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陈旧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普遍过于陈旧,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很多教材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前瞻性。
2. 教学方式单一大学英语教学过分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主动掌握语言技能。
3. 学生动机不足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往往比较低,很多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缺乏真正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4. 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大学英语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5. 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多以考试为主,忽视了语言技能的综合应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策建议1. 更新教材建议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及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材,选用与时俱进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多元化教学方式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摆脱单一的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意义。
4. 提高教师水平学校应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使之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需求。
5. 完善评价体系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评价,不仅侧重于笔试,还应该注重口语、听力和阅读等方面的能力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但只要学校、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对策,相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状况的系统评价简介本文对大学英语研究和教学的状况进行系统评价,旨在了解当前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状况评价在大学英语研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亮点:问题1. 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语法和词汇的扎实掌握。
2. 听力和口语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存在困难。
3. 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于长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足。
4. 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亮点1. 学生对英语研究的积极性较高,对于研究新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渴望。
2. 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英语研究资源,如语言实验室和在线研究平台。
3. 学生在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方面的意愿较为积极,愿意参与各种口语实践活动。
教学状况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亮点: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和交流的训练。
2.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互动性。
3. 缺乏专业化的英语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亮点1. 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学校提供了一些英语教学培训和交流机会,教师能够在专业发展方面得到支持。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研究和教学的状况,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 提供更多的听力和口语训练机会,开设口语实践班和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读英文原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
4. 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5.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结论通过对大学英语研究和教学状况的系统评价,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亮点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研究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研究和教学的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与挑战- 研究目的与方法一、现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与问题- 学生英语应试教育的不足-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不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矛盾- 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二、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三、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 促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化语言文化融合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2.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实际应用- 引入多媒体技术与互动学习- 倡导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与研究- 建立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形势严峻,但也存在改革和发展的机遇- 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引言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存在着一些难点与问题,如应试教育的不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不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矛盾以及师资力量的不平衡。
本文旨在对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现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与问题学生英语应试教育的不足我国高考英语考试占据了学生升学的重要因素,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更注重应试技巧而非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延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不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习资源的竞争,英语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意愿,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消极的态度。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矛盾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与记忆,而现代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传统的单一性的终结性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高校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该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教学评价体系能否及时有效地把考核评估的信息反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采用终结性评估方式,完全以期末考试的成绩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片面,过于强调学习结果,实际上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甚至在一些学校,教师只追求四、六级通过率,完全抛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学英语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只是为了拿到四、六级证书。
这些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多元理论的依据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e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教育机构应该关注人的智能类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1]。
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应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从而使学校教育从单纯的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
教师应该避免依据一次考试成绩而对学生进行片面的评价,而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全方位地评估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发展英语学习能力。
二、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过程多元评价需要结合新的教学模式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手段。
其特点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测试中,主要是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点进行书面考查,而忽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包括听说能力,阅读能力,英语的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评互评能力等。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教学内容滞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材和教学内容都存在滞后的情况。
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停留在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等方面,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对口语、听力、写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发展不够全面和均衡。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来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口语、听力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英语教学资源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参与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更多元化的环境中接触和学习英语知识。
三、学习氛围不浓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氛围的浓厚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大学中,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开展英语文化周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还可以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英语考试和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外语能力。
四、评价体系不合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012年12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ec.2012第26卷第6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6No.6●教育教学研究构建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章于红,朱依理(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215500)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产生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而且还需要能够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大学英语单一型的评价———教师评价+期末成绩的评价体系无法实现客观公正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大学英语评价体系随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变革而随之进行了评价内容的变化。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多元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框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多元智力理论;多元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2)06-0179-03收稿日期:2012-10-22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改项目(JX11012112)作者简介:章于红,女,浙江新昌人,常熟理工学院讲师。
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做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多年来国内实行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在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深入,现行评价体系逐渐暴露出弊端。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如何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成为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大学英语评价的现存问题出发,揭示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说明改革现行评价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之时,其中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
牛强、陶明星和杨文明等人在总结我国近年高校英语教学评价实践(包括大学英语)的现状时指出,目前我国的评价体系有以下问题[1][2][3]。
2012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Oct.2012第29卷第10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10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张爱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长沙410205)摘要: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国以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估方式不能全面地、动态地评价学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文章从评估内容、评估主体、评估过程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现状;多元化评估体系收稿日期:2012-08-19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0-0093-03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9]321号395)作者简介:张爱容(1976-),女,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教学法。
一、英语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教学评估是一个收集、综合和分析信息的过程,是了解学生的各项技能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过程。
Gardner 认为,教学评估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为学生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二是为社会和学生所在的学校提供有用的资料[1]37。
英语教学评估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估体系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2]279。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科学的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
科 技 教 育165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在进行高校英语教学时,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英语能力。
然而,由于受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仍不理想。
具体来说,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且教学目标混乱,使得英语教学很难做出突破。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且思想僵化较为严重,使得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为了突破这一僵局,广大高校英语教学应该转变思想、寻求突破,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1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1.1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落后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因此,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
反观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授课方式,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与中学的英语教学方式相比并没有多少改进。
这种被动式的授课方式授课效率低下,且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使得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效果比较差。
高校教学的模式应以自主学习与沟通式学习为主,采取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
就目前来说,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语法和单词,临近考试时,通过突击背书来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过低。
在进行阅读英文书籍时,根本没法了解整片文章的含义,更不能了解英语语言的魅力,导致学习英语的兴趣骤减。
所以说,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水平低下。
1.2教学目标不够合理说到教学工作,就要谈到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能力要达到哪些要求。
从总的教学大纲来说,国家规定高校的英语教学要以阅读理解为主,培养学生应用型英语学习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首先掌握若干词汇量和若干语法知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却集中在追求考试的通过率和四六级的通过率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研究
田晓蕾庞岚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表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着概念狭小、主体单一、重知识轻能力及评价功能缺乏激励、评价结果缺少反馈等问题,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 不注重形成性评价,必须予以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现状
多年来,教学评价一直被狭义地定义为教育测量,又进而被限定为教学测试,并主要通过成绩测试来实现。
大学英语成绩测试直接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堂实际教学,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有水平测试如CET-4、CET-6,成绩测试如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这些测试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却不能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价。
此外国家四六级考试的地位和影响力膨胀过快,正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金艳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随着四、六级考试逐步被社会认可,四、六级考试的使用渐渐超出了最初设计者所预期的教学考试范围,社会权重不断增加,考试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四、六级考试证书与学生毕业或学位不合理地挂钩;应试教育;作弊违纪等”。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各大学对英语教学的评价也都是在效仿国家的四、六级考试,将评价简单化,基本上属于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模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探究当前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诉求,本人对西安理工大学5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9份,有效率93.8%。
接受调查的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有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英语期末试卷通常采用统一的题型模式,即听力20%、阅读40%、词汇语法15%、完形填空10%、写作或翻译15%。
期末试题中客观选择题占85%,主观题占15%。
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书面作业情况。
1、学生对现行大学英语评学体系的看法
据调查可知: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现存的期末考试试题很难充分考查自身的英语水平。
大部分学生不太满意现有评价的公正性,认为单纯的总评成绩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因此也很难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是英语学期总评成绩还是期末考试成绩都很难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即缺乏诊断功能。
因此这样的评价反馈形式既无法体现评价的公正性,也无法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更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有的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确实存在改进的必要性。
2、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期望
据统计数据可知:学生所期望的评价形式与现有评价形式存在较大的差距。
首先,学生希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即学生认为平时的课堂表现才是更加真实、稳定、可信的评价依据。
第二,学生希望多种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去,这样才能多角度地评价其学习效果,从而尽量减少由于个人偏见或发挥失常等因素造成的评价偏差。
多种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既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又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第三,目前学生所接触的英语考试形式主要是旧四级题型,这样的题型设置已经和时代严重脱轨,既无法帮助学生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更很难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评价概念和评价内容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课堂表现。
学生们认为课堂表现是
一种更加真实可靠的评价指标。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推断,既然学生认为课堂表现最能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如若这一指标真正出现在评价体系中,学生势必会有更好更活跃投入的课堂表现。
此外由于生源地的不同,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巨大,简单武断的期末考试很难反映学生的付出,因此“进步幅度”这一指标是体现评价公正性不可或缺的一项。
此外数据显示有近七成的学生最希望听说交流能力或读写能力得到提升。
也就是说学生们更加青睐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使用,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考试科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真正的跨国交流中,跨文化意识比起熟练的外语来说更加重要。
评价反馈方面:数据表明传统的期末总评分数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单一的得分只能让学生笼统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既无法为自己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进步而欣慰,更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
此外大部分学生希望英语成绩以分项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数据还启示我们,适当地提高某方面知识的考查比重可以激发学生此方面的学习动机。
因此对学生的考查形式,如试题,应该是动态的,而非固定。
三、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问题的剖析
通过实证调查,笔者发现,现有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很难满足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一方面现有评价体系无法充分实现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另一方面现有体系也无法促进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笔者对其问题总结如下:
1、评价概念过于狭小
多数教师简单把学习效果评价理解为教学测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根据期末测试的分数给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甚至武断的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非常重视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考试等同于评价,而忽视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2、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实施评价的主要是任课教师或相关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
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几乎无法参与其中。
3、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对于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现行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 许多高校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与十年前无异,仍然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评价。
4、评价功能缺乏激励
目前虽然许多教师承认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 但却将评价看作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 只注重评价的检验和验证功能, 这使评价分割在教与学之外, 难以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5、评价结果缺少反馈
目前的课程评价大多由测试结果决定的, 教师关注的是测试的实施,试题的设计。
对于测试的结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 很少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对于常见的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的结果, 学生只知道打了多少分, 及格与否, 却不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
6、评价方式过于统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测试, 期末测试和以CET- 4,CET- 6 为代表的水平测试。
但是平时成绩的来源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出勤率。
多数教师依靠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近半数教师仅仅按照期末考试来给学生打分, 只有极少数的大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课堂测试。
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 不注重形成性评价, 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试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原则和精神[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2]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J ].中国大学教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