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说服的艺术(周玄毅)
- 格式:docx
- 大小:19.31 KB
- 文档页数:6
反駁的八個層次周玄毅美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個IT 天才,也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不過他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整理出一套「反駁的層次」(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把網絡上常見的反對意見歸納為金字塔式的七層。
最等而下之的是謾罵(name-calling),比如中國網民最熟悉的「腦殘」、「樓主該吃藥了」之類。
稍有檔次的論戰,都不會出現這類言辭。
像李敖這樣狂得沒邊的人,也必須要澄清說,別人是罵蔣介石是混蛋,而他則是「證明」蔣介石是混蛋,所以並不是在謾罵。
可見,「謾罵= 不講理」這個公式,是誰也不敢否認的。
階層一《謾罵》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靠,腦殘一個!丙:呵呵,笑而不語(是的,貶諷也是一種謾罵)。
其次是人身攻擊,也就是對人不對事,有個拉丁文專名叫ad hominem,可見其源遠流長。
最常見的是亂貼標籤,「五毛」、「公知」的帽子滿天飛。
再高級點,則是指出由於存在利益相關,所以說話者的觀點不足為信。
比如專家往往跟相關領域有利利益瓜葛,所以專家的話都不能信;醫生開藥是能拿回扣的,所以醫生開的藥不能吃。
這種辯風又被稱為「污泉」,直譯為「在井里投毒」(poison the well),確實是非常形象——直接污染這口井,當然最為省事;我才懶得反駁你的觀點呢,直接把你這個人搞臭不就行了?補充一點:在邏輯中,所謂「人身攻擊的謬誤」,與一般所理解的人格侮辱不同——人身攻擊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罵人,而在於有沒有「藉由評論對方的性格、動機、職業、地位或處境,當成是對其論點的反駁」。
換言之,說「小明是個豬腦,咱們揍他」,不算-人身攻擊(言者只想侮辱,沒想藉此論證)。
-但若說「小明是個豬腦,所以他的論點一定錯」,則算人身攻擊。
階層二《人身攻擊》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你自己有沒有打過電玩?你懂什麼啊?丙:對不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最好還是聽專家的意見吧(是的,這同樣是人身攻擊)。
吴天:谢谢主席、评判、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
古人说:“青梅煮酒论英雄。
”今晚,就让我们以论做媒,以辩代酒,纵横古今,论英雄。
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东周列国传里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
”虽然只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出自东周列国志)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
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只有一种价值观,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念必然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共同协同与制约,使其展现精华,为我所用。
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现实基础。
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
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
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正是将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他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
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鼓励成功,这样的民族才能进步,这样的社会才能发展。
时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若不成功,我们将立于何处?信息时代,本土文化遭受强势挑战,若没有英雄,若没有英雄,我们又何以让后代感受身为华人的自豪。
追求成功,鼓励英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英雄追求成功,时代的成功追求英雄。
谢谢各位。
反方一辩发言: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
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
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
课程笔记一一“辩论:说服的艺术”第一讲前提:为什么和是什么一,前言:,1,凡是不以说服为目的的辩论,几乎都是抬杠2,学习辩论的两个误区:1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2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
二,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三,辩论是什么?1、什么东西很像辩论,却又不是辩论?(争吵)2、争吵和争论有何区别?争吵只有论断没有论证,争论是有论证的(混沌情绪化)(敌意quarel —喧闹wrangle —琐碎squabble —尖刻bicker)3、论断和论证有何区别?(前者对人,后者对事)(权威一强制一人身攻击一诉诸情感)四,辩论的核心:说服五,辩论的定义:"人生来自由而又处在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卢梭1、判一分别(批判思维)2、论(议)一凡言语,寻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证一说明(有理有据reason givi ng)西方:argument ; you need a argument;弄清楚debate :明确的辩题、辩方、规则、裁判结论: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活动。
1、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2、随时以理依据支持观点(给出的论证可以从美学、心里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3、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辩论是表演我们的说理能力)4、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批判思维:看辩论一直要保持一个为什么的心态。
六,课程结构: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讲: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一,辩论的首要态度是非暴力沟通。
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说服=从对方观点立场出发而改变对方。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11.论证每次我评新生赛的时候,往往最大的困惑就是听完双方的立论后,感觉和完成立场的论证都没有什么联系,而在具体的交锋中,又经常会听到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这样的提问:“难道您方不这么认为_X么”,而另一方则会回应“所以您方赞同_X么”。
双方的交锋很火热,却驴头不对马嘴。
我想究其原因,是很多初入辩论的同学并不知道如何在辩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具体的比赛中总是习惯于诉诸断言,而无法对于论点做有效的逻辑层面的检证和质疑。
因此让我们从此聊起。
2.生活中的论证与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最基础的论证,也就是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比如:李宗晟总是和队长顶嘴李宗晟被退队了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性的论证,它的重点不在于李宗晟被退队的事实,而是想解释发生这件事的原因,第一个命题则是给出了前提,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真的,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被退队。
同时日常生活里也充斥着断言,比如上文提及的李宗晟被退队后与朋友说:“王八蛋队长就是嫉妒我的才华。
”朋友可能会问起他说:“为什么呢?”宗晟回答:“这事就是这样子的。
”此时他的说法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断言,在每个命题里都包含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要说的对象,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要言说的,断言则是把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比如姚明是伟大运动员,郭敬明是烂片之王都是常见断言。
但断言不等同于真理,也不构成一个完整论证,它的正确与否是有待检验的,辩论场上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当对手询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诉诸断言说“这事就是这样的”,逃避了交锋和检证。
3.类比类比是我们经常用到一种手法,它是一种很棒的用来补充解释的手段,比如泰戈尔解释他心中美好的爱情的时候,他就是说“愿我的唉,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却又让你自由。
”类比用来解释时是很容易帮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的,因为他可以利用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事物与有待阐明的概念间搭建桥梁。
但在辩论赛中经常有人使用类比论证。
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公开课周玄毅老师第一课误区: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其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辩论是什么:争吵不是辩论;混沌情绪化,争吵和争论的区别;对人不对事,论断和论证的区别。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critical thinking;reason giving.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性活动: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随时以理据支持论点;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
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
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
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课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1、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
2、说服=从对方立场出发改变其观点。
3、从两方面看问题才能产生说服力。
包容性的来源:辩论双发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
自省才能稳固立论:包容才能有效辩护。
荀子:辩而不说者,争也。
:辩论却不能说服对方,是不包容,不承认对方辩题的合理性。
第三课: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各类俗称专家,比如搜索某一个领域的比较专业的资料,要学会搜索技巧,并要有平时的储备,比如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数据、分析、文献等。
学辩论的正确途径:思维到口才先要想清楚,再说。
头脑清晰【洞悉事理】与善解人意【体察人心】同样重要。
感悟:同情之理解,个体化、处境化、直觉化多看好东西,好文学,就能培养出感悟的东西。
条剖缕析等能力需要练习。
第四课辩论的组织组织方法:辩题、流程、评判【规则、顺序、评价标准】辩论的分类:法庭、政策、竞选、学术、辩论赛<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设定辩题:精确界定、免生枝节、真正对立。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李凤成【什么是辩论式作文】辩论式作文,就是命题者针对他人已有的观点、态度,让写作者进行感知、思考并进行辨析的一种作文。
观点、态度明确,有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意蕴丰富,则给学生广阔的立意空间,进而产生更多精妙的构思。
辩论式作文与驳论式作文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会着眼于对方言论中的矛盾之处,但辩论式作文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揭露对方的矛盾,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说得更直白一些,驳论文是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辩论式作文则是从矛盾入手,理性思辨,得出真理。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玄毅强调:“辩论的真正核心是说服。
”辩论式作文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统筹分析的能力。
【辩论式作文有哪些类型】辩论式作文主要有三种:比较式、利弊式、是非式。
一、比较式比较式辩论作文是就试题材料中的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鉴别,最终做出选择,写作任务如写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写作时应主要抓住事物的两方面来思考,还可以导入第三方,让比较式辩论走向深入。
例如2015年全国卷一卷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上述试题任务明确,而且基本的方向是确定的——小陈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因为涉及多个对象,这些对象的做法有些合适,有些不合适,考生在写作时就需要进行“权衡”,说清是非,做出选择。
黄执中关于辩论的十句话解读----周玄毅版一、沒有無敵的論點,只有無敵的辯士。
此观点具有两层意思一层:任何辩题成立的前提就在于不存在逻辑上的不可辩驳。
二层:同样的论点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将产生不同的效果。
辩论的关键在于修炼辩手自身的素质。
在辩论场上永远都只能靠自己。
二、價值才有爭議,事實不會有爭議,所謂「有爭議的事實」,其實都只是資訊不足。
有争议的是价值,而不是事实,事实的争议不是关键。
对立的是价值观,人类历史上有两种不断斗争的价值取向,冷头脑和热心肠。
这两种价值观谁都无法取代谁。
热心肠:改善世界,煽情,渲染,理想主义(民主党,左派),热心肠的人只看得到事物的价值,却看不到背后的价格冷头脑:保守,冷静,权衡,(共和党,右派),冷头脑的人在乎的是事物的价格而不是价值。
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也是在这两种状态中不断转换,年轻的时候是激进的左派,年长后将转变为稳健的右派。
三、事物的優點,其實是用它在其他領域的缺點換來的,反之亦然。
事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人的性格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境界的高下之分。
从辩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以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辩风和说话方式,不要去盲目地模仿,正如齐白石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我们学习的是别人的优点,是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而不是改变。
如果辩论需要你改变自己,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那就不要去辩论了,没有意义。
四、你永遠不能「真正的」證明任何事,你的證明,只能建立在對方無法負起舉證責任之上。
举证责任之所在,是败诉之所在。
在辩论上,即使对方证明我方错误,也不能证明他方正确---析取错误→→→我们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证明力和逻辑力,但要尽可能达到说服力,说出观众想说而没说出的话,使人心悦诚服的话。
→→→如果我们的辩论永远都只能给懂的人听,这样的辩论是没有人听的。
简而言之,辩论要说人话。
五、不要證明你的對手是錯的,而是要利用你的對手來證明你是對的。
辩论娱乐化是辩论之福谢谢主席评委,在场的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是:辩论娱乐化是辩论之福。
开宗明义,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辨证地看待问题,深度地发掘问题。
娱乐化即增加趣味性的方式。
辩论娱乐化是指用娱乐化修饰辩论,以幽默风趣的形式阐述客观实际的道理使第三方信服。
基于此,我方的评判标准是辩论娱乐化是否促进辩论发展。
我将代表我方从如下三点进行阐述。
第一从受众角度出发,娱乐化相比于传统形式,因其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更符合新时代大众需求,更易被大众接受。
《国辩20年》一文中写道:因国际大专辩论会辩题局限缺乏时代气息、辩论赛过于注重名次而缺乏多样辩风,“国辩”这个品牌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可是在2016年开播的《奇葩说》却使辩论再一次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其第一季点击量已经超过三亿,豆瓣评分高达9.2分。
以《奇葩说》为代表的娱乐化的辩论节目或是辩论赛,辩题生动有趣而吸引人,论证过程也因加入段子、带入情境等更接地气,符合了当今大众对于新式辩论的需求,更好地被大众接受。
第二从辩手角度出发,辩论娱乐化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使辩手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与反馈度,更加热爱辩论。
今天我们在这里打辩论,我们都不会认同对方的观点,那么想要说服的除了评委,当然还有场下的观众。
我们对辩题深入剖析与思考,更想要得到场下观众的认同或是反馈。
传统辩论的表现形式是常规的辩论赛,辩手需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运用技巧说明道理,因此听众的代入感与参与度无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反观辩论娱乐化,辩题的选择更贴近生活,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辩手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论证,更有代入感,让听众更好地接受与理解,他们的认同与反馈也能激发辩手对于辩论的兴趣与热爱。
热爱辩论的辩手,是更有利于发扬辩论艺术的。
第三从辩论本身出发,辩论娱乐化在不改变辩论本质的同时,促进了辩论的广泛传播。
可能对方辩友认为辩论本就是小众,娱乐化的辩论最终会破坏辩论的纯粹度,可我方认为,辩论不应该只是一群热爱辩论的人们的孤芳自赏,辩论需要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推广。
当你手里拿着一个锤子的时候,你看什么都是钉子。
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归因要适度
特设性假说:
带来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多
预测
把复杂的事态剪辑成明确的事实
当你看到所有人都是混蛋的时候,咳咳~
生命是用生殖方式传播的一种疾病,死亡率为100%
当你学会了很多专业的东西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忘记,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跟你的生活体验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
你很可能油然而生出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但是你必须要尊重反对你意见的人的生存体验。
wd:觉得比人傻的人,自己也不会多聪明(说这句话就是在给自己下套)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宣王:“嗦嘚嘶嘞!”
女生的感觉比男生的理智更准确。
如何衡量生命的价格?
辩论要多说“对呀”
wd:自由主义者并不比民粹主义者高明多少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假设的。
一个错误的前提可以推导出很多荒谬的结果。
让是不是一种美德
周玄毅:(正方一辩)十分幽默的开篇,提及了让,控场能力和现场感染力都很强。
现场反应能力非常强
之后开始对辩题进行分析,让是美德,对让进行了定义,将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我的人格让位于你的人格,而“德”定义为尊重。
又给德规划了它的适用领域,明文规则以外的一种规则。
周玄毅现场感染力非常强,举得例子也很生活化,既然观众感觉幽默,也能有切身的实感黄执中(反方四辩)现场反应能力非常强,直接指出正方一辩中没有提到的一个点,争着让的时候,让不利于规则,不过被周玄毅化解了。
黄执中的逻辑能力非常强
反方一辩(邱晨)让子啊本质上干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并且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之后邱晨又提到了在规则已经建立的方面,让不是美德,这一点刚刚正方也已经说过了,所以没什么用,显得应变能力略显不足。
之后说在规则还没有建立的地方,让会破坏规则建立的可能
正方四辩。
2018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正方:武汉大学队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马来亚大学队钱不是万恶之源主席:蔡萦主席:首先有请正方一辩蒋舸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
(掌声)蒋舸: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圣经》中“失乐园” 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了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
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一方面,钱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一般等价物。
它具有无限的效力,因此能煽起人的无穷贪欲。
但是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金钱的占有又都是有限的,无限的欲望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
正是金钱这种效用无限性和占有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它比其他任何物品都更能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人邪恶。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
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
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性、尊严被待价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铜臭之气。
莎士比亚早就揭露道: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正因为金钱具有如此混淆是非,颠倒乾坤的无边法力,它才成为了滋生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肆意蔓延的深刻根源。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
钱本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作了顶礼膜拜的上帝。
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时间警示)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
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
当钱从手段上上升为目的的时候,人却从主人沦落为了奴隶。
诚然,是有人能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但是这是因为他们主观上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客观上又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
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病毒免疫,就否认病毒是病的根源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人能在灯红酒绿面前洁身自好,就否认钱是万恶之源。
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鄂教高函〔2014〕16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12〕7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办函〔2014〕3号),经有关高校建设和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遴选,现确定55门课程为“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列入2014年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课程,要在校园网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同时,以链接的形式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公共平台网站”免费公开展示。
二、高校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开放,注重课程推广,发挥好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三、对上网展示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在推荐国家级项目时,予以优先考虑。
学校对批准建设的“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应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并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培育、建设和使用。
附件: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2014年5月20日附件:2014年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序号课程名称学校主讲教师讲数和总时长1历史的三国与“演义”的三国武汉大学陈文新8讲,290分钟2说文解字武汉大学万献初12讲,480分钟3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周玄毅12讲,468分钟4急救常识武汉大学赵剡6讲,192分钟5健康生活与人体结构华中科技大学李正莉6讲,236分钟6公关的智慧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6讲,300分钟7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5讲,200分钟8社会调查--从经验走向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徐晓军8讲,321分钟9俄罗斯文化要略华中师范大学刘永红5讲,212分钟10天文掠影华中师范大学王宏志8讲,282分钟11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武汉理工大学易鹏11讲,427分钟12现代生活中的信号处理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刘泉、姜德生等5讲,221分钟13人·车·社会武汉理工大学华林、张国方等8讲,345分钟14珠宝玉石的鉴别与评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尹作为、杨明星等(6人)7讲,7学时15人类合作行为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辉(4人)6讲,6学时16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梅丽霞8讲,320分钟17戏剧欣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德才、李纲等13讲,600分钟18影视刑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齐文远、欧阳竹筠等5讲,175分钟19地质与奇观华中农业大学刘凡5讲,225分钟20蘑菇与人类生活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7讲,315分钟21美味水果的选育华中农业大学姜玲5讲,225分钟22园艺专业导论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胡春根等(曹家树,高俊平,邓秀新)5讲,225分钟23宠物犬的饲养与呵护华中农业大学熊家军7讲,315分钟24中华农业与生态文明华中农业大学李恺,黄运丽5讲,225分钟25微生物与资源环境中南民族大学何冬兰、李晓华等(5人)6讲,225分钟26英语畅谈中国湖北大学王志茹、王瑰等(6人)6讲254分钟27灾害救援与防疫武汉科技大学张玲5讲216分钟28胡适的人生与风范三峡大学胡俊修6讲220分钟29用光记录世界长江大学程庆华、扬长铭等(3人)6讲275分钟30中国周边外交热点问题述评江汉大学刘利6讲413分钟31从植物纤维揭示造纸术的奥秘湖北工业大学谢益民等6讲200分钟32谁来给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的困境与出路武汉工程大学舒先林5讲225分钟33生命要素与医药工业武汉工程大学张珩、王凯等(4人)6讲261分钟34印染面料图案设计武汉纺织大学高波、秦栗等(3人)5讲200分钟35轻轻松松用食疗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7讲307分钟36生活常见伤害救助及康复指导武汉轻工大学王旋、胡翔等(6)7讲279分钟37汽车与材料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张红霞、李建等(4人)6讲237分钟38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湖北民族学院李莉、宋俊宏等(4)6讲270分钟39生物化学与健康、疾病湖北医药学院严世荣5学170分钟40千年黄鹤:黄鹤楼的文化印象湖北经济学院钟一鸣6讲238分钟41健身气功·易筋经武汉体育学院石爱桥5讲232分钟42从巴洛克到印象主义-17至19世纪欧洲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刘晓畅、任珊珊5讲247分钟43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范例述评湖北师范学院江新华、王文等(4)5讲226分钟44当代襄阳文学作家作品鉴赏湖北文理学院张治国、袁仕萍等6讲285分钟45国文读解湖北工程学院王随仁、李天喜等(8人)8讲346分钟46野外生存体验与素质教育湖北科技学院施俊、李涛、邱承柏、张军5讲195分钟47保健推拿黄冈师范学院凌波5讲197分钟48电工电子技术与现代生活湖北理工学院潘超、孙松等(6人)6讲240分钟49健美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王珺、尹开宁等7人7讲210分钟50生活中的C程序设计荆楚理工学院任正云、田原等(5人)9讲366分钟5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吕慧英5讲160分钟52电子商务概论汉口学院吴红、沈金波等(6人)8讲349分钟53工程测量武昌理工学院王金玲、邱福清等(6人)9讲361分钟54道德与健康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吕海清、黎七雄6讲251分钟55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黄东斌8讲336分钟——结束——。
周玄毅辩论十二讲笔记引言概述:周玄毅辩论十二讲是一系列关于辩论技巧和论证方法的讲座,旨在提高辩论者的辩论能力和思维逻辑。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这十二讲的内容,包括辩论的基本原则、论证的逻辑结构、证据的使用、反驳的技巧以及辩论的实践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辩论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辩论,并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正文内容:1. 辩论的基本原则1.1 立场明确:辩论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并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1.2 尊重对手:辩论应该是基于理性和尊重的交流,辩论者要尊重对手的观点,并避免人身攻击。
1.3 逻辑严谨:辩论者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构建合理的论证链条,确保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
2. 论证的逻辑结构2.1 主题陈述:辩论者需要明确主题陈述,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2.2 分析论证:辩论者需要对主题进行分析,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3 反驳对方:辩论者需要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揭示其论证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3. 证据的使用3.1 选择合适的证据:辩论者需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2 引用准确的数据:辩论者需要引用准确的数据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3.3 分析证据的可靠性:辩论者需要对证据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其可靠性和权威性。
4. 反驳的技巧4.1 指出论证漏洞:辩论者需要找出对方论证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4.2 提出反例:辩论者可以通过提出反例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展示其观点的局限性。
4.3 引用权威观点:辩论者可以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5. 辩论的实践应用5.1 辩论赛:辩论者可以参加辩论赛,锻炼辩论技巧,并与其他辩论者进行交流和竞争。
5.2 公共演讲:辩论者可以通过公共演讲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听众进行互动和辩论。
5.3 社交辩论:辩论者可以在社交场合中运用辩论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辩论。
总结:通过学习周玄毅辩论十二讲的内容,辩论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和思维逻辑。
·辩行记·1、沉默的辩手与不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理论)对于辩论这个圈子,一个最为典型的刻板印象是:这是一群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得理不饶人没理搅三分,文字游戏玩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遇到争吵就像苍蝇见了血网游开了挂的家伙。
我不得不说,这种描述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至少符合我们对于大多数电视辩论赛节目的观感。
不过,玩辩论固然是以争论为乐,但是真正玩懂了却经常会觉得没啥好争的,以至于我所认识的一些非常优秀的辩手,平日里甚至都有点轻度自闭的迹象。
何以故?因为以深入剖析的辩论视角观之,在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争论中,对立的并不是观点而只是情绪,并不是根本立场而只是表述方式。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伯兰特·罗素为伦敦《新政治家与国家》(New Statesman and Nation)杂志设计的一个被称为“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的游戏。
规则很简单,分别用“我”、“你”、“他”这三个人称,以褒义、中性和贬义这三种形式表述同一个意思。
罗素用“我坚定,你倔强,他呆板”开了个头,读者的参赛作品很多,个人比较喜欢有“我活泼,你多话,他醉了”;“我义愤,你生气,他暴怒”;“我重新考虑过,你改变了主意,他违背了诺言”之类。
当然,如果我们的读者有兴趣,大可以再按着这个思路总结出一连串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其实更多的是形容词),反正基本原则是:乍看冰火不相容,细想其实一码事。
除了罗素这个居心叵测的文字游戏,再举两个实证的例子。
1993年《时代》和CNN搞了一个联合民意调查——“应当通过立法来禁止利益集团赞助竞选吗?”大约40%的人表示同意;同年的另一个民意测验提问:“应该通过立法来消除所有特殊利益者给候选人大笔金钱的可能性吗?”这回大概有80%的人表示同意。
这40%的统计差别背后,有实质的政策差别吗?2000年的纽约时报又玩了一个类似的花样,当被问及“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应当用做新的政府计划的资金”时,25%的接受调查者选择后者;当问题变成“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用于教育、环保、医疗、打击犯罪和军事防御等新计划上?”却有69%的人同意后者。
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陈铭、周玄毅、马薇薇、黄执中巅峰对决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陈铭、周玄毅、马薇薇、黄执中巅峰对决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看陈铭、周玄毅、马薇薇、黄执中的巅峰对决。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的观看视频,希望你们喜欢。
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人物介绍陈铭因2013年参加第一季《超级演说家》的一段演讲视频而在网络上爆红。
被称为“全世界最会说话的年轻人”、“国际大专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电视节目主持人”、“博士”、“高校教师”等。
周玄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赵林的得意门生,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哲学院博士生讲师、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
2015年,参加《奇葩说》第二季。
马薇薇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硕士,曾和辩友代表中大参与200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并获得冠军,在由高晓松、蔡康永等文化名人加盟打造的视频辩论节目《奇葩说》中以其出色的辩才、犀利的反击、鬼马的语言获得广大网友追捧,被网友誉为“辩神”、“金句女魔头”。
马薇薇的堪称辩论赛里面的奇迹辩论法。
辩风不是戏辩,行为中规中矩,没有丝毫的“越权”。
黄执中台湾辩手。
曾获得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亚军兼最佳辩手、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亚军兼最佳辩手等。
被华语辩论网评为华语辩坛十大风云人物。
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视频看完“第二届华语辩论赛明星赛”的人还看:1.2016华语辩论世界杯视频青岛二中VS湖南大学2.国际大专辩论赛视频下载3.趣味辩论赛全程高清视频4.首届全国大学生辩论赛视频5.世博辩论赛世博辩论赛全国半决赛视频。
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公开课周玄毅老师第一课误区: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其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辩论是什么:争吵不是辩论;混沌情绪化,争吵和争论的区别;对人不对事,论断和论证的区别。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critical thinking;reason giving.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性活动: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随时以理据支持论点;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
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
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
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课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1、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
2、说服=从对方立场出发改变其观点。
3、从两方面看问题才能产生说服力。
包容性的来源:辩论双发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
自省才能稳固立论:包容才能有效辩护。
荀子:辩而不说者,争也。
:辩论却不能说服对方,是不包容,不承认对方辩题的合理性。
第三课: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各类俗称专家,比如搜索某一个领域的比较专业的资料,要学会搜索技巧,并要有平时的储备,比如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数据、分析、文献等。
学辩论的正确途径:思维到口才先要想清楚,再说。
头脑清晰【洞悉事理】与善解人意【体察人心】同样重要。
感悟:同情之理解,个体化、处境化、直觉化多看好东西,好文学,就能培养出感悟的东西。
条剖缕析等能力需要练习。
第四课辩论的组织组织方法:辩题、流程、评判【规则、顺序、评价标准】辩论的分类:法庭、政策、竞选、学术、辩论赛<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设定辩题:精确界定、免生枝节、真正对立。
辩题的四种类型:事实、政策、价值、哲理。
事实与政策类辩题的辩论要点:事实:检视资料、衡量数据、评价理论(比如:适度饮酒是否有益健康)政策: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比如:是否应加税以限制酒精饮料销售)怎样理解不同的赛制:注重实用性的:奥瑞冈赛制(强制交锋+资料检视)正反方交替申论-质询,结辩,(抗议)讲评。
注重观赏性的:新加坡赛制正反方1-3辩交替陈词,自由辩论交替发言,反-正方4辩总结陈词,评委讲评。
不同的评判标准:评价辩论VS评价立场:【白板原则(听者无立场,无知)VS自由心证(说服)计分制VS投票制专业裁判VS大众裁判】第五课战略与战术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我方对的原因、对方错的原因】立论:战略战术事实问题:检视资料、衡量数据、评价理论政策问题: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损益比。
价值问题:遵循常识、追求共鸣、提供指导。
立论的战略方向:(以为明白其实是不明白的;诡辩、狡辩是否是辩;)注意对抗环境;注意论证成本【最短的话达到最好的效益】;以受众为核心【需要什么、关注什么】。
立论的战术原则——六式切割【构想可能受到的质疑,排除明显不对的点,切开不理,不受干扰】、捆绑【捆绑自身优势、捆绑对方劣势,自己观点与大家已经接受的观点捆绑,这样于情感上对自己有利。
他切你就捆,他捆你就切。
】、处境化【视界融合、能近取譬】。
发掘【新角度、新材料、新方法】、整理【一以贯之、分门别类】、求合题【以一方的角度看到双方的道理】。
第六课质询【受控制的交锋】:听比说重要质询-盘问-攻辩——询问质询是让观点充分呈现【确认-推翻/弱化】质询之道:明晰的问题+认真的倾听质询的基本思路:庖丁解牛(发现缝隙)找到问题、结论和理由注意含糊的词语发掘隐含信息,重建推理过程发现自相矛盾或有悖情理之处寻找不当类比和有争议的事实评价衡量标准、审核统计方式提出竞争性假说第七课:反驳——不被忽悠的秘诀【回击谬误】反驳是因为有问题,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1、不规则动词2、三类谬误3、滑坡论证和归谬4、二难推理的攻防不规则动词:构建反驳/避免无谓争论——同一个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说你犹豫不决,你说只是三思而后行。
(日常生活可以练习不规则动词,如勇敢—莽撞、激情—幼稚等等)1、含混谬误(分解、合成、重读【全场一折起】、双关、歧义)、2、预设谬误(偶然/逆偶然【东北人都会喝酒?】、丐题【不能从问题本身找答案,如人都是有理性的,反问“没有理性还是人吗?”】、缘出前物、复杂问句【你是不是洗心革面了?—我为什么洗心革面。
】)、3、相干性谬误【简单而最常见,反驳相干性谬误时,不要跟着它离题】(不相干结论、诉诸威胁、诉诸情感、人身攻击、诉诸不当权威、诉诸无知)。
滑坡论证和归谬现在说谎、以后偷东西进监狱。
纣王象箸而箕子惧。
滑坡论证的关键是“坡是否够滑”,其推理是否成立。
归(整理出逻辑)谬(推导出荒谬),是一切反驳的核心,归谬的要义是原则的可类比性。
二难推理攻防知道者悖论:懂得不用说,不懂的说了也理解不了。
推理悖论:推理超出前提则无效,不超出前提则无聊。
莫顿之叉:奢侈者花得多应征重税,节俭者攒得多也应征重税。
1、绕过死角:没有人懂或者不懂到如此极端2、直击一端:不超出前提仍可以有意义。
3、反向二难推理:奢侈者攒的少,节俭者花得少4、追问前提以破除两难:半费之诉第八课总结【结辩】:观点的升华常见问题:另起炉灶(脱离场上实际情况)、睚眦必报(抓不住重点、)、晚节不保(无力进行深化)。
思路明确、条剖缕析对人情世故的深切体悟洞察抓住受众是什么样的心理和价值观【周老师拿出黄执中的辩论视频举例,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不知道其他方面,比如最近讨论的一些舆论,但是二位的辩论才学都是很值得学习的。
】第九课事实之辩“事实”不能自行说明问题两小儿辩日:相反理论皆有事实支撑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观无法被事实驳倒【没办法】被猫咬伤者四成有抑郁症:因果的复杂性【原因很复杂,怎可简单视之】事实与雄辩不存在谁胜于谁的问题事实是什么,离不开你所秉持的理论(鸡蛋是食品,对于鸡来说,是子女)所谓事实之辩,其实是理论体系的优劣比较事实之辩的实质1、观察渗透理论【认识论,有你自己理论、价值的根基、基础在。
】,没有纯粹的事实,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不同理论的博弈。
2、孤证不立,统计数字又容易出问题【统计方法、统计样本的问题】,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对统计结果的争论3、即使科学界有共识,公众仍有观感【公众自己的理解不一样】,很多事实之辩实质是价值观冲突。
什么是好的理论?经验性:并非以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指向相关性:对因果的追溯是适度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普遍性:反对“特设性假说”探索性:有证伪之可能性的预测【完全正确的话—废话】简单性:奥卡姆剃刀【尽可能简单的理论解释尽可能多的事实】或叫做思维经济原则协调性:尽可能与既有知识/价值体系相容观察渗透理论,事实基于假说假说的误导:喜欢什么假说,就看到什么事实假说的引导:假说有可能坐实成事实自我求证:把繁杂事态剪辑成明确事实【星座、迷信】偏见性抽样:有意无意的改变调查对象缘出前物: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第十课价值之辩价值冲突是辩论中的草蛇灰线价值观的冲突,源于争论双方的生存体验价值观之辩的要义不是辩驳,而是发掘价值观自测:前提公平/结果公平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秩序和自由哪个更重要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争论:言辞之争、标准/概念之争、实质争论(价值、事实)为什么价值才是可辩性的最终核心?思维是通过概念进行的,概念是通过定义得到的,但是定义却并不是描述和总归得出的定义:规范性和描述性价值:仁与智仁:感悟、温情、平等、结果公平、政府、道德、民粹、福利、热心肠...智:理智、冷峻、自由、前提公平、机会、市场、法律、精英...智者须见仁中之智,仁者须见智中之仁第十一课政策之辩为什么我们应当如此?政策之辩的核心:应当政策之辩的内容:事实+价值政策之辩的方向:情(价值情感)理(事例数据)交融政策辩论的基本框架改变现状【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才可以】(正)VS维持现状【存在即是合理、具有推定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反需满足以下四点才可以政策性改变:需要性(病症):当务之急根属性(病因):对症下药解决力(药效):政策利益损益比(权衡):变动成本政策辩论—人命可以计算第十二课哲理之辩哲理之辩是辩论的真正核心哲理之辩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真理是越辩越明吗?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等等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思与悟)杨禽之辩(原则(智者)与应变(仁者))杨朱—自由市场信奉者孟子:原则与应变看问题不能在极端情况下比较,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的确需要应变。
孟子:性善之辩荀子:性恶之辩类比只是修辞,并没有说服意义。
全课总结辩论以学理为归宿辩论是为了厘清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