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设施农业--连栋温室基础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2
连栋大棚设计方案连栋大棚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受制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追求。
因此,连栋大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连栋大棚是一种以金属构架和覆盖材料组成的种植结构,可用于在任何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种植各种农作物。
其设计方案如下:首先,连栋大棚的基本设计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建议采用钢材作为结构支撑材料,以保证大棚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外部压力的影响。
同时,在选择覆盖材料时,应优选防紫外线和防火性能好的材料,以确保大棚能够长时间使用。
其次,连栋大棚内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的需求,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建议在大棚顶部设置透明的覆盖材料,以增加阳光透过度,提供足够的光照。
在大棚内部,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调节温度和湿度,并设置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
此外,连栋大棚的设计还要考虑节约能源和节约水资源的问题。
建议采用太阳能或风能作为大棚的主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最后,连栋大棚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方便管理和操作。
可以提供自动化的种植设备,如自动灌溉系统、自动喷肥系统和气候控制系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此外,还可以设置行走通道,方便人员进出和管理作物。
总结起来,连栋大棚设计方案应包括稳定耐用的结构、充分考虑植物生长需求的内部设计、节约能源和节约水资源的措施,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方便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连栋大棚能够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
连栋温室设计方案连栋温室设计方案一、引言连栋温室是一种常见的农业设施,主要用于植物的种植和培育。
设计一个合理、实用、美观的连栋温室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连栋温室的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和阐述。
二、结构设计1. 建筑风格连栋温室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既能满足设施使用的要求,也要注意美观的设计。
如将温室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景观相结合,如自然形状弧线型的屋顶,建筑色彩上以绿色为主,给人以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悦目感受。
2. 墙体结构墙体结构一般使用钢架玻璃连栋温室,保温性能好,采光性佳,能够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植物种植的效率和品质。
3. 屋面结构连栋温室屋面一般采用锯齿形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提高连栋温室的空间利用率,使温室面积相对较大。
同时还可以保证连栋温室内具有良好的光线透过率,并且可以很好地降低温室外墙面的温度。
三、材料设计1. 柱子柱子是连栋温室的承重构件,承受着整个温室的重量以及风雪的冲击力。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注意其承重和抗拉强度。
常用的材料有钢、混凝土、铝合金等。
2. 墙板墙板一般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单层钢化玻璃。
这种材料具有保温效果好、采光质量高的特点。
3. 屋面屋面材料应选择耐候性好、光线透过率高的材料,如阳光板、玻璃等。
四、设备设计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连栋温室的重要设备,能够保证温室内空气的流通,调节温室内部的湿度、温度等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一般通风系统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减少人为干预。
2. 灌溉系统灌溉系统是温室内保证植物生长的重要设备,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以及水需求量等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光控系统光控系统能够实现温室内的光线自动控制,保证植物的采光质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进行调整,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和品质。
五、安全设计连栋温室作为一种建筑设施,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温室的建设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建设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设施农业连栋薄膜温室的
设计方案
1温室的总体配置
连栋薄膜温室选用9.6米跨,五米开间,2.5米小开间薄膜温室,顶部及四周采用0.15mm三层共挤膜,骨架为双面热镀锌钢骨架,内
保温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湿帘后开窗、循环风机、电动控制系统、配电系统等。
2排列方式
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
3基础及地面
温室四周基础为条形基础,混凝土圈梁,配筋采用012钢筋4跟;室内基础为柱下独立点式基础。
基础挖深1000mm。
市内道路进行硬
化处理,水泥砂浆抹光。
4骨架结构
温室采用轻钢结构承重,温室主骨架采用双面热镀锌冷轧板管材。
温室主骨架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及钢板,主要包括:
立柱为80*50*3的热镀锌矩形管,边立柱底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
拱杆采用60*1.5圆管,支撑杆合拉杆全部采用32*1.5镀锌管冲压制成。
顶部、端面及侧面梁为PL1.8*154的特质冷弯。
雨槽为2.00mm厚的镀锌管。
5内保温遮阳系统
夏季,利用保温遮荫幕遮挡阳光,阻止多余的太阳辐射进入温室,
从而提高温室内温度,降低能耗,降低冬季运行成本。
标准连栋温室大棚,系统设计方案参考展开全文主体部分1.1温室单栋面积为3080米2,9连跨结构(8米/跨×8跨+6米/跨×1跨),栋长为44米;1.2温室其中8跨跨度为8.0m,1跨跨度为6.0m,肩高为2.5m,拱高为1.8m,总栋高为4.3m;1.3开间为4.0m,拱杆间距设置为1.0m,四周端山墙及侧山墙辅立柱间距为 1.33m,设置三道纵梁,门组合采用梭槽推拉, 设置二道塑料推拉门,规格为1800mm×2000mm;1.4薄膜温室拱杆、纵梁、卷膜杆均采用Φ25×1.5管材,主立柱采用Φ75×2.5管材,棚头端立管、抗风平八撑采用Φ32×1.5管材,天沟水槽采用δ1.5×420热镀锌板制作;1.5温室外层卡槽采用0.5mm厚热镀锌卡槽,端山墙设置五道卡槽,顶部每一拱设置六道卡槽(两个边拱设置四道卡槽),侧山墙设置四道卡槽;1.6温室外层卷膜设备采用韩国式卷膜器,顶部通风采用双向卷膜顶通风(两个边拱设置一道卷膜通风),顶部开窗宽度为1.3m,侧山墙采用侧卷膜通风,侧开窗为1.8m,端山墙一端设置端山墙通风窗,另一端不设置通风窗;1.7覆盖材料外层采用12丝国产玉溪旭日膜;1.8钢结构主体材料均采用热镀锌卷管材料;1.9温室基础砼采用人工搅伴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规格为:500mm×500mm×500mm;1.10基础预埋件采用四根∮16×400钢筋,与主立柱采用满焊连接;1.11工程不包括室内外散水、排水、温室墙裙、场地平整等费用1.12未尽事宜,以设计施工图纸为准。
2、内保温部分2.1薄膜温室内保温膜改造部分面积3080米2;2.2侧山墙在原主立柱的内侧沿栋长方向设置三道0.5mm 压膜槽,与外层压膜槽位置相对应,内层薄膜安装在内层压膜槽内,内层薄膜与外层薄膜距离为75mm 空气隔离墙,可以有效阻止大棚室内热量传递到室外,达到侧山墙双层膜保温的目的。
连栋大棚工程建造方案一、前言连栋大棚工程是一种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的设施农业。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搭建,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延长种植季节,减少灾害,从而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文将从大棚选址、设计、建造和使用等方面,对连栋大棚工程建造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大棚选址连栋大棚工程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理的选址有利于大棚的日照条件和排水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保证选址处的土地平整,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并且应该坚实耐用,不易被水淹。
其次,要选择充分日照、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以便于农作物的生长。
最后,要考虑周边环境,尽量避免选址处存在有害气体或者病虫害源。
因此,选址过程中需要结合以上几点综合考虑,确保选址的合理性。
三、大棚设计连栋大棚工程的设计是保证大棚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大棚的大小、结构、通风、采光等因素。
首先,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合理确定大棚的大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
其次,大棚的结构要稳固耐用,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雨暴晒。
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大棚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大棚的通风和采光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要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并且合理配置通风窗、天窗、遮阳网等设施,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四、大棚建造连栋大棚工程的建造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建造厂家和施工队伍时,要选择有经验、信誉好的厂家和队伍,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结构的稳固和形状的准确。
其次,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各个构件的安装准确无误。
最后,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五、大棚使用连栋大棚工程建造完成后,需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和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所种植作物的需求,合理配置肥料和灌溉水源,控制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连栋温室设计方案连栋温室设计方案温室是一种人工种植的农业设施,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为作物提供温暖和充足的阳光。
连栋温室是指多个温室建筑相连的一种设计方案。
下面是一个连栋温室设计方案的描述。
1. 温室布局:连栋温室采用并列布局,即多个温室建筑直接相连,形成一条连续的建筑序列。
每个温室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方便人员和设备的通行。
2. 温室结构:连栋温室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温效果。
温室顶部采用透明玻璃材料,能够将阳光充分引入温室内部。
温室墙壁则采用双层玻璃结构,中间填充保温材料,确保温室内温度的稳定。
3. 温室设备:每个温室内都安装有温度、湿度、光照等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控温室内外的环境变化。
温室内还配备自动灌溉、通风和控温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水分和温度的调控。
4. 温室种植方式:连栋温室适用于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作物,如番茄、黄瓜、草莓等。
在温室内,可以采用水耕、土耕或混合种植方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调整。
5. 温室管理:连栋温室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能够远程监测和控制温室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情况。
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并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6. 温室能源利用:连栋温室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
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的装置,可以为温室内的设备和照明提供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7. 温室排放管理:连栋温室还配备废气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温室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废水等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 温室的可持续性:连栋温室的设计强调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连栋温室设计方案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连栋温室的设计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应。
连栋温室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1 温室总体尺寸本项目为一连栋温室,总体尺寸为东西向100米,南北向50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温室跨度为10米,共5跨,中间设有隔离带,两侧各设有1.5米的通道。
1.2 温室总体配置温室顶部采用双层玻璃覆盖,四周采用50毫米聚氨酯泡沫板保温。
温室内部配备有灌溉系统、施肥系统、通风系统、降温系统、加温系统、补光系统等。
二、温室主体设计2.1 温室结构形式本温室采用文洛式结构,跨度为10米,柱距4米,天沟高4米,脊高5米。
主横梁采用桁架式梁,屋顶为小三角屋面,每一跨上设三个三角屋顶。
2.2 温室主体结构温室主体结构采用钢架结构,表面涂刷防腐漆。
立柱与地基牢固相连,立柱间距为1.5米,每根立柱下端埋入地面以下0.5米处。
两排立柱之间用横梁连接固定,并在横梁上设置横向拉杆。
三、保温隔热设计3.1 保温材料温室四周采用50毫米聚氨酯泡沫板保温,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3.2 隔热设计温室顶部采用双层玻璃覆盖,双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层起到隔热作用。
同时,在温室内部设置隔热层,减少热量向外散失。
四、通风降温设计4.1 通风系统温室设有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通过设置天窗和侧窗实现,机械通风系统通过设置风机实现。
4.2 降温系统温室内部设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通过湿帘和风机的组合实现降温效果。
五、灌溉与施肥系统5.1 灌溉系统温室内部设有自动灌溉系统,通过管道将水送至灌溉设备,实现对植物的自动灌溉。
5.2 施肥系统温室内部设有自动施肥系统,通过管道将肥料送至施肥设备,实现对植物的自动施肥。
六、其他设计6.1 加温系统温室内部设有燃油锅炉加温系统,以满足冬季温室内植物的加温需求。
6.2 补光系统温室内部设有LED补光系统,以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
6.3 电气设计温室内部设有独立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源、配电箱、照明、控制系统等。
连栋温室基础工程施工一、基础工程(一)开槽基础土方开挖采用人工或机械挖土,一次开挖到位。
开挖后进行普遍钎探,并通知勘探、设计及有关方面共同验槽,确认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办理验收鉴定等手续,随即进行基础施工,不可长时间晾槽。
机械挖土时,应留150~200mm 厚土层,人工清除,如有超挖现象,应清除超挖部分虚土,不得擅自回填,待验槽时处理。
机械挖土槽底标高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300mm ,不得扰动老土,边坡允许偏差+200mm ,严禁亏坡。
为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必须进行地下降水,降水方法为集水坑降水;土方开挖后沿基槽边缘开挖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水泵将水抽走。
(二)地基处理,浇筑垫层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垫层采用素混凝土处理即可,垫层厚度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
(三)砌筑砖基础砌块运输应选用专用工具,砌筑前应选砖,剔除缺棱掉角和变形的砌块,半砖、短砖不能集中使用。
墙体砌筑应配备足够的砌筑工具,严禁乱砍砖。
1.合理设置皮数杆,砌筑前要先铺砂浆,首层砂浆厚度不小于20mm ,以上各层水平缝厚度为10~12mm ,垂直缝宽度为12~15mm 。
操作中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净,使用的砂浆不得过夜。
2.砌筑时要单面挂线,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要对平”,每层要穿线看平,墙面要随时用靠尺板校平,吊线吊垂直,以减少表面抹灰厚度。
3.基础砌筑前或完成后,必须进行一次认真的测平工作,基础顶面标高误差不得超过士15mm ,对于基础顶面低于规定值处应以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平。
墙体配管砖墙应在砌筑过程中完成。
二、绑圈梁钢筋、支独立柱、圈梁模板、混凝土浇筑(一)钢筋工程图4-46 常见垫层类型现场设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现场绑扎,进场钢筋实行合格证和复试检验双控制。
实行钢筋下料单审核制度,由班组提前制定钢筋下料单,由技术员审核后下料。
连栋温室设计Ⅰ.基本参数温室屋脊南北走向,东西宽64m,单栋跨度8m,计8连栋;南北长33m, 温室面积2112m2, 实际种植面积1900m2。
Ⅱ.温室主要性能:风载:0.6KN/m2雪载:0.5KN/m2最大排雨量:140mm/h吊挂荷载:15kg/ m2电源参数:220V/380V、50HZⅢ.工程主要内容:1.温室主体骨架2.温室覆盖材料及隔断材料3.温室内遮阳/保温系统4.温室自然通风系统5.温室强制降温系统6.温室供暖系统7.温室CO2发生系统8.温室内灌溉系统9.温室控制系统10.温室基础11.温室门Ⅳ.工程设计说明1.温室主体骨架结构:1.1温室主要结构采用热浸镀锌优质钢材,全部金属零件经热镀锌处理,抗腐蚀性及承载能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10288-2001要求。
1.2温室屋面采用南端棚头单向外排水。
1.3温室主要材料:(单位:mm)主立柱100×50×3.0屋面梁50×40×2.0屋脊梁40×25×2.0桁架梁50×50×2.0桁条∠30×∠30×3.0横杆50×30×2.0顶纵梁 40×25×2.0尖顶中间柱50×50×2.0天沟δ2.0热镀锌钢板冷压成型接露槽δ1.0热镀锌钢板冷压成型1.4所有钢构件均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主体结构柱焊装在基础预埋铁上,除少量配装件外,其它温室上部结构零部件的连接均采用螺栓或铆钉直接安装,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寿命≥15年。
1.5温室每跨由三个人字型小屋面梁组成,在两根立柱之间沿东西向用桁架梁连接,南北立柱之间天沟连接,使温室构成一个三维整体,四周立柱用横梁连接,增加了温室的稳定性及牢固性。
2.温室覆盖材料:2.1温室顶部及东西北三立面覆盖材料均采用国产优质塑料覆盖,顶板具有防雾滴性能。
连栋温室施工方案1. 引言连栋温室是一种常见的农业设施,用于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连栋温室的施工方案,包括选址、结构设计、施工步骤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连栋温室的建设。
2. 选址2.1 土地要求选择适合建设连栋温室的土地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土地要求的考虑因素:•充足的阳光照射:连栋温室需要每天充足的阳光照射,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因此,选址时应避免遮挡物,如高楼、树木等。
•平整的土地:土地应平整,以便容易施工和管理。
•良好的排水条件:连栋温室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对农作物的伤害。
•交通便利:选址时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以便农作物的运输和售卖。
2.2 环境因素除了上述的土地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环境因素:•气候条件:连栋温室的建设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例如,温室的材料和通风系统需要适应当地的气温和湿度。
•风向与风力:风向和风力也是选址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风向和风力对温室的通风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3. 结构设计3.1 温室类型连栋温室有多种类型,如坡屋顶温室、拱顶温室、平顶温室等。
选择合适的温室类型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农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预算等。
常见的温室材料包括玻璃、聚碳酸酯板(PC板)、聚乙烯薄膜等。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玻璃温室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但成本较高;而聚乙烯薄膜温室则价格相对较低,但寿命较短。
3.3 结构稳定性温室的结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温室结构时,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如风力、雪力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温室的稳定性,减少风险。
4. 施工步骤以下是连栋温室施工的常见步骤:4.1 地面准备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准备。
这包括除草、平整土地、打造排水系统等。
确保地面平坦和排水良好对温室的施工和后续的农作物生长都有重要的影响。
温室基础的施工需要根据温室的规模和结构设计进行,以确保温室的稳定性。
混凝土基础常常用于大型连栋温室,而小型温室则可以使用木质或金属基础。
连栋温室基础设计
基础是承受温室全部构件自重以及由骨架传下来的全部外荷载的构件,常用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
因温室一般是采用轻型钢结构,基础传给地基的力较轻,所以常采用墩形独立基础就能足够承受这些荷载。
对于地基承载力极低或地基各部位承载力差别较大的温室,为防止因不均匀沉陷时可采用条形基础。
基础最常用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柱脚常高出地面0. 25~0.30m ,常在柱墩内预埋锚固螺栓或锚固钢板,在安装时与柱脚用螺栓连接或焊接。
(一)基础设计基本要求
1.温室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的材料、基础类型、基础底面尺寸、基础的几何形状和底面距地表深度等内容。
2.进行基础设计的前提是首先要知道基础所要承受的荷载类型及其大小,其次要准确掌握地基持力层的位置、地耐力的大小和地基土壤性质;此外,还应了解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等。
当地常年冻土层深度也是基础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最小深度至少要有600mm ,且在冻土层以下。
3.基础要置于原状土层(未翻耕),或置于夯实的回填土或三合土上。
4.两温室相邻时,新建温室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温室基础。
当埋深大于原有温室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一般取相邻温室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二)常用基础类型
1.连续墙基
当立柱间距较小时,例如在1.2 m 以下,宜采用连续墙基。
连续墙基的材料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一般常采用砖石、混凝土。
垫层可采用灰土、三合土、素混凝土。
用这些材料砌筑的基础,抗压性能好,而抗弯性能差。
在砌墙基时,应将安装立柱或其他设备的预埋件准确地埋在适当位置。
2.混凝土柱桩基础
当立柱间距超过1.2m 时,用分离的混凝土柱桩和底脚作为基础比较适宜。
混凝土块的尺寸依温室高度、连跨数量、斜撑数量、土壤性质等参数确定。
3.混凝土方墩基础
连栋温室的跨距8~9m ,开间(立柱间距)在3~4m 时,在一般土壤承载能力情况下,中间立柱可使用如图所示上小下大的梯形混凝土方墩作为基础,周边立柱可使用如图所示的矩形混凝土方墩作为基础。
一般考虑温室应冬季运行,室内不会出现冻土,基础埋深可不受冻土层深度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不影响室内作物耕作和满足地基持力层的要求,一般可埋设在地面以下0.80~1.00m 深度。
图
4-11
常见连续墙基类型
与温室钢结构连接的预埋件都设置在基础顶部,预埋件的设计也是基础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埋件与上部结构连接方式主要有铰接、固接及弹性连接等方式。
表4-2 基础上部柱间允许最大尺寸偏差
项目
长度和宽度 方向柱距 总长度L 总宽度B 高度 最大尺寸偏差 ±10mm ±L/3000 ±B/3000 ±5mm 按设计高度
图4-14 矩形混凝土方墩
图4-12 混凝土柱桩 图4-13 梯形混凝土方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