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民族师范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摘要:民族学院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必要的。
学生分级编班、确定教学目标、计划和方案以及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基本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情感的疏导,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是分级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一、前言所谓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原有的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设计多层次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和课外辅导,布置不同程度的练习,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可接受”水平上都学有所得的一种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从2004级起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拟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供其他同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参考。
二、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一)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政策法规依据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
各校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本大纲列出的预备级、大学英语一至六级、高级英语等各个级别确定自己的教学要求〔1〕。
”这一重要决策为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二)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实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从两千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到宋代朱熹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乃至近代蔡元培提出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无不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和性格的个体差异而实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2〕。
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使每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分级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承认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学到各自需要的系统的教学内容。
分级教学模式下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举措一、课程目标的明确分级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明确是任何一门课程设计的基础,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分级教学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设定不同的课程目标。
比如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分别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和学科背景等因素,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内容可以更加注重语言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应用,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更具实用性和相关性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英语交流需求。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可以结合当下热点和社会需求,设置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分级教学模式下,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对于高水平的学习者,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学方法,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
而对于低水平的学习者,可以采用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细化初探【摘要】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决定其必须进行适时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阐述了分级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并提出细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大学英语细化分级教学一、引言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下简称《要求》)中提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大学英语教育实用性改革思想已经倡导多年,而大多院校教学实践依然是应试化模式——照本宣科;创新的手段无非是增加现代教学媒体——旧瓶装新酒;没有真正为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哑巴英语、学无致用。
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应付的态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思路提出后没有具体细化的分级教学设置是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
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都会导致学习者不能有效地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分级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设置适合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被列为最终学历获得的考核标准之一,使得学生英语学习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出现了为了文凭考级求职而学习的现象。
很多学生不明确英语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什么用而产生错误的认识,造成对英语课程的敷衍或厌弃。
(一)学习缺乏目的和动机由于学生的认知缺乏前瞻性,而大多现实没能证明英语学习能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带来实用,因此被认为是没有需要的学习,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
如果不能贴近专业的需要设置英语课程,学生看不到英语学习的实际用处,就不能激发学习动机,造成只为一张证书“60分万岁”的学习目的。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优化探析摘要: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在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出现的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同时根据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结合分级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心理情感问题和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期为分级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优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教学涉及面广,持续时间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
由于受到“统编教材”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趋于模式化,教学要求也过于统一,一刀切。
这不仅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化需求,也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需求。
“学习者并非一把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不同形状的东西。
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最终的学习成效。
”研究表明,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各专业学生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悖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9月27日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p高校扩招使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学生英语水平更加参差不齐。
而分级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为基础,以专业特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从教学的本源——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好、中、差各类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辅之以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检查和考核,实行班级层次之间的灵动调换,使各级各类学生既可以看到因进步而升级的希望,也可感受到退步而降级的压力。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讨[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分级教学模式的对比,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独立学院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利弊,得出启示: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从理论上讲是很需要的,但对不同院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有很多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要更具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一、引言未来的英语教学必将是充分尊重和彰显个性的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由于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不同的实践形式。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模式及教学改革随着我国高校近几年来的连续扩招和独立学院的兴起,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
由于受地域差别,城乡差别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校之间及校内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异不容乐观。
尤其是独立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基础差,底子薄。
我院实行分级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把每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划分分数段,将学生分为a班和b班。
根据不同班级制定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英语教学大纲,确定了分级教学的思路,并制订了相应的课程方案。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采用,我们实施了多媒体英语教学,我们还充分利用我院的多媒体及校园英语广播,定期播放不同难度的英文广播节目。
在第二课堂中也体现了分级的原则;要求教师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艺术,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内容,保证语言输入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
为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班级调整用英文的授课量,采用适合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讲授课文内容,解释语言规则,讲解文化背景,组织课堂活动等,以利于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基本理论部分,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在实施方式部分,介绍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安排;在特点部分,分析了该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在效果评估部分,评价了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成效;在优势和不足部分,探讨了该模式存在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在启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该教学模式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了解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效果方面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背景意义、研究目的、基本理论、实施方式、特点、效果评估、优势、不足、启示、展望1. 引言1.1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在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随着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的不同,传统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级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班级,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分级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 班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意义在于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1.2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通过分级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研究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分级教学模式下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举措一、建立课程目标体系在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体系。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制定不同的英语课程目标。
比如初级阶段的学生可以主要以日常生活和基本交流为主要目标,中级阶段的学生则可以以能够进行简单的商务沟通和阅读简单的专业文献为目标,高级阶段的学生则可以以能够进行专业交流和阅读复杂的学术文献为目标。
二、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在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应该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对于初级学生可以设置实用口语、基础语法和词汇课程;对于中级学生可以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技能和写作技巧课程;对于高级学生可以设置学术英语、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课程。
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课程评估机制在分级教学模式下,应该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评估方式。
对于初级学生可以采用口语测试和书面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对于中级学生可以采用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对于高级学生可以采用听力测试和口语演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强化课程评估机制,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效果,进而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在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初级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中级学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高级学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比如组织教师参加英语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英语教学观摩和教学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本课题从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分级教学目标制定、分级教学内容选择、分级教学方法应用、分级教学评估实施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6-02
分级教学思想由来已久,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克拉申的i+1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我国的因材施教,都为分级教学理念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以学生知识基础为依据、以课程为依托,考虑学生差异性特征,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允许有高低、有突破,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相符的。
近几年,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在各个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索,包头医学院也作了这方面的尝试,本课题主要结合我校实情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1 分级教学层次划分
科学合理的分级教学层次划分是分级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在大一新生入学后,根据预定的英语分级标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分级考试评估,在参考高考英语成绩的情况下,根据考核结果的高低依次将这些学生分为a、b、c
三级。
同时,建立过程性的学期评估机制和滚动式的班级调整机制,三个层次的学生可动态升降,为学生创造平等机会,引入竞争因子,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努力较多、进步较大的学生需引入人本化理念,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意愿申请调入高层次班级学习,充分体现层次划分的灵活性。
2 分级教学目标制定
层次合理划分后,应该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制定差异性的分级教学目标,以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层次性、递进性特征。
对于a级别学生,要求其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例如,能听懂并复述情节复杂文章的核心内容,能就某一话题进行流利讨论,能阅读英语原版读物,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逻辑性较强的议论文,能够针对不同题材文章进行英汉互译等,同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b级别学生,以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中速的文章能听懂,可以清楚口头表述个人观点,阅读理解基本准确无误,写作无重大语法错误,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译文通顺等。
对于c级别学生,重点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日常交际用语熟练掌握,在工具书的辅助下,能阅读、写作和翻译。
3 分级教学内容选择
合理选择分级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
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效果。
根据对目前大学英语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认为《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内容的编排比较适合分级教学模式,因此对于不同级别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在于该教材的取舍与拓展。
a级别侧重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进度稍快,《全新版大学英语》1~4册学习时间为三个学期,并辅以较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第四学期属于拓展内容学习时期,主要是语言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如高级听说、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等。
b级别主要是知识的积累与补充,因此教学进度适中,《全新版大学英语》1~4册学习时间安排了四个学期,适当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c级别为了掌握基础知识,教学进度要缓,需从《全新版大学英语》预备级1册开始学习,四个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是《全新版大学英语》预备级1、2册、《全新版大学英语》1、2册,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安排日常交际性的听说训练。
同级别不同班级间的教学内容要统一,不同级别间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衔接性问题,便于分班滚动机制的激活,以避免分级教学中“快慢班”不良局面的形成。
4 分级教学方法应用
英语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级别学生的整体特点和英语教学目标应
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a级别学生一般有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且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效率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已无法满足他们需求。
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在少量精讲的基础上,侧重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将学习时间和学习权力留给学生自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当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绝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和监控。
b级别学生基础尚可,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较适合的学习方法,太多的英语基础知识讲解是多余的,但精深知识学习又有些吃力,因此,对该层次学生可多采用合作学习方法,通过某一学习主题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学习新的知识,还能获得英语交际沟通技巧。
但在该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适当的配合一些其它教学方法,以避免教学风格的枯燥乏味。
c级别学生基础较差,自学和研讨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让他们快速的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传统的讲授法是最佳之选。
讲授过程中,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课堂课堂气氛的沉闷枯燥,需要教师应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增强英语学习
的趣味性。
5 分级教学评估实施
教学评估是分级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采用教师评估和学生反馈两种方式。
教师评估是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积极和明确的评价,特别是c级别的学生要
多一些鼓励性的积极评价,而对a级别的学生可多一些明确的评价,让学生正视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除了老师评估外,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作出相应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6 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目前在各个高校还处于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本课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总结,还需不断加强该教学模式研究,以满足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杨雪芳.分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6).
作者简介:高瑞霞(1976-),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