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2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多样与统一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教学难点:对不同静物的观察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生答: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教师示范)(1)、摆好静物(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水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完成一组静物写生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形体的组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多样与统一美术教案篇一:第4课多样与统一教案多样与统一领域:造型、表现课前准备:(1)教师和学生课前寻找、收集各种可以写生的静物,如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等。
(2)课前老教师制作几幅表现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较明显的美术作品。
(3)课前者与学生收集一些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运(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多样与统一美术教案)用效果明显的大师美术作品以及学生习作。
课堂教学:(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三幅苹果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第一幅图:三个苹果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构图缺少变化,画面显得呆板。
师:同学说得很好,画画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不一样。
它要求画面富有变化。
观察第二幅图:生:三个苹果排成等腰三角形,画面虽然有变化,但不活泼。
观察第三幅图:生:三个苹果,一个安排在左边,另两个安排在右边,画面多样而统一,显得活泼。
1引导学生制作一取景框。
○2走近大师,寻找他们作品中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3通过欣赏,分析几位大师的作品,寻找作品中的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了解画○面中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运用与组合,知道多样与统一是美术创作的基础。
发展阶段:根据各种绘画工具的特点,尝试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组合,表现具有节奏的画面。
创作作品时,引导学生在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上,运用惧的各种静物进行组合、写生,同时注重小组之间学生的交流与讨论。
1以小组形式,分析自己所带的绘画对象,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华侨,○摆放成一组静物。
2欣赏范例、分析、了解展示的画面中是如何运用远销样与统一基本规律。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尝试各类不同的、独特的组合形式。
3学生利用各种绘画工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写生,强调画面的多○样与统一,将单一的元素排列成富有节奏感美术作品。
课后拓展(1)用各种彩纸或广告纸等,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剪贴画,每幅剪贴画要充分体现物体间运用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艺术风格。
(2)用白色的纸浆泥,制作立体或半立体的器皿、水果等等,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组合创作。
多样与统一说课稿
第四课《多样与统一》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多样与统一》,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多样与统一》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通过欣赏和讨论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设计中常见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了解多样与统一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写生作品。
本课是一节集游戏性、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讨论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设计中常见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2、过程方法目标:解多样与统一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写生作品。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多样与统一一;课前导入(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问:(停顿)。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弹的三首小曲子,听听看觉得那首好听,并告诉老师为什么好听?(老师哼唱单个音符的歌1、1、1、1、1、1、1、1)下面是第二首曲子 121、121、121、121)接下来是第三首曲子 1231、1231、345、345)老师的三首曲子弹完了。
现在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那首好听?你来,哦!第三首好听。
那为什么第三首好听些呢?嗯,是的。
因为这个有曲调和节奏的变化,就显得生动活泼,所以就好听了。
同学们觉得对不对呢?师结:而我们的画画与音乐一样,画面中要赋予变化而又统一,才会美。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多样与统一。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六面,第四课。
板书课题《多样与统一》,P6。
二:新课阶段(一)引导1、学习知识窗内容同学们观察书本上知识窗三幅图,第一幅图,就是我们刚才唱的111一样,三个苹果在一条直线上,没有起伏,没有节奏韵律变化,显得很死板,所以它不是一幅美的画面。
那么第二幅画像老师弹的那首曲子呢?哦~对!第二首曲子。
虽然有高低起伏变化,但是太过生硬,不够活泼。
所以它也不是一幅美的画面(板贴)最后一幅,像不像我们弹得第三首曲子1231、1231、345、345,嗯,那为什么第三幅图美。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中三个苹果大小不一,有两个紧凑在一起,这叫密,有一个在一边离它们很远,叫做疏。
这就体现出了位置上的疏密变化,它们三个构成了不等边三角形,富有动感、节奏,画面特别的美。
(板书:多样、统一,活泼)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画了什么?富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美?2、欣赏名画你说。
哦,有盘子,苹果,梨子,布。
物品的种类、形、纹路都不一样,回答的都不错(板书:种类、形状)下面请同学们想想。
这幅画有没有体现出疏密、体积、质感等变化?嗯,对。
也有。
(板书:疏密、体积、质感)有谁能告诉老师,画面中那些地方呈现统一?你来说说,你说的真对,无论是白色的盘子,红色的苹果,灰色的布,在画中都是暖暖的橙色,色调的统一。
课题:第四课多样与统一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二、学生作画,教师指导三、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多样与统一拾万小学:韦润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通过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水果、文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出示玫瑰花图片。
师问:看了这两张图片,你们认为哪张图片最美?生回答略。
师:老师也有同感。
可这两张图片都是玫瑰花,为什么第二张图片却拥有更多的美感?这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多样与统一》有关。
2、板书课题:《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出示课件:苹果图。
这幅苹果图分为三组,你们看了有什么感受?生回答略。
师主要从苹果摆放的位置高、低、疏、密来讲解第一组图的苹果在一条水平线上显得有些死板;第二组图的苹果呈等腰三角形稍微活泼一点;第三组苹果图的苹果呈锐角三角形最为活泼。
然后让孩子们知道多样与统一的共同规律。
2、欣赏范画: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这一规律的。
出示课件:画家赵无极的作品《静物》师问:谁能说说他是怎样安排画面的?生回答略。
师讲解这幅作品时主要从高、低、远、近、疏、密来讲解,让学生理解这幅画是怎样表现出多样与统一这一规律的。
继续欣赏其它作品。
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实物摆放。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实物让孩子们摆放。
2、师讲解取景框的用法,然后观察,最后画一幅范画。
3、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4、让学生把课前老师发给他们的取景框拿出来,观察静物并把他画下来。
四、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几幅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多样与统一课时: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动手动脑孩子们,现在拿出物体进行摆放,摆放后在仔细的观察,这组物体给你的感受?现在把物体摆放在一条水平线上,给你感受怎样,我们在把物体摆放成等腰三角形,发现物体的变化和感受,最后我们把物体有聚有散的摆放,这样的物体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我们的画家他们是怎样做到多样与统一?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探究。
师问:我们来欣赏色彩作品,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作品色调是怎样做到多样与统一?师:从这副作品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一幅图中,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是看起来不凌乱,有一个大的色调,这就是多样与统一的原理,在我们的构图和色彩中,多样与统一的规律在我们身边时刻可以用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多样与统一二、发展阶段:(一)欣赏构图法则1、观察一下这组图,它的形状大小高低是怎样呢?他们是怎样摆放物体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我们的物体大小高低错落、有聚有散的摆放会有一种平稳感,是造型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原理之一。
多样是指应让画面的内容丰富,统一是指画面中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协调一致。
2、观察一下这种物体摆放,它的外形像什么形状?小结:我们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型,所以画家们在构图时大多采用三角形构图。
3、、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孩子们你在不同的角度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摆放都符合我们多样与同的基本规律吗?你发现不符合我们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你会怎样处理。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