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毅 辩论:说服的艺术 1 基础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2
反駁的八個層次周玄毅美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個IT 天才,也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不過他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整理出一套「反駁的層次」(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把網絡上常見的反對意見歸納為金字塔式的七層。
最等而下之的是謾罵(name-calling),比如中國網民最熟悉的「腦殘」、「樓主該吃藥了」之類。
稍有檔次的論戰,都不會出現這類言辭。
像李敖這樣狂得沒邊的人,也必須要澄清說,別人是罵蔣介石是混蛋,而他則是「證明」蔣介石是混蛋,所以並不是在謾罵。
可見,「謾罵= 不講理」這個公式,是誰也不敢否認的。
階層一《謾罵》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靠,腦殘一個!丙:呵呵,笑而不語(是的,貶諷也是一種謾罵)。
其次是人身攻擊,也就是對人不對事,有個拉丁文專名叫ad hominem,可見其源遠流長。
最常見的是亂貼標籤,「五毛」、「公知」的帽子滿天飛。
再高級點,則是指出由於存在利益相關,所以說話者的觀點不足為信。
比如專家往往跟相關領域有利利益瓜葛,所以專家的話都不能信;醫生開藥是能拿回扣的,所以醫生開的藥不能吃。
這種辯風又被稱為「污泉」,直譯為「在井里投毒」(poison the well),確實是非常形象——直接污染這口井,當然最為省事;我才懶得反駁你的觀點呢,直接把你這個人搞臭不就行了?補充一點:在邏輯中,所謂「人身攻擊的謬誤」,與一般所理解的人格侮辱不同——人身攻擊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罵人,而在於有沒有「藉由評論對方的性格、動機、職業、地位或處境,當成是對其論點的反駁」。
換言之,說「小明是個豬腦,咱們揍他」,不算-人身攻擊(言者只想侮辱,沒想藉此論證)。
-但若說「小明是個豬腦,所以他的論點一定錯」,則算人身攻擊。
階層二《人身攻擊》甲:暴力電玩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導致偏差行為的產生,我建議政府應該多管管。
乙:你自己有沒有打過電玩?你懂什麼啊?丙:對不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最好還是聽專家的意見吧(是的,這同樣是人身攻擊)。
课程笔记一一“辩论:说服的艺术”第一讲前提:为什么和是什么一,前言:,1,凡是不以说服为目的的辩论,几乎都是抬杠2,学习辩论的两个误区:1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2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
二,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三,辩论是什么?1、什么东西很像辩论,却又不是辩论?(争吵)2、争吵和争论有何区别?争吵只有论断没有论证,争论是有论证的(混沌情绪化)(敌意quarel —喧闹wrangle —琐碎squabble —尖刻bicker)3、论断和论证有何区别?(前者对人,后者对事)(权威一强制一人身攻击一诉诸情感)四,辩论的核心:说服五,辩论的定义:"人生来自由而又处在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卢梭1、判一分别(批判思维)2、论(议)一凡言语,寻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证一说明(有理有据reason givi ng)西方:argument ; you need a argument;弄清楚debate :明确的辩题、辩方、规则、裁判结论: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活动。
1、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2、随时以理依据支持观点(给出的论证可以从美学、心里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3、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辩论是表演我们的说理能力)4、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批判思维:看辩论一直要保持一个为什么的心态。
六,课程结构: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讲: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一,辩论的首要态度是非暴力沟通。
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说服=从对方观点立场出发而改变对方。
.'.烛之武的论辩艺术第一,说辞讲究语言艺术。
既有明确的说理又有隐晦的暗示;有设问也有反问;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的对比中,把“阙秦利晋”的论点逐渐展开,说的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为了打动秦穆公他抓住其心理,围绕其利益,体贴关怀,言辞委婉动听,曲尽其意,让人拍案叫绝。
第二,雄辩的逻辑力量。
先是考虑秦的利害关系,越过别的国家攻打郑国有难度。
接着又指出攻打郑国只能增加晋国的力量。
反面论说,保全了郑国可以为以后秦国提供便利,也可以牵制晋国,便于秦国的强大。
这样正反说明自己的观点,让人觉得说理环环相扣,脉络清楚,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
第三,奇特社会效果。
烛之武站在保卫国家的立场,不计较个人利益,不但敢于为国赴难,而且机敏非凡,娴于辞令。
后来秦晋之战,郑国就利用秦、晋、楚三国争霸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自己。
辩论——说服的艺术武汉大学公开课周玄毅老师第一课误区:太过于注重表现自己;太过于注重压服对方为什么要学习辩论:1、观点冲突无处不在;(社会动物的高度自主性,为什么又有分歧,辩论能够澄清问题的根本冲突所在)2、辩论是争端的唯一正解;(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辩论达到了解冲突的解决方式)3、好的辩论极其难得;(社会上大多数是情感的宣泄和两种观点的对立)4、说服力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辩论是什么:争吵不是辩论;混沌情绪化,争吵和争论的区别;对人不对事,论断和论证的区别。
真理越辩越明。
辩论:critical thinking;reason giving.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张特定立场的说理性活动:持有明确的对立主张;随时以理据支持论点;以中立第三方为对象;以说服和共识为目标。
基础理论:定义、态度、能力、组织。
环节拆解:立论、质询、反驳、总结。
类型分析:事实之辩、价值之辩、政策之辩、哲理之辩。
第二课态度:包容精神与协商理性1、辩论以说服(而非冲突)为第一要义。
2、说服=从对方立场出发改变其观点。
3、从两方面看问题才能产生说服力。
包容性的来源:辩论双发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
自省才能稳固立论:包容才能有效辩护。
荀子:辩而不说者,争也。
:辩论却不能说服对方,是不包容,不承认对方辩题的合理性。
第三课:辩论的基本能力:思维与感悟各类俗称专家,比如搜索某一个领域的比较专业的资料,要学会搜索技巧,并要有平时的储备,比如知道在哪里找到这些数据、分析、文献等。
学辩论的正确途径:思维到口才先要想清楚,再说。
头脑清晰【洞悉事理】与善解人意【体察人心】同样重要。
感悟:同情之理解,个体化、处境化、直觉化多看好东西,好文学,就能培养出感悟的东西。
条剖缕析等能力需要练习。
第四课辩论的组织组织方法:辩题、流程、评判【规则、顺序、评价标准】辩论的分类:法庭、政策、竞选、学术、辩论赛<罗伯特议事规则>如何设定辩题:精确界定、免生枝节、真正对立。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掌握说服他人的艺术”。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环境中,说服他人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我们是要说服家人朋友支持自己的决定,还是要说服同事合作推动一个项目,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说服技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而有力地说服他人呢?首先,说服他人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任何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通过积极倾听对方的观点和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立场和诉求。
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我们要注意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进行陈述,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行话或专业术语,以确保对方能够准确理解我们的意图。
其次,说服他人需要我们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
只有深入理解并熟知所要说服的内容,我们才能做到真实而有力地表达。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我们可以展现出我们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和信任度,从而更有说服力地影响他人。
当然,我们也需要善于使用例证、统计数据等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论点,使得说服过程更加客观可信。
此外,说服他人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到对方的抵触或质疑。
这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被情绪左右。
我们要用理性和逻辑去回应对方的质疑,避免陷入无谓的争吵和情绪化的讨论。
相反,我们应该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观点,以此来建立互信和共识。
最后,说服他人需要我们具备信念和坚持。
在面对困难和反对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所说的是正确和有价值的。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来打动他人,使他们认同我们的观点并愿意跟随我们的行动。
总结起来,掌握说服他人的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充分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坚定的信念,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和说服他人。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环境中,这种技能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
说服的艺术作者:肖孟佳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年第02期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是对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只有懂得尊重自己,才可能尊重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
说话是什么?在林语堂先生眼里是一门艺术;在刘震云的小说《手机》里,它是费教授的书名;在卡耐基的成功学里,它是一种工具;在郭德纲的相声里,它成了一门民间曲艺;在天天拿话筒主持节目的蔡康永笔下,它成了一项最划算的事情。
善用语言是一门技能,有时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服”教育,便是高校辅导员善用语言艺术的一种教育方式。
说服,要因人而异。
世上没有能开任何锁的万能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同样,说服学生,只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及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辅导员要先了解学生的现实表现及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家庭、性格、爱好、情绪、态度等有着充分的了解,清楚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全面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况而异地进行说服教育。
对性格开朗、直爽的学生,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对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学生,应由远而近,旁敲侧击;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可采用商讨的方式;对成绩好的学生,可直接提出他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建议;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提出建议;对同一个学生,还要注意选择说服的时机。
做到这些,说服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服,要以理服人。
摆事实、讲道理、启发自觉。
道理要讲得透彻、入情、合理,事实要摆得真实、具体、充分、有力,要使人确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进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动,心悦诚服。
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只讲“理”,不讲“情”,学生便不能真正地被感化。
作为辅导员,要能善于融情于理,融情于辞,言之为出,情在理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
笔者所负责的系里有一位男生,因为沉迷于电脑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失去了学习兴趣,谈起电脑游戏津津乐道。
说服的艺术演讲中的说服技巧说服的艺术:演讲中的说服技巧在现代社会中,演讲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商界谈判还是学术讲座,说服别人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演讲中的一些常用说服技巧,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说服能力。
首先,一个好的演讲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演讲者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演讲内容,将各个主要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框架。
这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并随着演讲的展开逐渐接受这些观点。
其次,充分准备是成功演讲的关键。
演讲者需要事先对演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收集相关证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演讲者就能够以权威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观众更容易接受。
同时,备选案例和故事也是很有效的说服手段,可以生动而具体地向观众展示一个观点的可行性。
另外,演讲中的语言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词清晰简明,避免长篇大论,有时会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修辞手法和幽默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更好地让观众参与到演讲中来。
然而,演讲者应该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的语言,以免使观众产生困惑或疏离感。
此外,演讲者的身体语言也是影响演讲效果的重要因素。
演讲者应该注重言行一致,通过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来加强自己的观点。
姿势自然、手势得体可以增强说服力,但过度夸张的动作则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的声音也需要控制,音量、语速和语调应该适度变化,以保持听众的兴趣与注意力。
此外,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也是说服的艺术。
演讲者可以通过故事、事实和情感真诚地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当观众感受到演讲者与他们有共同的经历或情感时,他们更有可能认同演讲者的观点。
因此,演讲者应该尽量展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试图理解和回应观众的需求和关切。
最后,演讲者应该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
当演讲者能够表现出自信和自信时,他们更容易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需要演讲者对自己的观点有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们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