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57
液压与气动技术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进行教学。
第3章详细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第4章则侧重于气动系统的原理、气动元件、气动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2. 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
3.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分类与功能、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液压与气动实验装置。
2. 液压与气动元件模型。
3. PPT课件。
4.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压与气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
(3)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
(4)气动系统的原理。
(5)气动元件及气动回路的设计。
3. 例题讲解:(1)计算液压缸的输出力。
(2)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5. 实践操作:(1)观察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
(2)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回路。
六、板书设计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2. 液压元件分类及功能。
3. 气动系统原理。
4. 气动元件及回路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常见的液压元件,并说明其功能。
(3)简述气动系统的原理。
(4)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2. 答案:(1)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实现力的放大、传递和方向改变。
(2)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功能:分别为提供压力油、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控制液流方向和压力等。
(3)气动系统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传递压力,实现元件的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组成和应用。
2. 掌握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3. 熟悉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4. 学会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的原理及组成2.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功能3. 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4.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5. 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6. 气动元件(如气泵、气缸、气阀等)的结构与功能7.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认识。
3.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组织讨论与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准备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元件的实物或模型。
3. 准备气泵、气缸、气阀等元件的实物或模型。
4. 准备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实训设备,如液压工作站、气动工作站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相关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讨论、问答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实训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技能掌握程度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液压传动的原理及组成2. 第3-4周: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主要元件的结构与功能3. 第5-6周: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4. 第7-8周: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5. 第9-10周: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6. 第11-12周:气动元件(如气泵、气缸、气阀等)的结构与功能7. 第13-14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七、教学实践1. 实训项目一:液压系统的搭建与调试2. 实训项目二:气动系统的搭建与调试3. 实训项目三: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4. 实训项目四: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5. 实训项目五: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需求。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1.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分析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2.1 液压泵2.2 液压缸2.3 液压控制阀2.4 液压油2.5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第三章:液压系统的原理与操作3.1 液压系统的原理介绍3.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3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4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5 液压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第四章: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4.1 气源设备4.2 气动控制阀4.3 气动执行器4.4 气动辅助元件4.5 气动系统的连接与控制线路第五章:气动系统的原理与操作5.1 气动系统的原理介绍5.2 气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3 气动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4 气动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5 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6.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定期检查与保养6.3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4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规范6.5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第七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7.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7.2 液压泵的选择与计算7.3 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7.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7.5 液压油的选择与系统油液循环第八章: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8.1 气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8.2 气源设备的选择与计算8.3 气动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8.4 气动执行器的选择与计算8.5 气动系统的气动元件布局与线路设计第九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9.1 液压系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案例9.2 液压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9.3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9.4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9.5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10.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前景10.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技术10.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行业标准与规范10.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培训与教育10.5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传动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3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液压系统的组成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2.3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用2.4 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第三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3.1 液压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3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3.4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选用第四章:液压缸与液压执行器4.1 液压缸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2 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4.3 液压执行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4.4 液压执行器的选用与安装第五章: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控制系统5.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与作用5.2 液压控制阀的主要性能参数5.3 液压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工作原理5.4 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六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6.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6.2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选型计算6.3 液压泵的选型计算6.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计算第七章:液压系统的安装与维护7.1 液压系统的安装要求7.2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验收7.3 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7.4 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八章:液压元件的故障与维修8.1 液压泵的故障与维修8.2 液压控制阀的故障与维修8.3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故障与维修8.4 液压油的选择与更换第九章: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9.1 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9.2 气源设备及其选用9.3 气动执行器及其选用9.4 气动控制元件及其应用第十章:气动元件的选用与维修10.1 气动元件的选用原则10.2 气动元件的安装与调试10.3 气动元件的维护与保养10.4 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十一章:液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1.1 液压系统在工业机械中的应用案例11.2 液压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案例11.3 液压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11.4 液压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12.1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12.2 气动系统在技术中的应用案例12.3 气动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4 气动系统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液压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3.1 液压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3.2 液压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3.3 液压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3.4 液压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气动系统的仿真与优化14.1 气动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14.2 气动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14.3 气动系统优化的目的与方法14.4 气动系统优化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展望与发展趋势15.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历史回顾15.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现状15.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挑战与机遇15.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系统设计、元件故障与维修、系统安装与维护、气动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元件选用与维修等内容。
大学液压与气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理解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了解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调试、维护和保养。
4. 熟悉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液压系统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3. 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的控制。
4.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调试、维护和保养。
5. 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 讲授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进行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实验演示。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述液压与气动在工业中的应用。
4. 学生自学、讨论,探讨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优势。
4. 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 引入:讲师引导学生了解液压与气动的概念和应用,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知识讲授:讲授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运动方程式、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讲解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述液压与气动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5. 自学讨论:学生自学液压与气动的相关材料,小组讨论探讨学习成果。
6. 互动式教学: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交流探讨,回答学生的疑问。
7. 总结:讲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液压与气动在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教学评估1. 实验场地准备和设备是否齐全和安全?2.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3.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 学生是否能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液压与气动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5. 教学上是否存在漏洞或不足?六、教学资源1. 常规实验设备:液压缸、气动缸等。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第一章:气动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演示: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案例分析:分析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系统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气源设备及处理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熟悉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了解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1. 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3. 实操:演示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源设备、气动处理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第三章:执行元件及控制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熟悉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了解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1. 讲授:讲解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探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3. 实操:演示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课程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典型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气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气动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典型气动系统的组成2. 典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气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 气动系统的主要故障与维修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气动系统案例,加深学生对气动系统的理解。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气动系统的主要故障与维修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典型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气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气动系统中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2. 气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章节。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气动系统示意图或实物模型。
4.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典型气动系统。
2. 讲解典型气动系统的组成:讲解气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分析典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气动系统示意图或实物模型,讲解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4. 案例分析:介绍实际工程中典型的气动系统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气动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5. 讨论气动系统的主要故障与维修:引导学生分析气动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讨论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对气动系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3.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1.1 液压传动的定义及特点1.2 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2. 第二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2.1 液压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3 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第三章液压缸与液压控制阀3.1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3.2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及作用3.3 常用液压控制阀的结构与原理4. 第四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4.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4.2 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4.3 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5. 第五章气动技术基础5.1 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2 气压泵与气压马达5.3 气缸与气动控制阀三、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2. 实验设备:液压与气动实验装置3. 多媒体课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动画、图片等资料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案六、第六章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6.1 液压泵的分类与工作原理6.2 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3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七、第七章液压控制阀及液压辅助元件7.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与功能7.2 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7.3 液压辅助元件的作用与选用八、第八章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与回路8.1 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8.2 基本液压控制回路8.3 复杂液压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分析九、第九章气动技术应用9.1 气动系统的应用领域9.2 常用气动元件的应用与维护9.3 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十、第十章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10.1 液压传动的工程实例分析10.2 气动技术的工程实例分析10.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控制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压控制阀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故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压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2.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3. 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结构4.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5. 液压控制阀的性能参数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能参数。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控制阀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
3.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液压控制阀的工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液压控制阀的图片、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准备液压控制阀的原理图和故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实验室设备,让学生进行液压控制阀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液压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和分类。
3.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结构:阀体、阀芯、阀瓣等组成及其作用。
4.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借助原理图和实验设备,演示液压控制阀的工作过程。
5.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性能参数:压力、流量、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液压控制阀的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7.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液压控制阀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液压控制阀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液压控制阀性能参数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液压控制阀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2. 探讨液压控制阀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精密化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内容: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管和附件等。
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教法,展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章:液压泵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力、功率等。
4. 液压泵的选用原则及其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采用示教法,展示不同类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泵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第三章:液压缸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缸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理解液压缸的选用原则及其安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1. 液压缸的类型: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等。
2.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缸的性能参数:有效行程、负载能力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图1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图1—工作台2—液压缸3—油塞4—换向阀5—节流阀6—开停阀7—溢流阀8—液压泵9—滤油器10—油箱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是一种半结构式的工作原理图它有直观性强、容易理解的优点,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原理图检查十分方便。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1.能源装置:它是供给液压系统压力油,把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压力能的装置。
最常见的形式是液压泵和空气压缩机。
2.执行装置:它是把流体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装置。
其形式有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或气缸,有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或气压马达。
3.控制装置:它是对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
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
结合教学挂图讲解工作原理结合图1所示系统图讲解系统组成识图理解工作原理15’5’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一、引入二、布置学习任务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展示四、老师点评第三章液压泵请大家思考水利灌溉系统如何将水从河流或水库中抽上岸?(水泵)那么同理在液压系统中则利用液压泵为系统提供压力油1、液压泵属于液压系统中的何种装置?起什么作用?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液压泵完成吸油、压油的必备条件是什么?3、描述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及其规律4、液压泵的分类及其应用场合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由四个小组分别上台展示以上任务一、液压泵的作用液压泵属于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能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压力油二、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图中:1—操纵杆,2—泵体,3—活塞,4、7—单向阀,5、6—油管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下达任务并将学生分小组巡视指导各小组完成任务记录学生展示情况点评、总结提问:左边的图和生活中的什么东西相似?讨论问题分小组讨论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聆听、检查、纠正错误听讲、记笔记参考:钢管井的压水机识图2’18’20’3’10’信息反馈: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吸油过程:操纵杆1提起→活塞2上移密封腔3增大形成真空→油箱中油在大气压作用下压入油管5→油液推开单向阀4→油液进入密封腔压油过程:操纵杆1压下→活塞2下移→密封腔3缩小→单向阀4关闭→密封腔受压,推开单向阀7→油液流向系统2、液压泵完成吸油、压油的必备条件:(1)有大小可变化的密封容积;(2)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大小是交替变化的,变大、变小时分别对应吸油、压油过程;且有对应得配油装置;(3)吸、压油过程对应的区域不能连通。
(4)油箱与吸油腔、大气相连通;三、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及规律抽同学回答问题:生活中如何使用压水机?提问: 生活中使用压水机有没有遇到压不起来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如何解决?参考:当提起操纵杆时,吸水,当压下操纵杆时,压水参考:因为长期使用后活塞磨损,造成空气进入腔体,吸不起来水;解决办法是加“引水”密封或换新活塞4’信息反馈: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5 增压缸(增压器)将吸入的低压油转换为高压油。
用作油路中的一个中间环节,用于低压系统,能满足局部高压油路的要求。
二、活塞式液压缸1 分类及图形符号双杆活塞缸单杆活塞缸2 速度推力特性(1)双杆活塞缸由于双杆活塞缸两端的活塞杆直径通常是相等的,因此它左、右两腔的有效面积也相等,当分别向左、右腔输入相同压力和相同流量的油液时,液压缸左、右两个方向的推力和速度相等。
当活塞的直径为D,活塞杆的直径为d,液压缸进、出油腔的压力为p1和p2,输入流量为q时,双杆活塞缸的推力F和速度v为:F=A(p1-p2)=π(D2-d2)(p1-p2) /4v=q/A=4q/π(D2-d2)(2)单杆活塞缸由于液压缸两腔的有效工作面积不等,因此它在两个方向上的输出推力和速度也不等。
1)有杆腔进油时:工进、慢进推力:F1=(p1A1-p2A2)=π[(p1-p2)D2+p2d2]/4速度:V1=4q/πD220’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师备课专用 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三、液压阀的基本要求1 动作灵敏、工作时冲击和振动小。
2 阀口全开时,液流压力损失小;阀口关闭时,密封性能好。
3 所控制的参量(压力或流量)稳定,受外界干扰时变化小。
4 结构紧凑,安装、调试、维护方便,通用性好。
第二节 方向控制阀(一) 一、单向阀1类型及图形符号 普通单向阀液控单向阀2 作用(1)普通单向阀: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许它反向倒流。
(2)液控单向阀:当控制口K 处无压力油通入时,它的工作机制和普通单向阀一样;压力油只能从通口P 1流向通口P 2,不能反向倒流。
当控制口K 有控制压力油时,因控制活塞1右侧a 腔通泄油口,活塞1右移,推动顶杆2顶开阀芯3,使通口P 1和P 2接通,油液就可在两个方向自由通流。
3 两类单向阀的区别图形符号不同,作用不同。
总结本次课重点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采用形象记忆法分析图形符号,便于识记小节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布置作业想象,识记图形符号记录并思考作业5’ 10’ 5’ 5’ 5’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一、引入二、布置学习任务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展示四、老师点评第五章液压控制阀第二节方向控制阀(二)首先请大家思考货车自动卸货时,当车厢推出卸完货后,如何才能收回?(由系统中的换向阀起作用,改变系统中的油液流向,将车厢收回)1、换向阀是什么?有哪些类型?2、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换向阀的图形符号如何规定和识别?4、三位四通滑阀的中位机能是什么?有哪些中位机能?5、换向阀有哪些性能?以小组为单位,由五个小组分别上台展示以上任务二、换向阀1 定义:换向阀是利用阀芯相对于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流的方向,从而使液压执行元件启动、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2 分类:按相对运动分:滑阀式、转阀式;按位分:二位、三位等;按通分:二通、三通、四通等。
按操纵方式分:手动阀、机动阀(行程阀)、电磁阀、液动阀、电液动阀、转阀等。
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下达任务并将学生分小组巡视指导各小组完成任务记录学生展示情况点评、总结讨论问题分小组讨论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聆听、检查、纠正错误听讲、记笔记2’18’20’5’信息反馈: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3 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换向阀的换向功能主要由阀的工作位置数和由它所控制的通路数所决定。
4 符号:“位+通+操纵方式”(1)位:方格数即“位”数;(2)通:在一个方格内,箭头或“⊥”符号与方格的交点数为油路的通路数,即“通”数,箭头表示两油路连通,但不表示流向,“⊥”表示油路不通。
(3)每个换向阀都有一个常态位(即阀芯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位置)。
在液压系统图中,换向阀的符号与油路的连接一般应画在常态位上换向阀位和通路的符号图:出示“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教学模板讲解三位五通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符号讲解换向阀符号特点理解换向阀工作原理及符号规定找出符号的规律,学会识别5’5’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几种常见的换向阀:(1)手动换向阀:利用手动杠杆来改变阀芯位置实现换向(2)机动换向阀(行程阀)(3)电磁换向阀(电磁阀):利用电磁铁的通电吸合与断电释放而直接推动阀芯来控制液流方向。
(4)液动换向阀:利用控制油路的压力油来改变阀芯位置(5)电液换向阀:由电磁滑阀和液动滑阀组合而成电磁阀是先导阀,液动阀是主阀10’信息反馈: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电磁滑阀起先导作用,它可以改变控制液流的方向,从而改变液动滑阀阀芯的位置(Y 型中位机能) 简化符号: 5滑阀的中位机能 三位四通阀中位常见型号:O 、H 、Y 、P 、K 、J 、M 型。
型号液压泵 液压缸O 不卸荷 双向短时锁紧H 卸荷 双向浮动Y 不卸荷 双向浮动P 不卸荷 高速运动K 卸荷 单向短时锁紧,单向浮动J 不卸荷 单向短时锁紧,单向浮动M 卸荷 双向短时锁紧[分析]液压缸能实现双向锁紧:M 、O 型;单向锁紧、单向浮动:K 、J 型;双向浮动:H 、Y 型;高速运动:P 型。
液压泵能实现压力卸荷:M 、H 、K 型;其余均不能。
总结本次课重点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小节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布置作业记录并思考作业5’ 5’ 5’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一、引入二、布置学习任务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三、学习成果展示四、老师点评第五章液压控制阀第三节压力控制阀(一)首先请大家回顾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由什么决定?(由外负载决定)如果外负载无限增大,会出现什么现象?怎么解决?(压力无限增大,设置溢流阀限制系统最高工作压力)1、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两种溢流阀的图形符号是什么?有什么区别?3、直动式减压阀和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两种减压阀的图形符号是什么?有什么区别??5、溢流阀和减压阀的功用是什么?6、溢流阀和减压阀的区别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由五个小组分别上台展示以上任务压力控制阀:控制油液压力高低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某种动作的阀。
共同点:利用阀芯上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工作的。
常见的压力控制阀按功用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一、溢流阀1 直动式溢流阀依靠系统中的压力油直接作用在阀芯上与弹簧力相平衡,以控制阀芯的启闭动作。
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下达任务并将学生分小组巡视指导各小组完成任务记录学生展示情况点评、总结出示“溢流阀”教学模板讨论问题分小组讨论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聆听、检查、纠正错误听讲、记笔记理解溢流阀工作原理2’18’20’2’10’信息反馈:教师备课专用教务处印制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副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阻尼孔a的作用:减小油压的脉动,提高阀工作的平稳性弹簧的压紧力可通过调整螺帽1调整溢流阀进口处的压力基本保持为定值用于低压小流量:额定压力2.5Mpa调压范围:0.3~2.5Mpa2 先导式溢流阀由先导阀和主阀两部分组成.主阀:控制主油路溢流的开口先导阀:控制主阀的开启压力调节螺母1可调节调压弹簧2的压紧力,从而调定了液压系统的压力远程遥控口C:接远程调压阀:远程调压接油箱:卸荷先导式溢流阀有一个远程控制口K,如果将K口用油管接到另一个远程调压阀(远程调压阀的结构和溢流阀的先导控制部分一样),调节远程调压阀的弹簧力,即可调节溢流阀主阀芯上端的液压力,从而对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实现远程调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