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2.01 KB
- 文档页数:29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临床生化与免疫病原检验教研室编写时间:2008年6月20日教务处印制2008年6月20日一、实验课程简介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验项目名称:生化检验基本实验技术[实验目的]1. 掌握吸量管、加样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2. 掌握实验报告的内容及书写格式;3. 熟悉混匀技术、标准曲线的绘制,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守则。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学会生化检测的简单操作;2. 学习标准曲线制作及其意义。
[实验内容提要]1. 吸量管及加样器的使用;2.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 混匀技术;4.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1.试剂 3%的CuSO4溶液、蒸馏水2.器材 721/723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加样器(二)、实验项目名称:血清蛋白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基本原理及操作;2. 熟悉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3.了解测定血清蛋白特点。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学会血清蛋白测定的手工操作;2. 树立准确检测的概念。
[实验内容提要]1.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2.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1.试剂 70g/L蛋白标准液、双缩脲试剂、溴甲酚绿试剂、40g/L清蛋白标准液2.器材 721/723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加样器、水浴箱(三)、实验项目名称: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实验目的]1. 掌握CAM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原理,操作过程(点样、电泳条件的选择、染色、漂洗、等过程);2. 熟悉电泳仪装置过程,支持物平衡,区带的定量分析方法3.了解电泳中出现脱尾现象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学会CAM电泳的操作(点样、电泳条件的选择、染色、漂洗过程);2. 学会洗脱法进行区带的定量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前言实验教学作为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研室根据中医本科专业的特点,并依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组织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内容共12项实验。
每项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等项目,同时后附思考题,以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
实验学时:48学时实验一基本操作(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移液管、微量加样器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721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3.熟悉试验结束后试管、移液管的清洗方式【实验仪器、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和器材:721分光光度计、玻璃试管、微量加样器、移液管、试管架、洗耳球、记号笔等。
2.实验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实验项目、方法与步骤】1、微量移液器使用(1)根据取用溶液体积选用适当量程的微量移液器a)P20 2 ~ 20b)P200 21 ~ 200c)P1000 201 ~ 1,000(2)容量设定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即可。
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需要调超过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这将导致移液器损坏。
(3)吸液头安装正确的安装方法是: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液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那样做会对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预洗吸液头安装了新的吸液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
这样做是为了让吸液头内壁形成一道同质液膜,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使移液过程具有重现性。
(5)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液头垂直浸入液面。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临床专升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化学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临床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3. 熟悉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检测概述生物化学检测的定义和分类生物化学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2.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项目血糖检测血脂检测肾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电解质检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临床意义和操作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检测结果进行临床诊断。
3.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进行结果分析。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生物化学检测基本原理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生物化学检测结果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
3. 实验室实践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相关教材。
2. 实验室设备:用于实践操作和结果分析的实验室设备。
3. 病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的典型病例。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第9-16课时:介绍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第17-24课时:实践操作培训,包括检测项目的操作流程和结果分析。
第25-32课时: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报告。
七、教学要点1. 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原理: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如比色法、免疫学方法等。
2. 临床意义:强调生物化学检测在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评估中的重要性。
3. 操作流程:详细讲解每个检测项目的操作步骤,包括样本采集、处理和检测。
4. 结果分析:教授如何正确解读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并进行临床意义的分析。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本科)实验指导书:《临床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指导》,钱士匀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月编写单位: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290010课程名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三版)参考教材: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四版)总学时:12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60学时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将化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物体液成分的测定,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并为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指标。
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
开设实验课的目的:1、加深学生对临床生化检验领域的理解,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的结合;2、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和正规的操作方法, 科学和敏捷的操作思路,为今后的临床生产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地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4、通过实验课树立学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临床服务的意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
本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技术、检测指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及与临床的关系。
2、掌握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的原理、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包括:蛋白类、糖类、无机离子、酶类、肝功能、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脂、血气及酸碱分析等。
二、学时安排三、考核考核方式:选用一个实验进行实验考试,通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的书写等项来记分。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本实验课占30%,包括平时成绩5%,实验报告20%,实验考试5%。
四、实验课程基本内容二乙酰一鸨法测定血清尿素K目的要求』1、掌握二乙酰一月亏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操作技术与原理。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讲授内容] 1.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史2.临床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学术地位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目的要求] 1.掌握光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临床化学常用的实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掌握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2.熟悉电泳技术、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3.了解离心分析技术和层析分析技术[讲授内容] 1.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的重要性。
2.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标本收集与储存,影响各类标本的影响因素3.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4.临床生化实验诊断价值评估,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ROC曲线5.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学时数] 6学时[思考题] 1.什么叫摩尔吸光系数检测法?2.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应用中分哪两种方法?两种方法有何不同点?3.何谓灵敏度?灵敏度高的诊断试验有哪些用途?第三章血浆蛋白质以及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代谢紊乱[目的要求] 1.掌握血浆蛋白分类、种类与生理功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血浆蛋白测定方法与评价2.熟悉血浆蛋白电泳图谱与异常带型[讲授内容] 1.血浆蛋白分类、种类与生理功用;血浆蛋白测定方法与评价2.血浆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代谢.14种血浆蛋白质的临床意义3.血浆蛋白质电泳原理,种类及临床应用价值[学时数] 2学时[思考题] 1.论述人体蛋白质及血浆蛋白质的功能,缺乏蛋白质对机体可产生哪些影响?2.哪些血清蛋白质已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物质?可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的血清蛋白质有哪些?3.血浆运输载体类蛋白质有哪些,分别可运载哪些物质?4.何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见的种类有哪些?第四章糖代谢紊乱[目的要求] 1.掌握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及生物化学检测2.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3.熟悉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讲授内容] 1.血糖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四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科基本理论;2.熟悉常见临床检验指标,掌握检验方法、诊断意义及结果分析;3.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常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4.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临床检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临床生物化学基础1.生物化学基础知识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3.人体生化代谢及临床检验的应用2. 常见临床检验指标1.血液生化指标检验2.尿液生化指标检验3.体液生化指标检验3. 检验方法及临床诊断分析1.血液常规生化指标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2.尿液常规生化指标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3.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4.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5.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6.免疫学检验方法及诊断分析三、教学方法1.主题讲座:讲授临床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检验指标,重点解析检验方法及其临床诊断分析;2.临床案例分析: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学会临床诊断分析方法;3.实验操作:实验课上通过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方法,提高学生正确、安全进行常规生物化学检验的能力;4.问答交流:教师鼓励举手提问,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促进思维碰撞,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准确、运转熟练;2.常规考试:考核学生对临床生化学的基本知识、检验指标和方法、临床诊断的理解;3.讲座听课质量:考核学生对临床生化学课堂讲解的理解;4.小组讨论评分:考核小组学生的讨论活跃程度、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选用1.《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四版》;2.《临床生化学》;3.《临床医学检验学》。
六、总结本课程是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临床医学检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生化检验,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临床检验中的实际问题。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课程设计前言生物化学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部分,它涉及了很多检测和分析技术,是临床检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意义。
设计目的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1.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意义;3.帮助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4.培养学生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模块一:生物化学基础1.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代谢和调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3.酶学和酶的应用。
模块二:生物化学检测技术1.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的分类和原理;2.常用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意义;3.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生化法检测方法的比较。
模块三:临床应用1.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2.临床实例分析。
模块四:实验设计1.实验方案制定;2.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讨论和互动等。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将通过教案和PPT等教学工具,对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将通过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意义。
案例分析将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本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本课程设计将设置多个实验环节,帮助学生了解生化实验技术,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讨论和互动讨论和互动环节将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鼓励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如下: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结束语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生动实践和案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意义,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为其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检验方法、检验指标和参考范围等;2.熟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操作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和检验流程等;3.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讲: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述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分类和常用检验方法;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第二讲:血液生化检验1.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2.血脂和心肌酶谱系列检测;3.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检测。
第三讲:尿液生化检验1.常见尿液生化检验指标和参考范围;2.尿蛋白和尿糖检测;3.肾小球滤过率检测和电解质检测。
第四讲:其他生化检验1.输血前和输血后血型鉴定和血凝检测;2.免疫学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检测;3.生化指标在体检中的应用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幻灯片、示意图、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和规范性;3.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分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教学评价1.总结检查:每个环节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结果分析能力;3.小组评价:要求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4.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参考文献1.临床生化检验与诊断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6.2.临床生化检验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3.临床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北京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7.。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本科)实验指导书:《临床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指导》,钱士匀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月编写单位: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290010课程名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三版)参考教材: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四版)总学时:12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60学时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将化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物体液成分的测定,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并为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指标。
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
开设实验课的目的:1、加深学生对临床生化检验领域的理解,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的结合;2、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和正规的操作方法,科学和敏捷的操作思路,为今后的临床生产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地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4、通过实验课树立学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临床服务的意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
本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技术、检测指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及与临床的关系。
2、掌握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的原理、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包括:蛋白类、糖类、无机离子、酶类、肝功能、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脂、血气及酸碱分析等。
三、考核考核方式:选用一个实验进行实验考试,通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的书写等项来记分。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本实验课占30%,包括平时成绩5%,实验报告20%,实验考试5%。
四、实验课程基本内容二乙酰一钨法测定血清尿素〖目的要求〗1、掌握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操作技术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