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岸地带
- 格式:ppt
- 大小:567.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本区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与河流、地形、陆上交通、自然资源等的相互关系,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分布密度的差异;认识本区不同地区的差异。
2.通过对长江沿岸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它们之间进行协作,相互促进的方法和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的差异和协作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从图中指出沿江地带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挂图;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资料:长江上的主要城市介绍(学生课下准备);课件:介绍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课件:长江沿江工业基地介绍等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江的纽带和发射作用的知识,认识到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在长江河流沿江地区,许多城市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河流,例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就与长江的关系密切。
今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问题。
教师:我们都知道在长江的沿江地带,从上游到下游的大城市依次有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那么,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如何依托长江的?其他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情况与这四个城市的关系又怎样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教师:下面请大家根据“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图,按小组分别研究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在长江中的分布情况,讨论这些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周围地区的其他哪些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组同学可以指派代表到讲台来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几个人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同步练习(一)(一)填空题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2.长江沿江地带地形以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降水量在4.长江沿江地带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工业城市是最大城市是5.目前,国家在长江沿江地带的上海市大力进行(二)选择题(1~10题,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城市中,不属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A.上海 B.武汉 C.九江 D.西安2.长江沿江地带湖泊众多,位于长江中游的最主要湖泊是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太湖C.太湖和洪泽湖 D.洪泽湖和巢湖3.下列铁路线中和长江航线相交于南京的是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4.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沪宁杭工业区是我国仅次于京津唐工业区的第二大工业区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有钢铁、造船、炼油、海洋化工等工业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区D.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区5.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的地区是A.长江中上游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川江河段 D.河口三角洲地区6.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 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7.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中冬夏长,春秋短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D.各地气候复杂多样8.下列矿产地位于长江沿岸地带的是A.鞍山铁矿 B.徐州煤矿 C.攀枝花铁矿 D.金昌镍矿9.长江三峡位于A.重庆和湖北交界处 B.四川和湖北交界处C.四川和重庆交界处 D.湖北和湖南交界处10.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D.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11~20题,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11.下列城市中,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A.南昌 B.南京 C.长沙 D.杭州12.上海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位于钱塘江、黄浦江入海口B.上海是我国沿海航线中点,位于长江航线和海运航线的结合部C.上海通过京沪线、沪杭线联系全国各地D.上海是全国的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海运交通的中心13.长江沿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C.洞庭湖平原 D.松嫩平原14.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是山地、高原、盆地,东部是平原、丘陵B.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地势低平C.四川盆地土壤以黑土为主,富含有机质,土壤肥力高D.长江三峡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5.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沿江地带北起太行山—海河—线,南到南岭B.长江沿江地带西起重庆,东到上海C.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D.长江沿江地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沿长江两岸约100~200千米的范围内16.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经济格局和辐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地带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B.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C.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横贯东西的商贸纽带D.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的能源资源向中西部输送的通道17.下列矿产地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A.六盘水煤矿 B.大同煤矿C.四川盆地天然气 D.大庆油田18.下列城市是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的是A.南京 B.广州 C.武汉 D.北京19.当前,长江沿江地带严峻的环境问题有A.酸雨严重 B.沙尘暴严重 C.洪涝灾害严重 D.地震频繁20.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有A.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B.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C.造成气温升高,高山冰川消失D.造成全流域地方病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三)填、读图题(一)读“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三个城市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判断,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应属于候,这类气候特征是(2)这种气候的成因是(3)长江沿江地带冬季盛行5~6月,长江沿江地带会形成长达一个多月的会形成(4)长江沿江地带西部有著名的区,号称“,该盆地的矿产资源中,的的东部有著名的它们是湖;丘陵地区是我国亚热带经济林最重要的分布区,经济林中分布最广的是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植的建材林树种是(5)和长江沿江地带同属一类气候的还有亚洲东部的南部(填国家名称)。
初二地理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A.上海、济南B.南京、武汉C.重庆、成都D.南昌、杭州【答案】B【解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选B.【考点】本题考查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城市.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长江是我国第__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
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水利工程。
【答案】一青藏上游三峡【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游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考点】本题考查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3.下列称号不是指长江三角洲的是()A.“水乡”B.“鱼米之乡”C.“丝绸之乡”D.“天府之国”【答案】D【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被称为“水乡”和“鱼米之乡”,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丝绸之乡”,“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
【考点】该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称号。
4.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每空0.5分)(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省级行政单位:A 、B 、C 。
(2)河流、海域:D 有“”和“”之称; E ,F ;岛屿:G ,面积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产区,图示中的商品粮基地有:、;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H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江沿岸地区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75活动1、2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
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1、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3、①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