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谱新篇 民族一家亲——四师可克达拉市创锦牧业公司兵地融合
- 格式:pdf
- 大小:883.90 KB
- 文档页数:1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兵地共建促发展第十师**团与**蒙古自治县已形成心齐气顺、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形成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强大合力。
而**团屯南农业公司第一作业区与**蒙古自治县的**乡只有一河之隔,地方主要以蒙古族为主田地相连,水流贯穿,各民族朝夕相处、平等相待、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多年来,**团第一作业区在履行国家赋予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发挥着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把增进民族团结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相结合,与正确处理兵团与地方关系相结合,使广大干部职工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根深蒂固,呈现出了“兵地融合谋发展、军民团结一家亲”新局面。
开展文艺汇演、民族教育宣讲促和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地方文化氛围,让农民享受文化盛宴,近年来,第一作业区党支部被**乡八队邀请,为村民献上一场社火表演和舞蹈表演,连队党支部组织凌河文艺队40余人到八队赞助表演,表演异常精彩,得到了台下村民的阵阵喝彩。
**团第一作业区也邀请乡政府文艺队参加团组织的“党支部在我心中”文化周活动,为**团人民表演了别出心裁的节目,得到全团居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几次的文化文艺联动表演又一次拉近了兵地之间的友谊。
由于兵地共建、融合发展一直是两地发展思路,第一作业区始终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组织共建、困难共解、党员共管、发展共谋、经验共学、信息共享、活动共开展”等共建措施。
经过这几年时间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合兵团实际,开展“唱响兵团精神,推进跨越发展”专项活动。
组织“百人宣讲团”赴地方、社区、学校进行巡回宣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农民深刻认识兵团精神以及师市“亮剑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处理好“三大关系”、发挥好“三大作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三化”建设进程,实现在兵团率先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广泛开展**“三史”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总结6篇第1篇示例:2021年9月12日,我们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参与人员涵盖了各个族群的代表,场面十分壮观。
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场地布置到节目编排都进行了认真的策划。
现场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和彩旗,散发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节目内容涵盖了歌舞表演、民族音乐演奏、民俗展示等多个环节,每个节目都展现了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纷纷为演出者们热情鼓掌,现场气氛热烈。
在歌舞表演环节,不同民族的舞蹈团队轮番上场,他们身着传统服饰,舞姿优美,舞蹈节奏明快,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盛宴中。
民族音乐演奏环节更是让人沉浸各种古老的乐器发出悦耳的音符,让人陶醉其中。
民俗展示环节展示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让观众了解到更多有关各民族风俗和文化的奥秘。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还精心准备了互动环节,如抽奖环节、游戏互动等,让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现场气氛的活跃度。
参与者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增进了友谊的深厚。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更是对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活动现场展现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彩,也彰显了我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景象。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本文共计497字】。
第2篇示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总结近日,我校开展了一项名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旨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活动,我们共同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活动正式开始前,学校在校园内张贴了宣传海报,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活动内容涵盖了文艺表演、民俗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多个方面,丰富多彩,引人期待。
2023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总结5篇第1篇示例:2023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总结2023年,我们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这是一场团结各民族、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的大型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将永远铭记在心。
活动在2023年3月举行,为期两天一夜,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名代表参与。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开幕式、文艺演出、民俗展示、座谈交流等环节,让参与者们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活动的开幕式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拉开序幕,来自不同民族的代表身穿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地走进会场,展示各民族的文化魅力。
开幕式上,主办方还为各民族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民族团结事业中所做出的贡献。
在文艺演出环节,各民族代表们展示了各自的传统文化,有汉族的京剧表演、藏族的舞蹈、维吾尔族的民歌演唱等,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演出结束后,还设有民族美食展示区,让参与者们品尝到各地的特色美食,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
除了文艺演出,活动还设置了民俗展示区,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
参与者们可以亲自体验制作民俗工艺品,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有各民族代表进行传统手工技艺展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不同民族的传统技艺。
座谈交流环节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代表围绕民族团结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各自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参与者们通过交流互动,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整个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增进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了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信念,愿中华民族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旗帜下共同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圆满结束,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总结【十八篇】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旨在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我们在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首先,要点评述我们的工作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主题多样、形式丰富,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参与。
我们在校园、社区、农村等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并积极组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活动,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加强对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这些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其次,还需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很多民众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性和内涵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其次,我们在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交流活动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内容。
此外,我们在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中,还存在一些表述不准确、冗长枯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活动形式,向广大民众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其次,我们要注重活动的实质性内容,选择合适的交流主题和形式,让活动更接近民众的实际需求,并特别注重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精炼出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表述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和吸引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特别关注一些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其次,要加强骨干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
最后,要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物质保障,支持各地区开展相关工作。
总之,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我们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奏响爱的乐章——十二师二二一团促进兵地融合、加强民族团结纪实韩婷;丁波;赵永智【期刊名称】《兵团工运》【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2页(P4-5)【作者】韩婷;丁波;赵永智【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十二师二二一团位于吐鲁番市,是兵团在该市唯一的一个团场。
全团共有5407人,汉族占97.26%。
一直以来,团场主动融入地方发展,长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乡镇开展结对子、交朋友、认亲戚活动,绘制了一幅兵团地方情谊深、民族团结心连心的美丽画卷。
“笑对大漠酷暑,戈壁风沙狼烟,山北天地宽,万亩葡萄绿浪翻卷,山南瓜果香,大棚温室蔬菜时鲜……”正如二二一团团歌《火焰山神话》所描述的那样,老一辈兵团人在“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火焰山下引水灌溉,在含碱量极高的沼泽地和戈壁荒滩上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建立了军垦农场,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
“团场毗邻吐鲁番市高昌区的三个乡镇,连队与地方村落田地相连、水流贯穿,一直以来,兵地职工群众朝夕相处、真诚相待,同饮一渠水、共行一条路,形成了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学习、共同维稳、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二一团党委书记、政委黎焰明说。
作为艾丁湖乡的“邻居”,二二一团经常与他们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增进感情、相互了解,以实现兵团与地方之间的感情融合、文化融合、经济融合,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
四连是二二一团位于吐鲁番盐山以南的中心连队,是全兵团海拔最低的连队,也是离团部最远的连队,周边有7个村庄。
一直以来,连队职工群众和维吾尔族村民用真诚换取真诚、用心灵拥抱心灵,在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火种,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连队职工基本都会说几句维吾尔语,他们的节日我们送去祝福,我们的节日他们过来庆贺,大家亲近得很。
”穿一身迷彩服、头发花白的四连党支部书记徐培明说。
“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好得很。
同心共谱团结曲——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推进兵地共建纪实郭晓群;王建强【期刊名称】《中国农垦》【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页(P57-59)【作者】郭晓群;王建强【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正文语种】中文多年来,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党委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体发展的理念,举全团之力,不断加强与周边县乡在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互动交流,示范带动地方发展,帮助地方群众致富,共建文明、共护稳定,促进了兵地发展融合。
各族群众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2016年5月5日下午,和阿瓦提县毗邻的一师三团上空阴云密布。
19时许,强降雨夹杂高密度冰雹袭击了三团的8个农业单位……这消息使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托万克库拉斯村农民们感到了不安。
第二天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阿不都赛买提·阿合尼亚孜就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来到三团,主动向三团副政委沈卫国请缨,要求和三团职工一起参加抗灾自救……三团与托万克库拉斯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传统由来已久。
三团和阿瓦提县之间仅仅隔着一条喀什噶尔河古道,自从1956年建团初期,兵地双方就保持着友好往来。
1983年,自治区确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民族团结月”,双方交流更加频繁。
那年三团帮助阿依巴格乡种植地膜棉,其中托万克库拉斯村2小队种植的97.05亩棉花单产皮棉75公斤。
三团还抽出医护骨干组成医疗小分队,每年免费为村民送医送药;团园林小学和阿瓦提县一、二、三小学结成联谊学校,每年开展联谊活动。
这几项优良的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1992年兵地双方在两地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桥,并取名为“友谊桥”。
“虽然团领导换了好几届,但与托万克库拉斯村的友谊从没有因为人员的更迭而淡化,反而越来越密切!”三团党委书记、政委应辉介绍说。
三团党委始终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兵地经济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探索,三团与托万克库拉斯村之间的民族情谊更加巩固、兵地共融共建进一步深化,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成果共享。
新疆兵团农场里的民族团结故事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互相融合。
而在新疆的兵团农场里,更是有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兵团农场里的成长历程兵团农场生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新疆战略环线上的一颗明珠。
在当时,兵团农场凭借着先进的科技和国家的支持,带领着不同民族的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一步一步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基地。
但是,在兵团农场这样一个集体生产和集体生活的场所,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从兵团农场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团结的力量无穷大。
在刚刚成立的时候,不同民族的工人们还有一些隔阂和不理解。
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他们慢慢地开始彼此了解,也理解了各自的文化差异。
在工作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有困难的时候,彼此鼓励,这种互助互助的精神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兵团人的骨髓里。
不同民族合作共建的典范在兵团农场里,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共建、互相学习、文化融合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农场中,不管是汉族同胞,还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都可以在自己的方面展示出独特的技艺和文化。
比如,中国画、绣花、刺绣等艺术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工人们在生产之余,也可以利用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进行休闲娱乐,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还有一件事,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在我参观兵团农场时,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个老维吾尔族大爷正在耐心地教一个年轻的汉族小伙子绣花。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在那里一起刺绣、交流,大爷还会用民间故事来讲解绣花的灵魂,这种精神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让我深深地感动。
共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梦想在兵团农场里,不同民族共同创造了几十年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这里所有人的努力和汗水都交织着,但他们却无愧于自己的坚持和付出。
在这里,一些已经年逾七旬的老工人们仍旧日夜在田间劳作,他们说:"只要还能干,干不下去了再说!"这种勤劳和执著更是让人敬佩。
2024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总结模版____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总结____年,中国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凝聚力。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领域,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首先,在政治领域,____年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各个民族间的平等和谐。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民族自治制度,保障各个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交流和繁荣。
通过政府的积极努力,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加紧密,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稳固。
其次,在经济领域,____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各个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创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
政府还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经济手段的有效引导,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民族团结的共同利益更加凸显。
第三,在社会文化领域,____年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政府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各个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合作,在各个地区举办了一系列多民族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
通过文化的激活和传播,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的文化纽带更加牢固。
通过上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在____年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面貌。
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民族团结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繁荣稳定的大地上。
然而,尽管____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民族团结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兵团工运
2019.6
5月4日,四师可克达拉市创
锦牧业有限公司员工叶尔兰·巴克
道列提在自动化奶厅操作挤奶设备。
叶尔兰·巴克道列提是察布查尔县堆依齐乡村民。
目前该公司解决了察布查尔县288名居民的就业问题。
创锦牧业有限公司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提牛录境内。
该公司有467名员工,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11个民族组成,来自伊犁州各县市及团场,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兵地融合民族团结的赞歌。
在该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兵地双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携手进步的嵌入式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与地方利益同体,强化兵地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兵地民族团结特色的“嵌入式”发展道路。
公司招工要求,主要以企业当地村民为主,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
叶热斯达了提·肯曼拉洪是艾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村民,夫妻俩都在公司上班两年,两人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
他们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夫妻俩高兴地对笔者说:“收入稳定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还购置一辆轿车。
”“抓好民族团结,各民族员工之间共同团结进步,是创锦牧业公司发展不竭的动力”,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炯春说。
为了进一步抓好民族团结活动,创锦牧业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展望未来、携手奋进”为主
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员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员工古丽努·叶山拜自己组织了几个小姐妹,自编自导了两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汉族员工文英勇一曲《爱我中华》把活动推向高潮。
在活动现场,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亲如一家,洋溢着欢快、和谐的气氛。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增强了各民族员工的团结意识,增进了民族感情,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创锦牧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思想,不断深化拓展兵地融合发展的方式途径,形成了以兵地融合民族团结新成效为抓手,在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发展现代牧业示范区上取得实效,推进兵地深度嵌入深度融合。
该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主动吸纳当地乡镇的少数民族村民到养殖基地就业。
公司现有员工467人,吸纳地方就业288人,占比61.7%,实现了兵地嵌入式融合发展的格局。
创锦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种植及养殖户,仅2018年公司在伊犁地区收购农牧民家庭饲养牛只达1.4万余头,受益农牧工7000余人,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兵地融合示范作用。
该公司与纳达齐牛录乡在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社会稳定等领域互相支持,相互帮助,互通信息,通过兵地资源共享,把兵地各种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促进了兵地
共同繁荣发展,让地方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
创锦牧业公司每年与地方村民签订两万亩的青贮饲料订单。
收购附近村民的玉米秸秆,助力当地村民增收。
“我去年来到创锦牧业公司,现在收入稳定,我要在这好好工作,让家人过上温暖舒适的生活。
”艾代尔·艾山江边是公司的电焊工。
“我以前出门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我目前在养殖场干活管吃住,收入稳定。
”艾代尔·艾山江高兴地对笔者说。
开展国语教育,提高民族员工的国语水平,是创锦牧业有限公司加强民族团结的又一举措。
“我们的国语培训班周一、周三、周五,每个晚上要学习两个小时,到现在已经开课10个多月,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都可高了。
”阿尔曼·吐克塔尔拜是公司的国语老师,每天的任务是要教会大家六个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虽然白天工作忙了一整天,但是晚上学习国语,我每次都参加学习。
”员工肯杰布布·吾海以前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她现在已经可以和笔者简单地交流了。
创锦牧业公司董事长顾建峰说:“我们倍加珍惜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工作,全力推动这项重要工作,把兵地嵌入式融合推广好、宣传好、发展好,让兵地融合、民族团结之花在创锦盛开出绚丽的融合之花、团结之花、和谐之花。
”□
融合谱新篇民族一家亲
——四师可克达拉市创锦牧业公司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小记
□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