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与生化试剂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52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知识培训一、生化基础知识二、生化仪器基础知识三、部分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本文档仅供生化应用工程师参考阅览,更多专业知识请查阅后附参考文献。
肖自强2014-3-19一、生化基础知识1.1生化诊断试剂盒为由一定的化学品或者酶类组成的多成分混合试剂(Reagent),最终以水溶液的方式与待测物发生一系列化学或者生化反应,通过生成物或反应物中某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测量待检测物中某种特定物质的含量。
1.2生化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样本,包括:人体血清(主要)、血浆及尿液中的各种酶类和代谢产物,用于预测,诊断以及治疗监测,协助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数据参考。
1.3按功能分为:肝功、血脂、肾功、心肌、代谢、免疫&风湿、离子&其他。
1.4试剂性能评价指标:1 试剂外观2批间差3准确度4精密度5线性(灵敏度)6抗干扰能力(特异性)7稳定性1.5试剂检测原理(朗伯比尔定律):A=Kbc式中,A 为吸光度;K 为吸收系数,是与入射辐射的波长及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b为液层厚度,单位为cm;c 为吸收物质的浓度。
当浓度的单位为mol/L 时,K 的单位为L/mol·cm,称为摩尔吸收系数,通常用ε表示。
摩尔吸收系数ε表示物质对某一波长的辐射的吸收特性。
ε愈大,表示物质对某波长辐射的吸收力愈强,因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1.6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的解释:实测值偏离了朗伯比尔定律。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1复合光对Beer 定律的偏离:吸收定律要求入射光为单色光,而分光光度计单色光的纯度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及光路设计,即使高精度的仪器,也得不到纯单色光,而是波长宽度的复合光,其结果导致偏离Lambert Beer 定律。
2杂散光的影响:杂散光(stray light) 是进入检测器待测波长以外的光。
主要来源于仪器色散元件表面的散射、单色器内壁尘埃等。
3狭缝宽度的影响:单色器设有进、出口狭缝,狭缝愈窄,单色光愈纯,吸光度增加,但辐射能减小,对弱吸收带的测量有一定影响。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检验本科用)医学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组2007-01-01前言《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为供医学检验专业用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为周新教授(武汉大学医学院)与涂植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参与编写本版教材的共有12所高等学校的14位教授。
编写宗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21世纪医学检验教育的需要,力争达到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求。
教材的编写思路是: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便于教与学;也注意反映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成果,适当介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与第二版比较,本版教材作了较大的更动和补充。
新增了四章,删去了已经另有教材的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实验室管理章节,并对原有的章节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更新。
各章最后均有“小结”,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章重点。
书末还附有主要参考文献、汉英和英汉索引,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以及深入了解有关的详细内容。
全书分为二十章:绪论、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血浆蛋白质以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诊断酶学、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红细胞代谢紊乱、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妊娠的临床化学、体液肿瘤标志物、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的应用与原理。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介绍《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之一。
本课程是在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代谢物的质与量的改变,进一步从生物化学代谢和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性能评价试验线性范围试验线性范围是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检测结果与样本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范围。
线性范围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及其上下限。
线性范围的确定对于准确测量样品浓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超出了线性范围,测量结果将不准确。
试验前需要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通常使用稀释法制作。
然后依次使用这些样品进行检测,记录每个样品的测量结果。
在绘制一个标准曲线时,可以将样品的测量结果作为纵坐标,样品的浓度作为横坐标,在纸上标出一系列点,并通过这些点拟合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称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反映试剂盒的灵敏度和误差。
斜率表示单位浓度变化时,测量值的变化情况,斜率越大,灵敏度越高。
截距表示零浓度时的测量值,截距越小越接近零浓度。
通过分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可以评估试剂盒的线性程度。
相关系数越接近1,线性程度越好。
一般认为,相关系数超过0.99,即可认为试剂盒满足线性要求。
在进行线性范围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样品浓度的选择:应根据所测定物质的生理浓度范围来选择样品浓度,以保证测试的实用性。
2.样品的制备与存储:样品的制备应精确控制,避免因稀释或浓缩不准确而影响试验结果。
样品的存储应避免长时间曝光于大气中,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样品浓度的变化。
3.试剂盒的选择:应根据所测定物质的特性和预期的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试剂盒进行测试。
4.试剂盒的操作:应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操作步骤和时间,以减少试验误差产生的可能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应根据所测定物质的特性和测量结果,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在数据分析报告中详细说明试验设计、方法和结果。
通过进行线性范围试验,可以确定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及其上下限,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同时,线性范围试验还可以评估试剂盒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试剂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摘要:一、引言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概述1.常规生化检验项目2.特殊生化检验项目三、参考区间及其意义1.参考区间的定义2.参考区间的应用3.参考区间的划分四、我国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标准1.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区间2.尿液生化指标参考区间3.唾液生化指标参考区间五、临床应用实例1.血清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尿液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唾液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六、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分析1.单一指标异常的解读2.多项指标异常的解读3.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七、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样本采集与处理2.仪器与试剂的选择3.检验操作规范八、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临床生化检验是现代医学诊断和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众多的生化检验项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依据。
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检验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概述1.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清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和唾液生化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特殊生化检验项目特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免疫生化、酶学、遗传代谢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特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
三、参考区间及其意义1.参考区间的定义参考区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某一生化指标的分布范围。
合理的参考区间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检验结果的异常与否。
2.参考区间的应用参考区间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异常指标,进一步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3.参考区间的划分划分参考区间时,需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我国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标准1.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区间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际K值测定实际K值:理论K值受样品和试剂的加量准确度、比色杯光径准确度,尤其是ε的影响。
ε在波长和温度等不同时有所不同,故有必要获得用户所用分析仪的实际ε,再计算K值,此为~。
一、340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通过有NAD+(NADP+)参与的反应途径,用NADH或NADPH标准液来校正仪器。
用己糖激酶(HK)方法测定葡萄糖时,葡萄糖的消耗与NADH的生成呈等摩尔关系。
葡萄糖有标准纯品,当反应达到终点时,NADH的摩尔数等于标准的葡萄糖摩尔数。
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实际K值。
【注意事项】1.减少偶然误差重复测定10次,当CV>5%时,则重新测定10次。
2.减少系统误差使用实际K值计算酶活性。
3.如果实际ε值与理论ε值偏差过大,需对仪器检修和校正。
二、405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许多酶活性测定时,以人工“色素原”为底物,经酶作用后可释放出在405nm 波长具有吸收峰有色的反应产物,如对硝基苯酚(4-NP)、对硝基苯胺(4-NA)、对硝基-5-氨基苯甲酸(ANBA)。
他们在405nm波长时的理论ε分别为18 700、9 870、9 490。
可使用其相应的纯标准品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ε,计算出实际K值。
以ALP实验(产物为4-NP) 为例测定实际K值。
【注意事项】1.4-NP标准品纯度要求较高,必要时需纯化。
2.其他注意事项参见340nm K值校正。
三、如何校正K值在理论K值或实际K值得情况下,测定某标准品的含量,若测得的结果偏低,则需要把测得的结果调整至原标准品的含量,此时调整的数值称为校正因子,则校正K值=理论(实际)K值×校正因子=理论(实际)K值×校准值÷实测值NADH正负向反应测定酶活性一、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LD催化反应式为:L-乳酸+ NAD+(LD)→丙酮酸+ NADH + H+在反应过程中,乳酸被氧化生成丙酮酸,同时NAD+还原为NADH。
汇报人:日期:•样品采集与处理•仪器设备与试剂•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目录•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样品采集与处理•空腹采集:生化检验一般要求受检者空腹采集样品,以避免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规范采集流程:采集样品时,应按照规定的采集流程进行,如消毒、采血等步骤。
- 采集部位选择:采集血液样品时,应选择肘静脉等部位进行采集,避免选择有炎症或损伤的部位。
•及时处理:采集的样品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 专业处理:处理样品时应采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 标识与记录:处理样品时应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样品储存与运输•储存条件:样品应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 运输方式:运输样品时应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 记录与追踪:运输过程中应对样品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与试剂仪器校准在每次实验前,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室的需求,选择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同时要考虑到仪器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可靠性。
仪器设备选择与仪器设备相匹配、质量可靠的试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高质量的试剂试剂储存试剂更换根据试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试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定期更换试剂,避免因试剂过期或失效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030201试剂选择与使用根据仪器设备的规定,定期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定期校准校准证明是证明仪器设备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应妥善保管。
校准证明记录仪器的维修情况及维修后的使用情况,以便追踪和管理。
维修记录仪器校准与维护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应选择与患者样本相似基质、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冻干质控血清或干粉质控品。
临床生化检验个人总结范文引言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辅助检查技术,通过对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各种生物化学指标的定量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监测。
在我参与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对患者诊疗过程的支持作用。
下面将对我在临床生化检验方面的个人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
临床生化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临床生化检验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肾功、血脂等进行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体内代谢状况,从而为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测定血糖水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并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案。
同时,临床生化检验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个人经验总结与反思在我参与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主要负责测定血糖、肝功、肾功等重要生化指标。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
首先,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结果。
因此,我们在进行样本采集、标本处理、试剂配制等环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结果的解读和报告中,也要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出现错误的诊断判断。
其次,团队合作是保证临床生化检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临床生化检验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采样、标本运送、样本处理、数据分析等。
在这个过程中,多个环节的衔接和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与实验室其他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持续学习和提升是我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心得。
临床生化检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仅仅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通过参加学术讲座、阅读相关文献和与他人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