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

(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

(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

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信号源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

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最强。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4、放大倍数及反馈系数的含义

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Xi = Ui, Xo = Uo,Xf = Uf 故:

AUf、FU,分别称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和电压反馈系数。

图Z0306(a)为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由图(b)可见,基本放大电路与反馈网络在输出、输入端都是并联的,故为电压并联反馈;又因Ui为 + 时,UO为+,流过Rf 的电流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其结果使Ib=Ii -I f减小,故为负反馈。

当某种因素(如β或RL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变化时,通过反馈将产生如下自动调节过程:

RL ↑→UO↑→I f↑→ Ib↓→ UO↓

结果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

对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Xi = Ii, Xf = If,XO = UO ,故:

Arf、Fg分别称为闭环互阻放大倍数和互导反馈系数。

通过以上基本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讨论,应当明确: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而同一个电路中,如果负载是变化的,要想同时实现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是不可能的。此外,串联负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小的场合,而并联反馈则适用于信号源内阻较大的场合。熟悉了这些后,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反馈形式。

图Z0305(a)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采用与前两例类似的分析方法即可对该电路进行分析。

图中Re是反馈元件,它构成反馈网络,由图(b)可以看出,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出端串联,故为电流反馈,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入端串联,故为串联反馈,假定UI的瞬时极性为+ ,则Uf的极性为-,结果使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由于引入了电流负反馈,当某种因素引起输出电流发生变化时,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将产生如下自动调节过程:

RL ↓→IO↑→Uf↑→Ube↓→ IO↓

结果使IO趋于稳定。

应当注意的是,负载发生变化时,通过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和稳定输出电压是矛盾的。上述过程表明了这一点,即当IO 趋于稳定时,UO = IO RL却减小了,也就是说UO 的不稳定性加剧了。如果电路中RL 稳定不变,则稳定输出电流与稳定输出电压效果是相同的,此时区分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也就没有意义了。

对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XI = UI, Xf = Uf ,XO =IO ,故:

Agf、Fr分别称为闭环互导放大倍数和互阻反馈系数。

四.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Z0304(a)是两级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图(c)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

(1)找反馈元件。由图可见,R f、Re2是联系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的元件,故为反馈元件,由它们组成反馈网络。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因反馈信号取自非电压输出端,故为电流反馈。

(3)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因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的基极,故为并联反馈。

(4)判断反馈极性。假定Ui为 +(对地),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e2为 - ,则通过Rf的电流I f的方向如图(c)中所示,它对Ii起了分流作用,从而使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

当Ii一定,由于某种原因(如β或RL变化)引起输出电流发生变化时,则通过反馈网络R f、Re2的作用将产生如下自动调节过程:

β2 ↑→Io(Ie2)↑→I f↑→ Ib↓→ Io↓

其效果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

可见,电流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流。

3、信号源内阻对并联反馈效果的影响

对并联负反馈,有Ib = Ii - I f,若信号源内阻 RS = ∞,则Ii恒定,I f的增加量全部转化为Ib的减小量,反馈效果最强;若RS 较小,则随着I f 的增加,Ii 也有所增加,Ib 的减小量被缩减,负反馈效果减弱。因此,并联负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大的场合。

4、放大倍数和反馈系数的含义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中,XI 、 Xo 、Xf 等均为电流量,故:

AIf、FI分别称为闭环电流放大倍数和电流反馈系数。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资料报告-模电课设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1课程设计的作用 (1) 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 2.1设计任务 (2)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 3 电路模型的建立 (4) 4 理论分析及计算 (6) 5 仿真结果分析 (7) 5.1无极间反馈 (7) 5.2加入极间反馈 (10) 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4) 7 参考文献 (14)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掌握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它的学习,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相关运算,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仿真实现。 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软件模拟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课后练习题,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记录结果和数据;与此同时,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切实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1课程设计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素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师某门课程的总结性教学环节,会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训练,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在真个教计划中,它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设计和实验成功的电路可以直接在产品中使用。

串联电压负反馈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 1.了解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和判别方法 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1. 直流稳压电源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数字示波器 4.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板 实验原理: 1.反馈放大电路的概念与分类: 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烦馈网络)引回到放大器输入电路中,并与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的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如下图1-10) 从反馈的极性划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削弱了净输入信号,降低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但负反馈的引入改善了放大器的性能。比如负反馈提高了放大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减小了非线性失真,抑制了内部

的噪声和干扰,展宽通频带。 正反馈增强了净输入信号,在信号产生电路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按照反馈网络对输出信号的采样划分,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按照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本实验使用并联电压放大电路。 2. 负反馈网络的性能参数和对开环电路的影响 如上图1-10,设X 为输入信号,表示电压或电流,i X 表示输入信号,f X 表示反馈信号,则净输入信号X ∑ =i X -f X 。 开环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开环增益为): 00X A X ∑= 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 0f X F X = 所以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即闭环增益为:0of i X A X ==00 1A FA + 可见,加入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减小了01FA +倍。令反馈深度D=01FA +,把FA 称为环路增益。当01FA +>>1时,称为深度反馈。得到: 0111f A FA F =≈+,可见在深度反馈中,放大系数取决于反馈网络决定的反馈系数,几乎与开环放大电路无关。而反馈网络通常由性能稳定的无源原件R ,C 组成,所以负反馈放大器较开环放大器较为稳定。 参数D 可直观显示反馈电路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稳定性的影响: 开环放大电路稳定性为00 A A δ?=,闭环放大电路为00f f f A A D δδ?==,稳定性提高了D 倍。 负反馈电路可以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设开环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分别为H f 和L f 。而在加入反馈电路后,上限截止频率扩大为原来的D 倍,下限截止频率缩小了D 倍。 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 【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2.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 【器材】 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两只带小灯泡的灯座、一个开关、一个电池组(或一个学生电源)、若干导线。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1. 在如图一所示的串联电路中,A 、B 、C 三处的电流大小相等吗?在如图二所示的并联电路中,a 、b 、c 三处的电流大小相等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 图一 图二 2. 在如图三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灯1L 两端的电压1U 与2L 两端的电压2U 和串联电路两端电压U 相等吗? 它们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在如图四所示的并联电路中,灯1L 两端的电压1U 与2L 两端的电压2U 和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U 相等吗? 它们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 图三 图四 猜想与假设 请根据上述问题,写出你的猜想和假设。 1.在串联电路中,电路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4.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干路电压。

进行实验(提示:不懂实物连接详看附表) 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或者参照下面的实验方案,自己设计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1. 按电路图一,将各电路器件摆放到水平桌面上,断开开关,依次连接成串联电路。 2. 用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 、B 、C 三处,闭合开关,测量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大小,并记录在表一中。 3. 按电路图二,将各电路器件摆放到水平桌面上,断开开关,依次连接成并联电路。 4. 用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 、b 、c 三处,闭合开关,测量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大小,并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电路 A I (或a I )/A B I (或b I )/A C I (或c I )/A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5.按电路图三,将各电路器件摆放到水平桌面上,断开开关,依次连接成串联电路。 6. 用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灯1L 、2L 的两端及A 、B 两点之间,闭合开关,测量出灯1L 、2L 两端的电压大小和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记录在表二中。 7. 按电路图四,将各电路器件摆放到水平桌面上,断开开关,依次连接成并联电路。 8. 用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灯1L 、2L 的两端及A 、B 两点之间,闭合开关,测量出灯1L 、2L 两端的电压大小和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电路 1U /V 2U /V AB U (或ab U )/V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9. 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1)电路连接完成后,需用手撑开导线检查电路正确后,(特别注意电表的“+”“-”接线柱的连接,一定要使电流“+”进“-”出)再闭合开关。 (2)在不能估计电流、电压值时,要从电表的大量程开始“试触”(瞬时碰接),以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电表测量时,以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2~1/3时较为准确。) (3)记录电表示数时,要根据所选择的量程和分度值正确读数。 【分析与结论】 1. 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一可得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是相等的,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 __,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分析实验记录表二可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

电压串联反馈原理

放大电路负反馈的原理特点 一、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引入负反馈以后,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提高通常用相对变化量来衡量。 因为: 所以求导得: 即: 二、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噪声 由于电路中存在非线性器件,会导致输出波形产生一定的非线性失真。如果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其非线性失真就可以减小。 需要指出的是:负反馈只能减小放大电路自身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而对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负反馈是无能为力的。 放大电路的噪声是由放大电路中各元器件内部载流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而干扰来自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高压电网、雷电等的影响。负反馈的引入可以减小噪声和干扰,但输出端的信号也将按同样规律减小,结果输出端的信号与噪声的比值(称为信噪比)并没有提高。 三、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由于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所以引入负反馈后,在低频区和高频区放大倍数的下降程度将减小,从而使通频带展宽。 引入负反馈后,可使通频带展宽约(1+AF)倍。 四、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a)串联反馈(b)并联反馈

图1 求输入电阻 1、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提高 引入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可以提高(1+AF)倍。即: 式中:ri为开环输入电阻 rif为闭环输入电阻 2、并连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引入并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减小为开环输入电阻的 1/(1+AF )倍。 即: 五、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1、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提高了,即电路具有恒压特性。 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输出电阻rof减小到原来的1/(1+AF)倍。 2、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大 放大电路引入电流负反馈后,输出电流的稳定性提高了,即电路具有恒流特性。 引入电流负反馈后,使输出电阻rof增大到原来的(1+AF)倍。 3、负反馈选取的原则 (1)要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2)要改善交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 (3)要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要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4)要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 要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 六、深度负反馈的特点 1、串联负反馈的估算条件 反馈深度(1+AF)>>1的负反馈,称为深度负反馈。通常,只要是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都可以认为是深度负反馈.此时有: 因为:, 所以:xi≈xf 估算条件:

负反馈放大器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系别班级: 报告性质: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实验实验项目:负反馈放大器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因此,几乎所有的实用放大器都带有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器有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本实验以电压串联负反馈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1、图4-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 把输出电压u 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 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V V V Vf F A 1A A += 其中 A V =U O /U i —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 倍数。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2) 反馈系数 F1 f F1 V R R R F += 3) 输入电阻 R if =(1+A V F V )R i R i — 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输出电阻 V VO O Of F A 1R R += R O — 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 — 基本放大器R L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1)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 O =0,此时 R f 相当于并联在R F1上。 2) 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 1 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 f +R 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可近似认为R f 并接在输出端.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 (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 (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 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信号源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 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最强。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4、放大倍数及反馈系数的含义 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Xi = Ui, Xo = Uo,Xf = Uf 故: AUf、FU,分别称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和电压反馈系数。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实验题目: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特性的测试方法 【实验器材】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一台 双踪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台 连线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板。 【实验原理】 1.参考电路如图1-1所示。 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本实验电路由两级共射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器。其中反馈电阻RF=10KΩ。 2.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引入负反馈降低了电压放大系数

式中,是反馈系数,,是放大器不引入级间反馈 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但要考虑反馈网络阻抗的影响),其值可由图1-2所示的交流等效电路求出。 设,则有 式中:第一级交流负载电阻 第二级交流负载电阻 从式中可知,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比没有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降低了()倍,并且愈大,放大倍数降低愈多。 图1-2 (2)负反馈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该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比开环放大倍数的 相对变化量减少了(1 AF )倍,即闭环增益的稳定性提高了(1 AF )倍。 (3)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时的上、下截止频率分别为: 可见,引入负反馈后,向高端扩展了倍,从而加宽了通频带。 (4)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不一样。一般而言,串联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阻抗;电压负反馈将减小输出阻抗,电流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出阻抗。图1-1电路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整个放大器电路而言,输入阻抗增加了,输出阻抗降低了。它们的增加和降低程度与反馈深度(1 AF )有关,在反馈环内满足 (5)负反馈能减小反馈环内的非线性失真 综上所述,在放大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不仅可以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提高输入电阻和降低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 【实验内容】 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1)开环电路 ①按图1-1接线,F R 先不接入。 ②输入端接入KHz f mV V i 1,1==的正弦波(注意输入mV 1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 ③按表2.1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④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 (2).闭环电路 ①接通f R 。 ②按表2.1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vf A 。

模拟电路自测题4(反馈与负反馈)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 1. 放大电路中有反馈的含义是___B____。 (a) 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b) 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 除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道 2. 根据反馈的极性,反馈可分为___C____反馈。 (a) 直流和交流(b) 电压和电流(c) 正和负 3. 根据反馈信号的频率,反馈可分为____A___反馈。 (a) 直流和交流(b) 电压和电流(c) 正和负 4. 根据取样方式,反馈可分为_____B__反馈。 (a) 直流和交流(b) 电压和电流(c) 正和负 5. 根据比较的方式,反馈可分为___C____反馈。 (a) 直流和交流(b) 电压和电流(c) 串联和并联 6. 负反馈多用于____A___。 (a) 改善放大器的性能(b) 产生振荡(c) 提高输出电压 7. 正反馈多用于____B___。 (a) 改善放大器的性能(b) 产生振荡(c) 提高输出电压 8. 直流负反馈是指___B____。 (a)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放大直流信号才有的负反馈 9. 交流负反馈是指____B___。 (a)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反馈 10.直流负反馈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__C_____。 (a) 提高输入电阻(b) 增大电路增益(c) 稳定静态工作点 11.若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该反馈为___C____反馈。 (a) 串联(b) 电流(c) 电压 12.若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该反馈为____B___负反馈。 (a) 并联(b) 电流(c) 电压 13.当电路中的反馈信号以电压的形式出现在电路输入回路的反馈称为___B____反馈。 (a) 并联(b) 串联(c) 电压 14.当电路中的反馈信号以电流的形式出现在电路输入回路的反馈称为___A____反馈。 (a) 并联(b) 串联(c) 电压 15.电压负反馈可以____A___。 (a) 稳定输出电压(b) 稳定输出电流(c) 增大输出功率 16.电流负反馈可以____B___。 (a) 稳定输出电压(b) 稳定输出电流(c) 增大输出功率 1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闭环是指____ C_____。 (a) 接入负载(b) 接入信号源(c) 有反馈通路 18. 串联负反馈____A_____。 (a) 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入电阻(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19. 并联负反馈____B_____。 (a) 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入电阻(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20. 电压并联负反馈____B_____。 (a)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出电阻(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21. 电流串联负反馈____A_____。 (a)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出电阻(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规律是什么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 U=U1+U2 U1∶U2∶U3=IR1∶IR2∶IR3=R1∶R2∶R3 P1∶P2∶P3=I2R1∶I2R2∶I2R3=R1∶R2∶R3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I=I1=I2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 U=U1=U2 2、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3、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1/R1+1/R2或写为:R=R1*R2/(R1+R2) 4、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 I1/I2=R2/R1 5、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 P1/P2=R2/R1 6.并联电路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定义: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特点:电路可分为干路和支路,一条支路断开,另一条支路还能可以形成电流的通路,所以不可以用短接法排除电路故障 用途:家用电路、大型建筑物的造型灯、城市路灯;分流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而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串联的优点:所以在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这都断了. 并联的优点:可将一个用电独器立完成工作,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并联的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串联与并联中电压规律

九年级物理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习目标】 1.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接入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 3.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①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3)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六只小灯泡(其中第二次实验用的两只相同),1只电压表,一只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①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换上另外四只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分别如图所示: (4) 实验序号A、B间电压U 1/V B、C间电压U 2 /V A、C间电压U/V 1 1.4 1.6 3 2 1.5 1.5 3 3 1.8 1.2 3 (5) 从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U 1=U 2 ;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 时,U 1≠U 2 ,但都满足U 1 +U 2 =U。 (6)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 1+U 2 。

(7)评估与交流: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是否存在不妥的地方:读数时是否实事求是?更换灯泡时 是否换用了不同规格的?如果这些因素在实验中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各小组把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要点诠释: 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2)应从电源正极(或负极)起按电路图将元件逐个连接起来; (3)连接好电路后,要先用开关试触,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观察示数; (4)读数时,要客观、精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读数完毕,断开开关,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 (5)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得过小,会使指针偏转过大,损坏电表;选择得过大,会使指针偏转过 小,测量不准确;一般来说,选择的量程,应使指针偏转到刻度盘的之间。 知识点二、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 ①并联电路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条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3)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六只小灯泡(其中第二次实验用的两只相同),1只电压表,一只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①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 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换上另外四只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4)进行实验与记录数据: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A、B间电压U 1/V C、D间电压U 2 /V E、F间电压U/V 1 2.6 2.6 2.6 2 2.5 2.5 2.5 3 2.7 2.7 2.7 (5 有关系。 (6)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 U 1=U 2 。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院系: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专业:微电子学二班 学号:2008700407 姓名: %%%% 指导教师:%%% 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2011年9月

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一、引言 (3) 1.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 (3) 1.2集成电路产业简介 (3) 1.3 PSPICE软件的介绍 (3) 二、放大电路介绍 (6) 三、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0) 3.1电路设计框图 (10) 3.2 电路版图 (10) 3.3局部电路分析 (11) 3.4直流分析 (12) 3.4.1直流工作点分析 (12) 3.4.2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3) 3.5瞬态分析 (14) 3.6交流分析 (15) 3.6.1输入电阻 (16) 3.6.2输出电阻 (16) 3.6.3放大电路的频响特性及其增益 (17) 四、心得体会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 29

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摘要:主要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主要利用其放大功能。该放大器主要分为4个部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以及负反馈回路。其主要核心思想是利用电压负反馈减小增益改变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同时获得较好的放大效果。通过PSPICE 软件对其进行直流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等等。 关键词:晶体管;放大器;电路设计;PSPICE Abstract: the main voltage series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mainly use the zoom feature. That amplifier comprises 4 major components: input level, intermediate output, level and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Whose main core idea is using voltage negative feedback reduces the gain change effects on circuit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both better Zoom effect. By PSPICE software on its DC analysis, AC analysis, transient analysis, and so on. Keywords:transistors; amplifier circuit design; PSPICE 2 / 29

各种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各种负反馈的作用 1. 电压负反馈 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 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2. 电流负反馈 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 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 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 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 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

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开环与闭环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有关章节,熟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大小。设==50,Rp=60K。 3.估算图3.1所示电路在有反馈和无反馈时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自拟实验记录表格。 三、实验元、器件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 万用表一台连线若干 其中,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用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模组以及“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板。 四、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参考电路如图3-1所示。

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本实验电路由两级共射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构成负反馈放大器。其中反馈电阻RF=10KΩ。 2.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引入负反馈降低了电压放大系数 式中,是反馈系数,,是放大器不引入级间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但要考虑反馈网络阻抗的影响),其值可由图3-2所示的交流等效电路求出。 设,则有

式中:第一级交流负载电阻 第二级交流负载电阻 从式中可知,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比没有负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降低了()倍,并且愈大,放大倍数降低愈多。 (2)负反馈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该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比开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减少了(1 AF)倍,即闭环增益的稳定性提高了(1 AF)倍。 (3)负反馈可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闭环时的上、下截止频率分别为: 可见,引入负反馈后,向高端扩展了倍,从而加宽了通频带。 (4)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 负反馈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不一样。一般而言,串联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阻抗;电压负反馈将减小输出阻抗,电流负反馈可以增加输出阻抗。图3-1电路引入的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整个放大器电路而言,输入阻抗增加了,输出阻抗降低了。它们的增加和降低程度与反馈深度(1 AF)有关,在反馈环内满足 (5)负反馈能减小反馈环内的非线性失真 综上所述,在放大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不仅可以提高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还可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提高输入电阻和降低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 五、实验内容 1.按图3.1组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Q1,Q2静态工作点(方法同实验一)。输入端加,2mV的正弦电压,输出接示波器CH2,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是否有自激振荡,若有自激,可在Q2的基极b2和集电极c2之间加消振电容,其容量约为200pF。确认输出电压无自激,不失真,关闭信号

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典型练习题

知识点?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__________ ;并联电 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________ .电压关系: 串联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各部 分电路的电压 _____ ;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 __________ 使用时规则:① 电流表要 _____ 在 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 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_______________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原因电流 表相当于一根导线。(2)、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 ___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 —接线 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1. 在如图(a )所 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 b )所示,则 2. 如图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 L i 亮, 灯L 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L i 断路 B . L i 短路 C . L 2断路 D . L 2短路 2题 3题 一 一 一 4题 3 ?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O 内,分别填入 「’及「'或'「的符号,要求开关 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后,灯L i 、L 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 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灯L i 短路 B .灯L 2短路 C .灯L i 断跻 D .灯L 2断路 5. 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 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 况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L i 断路 C .灯L i 短路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闭合开关 S ,若要灯L i 与L 2串联,电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电流 表, ___________ 是电压表;若要灯L i 与L 2并联,电路中 ____________ 是电流表, _____________ 是电压表. 电阻R 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5.6V i.4V B. 7 V i.4V C . i.4V 7V D . i.4V 5.6V B ?灯L 2短路 D .灯L i 、L 2均断路 O O O

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 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实验六:1运算放大器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的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响应,并通过公式法验算放大倍率正确性。 输出电压: Uo=-Rf(UI1/R1+UI2/R2+UI3/R3)=-179mV ∴放大倍率正确

4.测试上下限频率 心得: a.温习了反相加法器,在推到Uo的过程中,要根据虚短和虚断的原则, 在节点N列电流方程,可得UI1/R1+UI2/R2+UI3/R3=-Uo/Rf所以Uo=-Rf(UI1/R1+UI2/R2+UI3/R3) b.对于多输入的电路除了用节点电流法求解运算关系外,还可以利用叠加 原理,首先分别求出各输入电压单独作用时的输出电压,然后将他们相加,便得到所有信号共同作用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 2反馈放大电路 1.分别利用运放和三极管实现两个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并级联后再实现负 反馈,其中三极管电路中要求使用3个三极管形成级联。 a.运放的电压并联负反馈 b.三极管级联 c.级联后 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响 应,并通过公式法验算放大倍率的正确性 a.运放 放大倍率Au=Uo/Us=Uo/If*Rs=(1/Fiu)*1/Rs=-R/Rs=1000 ∴成立 b.三极管 c.级联后 3.测试不同负载时的输出波形

a.运放 RL=100K时,输出波形 b.三极管,RL=100K时,输出波形 c.级联后, RL=100K时,输出波形 4.测试上下限频率 a.运放,fH=10KHz b.三极管,fL=1KHz,fH=500KHz c.级联后,fL=,fH= 心得: a.通过电压并联负反馈进而温习了其他三种负反馈。 b.在运放电压并联负反馈中,是因为若Uo↑则UN↑所以(UP-UN)↓, 进而使Uo↓,形成了负反馈。 c.在三极管电压并联负反馈中,是因为Uo↑则Uc↑,If↑则Ib↑,Ic↑则 Uc↓,Uo↓ 3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 1.设计并实现包含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的稳压电源 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的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 响应,并通过公式验算放大倍率的正确性 输出波形: Uo=(Ube+UD1)*(R3+R5)/R5 = Ui≈20V ∴Au=Uo/Ui=

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一、知识复习 (一)回顾电流和电压,并知道它们的单位 (二)回顾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用法(注意区别和联系) (三)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_______各并联支路中的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练习 (一)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甲、乙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甲灯比乙灯亮,那么通过两灯的电流____________ (填“甲灯大”“乙灯大”“一样大”或“无法确定”)。 2.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S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各示数间的关系为() 图1 图2 A.I1=I2 B.I1>I2 C.I1

图3 A.通过灯L 1的电流 B.通过灯L 2的电流 C.通过灯L 1和灯L 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6.要想同时知道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如图4所示,各测量方式中正确的是 ( ) 图4 7.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 2的电流,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是( ) 图5 8.如图6所示,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24 A ,则通过灯L 1的电流是____________,通过灯L 2的电流是____________;当S 1和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6 A ,则此时通过灯L 1电流为____________,通过灯L 2的电流为____________。 图6 图7 9.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7所示的电路。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______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 1、L 2、L 3均发光,接着她应____________;实验时,她记录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由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 小刚同学也做了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d 处的电流比a 、b 、c 处的电流大许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 测量处 a b c d 电流/A 0.2 0.2 0.2 0.2 1.某同学将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为电源使用,用这个电源组成的电路中的最大电压是 测量外 a b c b 电流/A 0.2 0.2 0.2 1.0

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5-1 试判断图5-22所示集成运放电路的反馈类型。 a) b) 图5-22题5-1的图 答 (a )F R 、1R :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 (b )F R 、1R :引入了正反馈。 5-2 电路如图5-23所示,解答下列为题: 1)1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 2)2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 图5-23 题5-2图 解 1)1F R 、3E R 引入的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其作用是稳定静态电流2E I 。其稳定过程如下:↓↓→↓→↑→↑→↑→↑→2211122E B C C B E E I I U I I U I 2)2F R 引入的是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其作用是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干扰和噪声、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等。由于是电压负反馈还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降低)1(AF +倍。由于是串联反馈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增加)1(AF +倍。2F R 引入的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电压2C U ,其稳定过程如下: ↓↑→↑→↓→↓→↑→↑→2211112C C C C B E C U I U I I u U

5-3 在图5-24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1)那些是直流负反馈;(2)哪些是交流负反馈,并说明其类型;(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两者有何不同(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有何不同,是否会变为正反馈 5-24 题5-3图 解 1)1E R 、2E R 直流串联电流负反馈,F R 、1E R 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2)F R 、1E R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则F R 、1E R 只有交流电 压串联负反馈,没有直流反馈。 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则变为正反馈。 5-4 对图5-25所示电路,该电路都引进了哪些级间反馈判断其反馈类型。 图 图5-25 题5-4图 答 6R 、7R 引入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4R 引入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5-5 放大电路如图5-26所示,试分别判断各电路反馈的极性和组态。 答 (a )F R 、1R :串联电流负反馈; (b )F R 、1R :正反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