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芒果产业自然因素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51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芒果种植业(附答案解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芒果喜温暖、喜光照,忌霜寒,适宜种植在年平均气温高于 20℃,终年无霜的地方。
其对低温极其敏感,1~2℃的低温天气能使得芒果花穗大量冻死。
开花时(1-3月)遇到高温(34℃以上)干旱等气候条件,容易产生败育果。
果实发育后期(5-7月),水分过多或骤然降雨则会导致果实味淡、从而降低果实品质和储藏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的芒果久负盛名,仅次于海南三亚,先后获得广西知名品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近年来该县芒果种植范围由河谷地带不断向北部山区扩大,芒果产业成为带动北部地区脱贫的重要产业。
下图示意田东县芒果主要种植区的地形。
(1)说明田东县种植芒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2)与海南三亚相比,指出田东县芒果种植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3)与河谷相比,分析北部山区种植芒果的优势条件。
(4)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角度,为田东县芒果拓展销路提出建议。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季北方山地丘陵阻挡冷空气,温和少霜,低温冻害天气少;开花期温湿度适宜,败育果少;果实成熟期,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保证芒果品质。
(答对三点即可)(2)与海南三亚相比,田东县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出现干旱、低温冻害、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率较高;地势起伏明显,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该县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土壤条件差。
(答对三点即可)(3)该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夏季偏南风越过南部山区,在河谷地带形成“干热风”,使得河谷地区气温高,且降水少,易产生败育果;北部山区夏季气温较低,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几率更小;北部丘陵是朝南的阳坡,光照更加充足;北部山区在地形抬升下,降水较河谷地区丰富,有利于芒果种植;北部山地,地势起伏明显,排水通畅,水分条件适当;海拔较高,气温低,开花晚,成熟晚,上市时间延迟,竞争力强。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干热河谷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温河谷地带。
云南元江积温8704.5 ℃,年日照时数4420h ,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
材料二:火龙果属南亚热带水果,具有喜旱怕湿、喜高温的特性,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被人们称为“吉祥果”。
元江干热河谷地带,是天然的种植火龙果的优质地区,在2015 年种植火龙果已达2 万亩,并建设了火龙果系列产品深加工基地、生态旅游庄园。
材料三:元江干热河谷位置图1)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元江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火龙果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位于河谷,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2)纬度低,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富集;低湿的环境,利于火龙果生长(3)种植面积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增加就业;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改善了生态环境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上游金沙江是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其景色雄壮秀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下图是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摄的照片,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试分析图中“干热河谷”植被稀少、枯黄的原因。
(3)金沙江以河水含沙多著称,而今越往流域下游河水越清澈,请分别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以高大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2)该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高大山地对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阻挡作用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且干燥的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形成干热河谷,因此植被稀疏,颜色枯黄(3)金沙江流域地势起伏(山高坡陡);断裂发育,岩层破碎。
四川攀枝花芒果市场调查现状分析本文重点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获得调查材料,接着对所获得的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分析出攀枝花的芒果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标签:芒果;现状;分析攀枝花的水果多生长于川西南、滇西北地域,此处位于北纬26度左右,具有1500米的海拔,地形属于侵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土壤以黏壤到砂壤为主,并且雨润充沛,水系发达,同时日照条件好,导致境内热量充足,空气湿度小、雨旱季节分别明显,全年无冬,年日照天数能够达到2300—2700小时,是水果生长的天然宝地。
回溯攀枝花水果栽种历史,以最具特色的芒果为例,自从1997年起,攀枝花人就高瞻远瞩地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多方面合作。
下面结合攀枝花芒果进行具体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是以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现场调查主要是以攀枝花市各种农贸市场的消费者为对象调查,网络调查主要以四川和其他各省市的消费者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回收的问卷,第二部分是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进行调查而获得的线上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印制传单300多份,回收的有275份,涵盖了攀枝花学院校内各种消费者,同时,还有攀枝花市及其周边的各种商贩都囊括在其中。
通过网络回收的调查问卷较多,有1335份,受调查人来自全国各地,主要以四川为重点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分析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调查和数据整理,我们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如下章节中进行阐述。
在攀枝花水果知名度方面,我们可以从图1中看出,攀枝花水果不管是在本地还是四川省会城市成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但进一步深挖数据发现,绝大部分攀枝花本地和四川其他区域的人对攀枝花芒果都经常接触和听说过,但四川区域外的调查表示,选择C没听说过的大有人在,这表示攀枝花水果走出四川还需要多年的耕耘。
在攀枝花水果中,以芒果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对攀枝花水果有些耳闻,但对于其特征却知之甚少。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五)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五)(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2.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解析:第1题,天体M的运行轨道在地球运行轨道以内,根据八颗行星距日排序可知,天体M可能为水星或金星。
第2题,图中箭头是天体M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方向一致,显示了行星公转的同向性。
答案:1.D2。
B2019年11月11日零点(北京时间),中国年轻人戏称的“光棍节”再次拉开了网购狂潮,据此,完成3~4题。
3.11月11日零点(北京时间)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城市是()A.澳大利亚达尔文(12°27′S,130°50′E)B.秘鲁利马(12°06′S,76°55′W)C.美国华盛顿(38°53′N,77°01′W)D.南非开普敦(33°55′S,18°25′E)4.该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墨累—达令盆地农民进入收割忙季B.阿拉斯加的驯鹿向北部的苔原带迁移C.南极科考接近尾声D.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最明显的季节解析:第3题,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该日零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60°W。
第4题,11月份,阿拉斯加的驯鹿向南迁徙;南极科考刚刚拉开序幕;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最明显的季节是春季。
答案:3.B 4.A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7月2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 000 m高处。
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5~6题。
化劣势为优势化不利为有利且看干热河谷的芒果发展之路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5期在我国的芒果种植版图中,大致可分为两块:一块是传统产区,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另一块是新产区,主要就是干热河谷产区,广西、四川、云南三个省区的芒果种植主要集中在干热河谷区域,而我国芒果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也是源于干热河谷产区。
近30多年来,我国芒果产业逐步向干热河谷地带积聚,许多以前没有芒果或者芒果种植面积并不大的市县发展成了芒果大市或芒果大县。
那么,为什么芒果带会向干热河谷积聚呢?先来看什么是干热河谷。
所谓“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则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右江、南盘江等沿江流域,涉及广义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
干热河谷的最主要特点即是“干热”二字,所谓“干”是指年降水量不大,且蒸发量大;所谓“热”是指年平均温度高。
加上山高谷深、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种植条件也不好,以前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但干热的气候却非常适合芒果这种热带作物的生长,因为芒果喜热喜光照,耐旱不喜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干热河谷地区便开始大力发展芒果种植业,现已形成四个干热河谷芒果主产区,占据了我国芒果八大主产区的半壁江山。
这四个干热河谷芒果主产区分别是:广西右江(百色)干热河谷流域、四川-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云南怒江-澜沧江干热河谷流域、云南红河干热河谷流域。
与此同时,我国的芒果产量也由以前的在全球排不上号,到如今成为全球第二大芒果生产国。
下面,本文选择其中的典型进行分析,看看干熱河谷的芒果发展之路是如何崛起的。
广西百色市:独特气候及适宜土壤成就全国芒果第一大市6月上旬,正是芒果的果实膨大期,由一根枝条垂吊而下的芒果悬在空中,或绿或黄或红。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九合村村民麻忠星从果园里摘了一些不同品种的芒果给大家看。
麻忠星现种植芒果30亩,亩产可达2500斤,亩均纯收入1万元。
2020年天津市东丽区耀华滨海学校高考地理检测试卷(六)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
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1~3题。
1.如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A. 甲为气流出口B. 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C. 乙处气温较低D. 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2.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A. 热力环流B. 峡管效应C. 焚风效应D. 温室效应3.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 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 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 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 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曾经是中国独有的特产。
因其纺织工艺复杂、文化底蕴深厚、手感光泽独特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曾是价值昂贵的服饰用料,是西方各国很早就从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
但随着殖民主义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各国输入丝绸量迅速减少。
据此完成4~6题。
4.桑树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江淮和珠江等流域。
可见桑树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针叶林5.近代以来从中国输往西方各国丝绸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A. 丝绸生产技术广泛传播B. 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C. 服饰用料多元化D. 丝绸之路因战乱而中断6.过去丝绸上的装饰图案是用针线手工绣制,而目前多由数控机床进行批量生产。
导致这一变化根本原因()A. 劳动力成本上升B. 劳动力素质的大幅度提高C. 手工技艺缺乏传承D. 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推行梯田是在人们在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田地。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至75°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
选择题在春运返乡大潮中,外出务工者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
四川是我国六大外出就业省之一,每年都会面临较大规模的返乡潮。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就业【2】重庆成为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的主要原因是A.相距较近,经济联系多B.交通发达,便于出行C.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D.环境优美,人口容量大【3】近30年的每年春节节前,大量民工返回故乡的主要原因是A.快捷便利的交通B.传统的家庭文化C.迅速发展的经济D.改革开放的政策【答案】【1】D【2】A【3】B【解析】【1】A.据图可知,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是重庆,重庆与四川的气候差异不大,故气候不是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A错误;B.地形对人口的迁移影响较小,B错误;C.交通是四川居民外出务工的条件,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最重要,四川居民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就业是四川居民长时间外出的主导因素,D正确。
故选D【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临近四川,外出务工居民距离家乡较近,且两地区经济联系多,故重庆成为四川居民最热门务工地,A 正确;B.交通发达,并不是重庆所独有的优势条件,B错误;C.相比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等)来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优势,C错误;D.环境优美一般不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并且四川的人口容量比重庆更大,D错误;故选A【3】春节回家团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是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
故春节前大量民工返回故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家庭文化。
故B正确。
故选B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选择题我国某手机企业产品在西欧市场表现越来越抢眼,其在欧洲整体市场上占有率为11.6%,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4.3%,并多次在欧洲举办高端手机新品发布会。
湖北省荆州市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文综(二)文综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22分)1. (6分) 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A . 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B . 甲国的从业人口少C . 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D . 甲国矿业市场成熟(2)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 . 海洋运输成本降低B . 铜矿资源储量丰富C . 海面风力不断加大D . 洋流速度不断加快(3)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A . 日本B . 美国C . 英国D . 意大利2. (6分)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但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重视。
据此回答问题。
(1)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 海陆位置B . 纬度C . 地形D . 洋流(2)不属于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是A . 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B .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C . 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D . 半岛上多盐湖,盐度适宜(3)各国游客来瓦尔德斯半岛旅游,看不到的动物是A . 海狮B . 河马C . 企鹅D . 海豹3. (4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3.攀枝花市芒果产业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
攀枝花是四川省唯一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也是我国少数几个芒果、龙眼等南亚热带水果的生态最适宜区之一。
其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700h左右,冬季晴日占八成以上,热量丰富,充足的光照资源十分有利于植物根、茎、叶、花的生长和发育,为芒果的营养生长期和安全越冬提供优越气候条件。
攀枝花芒果单产非常高,高者可达2.5吨/亩,近年来产地平均批发价格在6元/公斤左右,芒果亩均产值超过万元,最高产值可达2.5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果农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攀枝花产芒果品质上乘,芒果可溶性固形物达15%—26%,含糖量14%—23%,同一品种比国内主产区高1—3个百分点,果色鲜艳,果面光洁,博得了社会各界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具有独特的品种优势。
(2)区位优势明显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是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北离成都749 km,南距昆明351 km,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其产区又处于我国芒果产区的边缘地带,远离主产区,而背靠广袤的大西北市场,交通运输便利,占尽地利。
攀枝花机场已通航,成昆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成昆高铁、丽攀高速正在建设中,而丽攀高速将为攀枝花开通出海通道,有利于攀枝花芒果的出口贸易。
可以看出,明显的区位优势为攀枝花芒果的产销对接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也对其产销对接新模式提出了必然要求。
(3)市场需求旺盛
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生产芒果3121万吨,中国生产芒果85万吨,芒果产量居世界第8位,但出口量只排在世界第23位,说明国内对芒果的需求量很大,国内生产的芒果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发达国家的芒果进口占世界芒果进口的3/4,仅新加坡进口就以2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的芒果出口创造了市场空间,攀枝花芒果成熟比其它芒果产区晚2-3个月,此时其它芒果产区已无芒果销售,因此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芒果的市场需求直接影响了它的供给,也是影响它产销模式的主要因素。
既然攀枝花芒果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那么合理的产销对接模式则能够解决“量多则价贱,丰产则卖难”的销售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