄盖特:《红色圣女》鲍狄埃:《国际歌》。
深深植根于革命斗争现实的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丰富的思想内涵、昂扬的格调和理想的光彩,谱写了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的第一章。
(二)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自然主义先声。
19世纪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它们相继发表理论和作品,标志自然主义的诞生。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一.文学特征概述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勃朗特三姊妹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三位姊妹作家的总称,即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著者为夏绿蒂和爱米莉两姊妹,其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和《呼啸山庄》。
宪章派文学宪章派文学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之一。
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激化了劳资矛盾,宪章运动兴起。
诞生于这一背景下的宪章派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战斗性。
作者多为产业工人,作品取材现实,内容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主要体裁是诗歌,特别是群众喜爱的歌谣体和圣诗体诗歌。
代表诗人有琼斯和林顿等。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现实主义文学概念: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
现实主义属于纯文学的一种写作手法,它符合纯文学的特征。
何谓纯文学?谎言去尽之谓纯,把作品中的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去干净是纯文学的基本特征,因此现实主义手法最基本的就是要去尽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实主义就不能虚构,恰恰相反,要把谎言去干净,表达得客观必须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虚构不损害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①反映生活的真实性;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③人道主义思想;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历史背景:1、两次世界大战2、两大阵营的对峙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新特征):1.“向内转”的发展趋势2.人道主义的深化3.“长河小说”的出现(多卷本小说)4.自传成分增强,现代技法被广泛运用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世纪初(高潮)—20年代(低谷)—30年代(回升,红色)—70年代后(焕发新的生机)法国——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首先形成于法国,其奠基人为司汤达和巴尔扎克。
其后的福楼拜、莫泊桑等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并得到发展,四、五十年代达到高潮,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等一大批作家。
俄国——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普希金在创作上完成了俄罗斯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
接着出现了果戈理、车尔尼雪夫斯基、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大师。
美国——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挖掘现实最深、批判性最强的作家。
外国文学史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复习要点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
(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五大流派?基本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1)后期象征主义:法.瓦莱里(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海滨墓园》、奥地利.里尔党《豹》、爱尔兰.叶芝《驶向拜占庭》(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4)超现实主义:布勒东爱尔兰..乔伊斯《尤(5)意识流小说: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利西斯》;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英伍尔夫《达罗威夫人》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艾略特《荒原》(现代诗歌创作方面,后期象征主义成就最高的是英派诗歌里程碑)什么叫“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欧美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用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
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有卡夫卡·奥涅金《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什么叫“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一、概述(一)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泰纳:“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借鉴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原则)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的行动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物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就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发展表现梅塘团体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
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
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
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巴那斯派(高蹈派)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诗歌方面的表现。
该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为名。
出自诗选《当代巴那斯》。
巴那斯派认为诗歌是纯粹的艺术,因而应注重形式,倡导诗歌客观化、科学化,反对浪漫派诗人过度抒情,主张态度客观、立论严谨、技艺完美,力图把个人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的背后,其创作内容最初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后转向神话、史诗、异域传说及古文化等。
一、古代文学:公元476年以前的文学。
主要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的文学,以古希腊文学为主。
1、古希腊文学(1)特征: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2)作家作品A、古希腊神话B、荷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C、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腊悲剧之父,《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D、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前385?):喜剧之父。
2、古罗马文学三大诗人: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贺拉斯(公元前65~前18);奥维德(公元前43~18)。
3、早期基督教文学《新约全书》:基督教德正典。
二、中世纪文学:公元476年~14世纪1、时代背景:(1)“民族大迁徙”与近代国家德雏形(2)基本矛盾、封建割据、城市兴起(3)基督教神学统治2、文学特征:(1)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2)民间文学色彩(3)开创性3、作家作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谣曲、城市文学但丁(1265~1321):《神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2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是14世纪~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得总称。
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时代背景(1)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东方文化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文化的影响;(2)商业经济的发展。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表现在:(1)用人权反对神权;(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现世主义反对来世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味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3、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4、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标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梅里美《嘉尔曼》(代表作)8、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
9、小仲马《茶花女》都德《小东西》10、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11、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
12、米雪尔《红石竹花》“红色圣女”之称。
13、瓦莱长篇斯,自传体长篇三步曲《雅克•万特拉》、《童年》、《中学毕业生》、《起义者》。
《起义者》堪称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宝贵文献。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马克思所称赞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16、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萨克雷《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18、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侧面反映英国的的宪章运动。
19、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潇伯纳、高尔斯华绥。
20、宪章派诗歌的代表:琼斯、林顿、梅西。
21、海涅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22、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做重要的诗人”。
23、挪威易卜生开创“社会问题剧”。
24、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25、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开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是指非汉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包括了欧洲文学、美洲文学、非洲文学、亚洲文学等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外国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中包括了史诗、戏剧、诗歌等多种文体。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包括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此外,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2.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别。
最重要的作家是维吉尔,《伊涅阿斯记》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罗马建国传说中的英雄伊涅阿斯的冒险历程。
其他还有奥维德、荷马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了鲁滨逊漂流记、罗兰之歌、《尼比龙寻母记》等重要作品。
中世纪文学主要以叙事诗和骑士小说为主,代表了对冒险和英雄主义的追求。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期,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并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主要代表作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莎士比亚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涉及爱情、政治、权力等各个方面,对于戏剧创作和文学语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18世纪小说: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以英国文学为代表。
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莫里斯·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包括《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等。
这些作品对英国和整个西方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6.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19世纪,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代表作家如拜伦、雪莱、济慈等,他们的作品涉及自然界、爱情、宗教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名词解释1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左拉为代表,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理论依据,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解剖学去分析和表现人的本能,重视个别的琐碎的现实,而不重视对生活的典型化,因而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
代表作家为左拉和龚古尔兄弟。
2 前期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队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文学流派,先驱是波德莱尔,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它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主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象征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创造意境,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具有神秘色彩。
90年代阶梯,20世纪20年代又在欧美复活(形成后期象征主义)。
3 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代表人物是王尔德。
它对19世纪末的种种庸俗社会风尚进行反抗,提出纯艺术,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美,否定艺术内容的道德原则、教育作用和现实功能。
由于它片面地强调艺术技巧,颠倒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9世纪90年代后开始解体。
代表作有《莎乐美》。
4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全部,但从质上看,它特别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引人注目值得研究。
5 后期象征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认为世界是人心灵的象征,主张通过客观对应物表达主观情感。
它是象征主义的发展,代表作家是艾略特。
6基本特征是人心灵世界的象征,强调感应和同感,寻找客观对应物。
6 表现主义:从字源上来看,“表现”原文为expression,press意为挤压,ex为“外化”前缀,内在的东西经过挤压而外在化,这是一种完全现代的感觉。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洲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对传统,舍弃现象,追求本质,强调主观精神,常以象征、夸张、变形等形式表现出人的异化本质,代表人物为卡夫卡。
外国文学选择题(十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77、19世纪中后期,西欧文学的主流是_____批判现实主义___________,它是资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高峰。
78、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____资本主义___________制度确立和发展的产物。
79、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核心是____人道主义___________,创作理论和哲学依据是____唯物论的反映论___________,政治主张是_____改良主义___________,他们的主要成就是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
80、__法____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______司丹达尔_________是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___《红与黑》____________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其副标题____《1830年纪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作品的时代性。
8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司汤达善于从__政治______的角度表现社会,巴尔扎克善于从__经济______的角度表现社会。
8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____风俗_____研究,___分析______研究和___哲学______研究三部分。
83、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风俗研究是主要部分,它分六个生活场景,即____巴黎____生活场景,___外省_____生活场景,___私人_____生活场景, __政治______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__乡村______生活场景。
84、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采用了____分类整理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人物再现___________法使小说联成一个整体。
85、《人间喜剧》的代表作是___《高老头》____________。
86、《高老头》中,通过___鲍赛昂子爵夫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命运表现贵族阶级的没落,通过___拉斯蒂涅__________的堕落说明金钱对人的腐蚀,通过___高老头______的惨死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3、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4、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标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梅里美《嘉尔曼》(代表作)8、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
9、小仲马《茶花女》都德《小东西》10、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11、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
12、米雪尔《红石竹花》“红色圣女”之称。
13、瓦莱长篇斯,自传体长篇三步曲《雅克?万特拉》、《童年》、《中学毕业生》、《起义者》。
《起义者》堪称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宝贵文献。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马克思所称赞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16、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萨克雷《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18、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侧面反映英国的的宪章运动。
19、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潇伯纳、高尔斯华绥。
20、宪章派诗歌的代表:琼斯、林顿、梅西。
21、海涅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22、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做重要的诗人”。
23、挪威易卜生开创“社会问题剧”。
24、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25、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开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典文学:指古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的维吉尔史诗等。
2. 文艺复兴:指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思想的变革和复兴。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对古代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
3. 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情感激动、情节曲折、描写奇异景物和讲述英雄传奇为特点。
4. 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和细腻描写为特点。
5.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追求表达和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象。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6.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质疑和颠覆,追求表达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流散的叙述结构、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描写为特点。
7.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批判和超越,强调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混合不同文体和在意义上的不固定性为特点。
8. 洛可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风格,以轻盈、柔和、优雅为特点。
洛可可文学作品常常以情感细腻、描写精美和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为特点。
9. 自然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将文学视为一种科学研究,以客观、详实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生活的边缘群体、贫苦人民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10.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通常以逻辑论证、倡导人权等为特点。
外国文学史人的文学的历史演化外国文学史的演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和阶段:1. 古代文学时期:古代文学起源于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这些文学作品主要是史诗、神话、戏剧和哲学作品,以及一些名著和散文。
古代文学的特点是宏大史诗、神话传说和成功的散文,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2. 中世纪文学时期:中世纪文学主要由基督教文化影响,如中世纪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骑士故事和宗教作品为主,如但丁的《神曲》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中世纪文学的特点是强调信仰和宗教主题,以及讲述骑士的冒险故事。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崇尚人文主义和个体追求,其中包括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学和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剧作、散文和诗歌,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但丁的《圣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是对人类智慧和个体追求的重视,以及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模仿。
4. 启蒙时期:启蒙时期是18世纪的文学运动,标志着科学、理性和个人主义的兴起。
法国的启蒙文学家如伏尔泰和卢梭,英国的启蒙文学家如伯克和约翰逊,以及德国的启蒙文学家如康德和歌德,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哲学论著、小说和散文。
启蒙时期的特点是对理性和人类智慧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5. 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是19世纪的文学运动,强调个人感受、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和小说为主,如拜伦的诗歌和雪莱的小说。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对自然、超自然和个人情感的崇拜,以及对传统和理性的批判。
6.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20世纪的文学运动,以对传统和常规的反叛和冲破为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如尤利西斯和麦克白。
现代主义时期的特点是对意义、真实性和身份的怀疑,以及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实验。
7. 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是20世纪末的文学运动,强调多元性、碎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一.文学特征概述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中极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坚持典型化原则,从而较深广地反映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精神面貌。
法国福楼拜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基础。
《包法利夫人》1、内容:通过爱玛?包法利由追求到幻灭的人生历程,谴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和堕落,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
但作者的全部同情是在爱玛身上的。
2、思想:爱玛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作者所说的“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本身就象征了对庸俗的资产阶级世界的极度失望。
3、风格:在写法上,小说表现出淡化情节的内倾性特点和冷静客观的风格。
福楼拜创作态度极为严谨,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他小说结构严谨、描写客观真实、精雕细刻的独特艺术魅力。
■英国1、发展: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2、特征:除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①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②善于描写“小人物”命运,成功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生活经历;③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明显;④女性文学的异军突起,出现了一大批女作家,在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尤其是勃朗特姐妹,被称为“勃朗特峭壁”和“一个家庭中演出的一曲奇异的三重奏”。
3、现象: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著名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各种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苦难,希望改良社会。
夏绿蒂?勃朗特女权主义文学的最强音《简?爱》——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的经历,表现了她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爱米莉?勃朗特被称为“一代奇书”和“文学史上的斯芬克司之谜”《呼啸山庄》——1、内容:叙述了发生在呼啸山庄中三代人的爱与恨的故事,通过爱情与复仇的描写,客观上揭示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反映了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反抗压迫的斗争。
2、特色:1)打破流行的奋斗—成功的情节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新情节;2)打破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3)打破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歌特式风格。
整部小说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19世纪后期文学1、30年代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并依然成为主潮;2、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遗传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主义文学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3、巴黎公社革命直接产生了巴黎公社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继宪章派文学之后的继续和发展;4、各种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也纷纷出现在欧洲文坛上。
1、【三种基本思想并存】1)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影响了巴黎公社文学;2)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深刻、更普遍地继续影响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3)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否定现存的秩序,否定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类的理性,无所适从,强调“意志”——影响了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文学思潮。
2、【开始“退回内心”】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趋势。
现实主义作家注意从司汤达创作中吸收灵感——“心电图”式的作品;象征主义作家——“象征的森林”。
3、【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文学主题由清晰走向朦胧;含义由单一走向多元。
文学样式——发展概况——基本特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潮。
批判现实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如下:1、受各种哲学思想影响,作家的世界观更复杂;2、创作内容得到拓展,艺术手法多样化,悲观色彩浓重。
莫泊桑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一面“反映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的道德自我完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构成了他一生精神探索的结果,使他从一个贵族阶级→贵族平民化→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充分表现在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中。
艺术上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惊人的真实”,其次,他大大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这就是他出名的所谓“心灵辩证法”。
1、早期:50年代主要是对贵族青年的精神探索和对农民问题的探索,表现了对贵族生活的批判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表现出民主思想,如《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
中篇《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表现了他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短篇《琉森》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虚伪。
2、中期:60-70年代开始探讨俄国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探讨政治制度、家庭婚姻、宗教道德、农村经济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战争与和平》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想”。
它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1820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展示了战争的全民性。
《安娜?卡列尼娜》【结构】由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构成。
一是写贵族妇女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恋爱、最终卧轨自杀;一是写外省地主列文和贵族小姐吉提的恋爱,以及列文的经济改革和精神探索。
【形象】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2、列文形象带有作家自传性质。
小说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经济改革、精神探索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新旧两种制度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苦苦追求。
分析比较题《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
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异同处: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
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
)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
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
(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
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
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
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
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3、后期:80年代以后一方面对沙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最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更热切地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托尔斯泰主义。
《忏悔录》——1879-1882.这是他世界观转变的标志。
此后,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平民化”。
《复活》——【思想内容】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
小说对整个官僚机构、宗教法制进行了无情批判,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
【人物形象】1、涅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烙印。
他放弃贵族生活和土地财产随女主人公去西伯利亚,作者认为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复活”;2、马丝洛娃:一个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典型。
她后来被涅赫留朵夫的真诚感动,放弃了旧的恶习,而高尚的政治犯西蒙松促使她走向新生,促成了她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二十世纪文学(一)?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特征1、发展——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2、特征——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