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1)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4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图文详解参考答案:课文4 曹冲称象—、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通用5篇)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王、每、今、画、公、玉、兰、回”,会认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护春天。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春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春天有什么?你最喜欢春天里什么?2、这个春天,小丽和同学们一起找春天,可空手而归,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3、板书课题:《有趣的作业》。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将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3、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生字。
1、读课后生字,同座互查,全对的同学画一面红旗。
2、分组读生字,开火车抽读字卡。
3、“我会说”游戏组词。
4、齐读生字。
5、小黑板出示会认的字,小伙伴间读。
6、男、女生赛读。
7、指名读生字,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有个学校里有一位老师布置了一项很有趣的作业,是什么呢?2、自由读1自然段。
3、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抽读字卡。
2、“找朋友”游戏。
二、学习课文1、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都是些什么呢?2、自由读3----8自然段。
3、指名读3自然段。
4、齐读3自然段。
5、看到同学们的作业,老师可高兴了,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老师说的话。
分男、女生读。
6、老师为什么说小丽不但找到了春天,还懂得怎样爱护春天呢?7、分角色读3---8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1、你们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呢?(找一找身边的春天)板书设计:3、有趣的作业春天图片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2教学要求:1.读课文,理解本课有关词语的意思2.能说出小朋友是怎样爱护春天的3.读课文,理解本课有关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意思教学重点:懂得春天来到的特征和怎样爱护春天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目录1 神州谣(2个)2 传统节日3“贝”的故事4 中国美食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语文园地三1 神州谣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
“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
如: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眠――民加一加:夹――峡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一、基础训练营 (56分)1.连字成词 (8分)红头等杆→ 红头等、等杆XXX时立→ 额上润、时立露妙站候→ 露水妙、站候奇珠秤级→ 奇怪的珠、秤的级2.读拼音,写词语 (12分)zuòshìniánsuìzìyóu → 做事念叨、岁数字游戏XXXɡXXXɡ → 合成写字、点灯3.比一比,组词 (8分)站 (立) 站 (台) 站 (点)杆 (旗) 杆 (子) 杆 (道)候 (车) 候 (机) 候 (人)XXX (红) 朱 (砂) 朱 (笔)4.判断,在搭配正确的词语后打“√”,错的打“×”。
1) 一把同学 (×) (2) 一盘鱼(√)3) 一双眼镜(√) (4) 一头牛(√)5) 一颗树(√) (6) 一条小路(√)5.读一读,找出不同类的词用“\”划掉。
(4分)1) 书桌\板凳\电视机\椅子2) 狮子\大象\袋鼠\动物3) 棉袄\棉被\棉裤\裙子4) 铅笔\苹果\尺子\橡皮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
(6分)1)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
(有始有终 / 漫无目的)2) 写作业要认真,不能马虎。
(认真 / 马虎)3) 这道题很容易,一点儿也不困难。
(容易 / 困难)7.扩写句子。
(6分)1) 小溪流着。
→ 小溪流着清澈的水。
2) 树叶落下来。
→ 树叶落下来飘舞着。
3) 蝴蝶飞来飞去。
→ 蝴蝶飞来飞去,像彩色的花瓣。
二、综合展示厅 (5分)8.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我做了__________________。
我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这样,__________就做好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一、课文原文。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曹(cáo):姓曹。
可通过组词“曹操”来记忆。
- 称(chēng、chèn):在“称象”中读“chēng”,还可以读“chèn”,如“匀称”。
- 员(yuán):人员、员工。
- 根(gēn):树根、根本。
- 柱(zhù):柱子、石柱。
- 议(yì):议论、商议。
- 论(lùn):讨论、言论。
- 重(zhòng、chóng):在“重量”中读“zhòng”,“重新”中读“chóng”。
- 杆(gān、gǎn):“一杆秤”中读“gǎn”,“旗杆”中读“gān”。
- 秤(chèng):秤杆、秤砣。
- 砍(kǎn):砍树、砍伐。
- 线(xiàn):线条、毛线。
- 止(zhǐ):停止、止步。
2. 会写的字。
- 称: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尔”。
书写时注意左右比例。
- 柱: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主”。
- 底: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广”,里面是“氐”。
- 杆: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干”。
- 秤: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平”。
-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是“亻”,中间是“古”,右边是“攵”。
- 岁:上下结构,上面是“山”,下面是“夕”。
- 站: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右边是“占”。
- 船:左右结构,左边是“舟”,右边是“几口”。
- 然: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犬”。
三、重点句子。
1.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 这里的“才”字突出了曹冲年龄小,却能想出称象的办法,表现出他的聪明机智。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是:
第三单元:用心点发现
本单元主题是“用心点发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本单元包括《我的影子》、《田家四季歌》、《曹冲称象》、《玲玲的画》四篇课文,其中《我的影子》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歌谣,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了农村的生活场景;《曹冲称象》是一则古代故事,讲述了曹冲如何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的重量;《玲玲的画》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出满意的画作。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其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体来说,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享。
同时,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故事和文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析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是识字单元。
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难度的训练。
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在查字典验证。
在《中国美食》课后练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在“我的发现”板块,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刀”和“刂”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通过前面三册的研究,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宇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发现“灬”与“火”、“心”和“忄”、“刀”和“刂”这些偏旁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袓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神州谣2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认识6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炸”,会写36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
传统节日2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能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贝”的故事24.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彭勤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由《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这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四篇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玲玲巧妙补画这件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二)第三单元在整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爱动脑筋的文章,比如《乌鸦喝水》和《司马光》,本册书中的几篇文章是引导学生以语言品析感受曹冲的聪明机智,《玲玲的画》中父亲的细心引导和玲玲的善于动脑动手。
让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开阔视野,感悟聪明的人在关键时刻能够解决问题。
《妈妈睡了》让孩子们体会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课程目标依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四)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59个生字。
会写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神州谣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识字课。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三字经”儿歌,儿歌共8句,写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台湾是祖国、祖国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发。
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祖国版图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记住字音,运用平时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字形。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低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要求:(1)认识“州、谣”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各族人民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二、说教法、学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图片,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看图入境。
出示祖国版图,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形图像什么?生:一只雄鸡!歌唱祖国的歌曲非常多,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神州谣》,看一看,歌谣里告诉了我们哪些丰富的知识。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想看看吗?快打开书297页。
听老师读课文。
要求:边听边找出山川、河流、地名等。
2.汇报。
(设计意图:初读部分给学生作好示范朗读,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切实地感知整篇儿歌。
)(三)图中识物,积累语言。
1.读生字词。
(自由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2.去拼音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
3.做游戏:“找朋友”。
识字1神州谣听歌曲:《大中国》识字1神州谣1神州谣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二年级下册州zhōu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川第一课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chuānzhōu 象形字。
“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
生活中,你听过或见过“州”这个字吗?“州”是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多用于地名。
zhōu中间竖写短这一笔是撇右竖要长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三个点朝向有变化朗读课文扫清障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读读画画我会认zhōu yǒnɡfēnɡsǒnɡwānɡéxiáyǔ州涌峰耸湾隔峡与lùyìnónɡqífèn fán rónɡ陆谊浓齐奋繁荣汹涌涌现山峰高峰yǒnɡfēnɡ涌峰高耸入云sǒnɡ耸神州大地zhōu 州台湾海湾隔断间隔wānɡé湾隔海峡峡谷xiá峡与人为善相与yǔ与陆地大陆lù陆情谊友谊yì谊浓雾浓烈nónɡ浓整齐齐心qí齐奋发奋斗繁茂繁华f ènf án奋繁荣誉光荣rónɡ荣熟字比较口诀识记组词识字草木之间一顶帽。
(荣)川—州锋—峰齐,齐心、齐读、齐唱。
偏旁归类氵—涌、湾、浓阝—隔、陆山—峰、峡识字方法州湾岛峡民族谊齐奋zhōu wāndǎo xiámínzúyìqíf èn左右结构族湾谊峡独体结构州上下结构奋齐生字归类民半包围结构岛峡族zúxiá最后一笔是捺易写错wān重难点字书写指导左右两点呈八字分开dǎo竖折折钩宽而扁,包围住“山”奔涌山峰高耸分隔陆地浓雾繁荣友谊我是小小神枪手识字游戏参与神州看齐民族奋发词语解释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后来指中国。
9、我在长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人不是一下就长大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成长,长大需要很长的过程,经历许多才能慢慢长大。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明白人不是一下就可以长大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长。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啊?从这组照片中,你发现这个小朋友有什么变化啊?从出生、上幼儿园到现在,你自己有什么变化呢?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外国小朋友的成长。
板书课题:我在长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谁会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听教师范读课文,检查自己读对了没有。
4、学生读,集体评价。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激趣。
2、自由读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宝宝。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3、小组汇报交流。
四、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作者写了自己在哪些地方成长?用笔画一画。
2、全班交流。
①板书:课堂学校电影院大桥上雨中②自由读文。
说说你读这一段时的心情怎么样?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③为什么大扫除、看电影、迈进课堂时都在长?哪些方面在长?④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节,比赛读一读。
⑤评议。
五、拓展延伸。
1、你能仿照课文说几句话,说说你自己什么时候在长吗?我在长,。
,我在长。
2、你在成长中学到什么?六、小结。
七、作业设计。
1、把这首小诗朗诵给家长听。
2、告诉家人你是怎么成长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凳瞅或床数差超时时刻刻课堂差点儿二、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道课堂影院论床差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3、汇报交流。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2、指名上黑板写,师生评价。
3、重点指导。
堂:上面的“尚”要变形。
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上半部是个人字,下面是个匕。
4、学生在书上练习,描一个,写一个。
5、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完成生字。
板书设计9我在长时时刻刻我在长10征友启示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
懂得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字的音与形,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感悟本文揭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及各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他们都是谁啊?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2、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它写了一个“征友启事”,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3、随课题识字:你怎么记住“征”和“启”的?明确:学生自由说,指名读,齐读。
二、除读课文,随文识字。
1、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怎么办?学生回答预想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多读课文。
学生回答预想二: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
会在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3、按照你们刚才所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4、师范读课文。
5、同桌互相读,读的好的,夸夸他。
读不好的,帮帮他。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它们吗明确: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认读,如开火车,指名读,去掉拼音直接读。
2、游戏巩固。
(1)给动物挂牌:出示小牛、猎狗、马,花猫的图片,指名上台在图片下贴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老师和学生互相出字谜。
四、朗读课文。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你在读课文中学会了哪些词语?找出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互相质疑。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2、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二、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学生回答预想二: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明确:指导朗读第一句。
理解孤单,并说一句话。
2、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明确: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
(1)指名学生分别读两则征友启事。
(2)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想一: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还有或者。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则启事的?(4)在读中引导理解词语:朝夕相处兴致勃勃闷闷不乐3、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则启事,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学生回答预想:它们兴致勃勃的来,闷闷不乐的离开。
三、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
1、分小组合作表演。
2、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预想: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板书设计:10 征友启事第一次第二次……以上几点……其中一点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兴高采烈没有朋友和大家玩起来11两个橘子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小男孩对他*的关心。
4、引导学生关心亲人、长辈。
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引导学生关心亲人、长辈。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⒈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⒉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⒊教师朗读。
⒋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⒌生质疑解疑。
⒍分小组读课文,互帮互学。
⒎分组反馈,比一比哪个组读得好。
⒏全班读课文。
⒐检查要求认识的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橘吉达邦兄弟摊津烧酸惹②抽读卡片。
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④找出带有这些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流利、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
说说:你为爸爸妈妈作了那些愉快的事?学生分组发言、反馈。
三、丰富我的词语库。
琳琅满目香气扑鼻津津有味惹人喜爱第二课时一、复习。
⒈开火车: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二、读课文。
⒈学生齐读课文⒉同桌读文。
⒊比赛有情读文。
三、学习会写字。
⒈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兄弟钱鼻烧最喜病⒉分组说词,比一比谁说的多,每个字最少说出3个。
⒊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有哪些字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⒌教师范写。
⒍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作业。
⒈练写生字。
⒉流利的读课文12、古诗教学目标: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⒉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⒊背诵古诗。
⒋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汪论与李白之间的情意,体会母亲的伟大。
教学重点: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⒉读背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悟古诗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自己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你知道哪些古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指名背诵)你知道李白的诗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课题:《赠汪伦》学生读课题。
一、初读古诗。
⒈请借助拼音把这首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⒊学生再读古诗,把你初次看到这首古诗的感受读出来。
⒋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⒈分小组,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学听,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哪句诗的意思?(学生反馈)⒊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质疑解疑,教师制导。
⒋请一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说。
⒌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情很深厚,请你读给同学听听。
想一想当时的情景,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学生背诵古诗。
四、检查识字情况。
⒈出示生字卡:赠汪将欲踏潭⒉教师抽读,并说说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唐代诗人“孟郊”他写了一首古诗《游子吟》诗人选取了一件看似平常而又深情的临行缝衣的场面。
不仅写出了母亲为讲出远门的儿子细针密线缝制衣服的动作、情景,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母爱的伟大。
特别是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诗,去感受其中的含义。
二、初读古诗。
⒈请借助拼音把这首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⒊学生再读古诗,把你初次看到这首古诗的感受读出来。
⒋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感悟朗读⒈分小组,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学听,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哪句诗的意思?(学生反馈)⒊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质疑解疑,教师制导。
4、谁能说说最后一句的含义?5、请一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说。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学生背诵古诗。
六、检查识字情况。
⒈出示生字卡:吟郊慈临寸⒉教师抽读,并说说识字方法。
第三课时一、复习。
⒈认读会认字。
⒉指名背诵古诗。
二、学习会写字。
⒈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乘将踏桃游郊线寸⒉指名说词,看谁说的多。
⒊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
⒋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
⒌有哪些字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⒍教师范写。
⒎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把学过的古诗背诵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古诗二首赠汪伦(李白)深情厚谊李白——————汪伦踏歌行歌声酒语言识字二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