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法对英语口语产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5.21 KB
- 文档页数:2
词块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分析
词块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
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往往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常常断句、停顿,流利度较低。
而词块法则通过教授常用的词组和句型,帮助学生形成自然的语言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实验证明,通过词块法教学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往往比传统教学的学生更加流利。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词块法教学需要选取适合学生水平和需求的词组和句型,以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口语训练机会,以consolicate 学生所学的词块和句型。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准确性和自信心。
词块法的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从选材、教学方法和口语训练等方面着手,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词块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分析词块法是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词块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认识到,单个词汇项的学习和记忆不足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实际口语情境。
而词块法则是以固定短语或者习惯用语为单位进行记忆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表达,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日常口语中,我们常用的一些固定的说法,如“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What’s up?”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练习和记忆的短语,而词块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这些短语的使用方法和场合,并在实践中提高口语流利度。
其次,词块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自然度和真实度。
很多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会出现不自然、生硬等情况,往往是因为他们只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单词和语法结构,而缺乏实际口语短语的使用实践。
通过词块法的教学,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运用优美、自然、真实的口语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交际效果。
再次,词块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和理解能力。
词块法强调在真实场景下进行口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英语习惯用语和惯用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英语语境。
此外,通过词块法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英语语言的节奏、语调和重音,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案例分享、互动反馈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词块法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自然度和流利度,以达到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同时,学生也需要主动参与,不断练习、应用、巩固,以达到更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影响的实证探讨内容导读:方面,作者使用CoolEdit2.0软件对口语流利性八个指标丈量|教学论文网|口语流利性的发展情况。
时间性变量包括语速(SR)、产出速度(AR)、发音时间比(PTR)、均匀语流长度(MLR)和均匀停顿时长(ALP)五个指标;语言变量为无错误T-单位与全部T-单位之比(ratiooferror-freeT-units,REFT);表达性变量包括百音节修正率(R100)及剔除音节数英语口语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口语流利度也被视为评判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口语流利度的种种因素,其中词块的使用对促进学习者口语流利性发展的积极影响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
然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尚未几见,尤其是尝试用词块教学模式提高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流利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本文以Levelt(1991)言语产出模式和Anderson(1983)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词块教学及词块的使用与二语口语流利性发展的相关性。
本研究以实验为基础,通过看图讲故事诱发学生的口语产出。
作者具体分析山东农业大学30名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言语样本,考察了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性发展与词块的使用情况。
所收集的语料和数据被用以回答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与传统口语教学相比,词块教学对英语口语流利性发展有何影响?2)词块输出的数量与二语口语流利性发展之间是否相关?3)词块输出的种类与二语口语流利性发展之间是否相关?研究设计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定量方面,作者使用CoolEdit2.0软件对口语流利性八个指标丈量|教学论文网|口语流利性的发展情况。
时间性变量包括语速(SR)、产出速度(AR)、发音时间比(PTR)、均匀语流长度(MLR)和均匀停顿时长(ALP)五个指标;语言变量为无错误T-单位与全部T-单位之比(ratiooferror-freeT-units,REFT);表达性变量包括百音节修正率(R100)及剔除音节数与总音节数之比(RPL)两个指标。
词块记忆对英语口语流利性准确性多样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Background IntroductionOne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s through the use of lexical chunks. Lexical chunks are fixed expressions or phrases that occur frequently in spoken language, such as "how are you?" and "thank you".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emorizing and using lexical chunk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fluency, accuracy, and diversity in language production.1.2 研究目的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how chunk memory affects the fluency of spoken English, looking at whether learners who have memorized chunks of language can speak more smoothly and with fewer pauses. Additionally, the study will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unk memory on the accuracy of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investigating whether learners who use chunks of language make fewer errors in their speech. Lastly, the research will examine how chunk memory influences thediversity of language use in spoken English, considering whether learners who have memorized chunks of language can express themselves more creatively and naturally.1.3 研究意义研究认为,词块记忆可以提高口语流利性。
词块记忆对英语口语流利性、准确性、多样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刘娴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3期【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99-02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沟通媒介,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然而,目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效果成为高校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词块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语法运用能力,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英语口语教学新思路。
词块在本研究中指的是语法结构完整、语义明确、意义相对固定的常用搭配和句子框架(戚炎等2015;戚炎,徐翠芹2015)。
词块可以分为四类(Lewis 1993;戚炎,徐翠芹2015):(1)由两个及其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多词短语,其形式和意义是固定的,如“last but not least”。
(2)高频出现的固定词组搭配,如“have dinner”。
(3)形式固定或者半固定且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多词组合,部分成分可以被替代,如“as…as possible”。
(4)形式和功能固定或半固定,具有某种语篇功能的句子框架,如“it is reported that…”。
(Lewis 1993;戚炎,徐翠芹2015)。
Miller(1956)指出组块可以缓解语言加工过程的压力,弥补及时处理信息能力的不足。
因此,词块的有效运用可以缓解大脑语言加工过程中的压力,从而提升语言产出。
目前有许多研究探讨词块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部分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词块和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从而为词块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Boers & Lindstromberg 2009; Lewis 1997; Wray 2008)。
词块法对英语13语产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邓慧芬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50)
摘要:本研究以词块理论为基础,以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词块课堂教学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词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述的流利性、准确性,促进了其口语产出的语法正确性和词汇多样性。
关键词:词块;词块教学法;口语产出;流利性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6—0094—02
一、引言
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现状,无论是传统的结构主义教学法,还是现代流行的交际教学法,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在口语表达方面通常缺乏恰当性,甚至不合语法性。
M i chael Lew i s(1993)在语言不是“词汇化的语法”,而是“语法化的词汇”…的基础上提出的词块教学法,主张把语言知识与其应用有机结合,弥补了上述两种教学法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近年来,国内关于词块法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词块法与写作的相关性研究上,与口语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少,而与高职院校口语相关性的研究更少。
本研究基于词块理论,试图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词块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13语产出的有效性。
词块是语言形式中相对固定且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程式,它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和较强的语境制约,通常被整体储存、整体提取,能减少语言加工过程中解码和编码的压力,促进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K r ashen&Sear cel l a(1978)早就指出,学习者由于交际压力的影响,为了编制出创造性的语言,他们必须记住许多公式化的套语,比如记住交际中的那些现成的口头话语,以弥补第二语言的不足f2l。
Lew i s(1997)指出语言知识的获得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扩大和有效掌握一定的词块和语言结构实现的。
N at t i nger&D eC ar ri co(1992)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存储多少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多少词块。
【a1语料库研究表明,大约70%的日常13语都是由词块构成。
由此可见,词块在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随机从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抽取某非英语专业中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两个班中各10名同学作为受试对象,通过前测按同质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工具为两次口语测试即前测和后测。
对受试者进行一对一13语测试,准备时间限1分钟,测试时间3分钟。
测试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内容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由受试者进行个人陈述,而不用故事复述或会话形式,以防故事和会话中已有词块影响测试者对受试者词块水平的正确评估。
所有口语测试被录音保存并被转写出来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依据。
(三)实验设计
1.前测
前测在实验前进行。
按统一的标准(语言的流利性,复杂性,词汇的确切性,语法的正确性和语音语调,每个参数占20分)由两位老师分别对每位受试者打分,最后取其平均分。
为了保证打分的信度和效度,对两位测试老师的打分进行了相关测试,所得相关系数为(.853**),显示在0.01l evel上具有高度相关,这说明两位老师的打分标准一致。
采用S PSSl6.0对两组的前测口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一),结果显示P值(双尾检验)为0.223,大于临界值0.05,可见两组学生在口语产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两组可以用于对照试验。
随机抽取A组作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交际教学基础上的词块教学法;B组作为控制组,控制组
【收稿日期]2013—09—09
【作者简介1邓慧芬(1979一),女,硕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词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X项目编号:2010qkl25骱段成果。
采用纯交际教学。
表一:实验组与控制组13语表达前测结果l组级人数平均分标准差显著性.(双尾) }含磐1067.50004.11636
1067.40003.27278.223
2.实验过程
实验时间持续大约一个学期。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试验开始的第l。
2周,讲解词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等理论知识,提高实验组学习者的词块意识。
第二阶段,从第3周开始进行词块教学。
首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频词块、重要词块进行重点讲解,并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操练,直至学习者能自如运用。
课堂上词块操练的方法包括词块翻译、词块造句、反复朗读和背诵含有词块的会话或段落,并通过小组角色表演让学生运用所学词块进行情景会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对词块的积累和运用,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和在交流中运用重要的词块,并定期检查。
控制组和实验组的教学由同一老师执行,采用同样的教材(新编实用英语教程第二册)、同样的课时,都采用交际教学法,不同的是:在实验组中增加词块教学法,即强调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和词块运用能力,而在控制组不提词块的概念,教学中只强调意义的协商,最终达成交际就可以了。
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后测,所有的测试条件、评分标准等都与前测一致。
三、结果分析
(一)词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成绩
运用SP SS l6.oH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口语的前测、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二)。
与前测成绩相比,两个组后测的平均成绩都有提高,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无论是交际教学法还是将词块教学融于交际教学法中,学生的13语成绩都有所提高。
但两种教学法哪釉更能促进其口语发展呢?通过对两个组后测成绩的T—TE ST独立样本检测,结果显示P 值为0.006,小于临界值0.05,这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口语产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词块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优越于普通的交际教学法。
表二:实验组与控制组口语后测结果
组级人数平均分标准差显著性.(双尾)
前侧A组1067.50004.11636
前侧B组l O67.40003.27278.223
后侧A组1071.10003.78477
后侧B组1066。
30003.12872。
006
(二)词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12语流利性和地道性
为了了解口语产出中各参的变化情况,我们对实验组学生的前测、后测中各参分项进行了配对样本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表三:试验组口语参数的配对样本检测
语法的词汇语音
复杂性流利性正确性多样性语调前测M12.50012.50013.80013.70015.000后测M13.70013.80014.70014.90015.ooo T2.5712.7S12.5863.0871.000
Si g(2一t a i l ed).030.022.02.0131.000表三显示,学生口语前测、后测中在复杂性、流利性和词汇方面的的P值分别为0.030,0.022和0.013,都小于临界值0.05,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词块教学,学生的13语尤其是在流利性、地道性和词汇的多样性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经过一个学期大量提高词块意识的教学活动,学生储存了大量的词块,这就减轻了他们语言加工的压力和限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取合适的词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其口语能力尤其是流利性和地道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词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口语中语法的正确性
数据显示,词块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者内化语法规则,提高其表达中语法的正确性。
从表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口语中语法的正确性P值为0.029,小于临界值0.05,说明后测与前测相比,学生的语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课堂上的词块操练、词块模仿和词块的大量套用,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内化语法规则,使其创造出更多、更地道的语言。
四、结论
研究表明,加强词块教学,注重识别和掌握本族语者常用的词块,可以保证学习者用现成、地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从而提高其选词能力,说出更地道、更准确、更接近目的语的话语。
词块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语教师要将“教学的重心从语法向词汇转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词块的敏感性;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识别语块,运用词块。
当然,教无定法,教师还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改进词块教学法,帮助学习者大量接触和使用目标语,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以达到提高其口语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L e w i s,M.T he L e xi ca l A ppr oac h[M】.L ondon:
C om m er i cal C ol our Pr ess.1993.
【2】K r as hen S D.&R Scar cel l a.O n R out i nes a nd Pat t er ns i n L ang uage A c qui s i t i o n a nd Per f or m a nce[J].L anguage L ear ni ng,1978:283-300.
[3】N at t i nger,J。
R.&D eC ar ri co。
J.S。
L exi cal P hr a se s a nd L anguage T e ac hi ng【M】.O xf or d:O xf or d U ni ver si t y Pr ess,1992.
【4】陈艳,赵倩倩.语块习得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2):52—55.
(责任编辑: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