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曲艺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22
天津传统文化有哪些
1、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天津市。
天津时调源于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并流传于天津城区,以天津方言语音演唱。
天津时调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两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
天津时调曲调非常丰富,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
2、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
上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
演出时,演员手持节子板数叙,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
自由活泼,颇富韵律。
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
3、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
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柔和天津宝坻一带。
京东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如京东怯大鼓、乐亭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等。
表演时一人站唱,左手敲板,右手击鼓为节,旁有乐师伴奏。
京东大鼓经典剧目主要有《王婆骂鸡》《耗子告猫》《大八义》《小八义》等。
天津快板格式1. 简介天津快板是中国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之一,起源于天津地区,是天津地方戏曲的代表之一。
天津快板以其快速、幽默、夸张的表演风格而闻名,深受观众喜爱。
2. 历史背景天津快板起源于明代,当时天津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演艺人员。
这些演艺人员为了吸引观众,创造了一种快节奏、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即天津快板。
3. 表演形式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通常由一个快板手和一个伴奏手共同完成。
快板手负责表演,伴奏手则用乐器为其伴奏。
快板手通过快速的说唱、打拍子、舞蹈等形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4. 快板内容天津快板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历史事件,甚至还有一些当代社会热点。
快板手通过妙语连珠的说唱,将故事情节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快板内容通常以幽默、夸张、讽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思考。
5. 快板技巧天津快板的表演需要快板手具备一定的口才和演技。
他们需要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韵律,将文字与动作相结合,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快板手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如舞蹈、打击乐器等,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6. 快板传承与发展天津快板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
然而,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天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举办比赛和演出等,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快板的传承与发展。
7. 快板的魅力天津快板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幽默风趣的内容,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它不仅能带给观众欢乐和娱乐,还能传递社会正能量和价值观。
快板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触动人心,让人在欢笑中思考,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8. 结语天津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保护与传承,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并为其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天津快板的魅力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带来的快乐和思考。
三弦在天津曲艺音乐中的运用及特点【摘要】本文从天津曲艺三弦艺术涵盖的几个主要曲种和艺术家出发,分析并概括三弦在天津曲艺音乐中的运用及特点,以期为天津曲艺三弦艺术的传承、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弦;曲艺;天津【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三弦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弹拨乐器,除作为曲艺戏曲音乐伴奏乐器之外,在器乐合奏、器乐独奏、民族管弦乐队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等形式中都有运用。
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北方曲艺是其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统音乐形式,曲艺音乐在天津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弦作为北方曲艺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其演奏艺术在天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
作为天津人民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地区的三弦艺术有着其独具魅力的地域性风格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并覆盖京津冀地区文化圈,且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和推动下经久不衰。
从演奏和欣赏的角度来看,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从历史传承和音乐特征的角度来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演奏价值。
本文通过挖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结合实地采风和调研,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旨为天津地区三弦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天津地区以三弦为伴奏乐器的主要曲种(一)天津时调天津时调是天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说唱音乐之一。
天津时调起源于清代,流行于天津地区的民歌小调,早期统称为“时新小曲”,至清末被称为“时调”,1953年,天津广播曲艺团建立后,以王毓宝为代表的曲艺工作者对“时调”进行改革,并正式定名为“天津时调”。
2006年天津时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时调主要为单曲体结构,以大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
早先具有较强的自娱性,表演形式与演唱民歌相仿,唱伴分离,演唱者为站唱,几乎不做表演动作,且不持打击乐器。
其唱腔包含了《靠山调》《鸳鸯调》等天津本地的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被地方化了的曲调,如《拉哈调》《怯五更》等,并采用天津地方方言和腔调唱、说,唱腔追求“悲、脆、媚、稳、准、恨”的特点。
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到环境创设中来—以天津为例创设有针对性的文化环境是幼儿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让幼儿通过情境再现,身临其境般地进行体验。
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伴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成为实现学校课程决策权的有效途径。
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天津沿渤海地区,能否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充分有效的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为教育服务,实现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成为了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地方特色文化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生活气息浓厚,利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
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
从这个方面来说,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可以通过创设地方特色文化主题的环境,来帮助幼儿了解家乡,感知家乡文化,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儿童教育就是使儿童辩证地复演文化史以便使儿童逐渐占有人类文化,并使儿童在儿童期即将结束时达到与近代文化水平相对应的主体发育程度,一句话,儿童教育就是把儿童养成大人,使他们全方位的适应成人生活,这种适应不仅是顺应,而且是同化和创造。
这就决定了儿童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传递和创新文化以及促进主体的成长发育,即文化与主体的双向创生。
”1幼儿作为文化的传承者,青少年儿童身上出现了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冷漠与淡视的异化现象。
因此,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天津地方特色文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以期对于幼儿教学中的环境创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利用天津特色曲艺文化创设环境天津是传统的曲艺之乡,其民俗文化博大精深。
在崔旭于清道光初年所撰《津门百咏》里,就有“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前有堂名”这样的竹枝词。
天津特色的曲艺文化包括: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京东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相声、评书、单弦还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
因此,天津的地方民俗文化不仅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更是能够激发幼儿欣赏、模仿、表演兴趣的民俗艺术形式,对这一本土艺术资源的合理发利用不仅符合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需求。
天津快板格式
摘要:
一、天津快板的历史背景
1.天津快板的起源和发展
2.天津快板在天津地区的影响力
二、天津快板的文学特点
1.天津快板的节奏和韵律
2.天津快板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天津快板的表演形式
1.天津快板的演唱技巧
2.天津快板的伴奏乐器
四、天津快板的社会价值
1.天津快板在民间娱乐活动中的地位
2.天津快板对于天津地区文化传承的意义
正文:
天津快板是一种源于天津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天津快板起源于明末清初,最早是乞丐们为了谋生而创作的一种表演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快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深受天津地区民众的喜爱。
天津快板在文学特点上具有鲜明的个性。
它以快节奏、鲜明的韵律为特点,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表达方式直接、接地气。
这些特点使得天津快板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成为天津地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
在表演形式上,天津快板注重唱腔和表演技巧。
演唱者需要掌握快板的节奏和韵律,同时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天津快板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板胡等民族乐器,为表演增色不少。
天津快板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它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愉悦身心的娱乐方式。
同时,天津快板承载着天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智慧,对于传承和发扬天津地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天津快板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历史、文学、表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