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53
总结/概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是国际公认的是从殷商开始算,因为有器物(甲骨,青铜器),文字(甲骨文,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周朝把青铜器叫金,所以叫金文。
)和古城遗址(殷虚)的明证,也就是公元前17世纪,这样算起来也就是3700多年,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址。
在国家的推动下,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在位国君与关于特殊天象记载的描述,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到夏朝的开端(禹的时代),大概公元前两千年。
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发表夏商周年表,确定周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
这样,就有了中国历史四千年的答案。
再加上估算的尧,舜两朝年代,还往上数帝喾,颛顼,黄帝三代,这么加起来,才够五千年)。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何为华夏?《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
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
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由有服章之美开始(传统服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先正衣冠,后学做人,始于衣冠,大于博远)。
问孩子们怎么理解古装和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御寒、遮羞、审美),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