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80.13 KB
- 文档页数:2
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血液透析与灌流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在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血液透析与灌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取40例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康复用时更短;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在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血液透析与灌流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综合疗效,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康复用时;生化指标在临床过程中,尿毒症对于患者肾脏组织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大,若不能及时进行妥善的治疗,则其可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危害[1]。
对于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而言,相关疾病的进展速度较快,且患者病情凶险,其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2]。
基于此,医疗人员对于患者治疗方案进行了研究与梳理。
在治疗问题上,医疗人员指出,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开展血液灌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
本文针对在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血液透析与灌流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索,现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取40例尿毒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8~72岁,平均(45.35±2.29)岁;研究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9~70岁,平均(45.40±2.31)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
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的入院后均进行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胃肠减压干预。
在此期间,医疗人员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合理调整,从而帮助其控制病情。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防范发生凝血的操作方法及措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加有效全面地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中远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
临床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冶疗急性中毒、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搔痒、难冶性高血压、肾性骨病等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这两种优势互补的血液净化方式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凝血的风险。
而且发生凝血后也没有很好的补救措施,只能丢弃灌流器或透析器。
甚至丢弃体外的血液,造成患者经济损失,同时加重了患者贫血,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2年1月~2014年5月共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312例,其中急性中毒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搔痒254例,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18例,肾性骨病10例。
使用的透析机是金宝AK95,透析器是德朗B-16P,灌流器是淄博雪净YTS-60、珠海健帆H130、H230。
仅发生凝血1例,系因护理人员是新手,操作不熟练,冲洗灌流器时不慎将灌流器内液体排空造成排气困难,灌流的首剂肝素没提前10 min使用等综合因素。
加上透析中出现静脉压低报警未引起重视,随后出现跨膜压高报警最后凝血。
其余311例患者透析顺利完成,透析器、管路、灌流器均无凝血,透析结束时均未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也无出血情况。
1.2方法现将我科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操作方法汇报如下:我科采取的方法与传统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透析前2 h进行的有所不同,我们的血液灌流是在透析后2 h将预冲好的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先给患者上机正常透析,1 h后开始预冲灌流器。
1.2.1.1用物准备6瓶500 ml生理盐水、肝素100 mg 2支、灌流器1个、连接管1个、网套1个、输液器1付、输液架1个、20ml注射器1个、贮水桶1个。
1.2.1.2按顺序将6瓶盐水编号①号无肝素,②~⑤每瓶盐水中加20 mg肝素。
高血压等并发症[1],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
肾脏替代疗法是目前首选干预方式,其中以血液透析最为常见,且推广性较强。
但有研究表明,单一血液透析对一般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效果显著,对于已经步入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可能导致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2]。
因此,诸多学者提出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案,但二者联合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本文以我院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患者产生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法。
血液灌流流程如下。
1.仪器:选用我院的健帆HA1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产品由柱体、吸附剂(主要为聚苯乙烯中性大孔树脂)和注射用水组成。
2.准备工作:取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含肝素1250-1875U/500毫升的生理盐水2500毫升,含肝素12500U 的生理盐水500毫升,不含肝素生理盐水500毫升。
3.预冲:打开灌流器盖帽,使器内液体流出,血液回路的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的动脉端,再连接相应的管道后固定。
之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和含肝素1250-1875U/500毫升的生理盐水2500毫升,以100毫升/分钟的速钟停止肝素追加。
血液流速100~150毫升/分钟,逐渐增加到200~250毫升/分钟。
灌流时间为2~2.5小时,灌流结束后患者继续进行血液透析2小时。
灌流为每周血液透析2次后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
血液透析属于肾脏替代疗法之一,适用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其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将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以弥散/对流的方式进行交换,从而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并清除过多的水分,再将净化过的血液输送回体内,以替代肾脏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但就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而言,因体内的大分子毒素较多,使得单一血液透析难以有效清除,无法获取理想的效果,从而降低预后,甚至导致病情持续加重,诱发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3January 2021高通量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关兴晔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肾内科,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对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5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结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及iPT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钙及iPTH 水平低于治疗前,血磷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钙及iPTH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磷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
吕天羽;王玉新;叶婧;曹霞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16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RF 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 00%高于对照组75. 00%(χ2=6. 275,P=0. 012);治疗后,2组患者BUN、UA、SCr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
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CRF在控制炎性反应、改善肾功能上作用更明显,可提升疗效。
【总页数】3页(P130-132)
【作者】吕天羽;王玉新;叶婧;曹霞
【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5
【相关文献】
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2.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
3.慢性肾
功能衰竭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5.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