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_心肌型脂_省略_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_王治中
- 格式:pdf
- 大小:616.49 KB
- 文档页数:2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琚国文;毛莉莉;刘春艳【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就诊的胸痛患者79例,包括AMI胸痛患者49例,非AMI胸痛患者30例,患者在入院时0h、3h、6h、9h、12h分别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H-FABP,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试验检测IMA.结果 AMI患者在胸痛发作3~6h H-FABP和IMA阳性率高,9~12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阳性率高.6h时H-FABP、IMA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K-MB、cTnⅠ.结论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H-FABP和IMA在发病6h以内的早期胸痛患者中,诊断AMI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8)004【总页数】2页(P751-752)【关键词】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蛋白;急性心肌梗死【作者】琚国文;毛莉莉;刘春艳【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新安国际医院;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新安国际医院;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新安国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疾病,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早发现、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大意义[1]。
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是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有些患者早期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才表现为典型的ST段抬高心电图表现,也有部分患者在心电图上无典型改变。
心肌标志物主要有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等,这些标本物有的特异性不高,有的出现时间较晚,不能对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近年来,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蛋白(IMA)作为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患者血液中出现早,特异性高,受到广泛关注,现报道如下。
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孙金芳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14)17
【摘要】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缺血标志物,它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利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含量,作为检测早期心肌缺血的指标.多方面研究证明,IMA可敏感的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总页数】3页(P2640-2642)
【作者】孙金芳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检验科,天津,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J], 谌敦丰
2.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血浆脑钠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J], 陈桂媛;林涛;高鹏霞
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J], 黄晓华;肖婷
4.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张茉莉;韦小民;华正祥;张秀琴;武英伟
5.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张蕾;黄丽敏;廖国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缺血修饰清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石亚玲;陈星;江笑文【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4(30)4【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结合临床检查,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152例胸痛患者分为AMI胸痛患者组(A组,85例)、非AMI胸痛患者组(B组,67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游离钴比色法测定所有样本的IMA、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A、B、C组入院时5项指标阳性率;A、B组胸痛发作后3、6 h H-FABP、IMA指标阳性率;A组以上5项指标在胸痛发作后3、6、12、24 h对AMI诊断的阳性率以及A组患者胸痛发作3 h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组胸痛发作后6 h 时IMA对AMI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为97.6%(83/85),同时在胸痛发作后3 h和6 h 时,H-FABP和IMA指标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检测5项指标,发现IMA的灵敏度最高(94.1%),H-FABP的特异度最高(96.0%),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9.5%.结论 H-FABP、IMA均为AMI检测的敏感性指标,H-FABP、IMA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总页数】3页(P490-492)【作者】石亚玲;陈星;江笑文【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分析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脂联素的水平 [J], 王东杰2.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 [J], 郭梅;罗涛;李春梅;齐娟3.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心源性胸痛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朱立柏;邓卓超;王慧萍;谢雨朗;曾细平;张既至;薛峰;袁逊;杨杰文4.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 [J], 谢丽燕;彭丽娴;江先辉5.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喻长法;郑英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李冰【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6(020)003【总页数】3页(P441-443)【作者】李冰【作者单位】哈密红星医院检验科,新疆哈密 839000【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主要以急性剧烈而持久胸骨后痛、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发热等为特点的急性综合征[1]。
早发冠心病的家族史、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缺乏运动等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愈后都具有极大的意义[2]。
本文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118例为实验组,患者病情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诊断标准,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可将实验组分为三个小组,早期组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6±6.7)岁,平均体重(62.5±6.3)Kg;中期组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8±6.1)岁,平均体重(63.5±6.8)Kg;晚期组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8±6.6)岁,平均体重(62.9±6.0)Kg。
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9±6.8)岁,平均体重(63.1±6.4)Kg,对照组成员均排除心脏病、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干扰疾病,且无心脏病家族史。
实验组三个小组和对照组成员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样本收集实验组病例在因突发性胸痛等原因入院后及时采集静脉血5.0 ml,对照组于纳入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0 ml,分离出血清后待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测水平分析王斌【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摘要】目的:分析检测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肌红蛋白(MYO)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本院47例AMI患者和4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IMA、MYO、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检查心电图,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AMI 患者发生胸痛后0~<6 h ,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胸痛6 h 以前血清IMA和MYO水平明显高于胸痛6 h以后(P<0.05),而LDH、CK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IMA和 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CK和CK‐MB高于对照组(P<0.05)。
在AMI早期(0~6 h)血清IMA和MYO阳性检出率均在78.0%以上,明显高于心电图、LDH、CK和C K‐MB的检出率(P<0.05)。
结论 IMA和MYO可作为AMI早期诊断较理想的心肌缺血指标,且出现时间早、阳性检出率高。
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确诊,为病情鉴别、治疗以及预后等提供可靠依据。
【总页数】3页(P927-929)【作者】王斌【作者单位】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分析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脂联素的水平 [J], 王东杰2.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J], 漆丹平3.川崎病患儿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陈幼芬;吴清轩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的临床价值 [J], 唐琴5.缺血修饰清蛋白、血清胱抑素C与GRACE评分联合检测对ACS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影响 [J], 王革;鲁成龙;尹弘霁;张宁;李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赵云;吴洁【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09(027)005【摘要】目的探索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体征和心电图检查把病人血清分为心肌缺血病人组与非心肌缺血病人组,心肌缺血组病人48例,非心肌缺血组病人134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对缺血修饰白蛋白进行检测,测定结果以ACB单位报告,ACB单位的降低反映了IMA水平的升高,具有临床意义.并采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标本检测的ACB值呈梯度分布,心肌缺血组ACB的值明显低于非心肌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而非心肌缺血病人组的ACB值又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48例缺血组病人的五种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中,IMA阳性率和阳性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四种(LDH,CK,CK-MB,MB)生化指标.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是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灵敏及特异的生化标志物.【总页数】4页(P448-450,468)【作者】赵云;吴洁【作者单位】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7000;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541.4【相关文献】1.缺血修饰白蛋白、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李笃军;车永恒;鞠建伟;唐菁2.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 [J], 陈振祥;焦付丰;王鸿君;刘杰远;陈晓媛3.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J], 邱可文;彭赟;龙振洪;李建梅4.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J], 贾政;古莉华5.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J], 何旋芳;卞金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蛋白(IMA)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急诊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其发病时间均10.5 ng/ml为阳性。
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IMA,试剂盒购自长沙颐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计算血浆白蛋白-钴离子结合能力(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值),ACB值越小,与钴离子结合能力越小,IMA 含量越高。
ACB值50 ng/ml为阳性。
1.2.3 结果判断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FABP、IMA、cTnT水平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胸痛3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6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cTn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cTnT、H-FABP、IMA敏感度、特异度的比较胸痛3 h时,H-FABP、IMA的敏感度均高于cTnT(P<0.01)。
H-FABP與IMA联合诊断NSTEMI的敏感度高于单一标志物(P<0.05);3个时间点的cTnT、H-FABP、IMA间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cTnT、H-FABP、IMA敏感度、特异度的比较(%)与cTnT比较,*P<0.01;与H-FABP+IMA比较,#P<0.053 讨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UA、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确诊AMI患者45例(AMI 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于胸痛后0~6小时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IMA、Myo、CK、cTnI、CK-MB 5项测定,并对其中15例AMI患者于胸痛后不同时间段进行5项监测,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MI组各心肌酶和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2.2 15例AMI患者不同时段血清心肌酶和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2。
2.3 15例AMI患者不同时段血清心肌酶和心肌标志物阳性率比较:见表3。
3 讨论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呈上升趋势。
在急诊患者中,以胸痛就诊而未收入院的超过50%是因为未能诊断为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致使延误治疗,发展至心肌梗死。
确诊为ACS的患者经早期治疗可以阻止心肌损害的进程,故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cTnI和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在心肌细胞损伤的基础上释放,存在很大的局限性[3]。
本结果显示,AMI患者中CK、CK-MB、cTnI 3项在2~6小时内才开始升高,但其阳性检出率均偏低;肌红蛋白(Myo)在0~2小时内出现阳性,且阳性检出率为53.3%,说明Myo也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但它和CK、CK-MB一样,在心脏受到损伤时可从心肌细胞释放入血而被检出,但这些酶也存在于骨骼肌,当骨骼肌损伤时也可被检出,故特异性差。
心肌cTnI和cTnT具有高特异性,在骨骼肌中不存在,但其在心肌损伤后3~6小时才能从血中检出,可逆心肌缺血时多为阴性。
心肌cTnI和cTnT在AMI患者血清中可持续升高数天至2周(7~14天)[4],故可作为AMI中、晚期诊断的一种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