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其中没有注明“多选”的为单选题,注明有“多选”的为多选题,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图中的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
两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M、N以平行于等势面的初速度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MPN和NQM所示。
已知M是带正电的粒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一定也带正电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C.带电粒子N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带电粒子N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所以电场沿水平方向,从正电荷M的轨迹MPN可知,电场力水平向右,故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N电荷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其轨迹内侧,故受电场力水平向左,所以N带负电,故A错误.电场线水平向右,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等势面a的电势高于等势面b的电势.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场中的4个等势面,所以ab两点的场强相等.故B错误;电场力对N粒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当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时,电阻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与电源串联的电阻上的电压变大,则并联支路的电压减小,则固定电阻上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选B.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3. 如图所示虚线框为一长方形区域,该区域内有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束电子以不同的速率从O 点垂直于磁场方向且垂直边界线沿图中方向射入磁场后,分别从a 、b 、c 、d 四点射出磁场,比较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a 、t b 、t c 、t d ,其大小关系是( )A. t a < t b < t c < t dB. t a = t b = t c = t dC. t a = t b < t c < t dD. t a = t b > t c > t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mT qBπ=,四个电子m 、q 相同,B 也相同,则它们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如图.从图1看出,从a 、b 两点射出的电子轨迹所对的圆心角都是π,则:122a b t t T T ππ===,从图2看出,从d 射出的电子轨迹所对的圆心角∠OO 2d <∠OO 1C <π,根据圆周运动的时间2t T απ=,T 相同时,圆心角α越大,时间t 越大,所以 2c d Tt t >>.所以t a =t b >t c >t d .故选:D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4. 如图所示,螺线管内有一平行于轴线的磁场,规定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磁感应强度B 的正方向,螺线管与导线框cdef 相连,导线框cdef 内有一半径很小的金属环L ,环与导线框cdef 在同一平面内,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B按图示规律变化时,下列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环L内的磁通量最大B.在t2时刻,环L内的磁通量为零C.在t1~t2时间内,环L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在t1~t2时间内,环L有收缩的趋势【答案】D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和周围磁场方向的关系。
1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121ii++的虚部是 ( ) A.2i B.12 C.12i D.32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一个平面中,四边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9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四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90度B.假设四内角都不大于90度C.假设四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90度D.假设四内角都大于90度3.已知曲线()y f x =在5x =处的切线方程是8y x =-+,则(5)f 及(5)f '分别为( )A .3 , 3B .3,-1C .-1, 3D .-1,-1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z y x P ①点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1z y x P - ②点P 关于yoz 平面对称点的坐标是),,(2z y x P --③点P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3z y x P -④点P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4z y x P---.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3B.2C.1D.05.设a R ∈,则1a >是11a< 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096222=++-+y x y x 的圆心的抛物线的方程是( )A .23x y =或23x y -= B .23x y =C .x y 92-=或23x y = D .23x y -=或x y 92=7.设函数)(x f 在定义域内可导,)(x f y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导函数)(x f y '=的图象可能为 ( ) 8.( )A 9.2①设有一个回归方程23y x ∧=-,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3个单位; 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③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 (1,σ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0,2)内取值的概率为0.8.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10.已知2212221(0,0)x y F F a b a b-=>>、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1OF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则当△21F PF 的面积为2a 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1.苏菲有4件不同颜色的衬衣,3件不同花样的裙子,另有两套不同样式的连衣裙.“五一”节 需选择一套服装参加歌舞演出,则苏菲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方式( ) A .24 B .14 C .10D .91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0f x xf x '+>,且(1)0f =,则不等式()0xf x >的解集为( )A .(-1,0)∪(1,+∞)B .(-1,0)∪(0,1)C .(-∞,-1)∪(1,+∞)D .(-∞,-1)∪(0,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两点1(1,0)F -、2(1,0)F ,且12F F 是1PF 与2PF 的等差中项,则动点P 的轨 方程是 .14.观察下列式子:2222221311511171,1,1222332344+<++<+++<,…根据以上式子 可以猜想:2222111112342015+++<___ _. 15.如图,若在矩形OABC 中随机撒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16.对于三次函数()32()0f x ax bx cx d a =+++≠,定义:()f x ''是函数()y f x =的导数()f x '的导数,若方程()0f x ''=有实数解0x ,则称点()()00,x f x 为函数()y f x =的“拐点”.有同学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 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请你将这一发现作为条3件,则函数32()33f x x x x =-+的对称中心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甲、乙两名射手在一次射击中的得分是两个随机变量,分别记为X和Y ,它们的分布列分别为(1) 求a ,b 的值;(2) 计算X 和Y 的期望与方差,并以此分析甲、乙两射手的技术情况.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命题p :方程22121x y m m +=--所表示的图形是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命题q :复数z=(m-3)+(m-1)i 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又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111C B A ABC -,底面ABC ∆中 , 090,1=∠==BCA CB CA ,棱21=AA ,N M 、分别为A A B A 111、的中点.(1)求 11cos ,BA CB <>的值; (2)求证:MN C BN 1平面⊥ (3)求的距离到平面点MN C B 11.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3(1)ln 2f x x x a x =-+-,()g x ax =,()()()3h x f x g x x =-+.(1)当5a =时,求函数()f x 的导函数()f x '的最小值; (2)当3a =时,求函数()h x 的单调区间及极值;ABCA 1B 1NM C 1421. (本小题满分12分)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右焦点为F ),渐近线方程为 x y 3±=.(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设直线l :1+=kx y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问:当k 为何值时,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22. 已知函数32*11()(1)()32n f x x n x x n N =-++∈,数列{}n a 满足1()n n n a f a +'=,13a =. (1)求234,,a a a ;(2)根据(1)猜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求证:222121113(25)(25)(25)2n a a a +++<---5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数学(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12 BDBCA DDACB BA 二、填空题13. 22143x y += 14. 4029201515.2π 16.(1,1)三、解答题17.解:(1)a=0.5,b=0.6 ………………………… 2分(2)E(X)=0×0. 1+1×0.5+2×0.4=1.3D(X)=222)3.12(4.01.3)-(10.5)3.10(1.0-⨯+⨯+-⨯=0.41 E(Y)=0×0.2+1×0.2+2×0.6=1.4D(Y)=222)4.12(6.01.4)-(10.2)4.10(2.0-⨯+⨯+-⨯=0.64 … 6分 E(X) < E(Y) ,D(X) < D(Y) ………………………… 8分∴ 乙的平均得分高,甲的得分更加稳定. …………………………… 10分18.解:若p 为真,则2010m m -<⎧⎨->⎩ 得m >2; ………………… 2分若命题q 为真,则3010m m -<⎧⎨->⎩得1<m <3; …………………………4分由p∨q 为真,p∧q 为假知p ,q 一真一假;…………………………6分∴213m m m >⎧⎨≤≥⎩,或或213m m ≤⎧⎨<<⎩; ………………………… 8分∴解得m≥3,或1<m≤2; ………………………… 11分6∴m 的取值范围是(1,2]∪[3,+∞).………………………… 12分19. 以C 为原点,CA 、CB 、CC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O -xyz(1)依题意得)2,1,0(),0,0,0(),2,0,1(11B C A ,∴ )2,1,0(),2,1,1(11=-=CB BA ∴1110(1)1223BA CB ⋅=⨯+-⨯+⨯=56==,∴11,cos CB <>=11113010BA CB BA CB ⋅=⋅ …………………………4分 (2) 依题意得)1,0,1(),2,1,0(),2,0,0(),2,0,1(111N B C A ∴ )2,21,21(M , ∴ 111(,,0)22C M =,)1,0,1(1-=C ,)1,1,1(-= ∴ 1111(1)10022C M BN ⋅=⨯+⨯-+⨯=1110(1)(1)10C N BN ⋅=⨯+⨯-+-⨯=∴ C ⊥1,C ⊥1 ∴ N C BN M C BN 11,⊥⊥∴ MN C BN 1平面⊥ …………………………8分(3) )1,1,1(-=为平面1C MN 的法向量,又11C B =(0,1,0)则距离d =11C B BN BN⋅=33………………………… 12分20. 解:(1)11()33a a f x x x x x--'=-+=+-,其中0x >. 因为5a =,又0x >,所以43431x x+-≥-=,当且仅当2x =时取等号,其最小值为1……………………………4分7(2)当3a =时,21()2ln 32h x x x x =+-,2(1)(2)()3x x h x x x x--'=+-=. ………………………………………………6分 ,(),()x h x h x '的变化如下表:函数()h x 在1x =处取得极大值52-,在2x =处取得极小值2ln 24-. …………………………………12分21.解:(1)易知 双曲线的方程是1322=-y x . …………………………4分(2)由221,31,y kx x y =+⎧⎨-=⎩得()022322=---kx x k ………………………………6分 由03,02≠->∆k 且,得,66<<-k 且 3±≠k . 设()11,y x A 、()22,y x B ,又12223k x x k -+=-,12223x x k =-,…………………………8分 所以 212121212(1)(1)()11y y kx kx k x x k x x =++=+++=,因为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所以OB OA ⊥,所以 12120x x y y +=. …………………………………10分 所以 22103k +=-,解得1±=k . …………………………12分22.解:(1)2()(1)1n f x x n x '=-++,13a =,又21(1)1n n n a a n a +=-++,∴2211214a a a =-+=,2322215a a a =-+=, 2433216a a a =-+=.………3分8(2)猜想2n a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 =1时显然成立,假设当n =k(k ∈N *)时,a k =k +2, 则当n =k +1(k ∈N *)时,a k +1=a 2k -(k +1)a k +1=(k +2)2-(k +1)(k +2)+1, =k +3=(k +1)+2,∴当n =k(k ∈N *)时,猜想成立.根据数学归纳法对一切n ∈N *,a n =n +2均成立. ………………8分 (3)当k≥2时,有2211(25)(21)k a k =--<1111()(21)(23)22321k k k k =-----, 所以n ≥2时,有211(25)nk k a =-∑<1+12⎣⎢⎡⎦⎥⎤⎝ ⎛⎭⎪⎫1-13+⎝ ⎛⎭⎪⎫13-15+…+⎝ ⎛⎭⎪⎫12n -3-12n -1 =1+12⎝ ⎛⎭⎪⎫1-12n -1<1+12=32. 又n =1时,21(21)ka -=1<32 故对一切n ∈N *,有211(25)nk k a =-∑<32………………12分。
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
这说明宋代( ) A.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C.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2.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即丧失公民权。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B.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C.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D.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3.《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下列对这部法律评价正确的是()A.表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C.确立了后世的立法规范D.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4.下图为1853-1858年清朝户部银库结存实银数变化趋势。
导致清政府财政匮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A.军费开销巨大B.开展洋务运动,办军事工业C.购买外国商品D.支付甲午战争赔款5.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醇亲王摄政,缅甸《天南新报》就此事刊出“摄政王兴,摄政王亡,清国兴亡两摄政”的联文征对,同盟会《美洲少年周报》刊出“驱胡者豪,驱胡者杰,汉家豪杰再驱胡”的对句。
这表明()A.满清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B.革命派驱胡目的是恢复汉族政权C.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D.革命派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6.1940年,《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7.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
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已知复数iiz +-=11(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虚部是( ) A.0 B. -1 C.1 D.i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2>-∈∀x R x ,”的否定是“01200<-∈∃x R x ,”B.若q p ∨为真命题,则简单命题p 与q 都为真命题C.“0)1(2>-∈∀x R x ,”是一个真命题 D.“若0222≥-->x x x ,则”的逆否命题是“若2022≤<--x x x ,则” 3.已知R x ∈,则“032>-x x ”是“04>-x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222=+y m x 的离心率为21,则m 的值是( ) A .38B .35 C .34 D .32 5.已知变量x 与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3=x ,5.3=y ,则由观测数据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A.1.22-=x yB.5.92+-=x yC.6.23.0+=x yD.4.43.0+-=x y6.抛物线22x y = 的焦点坐标是( ) A.)0,21(B.)0,1(C.)41,0( D.)81,0(7.曲线x x y ln 2-=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A.01=+-y xB.01=++y xC.01=-+y xD.01=--y x8.从集合{1,2,3,4}中随机取出两个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A.65 B.21 C.32 D.43 9.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x y 162=的焦点重合,且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2,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x y 3±=B.x y 33±= C .x y 2±= D .x y 2±=10.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6,则输出s 的值为( ) A.105 B. 16 C. 15 D.111. 某雷达测速区规定:凡车速大于或等于70km/h 的汽车视为“超速”,并将受到处罚,如图是某路段的一个检测点对20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从图中可以看得出将被处罚的汽车大约有 ( )A.30辆B.40辆C.60辆D. 80辆12.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21=e ,右焦点)0,(c F ,方程022=++c bx ax 的两个实根分别是21x x 和,则点),(21x x P 到原点的距离为( ) A.47 B.27C.2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某校对高三年级1600名男女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是200的样本,已知样本中女生比男生少10人,则该校高三年级的女生人数是________.0.040.030.020.01频率组距时速807060504014.在区间[-1,4]上随机选取一个数X ,则X ≤1的概率为__________. 15.已知一组实数按顺序排列为: 265,174,103,52,21,依此规律可归纳出第7个数为__________.16.抛物线1C :x y 42=的焦点为F ,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2||=PF ,双曲线2C :12222=-by a x (0>a ,0>b )的渐近线恰好过P 点,则双曲线2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点,o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1)cos (sin =+θθρ: (1)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直线l 被曲线C :⎪⎩⎪⎨⎧+=+=ααsin 51cos 52y x (α为参数)所截得的弦长.18.(本小题满分12分)命题p :对任意实数x 都有012>++ax x 恒成立;命题q :关于x 的方程02=+-a x x 有实数根.若“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d cx bx x x f +++=23)(的图象过点)2,0(P ,且在点))1(,1(--f M 处的切线方程为076=+-y x ,求函数)(x f y =的解析式.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且它的一个焦点为)0,7(F ,直线1-=x y 与此双曲线相交于M 、N 两点,线段MN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2-,求此双曲线方程.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3)(3--=x x x f ,其定义域是[-3,2]: (1)求)(x f 在其定义域内的极大值和极小值;(2)若对于区间[-3,2]上的任意21,x x ,都有t x f x f ≤-)()(21,求t 的最小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其一个焦点为)3,0(,椭圆C 上的任意一点到其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4.(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1+=kx y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当OB OA ⊥时,求k 的值.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数学(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B D B A C D A C A C B D 二.填空题:12. 760 13.52 14.50716.5 三.解答题:17.解:(1)∵直线l 极坐标方程为1)cos (sin =+θθρ由ρθy=sin ,ρθx=cos 得:y =⋅θρsin ,x =⋅θρcos于是由直线l 极坐标方程1cos sin =+θρθρ得:直线l 直角坐标方程是:01=-+y x ------5分(2)曲线C :⎪⎩⎪⎨⎧+=+=ααsin 51cos 52y x (α为参数)消参得:5)1()2(22=-+-y x其图像是圆心为)1,2(,半径为5的圆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2==d∴弦长为32)2()5(222=- ------10分18.解: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01142<⨯⨯-a ,解得22<<-a ------2分 若命题q 为真命题,则014)1(2≥⨯⨯--a ,解得41≤a ------4分 当“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则p 与q 必定一个为真命题,且另一个为假命题 ------5分所以有⎪⎩⎪⎨⎧><<-4122a a 解得 241<<a ------8分 或⎪⎩⎪⎨⎧≤≥-≤4122a a a 或 解得 2-≤a ------11分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a 或241<<a ------12分 19. 解:∵)(x f 的图象经过)2,0(P ,∴2=d∴ 2)(23+++=cx bx x x f ------2分 求导得 c bx x x f ++='23)(2------3分∵点))1(,1(--f M 为切点,切线方程是076=+-y x∴令1-=x 得:1)1(=-=f y ,斜率6=k ------6分依题意得⎩⎨⎧=-'=-6)1(1)1(f f 即⎩⎨⎧=+-=+-+-623121c b c b ------10分3-==c b 解得故所求的解析式是 233)(23+--=x x x x f ------12分20. 解:依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0,0(12222>>=-b a by a x∵焦点为)0,7(F ,∴7=c ,于是722=+b a ------① ------3分将1-=x y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02)(2222222=--+-b a a x a x a b ------5分设两交点N M 、坐标分别为),(11y x 、),(22y x由韦达定理得2222222122b a a a b a x x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222212ba a x x -=+ ∴ 32222-=-b a a ------② ------9分联立方程①②式,解得5,222==b a∴此双曲线的方程为15222=-y x ------12分21. 解:(1)求导得33)(2-='x x f令0)(='x f 得1±=x , ∴1±=x 为极值点 ------2分令0)(>'x f 得13-<≤-x 或21≤<x 令0)(<'x f 得11<<-xx-3 )1,3(---1 (-1,1) 1 )2,1(2 )(x f ' + 0 - 0 + )(x f-19增极大值1减极小值-3增1所以)(x f 极大值为1)1(=-f ,极小值为3)1(-=f ------6分(2) 对于区间[-3,2]上的任意21,x x ,都有t x f x f ≤-)()(21则只须t x f x f ≤-min max )()(即可 ------8分 由(1)可知19)(,1)(min max -==x f x f20)19(1)()(min max =--=-≥x f x f t ,即20≥t所以t 的最小值为20 ------12分22. (1)解: 依题意设椭圆C 方程为:)0(12222>>=+b a bx a y则由焦点为)3,0(得 3=c ∴322=-b a椭圆C 上的任意一点到其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42=a∴ 2=a 将2=a 代入322=-b a 得:1=b∴椭圆C 的方程为:1422=+x y ------4分 (2)联立方程⎪⎩⎪⎨⎧+==+11422kx y x y 得032)4(22=-++kx x k ------6分设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11y x 、),(22y x则42221+-=+k k x x ,43221+-=⋅k x x ∴1)()1()1(212122121+++=+⋅+=⋅x x k x x k kx kx y y44422+-=k k ------9分由OB OA ⊥得 0=•OB OA ,∴02121=+y y x x即432+-k +44422+-k k =0 解得21±=k ------12分。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2012•江苏)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面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aBb 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9:3:3:1)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③过程C.M、N分别为16、9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3.(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其基因型一定相同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4.(2分)(2010•宝山区一模)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5.(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细胞核内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6.(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是雌性B.果蝇的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C.基因型为BbX D X d的个体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D.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cX 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 D、CX d、cX d7.(2分)(2009•徐汇区二模)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如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 B.4 C.1和3 D.1和48.(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B.③在线粒体内共有4种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两种D.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须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9.(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在一个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T占30%,则另一条链上C、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12% B.42%、12% C.58%、34% D.34%、30%10.(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11.(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b)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B.b基因与果蝇其它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C.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12.(2分)(2016春•太原期末)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13.(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根据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最先由萨顿提出B.基因的表达包括图中的a、b和c过程C.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该酶催化d过程的进行D.基因可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14.(2分)(2013•邵阳县校级学业考试)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有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A.普遍存在 B.随机发生 C.不定向D.频率很低15.(2分)(1999•上海)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16.(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C.基因重组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D.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17.(2分)(2010•黄浦区二模)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18.(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应该在患者足够多的群体中调查B.某遗传病发病率=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方式时,对已经死亡的个体信息不作统计19.(2分)(2010•福建)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20.(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要实现目的基因和运载体DNA分子重组,必须具有的工具酶是()A.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DNA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21.(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22.(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是()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存环境的多样性23.(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某小岛上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图中A点)后,生活在该岛上的某个种群中T和t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T基因较t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新环境B.若变化后的环境条件保持一段时间,则该种群中t的基因频率将为0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24.(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经典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是()A.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研究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D.用大肠杆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二、非选择题26.(10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有关图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哺乳动物为性.丙细胞的名称是.(2)甲、乙、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3)丁图既能表示有丝分裂又能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4)甲图表示该动物分裂的图象,此时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处于丁图的段.(5)甲、乙、丙细胞中,一般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的是图的所在时期,对应于处于丁图的段.27.(8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2)Ⅰ1的基因型是,Ⅱ5的基因型是,Ⅱ7为纯合子的概率是.(3)Ⅱ6和Ⅱ7婚配产生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4)若Ⅱ8色觉正常,当她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后,生了一个患该病(与A、a相关的疾病)的女儿和一个患有红绿色盲(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儿子,则Ⅱ8的基因型是,他们再生一个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是.28.(1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是,模板是,所需要的原料是(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以为模板,通过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4)图乙中结构Ⅰ是,其种类有种,其上的3个碱基(UGA)称为,(5)若图甲形成的c链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6)某蛋白质分子含2条肽链共198个氨基酸,则至少需要DNA上个碱基决定.29.(1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假设小麦的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纯种植株,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原理是.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600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经过③过程,产生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2)⑦过程的育种方法叫做.其原理是利用射线等因素使生物发生,但不一定能获得高产抗病小麦(AAbb)新品种,因为(3)过程⑤采用的方法是,过程⑥常用(药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该育种方法称为,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其优势是(4)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某种细菌蛋白的小麦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30.(8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黑腹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现有一个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共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摩尔根等人运用法,通过果蝇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4)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设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5)虽然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之间的差距很大,但遗传学家仍将其归为同一物种,做出这一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6)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称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上述现象说明.(7)现代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多选)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E.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2012•江苏)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错误;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利用生物结构自身的特点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说服力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强,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故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有些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而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实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面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aBb 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9:3:3:1)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③过程C.M、N分别为16、9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4.【解答】解:A、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中,B错误;C、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C正确;D、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3.(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其基因型一定相同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分析】1、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2、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3、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A错误;B、D和d是等位基因,而D和D、d和d是相同基因,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C正确;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殖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等位基因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2分)(2010•宝山区一模)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失在着丝点分裂时.【解答】解:①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⑤正确;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⑥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即减二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也不存在染色单体,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5.(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细胞核内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经过间期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且出现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的移向两极,即两条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两条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分离.6.(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是雌性B.果蝇的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C.基因型为BbX D X d的个体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D.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cX 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 D、CX d、cX d【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因此为雌性;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X D X d,其中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他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解:A、图示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因此该果蝇的性别为雌性,A正确;B、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C、基因型BbX D X d的个体产生4种配子,即BXD、bX D、BX d、bX d,比例为1:1:1:1,C正确;D、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CcX D X d,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cX 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 D、CX d、CX d,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果蝇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7.(2分)(2009•徐汇区二模)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如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A.1 B.4 C.1和3 D.1和4【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7号为隐性纯合子,致病基因一个来自5号、一个来自6号;6号致病基因来自3号;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解答】解:从题意和图可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女性患病亲代男性患病,女性至少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这个才能各为子代女性提供一个致病基因,6的基因来自于3,5的基因只能来自于1,所以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1和3.故选:C.【点评】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8.(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B.③在线粒体内共有4种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两种D.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须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可能是脱氧核糖,也可能是核糖;③是含氮碱基,如为DNA分子,则有A、C、G、T4种,若为RNA 分子,则有A、C、G、U四种.【解答】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和③两方面,A错误;B、线粒体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因此③在线粒体内共有5种(A、C、G、T、U),B错误;C、人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两种,C正确;D、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则②必须为核糖,且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核苷酸模式图,考查核酸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掌握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及其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在一个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T占30%,则另一条链上C、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12% B.42%、12% C.58%、34% D.34%、30%【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则A=T=21%,G=C=29%.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0%和24%,即T1=30%、C1=2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所以T2=12%,同理,C2=3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10.(2分)(2016春•应城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试卷说明:1.本试卷命题范围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3》、《选修5》的内容;2.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均有选做题,请考生仔细阅读并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
)1.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国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
这两件铜铸国宝在二百多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有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B.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因此不易被氧化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2.右图所示: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惰性材料,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之间没有盐桥,故不能形成电流B.一段时间后,乙池d电极周围的溶液呈现棕褐色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2H5OH+16OH--12e-===2CO2-3+11H2OD.乙池在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3.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固体 B.加盐酸 C.加NH4Cl固体 D.加热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Cl–、NO3– B.Na+、Ca2+、I–、NO3–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5.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Z(g)+W(s)Δ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2.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扇子扇煤炉火D.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B.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热△H=+(a﹣b)kJ•mol﹣1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g)+O2(g)═SO2(g)|△H|=297.23 kJ•mol﹣1B.S(g)+O2(g)═SO2(g)|△H|<297.23 kJ•mol﹣1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5.符合图1、图2的反应是()A.X+3Y⇌2Z△H>0 B.X+3Y⇌2Z△H<0 C.X+2Y⇌3Z△H<0 D.5X+3Y⇌4Z△H<0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H1=﹣26.7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50.75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3=﹣36.5kJ•mol﹣1则反应FeO(s)+CO(g)═Fe(s)+CO2(g)的焓变为()A.+7.28 kJ•mol﹣1B.﹣7.28 kJ•mol﹣1C.+43.68 kJ•mol﹣1D.﹣43.68 kJ•mol﹣1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逆(NH3)=3v正(H2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提高D.C的体积分数增加10.工业上由 CO2和 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D.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肯定很快12.反应CH3OH ( l )+NH3( g )═CH3NH2( g )+H2O ( g )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H|=17kJ/mol,|△H﹣T△S|=17kJ/mol,对于该反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0,△H﹣T△S<0 B.△H<0,△H﹣T△S>0C.△H>0,△H﹣T△S>0 D.△H<0,△H﹣T△S<01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4.图为可逆反应A(g)+2B(g)⇌n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A.p2>p1,n<3 B.p2>p1,n>3 C.p1>p2,n<3 D.p1>p2,n>31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C.使用高效催化剂D.降低温度16.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 (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A.25% B.50% C.75% D.80%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8.(11分)(2015秋•应城市校级期中)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已知:H2(g)+Cl2(g)=2HCl (g)△H=﹣185kJ/mol,E(H﹣H)=436kJ/mol,E(Cl﹣Cl)=243kJ/mol则E(H﹣Cl)=(3)①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6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2Q1(填“>”、“<”或“=”)19.(10分)(2008•上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 1 2 3 4n(NO)(mol)0.020 0.010 0.008 0.007 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20.(10分)(2014•玉山县校级模拟)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时间浓度0 10 20 30 40 50 60温度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2 800℃c2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c30.92 0.75 0.63 0.60 0.60 0.60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 1.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21.(12分)(2015秋•应城市校级期中)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g)⇌N2O4(g)△H<0)(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 A v 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关闭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 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人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B中NO2的转化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中的颜色较深.2015-2016学年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热点问题.【分析】“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解答】解: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故不符合题意;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符合题意;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题意;④田间焚烧秸秆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题意.即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②③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问题,学生应明确习题中含有当前的社会热点是高考的一大特点,学生应学会把社会热点和课本知识点联系起来来解答即可.2.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扇子扇煤炉火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加快反应速率,应增大浓度、压强,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等,以此解答.【解答】解: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以及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使反应速率减小,A、铁门表面喷漆阻止了铁门与空气接触,降低了反应速率,故A错误;B、冰箱保存食物,降低温度,降低了反应速率,故B错误;C、扇子扇煤炉火给煤炭提供了足够的空气,加快了反应速率,故C正确;D、烤焦电线杆生成了焦炭,焦炭性质稳定,难以反应,降低了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B.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热△H=+(a﹣b)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D、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解答】解:A、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A错误;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 热量,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应焓变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该反应热△H=+(a﹣b)k J•mol﹣1,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反应焓变的计算,题目较简单.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g)+O2(g)═SO2(g)|△H|=297.23 kJ•mol﹣1B.S(g)+O2(g)═SO2(g)|△H|<297.23 kJ•mol﹣1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物质处于气态时能量高于处于固态时能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S(s)具有的能量比S(g)具有的能量低,则S(g)+O2(g)=SO2(g)的反应热的绝对值大于297.23kJ•mol﹣1,故A、B错误,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大于1molSO2(g)所具有的能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计算,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也存在能量的变化,难度不大.5.符合图1、图2的反应是()A.X+3Y⇌2Z△H>0 B.X+3Y⇌2Z△H<0 C.X+2Y⇌3Z△H<0 D.5X+3Y⇌4Z△H<0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1中X、Y、Z浓度变化量确定计量数之比;根据图2判断热效应.【解答】解:图1中X、Y浓度降低,则X、Y为反应物,Z浓度增大,Z为生成物,X、Y、Z 浓度变化量之比为:1:3:2,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化学方程式为:X+3Y⇌2Z;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T2>T1,温度高时,Z%较小,即温度升高,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H<0,故表示的反应为:X+3Y⇌2Z△H<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根据图象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s)B.v(B)=0.3 mol/(L•s)C.v(C)=0.8 mol/(L•s)D.v(D)=1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 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H1=﹣26.7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50.75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H3=﹣36.5kJ•mol﹣1则反应FeO(s)+CO(g)═Fe(s)+CO2(g)的焓变为()A.+7.28 kJ•mol﹣1B.﹣7.28 kJ•mol﹣1C.+43.68 kJ•mol﹣1D.﹣43.68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将三个化学方程式进行处理得到FeO(s)+CO(g)═Fe(s)+CO2(g)的焓变.【解答】解:由①×3﹣②﹣③×2得:6FeO(s)+6CO(g)═6Fe(s)+6CO2(g)④再由④÷6得:FeO(s)+CO(g)═Fe(s)+CO2(g)故△H===+7.28 kJ•mol﹣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逆(NH3)=3v正(H2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答】解:A、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3v逆(NH3)=2v正(H2O),则2v逆(NH3)=3v正(H2O)未到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题目难度中等,A 选项中注意用不同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提高D.C的体积分数增加【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若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体积减小时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若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体积减小时平衡逆向移动,A.体积缩小,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正确;C.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但比原来的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把握“体积压缩到,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为解答的关键信息,题目难度中等.10.工业上由 CO2和 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小.【解答】解: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50kJ•mol﹣1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小,所以液态物质的能量小于气态物质,则符合条件的图象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抓住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物质越稳定,其能量越小分析解答,难度不大.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D.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肯定很快【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的唯一条件;B、熵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的唯一条件;C、熵值是指混乱度,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熵值不同;D、反应自发与否与反应速率无关.【解答】解:A、△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仅仅是△S>0时,不一定自发,故A 错误;B、△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仅仅是△H<0时,不一定自发,故B错误;C、同一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混乱度依次增大,故C正确;D、反应自发进行只是一种可能,能否发生和反应速率有关,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自发过程,常温下几乎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H﹣T△S<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题目难度不大.12.反应CH3OH ( l )+NH3( g )═CH3NH2( g )+H2O ( g )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H|=17kJ/mol,|△H﹣T△S|=17kJ/mol,对于该反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0,△H﹣T△S<0 B.△H<0,△H﹣T△S>0C.△H>0,△H﹣T△S>0 D.△H<0,△H﹣T△S<0【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则△G=△H﹣T•△S<0,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这说明△H﹣T△S一定是小于0,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S>0,所以如果△H<0,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进行的,而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H>0,故选A.【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掌握△G=△H﹣T•△S,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则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时,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的SO2的转化率将大于甲的,即大于P%.故选B.【点评】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如此,先设为同等条件,平衡后再改变某一条件使之符合题设条件,分析变化.这样,问题就迎刃可解了.14.图为可逆反应A(g)+2B(g)⇌n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A.p2>p1,n<3 B.p2>p1,n>3 C.p1>p2,n<3 D.p1>p2,n>3【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压强p1先到达平衡,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越短,故压强p1>p2,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浓度越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压强p1先到达平衡,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越短,故压强p1>p2,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浓度越低,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n>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难度不大,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判断压强高低是关键,再结合平衡移动解答.1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C.使用高效催化剂D.降低温度【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如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应改变温度,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多充N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降低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6.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 (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A.25% B.50% C.75% D.8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浓度,运用平衡常数的概念列式得到;【解答】解:依据化学平衡,设一氧化碳的消耗浓度为X,分析三段式列式计算:CO(g)+H2O(g)⇌H2(g)+CO2(g)起始量(mol/L) 0.02 0.02 0 0变化量(mol/L) X X X X平衡量(mol/L) 0.02﹣X 0.02﹣X X X平衡常数K===9解得:X=0.015mol/L;一氧化碳转化率=×100%=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转化率的概念计算应用,注意平衡常数的计算是用平衡浓度计算,题目较简单.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小热量散失(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2)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解答】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小热量散失;(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命题人:陈秀芝审题人:史可卿试卷说明:1.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Cl-35.5 Na-23 S-32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
)1.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 -9 m~10 -7 m 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发生丁达尔效应2.下列实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溶液。
B.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C.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盐酸溶液。
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这些仪器可以进行混合物分离操作的名称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C.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D.1 mol氧的质量为16 g5.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1 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C.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 N 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6.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1.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3. 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4.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这段话评论的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路德的因信称义C.卢梭社会契约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5.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6.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7. 以下对梭伦改革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③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④梭伦改革是整个古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开辟了道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8.有学者认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井田制被废,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湖北省黄香高中、航天高中、应城二中、安陆二中、孝昌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王蒙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包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以及文化服务的扩大与广大受众的参与。
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就是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当中。
文学艺术当然有娱乐消费的功能,但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它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
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评论,这种评论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作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
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
率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有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
同时,还要告诉受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与此同时,评论家有权利也有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讨论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
传播在文艺推广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体不能带低俗这个头。
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相当反感的说法。
尤其是电视节目里,许多都是计划好了的,到了某个地方,要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
如果感情变成了兜售手段,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文艺呢?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眼泪呢?还有走光卖萌之类的,令人不齿。
有的演员干脆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未免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
期末联合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第4﹑5﹑9题为多选,其余为单选。
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伽利略
C .胡克
D .卡文迪许
2.下列物理量中是标量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
B .线速度
C .周期
D .向心力
3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P 向Q 行驶,速度逐渐增加,下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4.(多选)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下列描述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x V 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y 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多选)如图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A B C v v v >>
B .周期A B
C T T T >>
C .向心加速A B C a a a >>
D .角速度 A B C ωωω>>
6. 有A 、B 两颗卫星绕地心O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 卫星的周期为1T ,如图所示在某一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经时间t 他们再次相距最近,则B 卫星的周期2T 为( ) A .121tT T t T =
+ B .1
21tT T t T =- C .121()T T t t T =+ D .1
21()
T T t t T =-
7.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如图所示,已知内外轨道平面对水平面倾角为θ,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 ,在转弯时的速度为下列情况时,正确的是( )
A
.v = 火车在转弯时不挤压轨道 B
.v >火车在转弯时挤压内轨道 C
.v 火车在转弯时挤压外轨道
D .无论速度为多少,火车都将挤压内轨道
8.物体在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
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运动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 .加速过程中拉力做正功,匀速过程拉力不做功,减速过程拉力做负功.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C .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D .物体机械能一直在增加
9. (多选)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被长为L的绳悬挂于O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开始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在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等高点C点的过程中(B点是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 绳中张力做负功
B.在B点时,重力的功率为0
C.达到B点时,小球的速度为v=
D.小球能从A点运动到C点,像是“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
是因为它的能量守恒
10.把质量是0.2kg的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小球往下
按至A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弹簧把球弹起,球升至
最高位置C(图丙所示),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
状态(图乙所示).已知B、A高度差为0.1m,C、B的高度差为0.2m,
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均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在A位置,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0.6J
B. 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 从A→C位置,小球机械能守恒
D. 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
二、实验题:本题共2问,第1问4分,第2问8分,共12分.
1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中,有两项是错误的或者是没有必要进行的,它们是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开关,再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
E.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合适的两点,测量两点的速度和他们之
间的距离
F.验证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即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2) 本次实验中,打点周期为0.02 s,自由下落的重物
质量为2 kg,打出一条理想纸带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
是cm ,g 取9.8 2
/m s 。
点 O 、A 之间还有多个点没画出, 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 时,物体的速度B v =____ m/s ,从
起点O 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p E ∆=________ J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k E ∆=________ J 。
(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计算题:(共38分)解答各小题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1分)已知火星的质量为236.410M kg =⨯,半径6
3.410R m =⨯,引力常量为
11
226.710/G N m kg -=⨯⋅ ,求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3分)汽车的质量为2000kg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0kW ,它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为2000N ,当它以恒定的加速度2
1/a m s =启动时,试求:
⑴ 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维持多长的时间?
14.(14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曲线轨道AB 光滑,它的最低点B 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且与一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半径R =1 m 的粗糙圆形轨道平滑连接。
现有一质量m =3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位于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块经B 点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A 点到B 点的高度h =3m ,重力加速度g =102/m s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 滑块通过圆形轨道B 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滑块从B 点滑至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第4﹑5﹑9题为多选,其余为单选。
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二.实验题 (共12分)
11(1)(4分) B C
(2)(8分)
___0.98_ (2分)_____ 0.982 ____(2分) 0.960 (2分)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1分) 解:绕火星表面运行的卫星轨道半径等于火星的半径
根据:2
2Mm v G m R R
= (5分)
得v =
(2分) 代值得到: 3.6/v km s = (4分)
13(13分)解:⑴当a=0,即F f =时,v 最大 由p Fv fv == 得:20/p
v m s f
=
= (5分) ⑵设匀加速运动可维持时间为t ,则
F f ma -= (2分) p F v = (2分) v a t = (2分)
联立以上方程得 : 10()p
t s f ma a
=
=+ (2分)
14(14分)解:⑴从A 到B ,依据机械能守恒得到:
21
2
B mgh mv =
(4分)
得:B v 代值得到: /B v s = (2分) ⑵在C 点,重力充当向心力,
即2
c v mg m R
= 得 c v = (2分)
从B 到C ,设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w ,依据动能定理得:
22
11222f C B mg R w mv mv --=
- (4分) 即:5
2f w mgh mgR =-
代值得:15f w J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