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经胸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852.71 KB
- 文档页数:2
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无需在颈部切口,手术切口隐蔽,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1],易于患者接受。
我院自2008年11月到2012年6月成功实施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02例,取得满意手术效果。
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例,女101例,年龄38±27.3岁,体重56±13.5kg。
甲状腺囊肿19例,单纯甲状腺腺瘤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
手术时间110.0±31.3min,术中出血量70.0±20.5ml。
颈部皮肤轻度灼伤l例,经治疗后痊愈;胸部少量皮下积液5例,3天后完全吸收;无喉返神经损伤及中转开放。
2.术前准备2.1 病人准备2.1.1 常规准备术前患者常规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心电图及胸片检查,了解患者过敏史及术前用药情况等。
2.1.2 心理护理术前一天访视病人,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知晓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宣教。
简要介绍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注重介绍成功病例以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 设备及器械准备2.2.1 腹腔镜成套系统设备包括电视摄像系统、冷光源系统、CO2气腹系统及超声刀系统。
2.2.2 腔镜手术器械包括30°腔镜、超声刀配套5mm刀头、分离钳、剪刀、持针器、无损伤抓钳、5mm Troear 2个、10mm Troear 1个、各种导线、18号动脉穿刺针(前胸预造空间用)、保温杯一个(盛装热盐水)及乳腺引流管一根。
3.术中配合3.1 巡回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内容如下:(1)核对病人及术前准备项目,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2)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
(3)安置体位,取头高脚低仰卧位,两腿分开至60-70度,肩下垫高,使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
(4)手术开始前连接好各种管道及线路,将仪器设备参数调节至备用状态。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手术进程及时补充所需物品。
腔镜下完全经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目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有切口微小化并隐藏、美观、微创等特点,达到颈部无手术疤痕的美容效果。
总结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配合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手术配合和观察。
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
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满意。
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腔镜仪器的使用,器械的安装及用途,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标签:腔镜;甲状腺;手术配合腔镜完全乳晕入路[1]的手术方式把美容效果提升至极致,更大的满足了从事各种职业的女性患者的审美要求。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及其配套设备的不断发展创新,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已经逐渐趋于成熟[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8例。
本组女性54例,男性4例。
年17~52岁。
其中结节位于甲状腺右叶32例,左叶20例,双侧叶结节6例;结节直径约3.4~7.2 cm。
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35 mL。
行甲状腺肿瘤摘除36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6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6例。
术后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
58例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癌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7例。
58例随访3个月~1年,感胸前明显不适者2例,持续约3~7个月逐渐好转,美容效果满意,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
1.2方法①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颈部稍微垫高,术前将肿块、甲状软骨结节、中线及胸锁乳突肌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后开始手术,在胸前预造空间区皮下注射膨胀液,注射达深筋膜浅层,使穿刺隧道膨胀隆起,然后用甲状腺分离器向上穿刺达胸骨窝处。
多次穿刺分离皮下隧道,初步预造操作空间,在两乳头连线略上胸骨体右侧0.5 cm处作一1 cm的切口达深筋膜表面,用10 mm 曲卡穿刺,置入腹腔镜,接气腹机,建立腔隙。
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目的:确保腔镜下手术的顺利实施,探索与此项新技术相适应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总结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通过对121例甲状腺患者“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
结果:手术均获得圆满成功,医生满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腔镜甲状腺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
标签:甲状腺手术;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常规开放式甲状腺手术会在颈部留下较长瘢痕,影响美观,带给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手术后的美观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自1996年Gagne[1]成功地进行了首例腔镜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后,此项技术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它以独特的美容和微创效果,深受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喜爱[2]。
我院于2006年11月至今开展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2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4例,男性37例,年龄22~66岁,手术时间2.0~3.5 h,肿物直径2~6 cm,病例为囊性病变63例、结节性良性病变33例、腺瘤25例。
手术均圆满成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颈部无瘢痕,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患者准备包括:①心理护理。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病人对手术方法了解不够,对预后存在顾虑,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因此应在术前访视病人,介绍此种手术方法及优点,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使其消除顾虑,增加安全感,树立配合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术前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过敏史,备皮,术中用药情况等,如不完善及时提醒医生。
2.1.2器械物品准备电视摄像系统、冷光源系统、CO2气腹系统(加温气腹管)、超声刀系统及5 mm超声刀、30°及0°腔镜、无损伤抓钳、分离钳、剪刀、持针器、吸管、注水长针头、5 mmTrocar二套、10 mmTrocar一套、分离棒、腔镜配套的基础器械包及布类包,灭菌肥皂水及加热无菌生理盐水,14号普通尿管1条、30 ml注射器、无菌标本袋等。
探讨经胸乳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1临床资料和护理1.1一般资料和方法本院2021年4月一2021年7月开展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0-40岁,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疾病。
手术操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人字位、头略后仰,肩下以小枕适当垫高以充分显露颈部。
术者多站在患者两腿之间,助手按需要站在患者左侧或右侧,可根据术中需要换站立位,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配成“膨胀液”(按1:500比例稀释)。
对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经胸乳入路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于两乳头水平乳沟之间及左右乳晕分别做一个切口,中间置入10 mmTrocar,并置入30o腔镜,注人CO2气体,建立空间,维持压力在6-8mmHg,两侧乳晕置入5 mmTrocar建立胸颈部皮下操作空间。
在300腔镜直视下按术前B超及CT检查提示找到甲状腺病灶,用超声刀直接完整地切除病灶、大部分甲状腺或全部甲状腺。
首先游离皮下间隙纵行切开颈白线,然后分开双侧颈前肌群,就会显露出气管及甲状腺,之后利用超声刀分割,一般沿下一外一上一内的顺序切除甲状腺部分,切下甲状腺瘤,最后用标本袋从胸前套管孔处取出标本。
术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1.2术前护理术前准备:首先患者的术前准备---患者在术前做好均常规行甲状腺功能、颈部正侧位X线片、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CT等检查,以明确甲状腺占位或包块的具体位置、性质、与周围组织关系,尽可能排除恶性病变。
患者还应该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做好术前禁食、禁饮,并且详细了解病情熟悉手术方式和手术步骤,及手术体位的配合要点,尽量减少紧张、恐惧情绪,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其次器械准备---除普通手术器械外,还需要高清腹腔镜,30o腹腔镜镜头,甲状腺专用无损伤剥离棒,腹腔镜用持针器、多孔腔镜吸引器,10 mmTrocar一把,5mmTrocar两把,特制注水针头、分离器、电凝钩,左弯分离钳,无损伤抓钳,超声刀,普通标本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