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在中国的成功之路
- 格式:ppt
- 大小:973.00 KB
- 文档页数:14
哈根达斯冰激凌是如何营销中国市场的冰激凌作为即食性的时尚食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消费者喜爱,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制造商,以和路雪闻名,雀巢公司紧随其后。
哈根达斯1989年从欧洲起步,以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的价格(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通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为顶级冰激凌品牌。
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9年,已分别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南京等地开设25家连锁分店,以“纯天然原料加工”,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虽然从来没有大张旗鼓的做过广告,但是每一个小资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促成多少热恋中男男女女的消费动力,成为人们心目中幽雅、情趣、甜蜜的代表,是冰激凌消费的圣地。
哈根达斯冰激凌究竟靠什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呢?市场定位哈根达斯的中国策略完全沿袭了欧洲的传统,是极品的冰激凌。
产品定位是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的群体,如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情感路线。
哈根达斯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人,重金礼聘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
最初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认真地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
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
随着第一批过完“高贵时尚生活”的人的口碑宣传,很快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骛,蜂拥而至。
利用口碑的乘数效应,达到引爆点从而领导流行。
营销策略产品:以纯天然的原材料制造,进入中国的所有产品都是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冰淇淋的包装盒是在法国印刷制作的,所有的冰淇淋都是包装好再运到中国来的,以全球统一的新鲜、天然的口感来让中国的消费者无法抗拒。
哈根达斯走下神坛为哪般?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7年第1期文/ 李东阳图/东方IC在国内说起高端冰淇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哈根达斯。
确实,时至今日,一句“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还让很多人铭记于心。
自带甜美梦幻的气息,也是让不少少女趋之若鹜,心向往之。
当然,素有冰淇淋界的“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价格确实不菲。
市面上大多数普通的冰淇淋品牌,价格都是在几块钱,而哈根达斯一个小小的单球就卖到了30元钱以上。
不过,高昂的价格也并没有影响许多追求生活品质、追求小资的人士对它的喜爱。
入华 20 年来,哈根达斯在国内的门店总数已经超过 200 家。
不过,2016年夏,却不断传出哈根达斯打折促销价格暴跌依然无人问津的消息。
此前人流不断的店面,如今却少有人问津,哈根达斯是要走下神坛了吗?曾经的奢侈品如今风靡全球的哈根达斯是美国的冰淇淋品牌,1921年诞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市。
进入中国市场后,它就成为了高端冰淇淋的标志,且如今中国市场的规模已经占其全球业务总量的一半。
但可能很多人没想到,这个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奢侈品在其发源地美国却是个极其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在中国一样,是属于普通大众的消费品。
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销售,只有纽约这样的超大城市才有零星的独立餐厅。
但是在哈根达斯进入的50多个国家,走的却都是“极品餐饮冰淇淋”路线,瞄准的目标消费者是处于收入金字塔顶峰的、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高定价策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问题是,哈根达斯哪来的底气这样定价?从1996进入中国的时候,哈根达斯就将产品定位为“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
这样的定位吸引力足够,但那个年代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却难以跟上。
而哈根达斯赌的就是中国发展的节奏和高端人群的需求,事实也证明,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为其产品销售奠定了基础。
之后,哈根达斯又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目前在中山、贵阳、泉州、锦阳、济宁等地都有门店。
此外,哈根达斯也通过加盟店和便利店的形式逐渐拓展产品渠道,现在一些大城市的机场都有哈根达斯加盟店。
星巴克VS哈根达斯:从小众向大众的品牌渗透策略都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都是定位在曾经“稀少”的中高端人群,起初“曲高和寡”,也都是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与哈根达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歌猛进”。
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是“面对”着消费者,而不是“背对”着消费者。
100多年前,星巴克是美国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
1971年,3个美国人开始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和他的律师,也就是比尔·盖茨的父亲以380万美元买下星巴克公司,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星巴克之旅”。
1921年,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家庭,如今风靡世界的哈根达斯开始了这个品牌的“婴儿期”。
1961年,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创始人鲁本·马特斯正式将自己生产的冰淇淋命名为“Haagen-Dazs”,一个出自北欧语系的品牌名称从此开始了她的“哈根达斯一刻”。
如今,星巴克咖啡已经成为世界连锁咖啡的第一品牌,哈根达斯冰淇淋也成为全球最具人气的顶级冰淇淋品牌。
星巴克咖啡已经在全球38个国家开设了13000家店,哈根达斯冰淇淋也在全球55个国家拥有700多家专卖店和几万个零售点。
虽然传统意义上“根红苗正”的咖啡与冰淇淋并非起源于美国,但星巴克咖啡与哈根达斯冰淇淋目前已经俨然是这些品类最“正宗”的代名词。
1999年1月11日,北京国贸中心一层开设了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这意味着星巴克品牌正式登陆中国大陆。
哈根达斯自1996年在上海南京路上开设第一家专卖店,如今也已过完了十岁生日。
虽然星巴克与哈根达斯都是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以及这些城市里的中高端人群。
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还是出乎他们自己的预计,目前要准确说出他们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时间短暂停止,因为他们一刻也没有放慢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每月、每季度的数据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美妙的中国之旅2006年的中国,对于星巴克与哈根达斯来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哈根达斯VS和路雪(关于两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及相同的地方)两个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大致如下:1,哈根达斯走的是打造金字招牌走高端奢侈品的路线;和路雪走的是较为亲民路线。
2,目标客户不同,随之市场定位也相应有所不同。
3,扩张、抢占市场的着手点不同。
4,广告宣传、销售手段各异。
相同之处呢,看完以下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二者其实在营销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那就是尽可能在这个行业内,发挥自身定位优势,巩固其垄断性地位。
实际上,这两大寡头也真正做到了。
以下是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说--《哈根达斯“奢侈品”的制胜之道》哈根达斯是1989年从欧洲起步的高档冰激凌品牌,它的价格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
在美国本土,和路雪和哈根达斯是同档次的,但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品牌可与哈根达斯相比。
在中国市场上,要论价格,哈根达斯毫无优势可言。
哈根达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缘"火锅一般在120-160元,饮料60-70元不等。
但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在中国成了顶级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时尚生活标志。
高端的消费者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
哈根达斯硬生生地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挖了一块地,其"奢侈品"营销手段的成功已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和金发碧眼的老外是时尚的代言人。
于是,哈根达斯就邀请这些人参加特别活动,吸引电视台、报纸的视线,争相报道,一举把"哈根达斯"定义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
一批在哈根达斯有过"高贵时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传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拥而至。
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口碑宣传的手法被业内认为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制一番,从未失手。
正文冰激凌作为即食性的时尚食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消费者喜爱,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制造商,以和路雪闻名,雀巢公司紧随其后。
哈根达斯1989年从欧洲起步,以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的价格(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通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为顶级冰激凌品牌。
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9年,已分别在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南京等地开设25家连锁分店,以“纯天然原料加工”,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虽然从来没有大张旗鼓的做过广告,但是每一个小资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它的大名的,“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促成多少热恋中男男女女的消费动力,成为人们心目中幽雅、情趣、甜蜜的代表,是冰激凌消费的圣地。
哈根达斯冰激凌究竟靠什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呢?市场定位哈根达斯的中国策略完全沿袭了欧洲的传统,是极品的冰激凌。
产品定位是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的群体,如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
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走的是情感路线。
哈根达斯的广告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人,重金礼聘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
最初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认真地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
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
哈根达斯就邀请那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
随着第一批过完“高贵时尚生活”的人的口碑宣传,很快会有更多人趋之若骛,蜂拥而至。
利用口碑的乘数效应,达到引爆点从而领导流行。
营销策略产品:以纯天然的原材料制造,进入中国的所有产品都是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冰淇淋的包装盒是在法国印刷制作的,所有的冰淇淋都是包装好再运到中国来的,以全球统一的新鲜、天然的口感来让中国的消费者无法抗拒。
尽美的口味,更美的寓意呈现给一贯注重精致生活品位的你。
哈根达斯业绩最近几年,哈根达斯实现了一个惊人的转变,从“把冰淇淋当成一项抢手商品”到“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先快速消费品牌”。
通过创新和整合,该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开拓了市场,以期获得更高的营销收入和市场占有率。
哈根达斯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当时是一家美国冰淇淋公司。
在2007年,它被百胜食品收购,并在2013年实现销售额33.68亿美元,利润率达到54.41%。
同年,哈根达斯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超过1000家门店,为全球客户提供了高品质冰淇淋和冷饮服务。
哈根达斯一直致力于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各种新口味的冰淇淋产品中,哈根达斯还发明了全新的“双混合”产品系列,结合两种口味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味道。
同时,哈根达斯还与不同的品牌合作,如用于制作各种冰淇淋口味的玻璃花等,以期获得更好的市场占有率。
哈根达斯还建立了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支持社会活动,如免费提供圣诞节冰淇淋给有需要的家庭,以帮助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家庭获得更多的福利。
此外,哈根达斯还将受到的利润投入环保活动,如采取环保措施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哈根达斯不断改进其策略,以加强其市场地位。
它首先着手研发更多创新产品,以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
此外,哈根达斯还通过与众多品牌的合作,增加了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哈根达斯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以成为全球领先的快速消费品牌,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哈根达斯也致力于实现社会责任,将受到的收入投入于社会活动和环保活动中,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基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哈根达斯正在快速发展,因其创新的战略,卓越的产品品质,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受到认可,将继续开拓市场,以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