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格式:docx
- 大小:473.6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题组3 地球的圈层结构(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1.AD ①箭头由水圈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A对;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B 错;③箭头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错;④箭头显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作用,D对。
2.AC 由图可知,生物圈从大气圈中吸收CO2,释放的有机物(含碳)进入土壤/沉积物中,进入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中,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的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就一直出现,B错;火山活动往往释放大量气体,是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中的重要途径之一,C对;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对地球内部温度影响很小,D错。
题组1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8全国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3~5题。
3.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 T0 B.T1C.T2 D.T34.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5.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3. A 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下蚀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 0,说明T 0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扩大。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自测[2021河北张家口第一次质量检测]图1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图2为地质循环图。
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
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1.若不考虑径流量的改变,随着河道形状的发展变化,该段河道沉积物粒径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T1T2T3B.T1T3T2C.T3T2T1D.T2T1T32.M地金子最初源自于( )A.①B.②C.④D.⑤3.M地露天沙金矿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aB.bC.cD.d[2019海南地理卷,14—15,6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完成4—5题。
4.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5.该钻井深达8 588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阶段测试]海底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挟带了周围岩层中的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的构造。
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7.根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测海底黑烟囱主要分布在( )①大洋内部②大洋边缘③板块生长边界附近④板块消亡边界附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该位置被称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被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8—10题。
8.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100百万年至距今60百万年B.距今120百万年至距今100百万年C.距今140百万年至距今120百万年D.距今160百万年至距今140百万年9.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10.由火山锥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2021陕西部分学校摸底]四川省洪雅县西南矗立着数座顶部平坦、状若巨屋的山峦,被当地人称为瓦屋山,最高海拔为2 830 m。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2023·四川绵阳·一模)在西伯利亚北部山地与北冰洋之间的平坦低地上,冻土层十分深厚,冻土中很难见到一块小石子,腐殖质多,含水量高达70%以上:夏季,一些地方冻土融化造成地表塌陷,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热喀斯特湖”。
这里的河流极易游移改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湖泊是孤立的水域,仅少数时间可能成为河流水系的一部分。
完成下面小题。
1.北西伯利亚低地冻土融化后地表极易塌陷,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冻土层()A.非常深厚B.含水量大C.腐殖质多D.出露于地表2.当地孤立的“热喀斯特湖”成为河流水系的时间常见于()A.12~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3.北西伯利亚河流极易游移改道,主要是因为河流()①流量季变大①落差大①含沙量大①河床浅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B 2.C 3.D【解析】1.冻土融化后地表极易塌陷说明原来支撑地表的物质大量流失,与冻土是否出露地表无关,D错;腐殖质不会随着冻土融化流失,C错;冻土层非常深厚则支撑力强不易塌陷,A错;冻土含水量大,融化后水流失多地表极易塌陷,B对。
故选B。
2.“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湖泊是孤立的水域,仅少数时间可能成为河流水系的一部分”,说明当地河流水系存在季节性变化,当水位上升时可以连接湖泊,使湖泊成为水系的一部分,而西伯利亚的河流水位跟降水和融雪有关,6~8月气温高,融雪多,降水丰富,河流水位上涨,C对,A、B、D错。
故选C。
3.河流落差大容易下蚀,河流不易改道,①错,A、B错;西伯利亚森林广布,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小,①错,C错;流量季变大、河床浅,河流容易改道,①①对,D对,故选D。
【点睛】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河曲多,流速慢,夏季冻土融化,河水大增,水位上涨,凌汛的出现,容易使河水冲出河道,发生游移改道。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内力作用主导下的地貌形成过程分析2021全国甲,T9—11【综合思维】以某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变化为主线,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区域认知】以具体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特征对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判断地质地貌景观图,分析地质构造及其影响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过程2022浙江1月,T42021湖南,T15—16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2020全国Ⅰ,T37岩石圈物质循环分析2022江苏,T10—12命题分析预测以热点地区为铺垫,结合图文材料,以时间为主线,分析地质作用的影响,推测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预测未来的演变过程备考策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立足课堂并要求能用词精准、科学,理解地质地貌的变化性和复杂性,结合实例分析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凸显综合思维;从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方面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考点1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形式(1)岩浆活动(2)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或断裂带垂直运动: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3)变质作用岩石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岩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1]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垂直作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2]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垂直运动又称“造陆运动”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
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3]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4]火山地貌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汶川地震后形成滑坡、堰塞湖等情境冷古纳托山原地貌冷古纳托位于川西贡嘎山西侧,山顶平台面积近40km2,海拔约4200m,周围峡谷深切,陡坡环绕,平台与周缘谷地的最大高差约600m,地貌学称之为夷平面,它与高山峡谷、宽缓河谷形成于该地地貌演化的不同时期。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最新考纲]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纲解读]1.理解褶皱山、断块山和[思维导图]火山的成因,背斜、向斜和断层的特征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掌握地质构造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3.掌握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考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读“地质剖面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A.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B.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C.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
(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
(3)A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易错易混背斜形成的原始地貌是山岭,向斜是山谷。
经过长时间侵蚀作用,可形成各种地貌,背斜成谷、向斜成岭只是众多结果之一.(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B,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有泉水出露的是C,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
(填字母)2.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表示的地质构造为断层,其成因是受到强大的压力和张力;其主要表现为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该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位移类型地貌类型典例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新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3。
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甲为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为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1.(2015天津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C
2.(2015天津文综,4,4分)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答案A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2015上海,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2.(2015上海,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D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下面两题。
3.(2015浙江文综,5,4分)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答案C
4.(2015浙江文综,6,4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答案A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5.(2015江苏单科,5,2分)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答案C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
6.(2015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答案C
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5课标Ⅰ,10,4分)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答案D
2.(2015课标Ⅰ,11,4分)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B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5北京文综,4,4分)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答案C
4.(2015北京文综,5,4分)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答案D
5.(2015广东文综,6,4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的是()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答案B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题。
6.(2015福建文综,9,4分)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答案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题。
7.(2015安徽文综,28,4分)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