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分类:按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违法可以划分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第三环节:什么是犯罪。
本环节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关于违法行为的分类,‘二是“相关链接”对违法行为分类的补充说明,三是关于什么是犯罪的具体阐述。
第十一课对违法说“不”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揭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主要原因,向我们未成年学生敲响警钟,警示我们要认真学法用法,不做无知法盲,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心灵,克服盲目模仿和从众心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探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危害,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如何避免违法犯罪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1、自制课件。2、有关美好家庭的图片。3、绘画用具,如油画棒、纸张等。4、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
看图表,了解我国未成年人罪犯占罪犯总数的比率。引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知识。无知!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新课学习
阅读117面的案情发布《应该怎么做?》
杨益刚到底错在哪里了?他犯了什么法?
(1)、窝赃: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而代为转移、藏匿或为其提供秘密隐蔽场所的行为。
(2)违反了《刑法》会受到刑罚处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课文P118页)
2、窝赃及其处罚(见“相关链接”P118页)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