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酒精戒断综合症[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9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饮酒者当中,在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后,出现一系列的身
体和心理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戒断发作、戒断幻觉、戒断抽搐和戒断性精神障碍等。
下面
将分别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病例。
病例一:
患者男性,42岁,长期过度饮酒者,每天摄入约200毫升的纯酒精。
近期因家庭因素,决心戒酒。
于是停止饮酒3天后出现以下症状:恶心、呕吐、大量出汗、颤抖、不安、焦虑、难以入睡、心慌、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
患者的症状很明显,被确诊为酒精戒断综
合征。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戒酒治疗,同时给予镇定药和脱水剂。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他的心理状态也渐渐稳定。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长期大量饮酒者在停酒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
这些症状
的严重程度根据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危险状况。
在戒
酒过程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适当地给予镇定药和其他辅助药物以缓解症状。
长
期饮酒者最好在戒酒之前就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制定正确的
戒酒计划。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精依赖患者在停止饮酒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恐惧、恶心、呕吐、颤抖和惊厥等。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的酒精摄入量、戒酒前的身体状况以及长期酗酒对身体的损害程度。
下面将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案例,通过这两例来了解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案例1:李先生,45岁,长期大量饮酒李先生长期从事高压工作,因此饮酒成为他减压的方式。
多年来,他每天都会饮酒,酒量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了一天两瓶白酒的程度。
不久前,李先生因为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而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必须停止饮酒。
于是李先生决定戒酒,但几天后,他开始出现焦虑不安、全身发抖、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了惊厥。
他重新就诊,并被确诊为酒精戒断综合征。
李先生接受了戒酒治疗,包括镇静、补液以及心理支持。
经过数周的治疗,他的症状逐渐缓解,体力恢复,情绪也逐渐平稳。
李先生在治疗结束后,积极参加戒酒康复的活动,目前已经完全戒绝饮酒,过上了健康积极的生活。
案例2:张女士,32岁,酗酒3年张女士因为工作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她开始酗酒。
起初是社交时偶尔饮酒,后来渐渐变成了每天都需要饮酒来缓解焦虑和压力。
在饮酒的过程中,她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酒精的摄入量,但又无法停止。
最终,她的酒量越来越大,不到一瓶白酒无法入睡。
由于长期酗酒,她的身体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包括消化不良、贫血和肝功能异常。
张女士决定戒酒,但在停止饮酒后,她出现了严重的戒断症状,包括恐惧、抑郁、失眠、全身颤抖等。
她的家人发现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于是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在医生的指导下,张女士接受了戒酒治疗,包括药物镇静和心理治疗。
经过数月的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这两例患者的案例展示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戒酒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包括镇静、补液、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摘要:本文报告了2例发生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
因为长期滥用酒精,这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需要进行对症处理。
本文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治疗、并对酒精戒断综合征做了相关解释。
关键词:酒精;戒断综合征;症状;治疗酒精是一种常见的社交饮品,但长期滥用酒精会导致酒精依赖和酒精戒断综合征。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患者在停止或减少摄入酒精后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异常反应。
严重的戒断症状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2例发生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的详细描述。
病例1患者A,31岁,男性,因为酗酒被送入医院。
患者A过去饮酒约10年,每天饮量大约1-2瓶啤酒。
在被送入医院前4天,患者A决定停止饮酒。
在第二天晚上,患者A开始感到焦虑和身体刺痛。
第三天,患者A发烧、心跳加快,出现幻觉和视幻觉。
患者A在家人的陪伴下被送到医院。
患者A被确诊为酒精戒断综合征,并被安排住院治疗。
在护理下,患者A的体温、心率和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为了缓解患者A的焦虑和幻觉,医生给他用苯二氮类药物,如戈南西辛片。
被限制酒精摄入后,患者A需要逐渐减少苯二氮类药物的用量。
他在住院期间进行了戒酒康复治疗,并成功戒掉了酒精。
患者B,45岁,女性,因为抑郁和失眠被送入医院。
患者B过去饮酒约18年,每天饮量大约1瓶红酒。
在被送入医院前1个月,患者B决定减少每日的酒精摄入量。
患者B开始感到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头痛和恶心。
她试图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但她的情况持续恶化。
患者B被确诊为酒精戒断综合征。
因为她的症状不是很严重,所以她没有住院治疗。
医生给了她一些补充营养的药物,如维生素B和镁。
医生还给了她一些镇静剂,如劳拉西泮和地西泮,以缓解患者B的焦虑情绪。
患者B和她的家人也正在寻找适合她的心理治疗方法。
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协助下,患者B逐渐恢复了身体和心理状态。
讨论这两例患者的症状显示,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滥用酒精的长期程度和频率有关。
随着症状的恶化,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专业的护理。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概述:酒精依赖性是一种常见的成瘾性疾病,戒断综合征是酒精依赖性患者在停止饮酒后出现的一系列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治过程。
案例1:王先生,男性,56岁,因长期饮酒、社交不畅,常常导致极度焦虑,偶尔出现“抽搐”症状,最近突然停止饮酒,出现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慌、肌肉痉挛、焦虑不安等症状。
到院查体:神志清楚,颜面潮红,四肢肌力强,颌、颈深腱反射增强,张口易震颤,心跳快,呼吸急促,腹部无压痛和肝脾肿大。
经过检查和评估,王先生被诊断为重度酒精戒断综合征,住院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苯二氮平、利多卡因、卡马西平等镇静药、抗惊厥药、心肌营养剂等,以减轻症状、控制抽搐和稳定心肌功能。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疏导情绪、缓解焦虑和恐惧,引导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和良好习惯。
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与家属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和关注,打算在症状控制、病情平稳后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和社会适应训练。
案例2:李女士,女性,35岁,因长期经济压力和家庭不和而出现饮酒问题,每天喝1-2瓶啤酒,并经常醉酒,最近自行戒酒,出现头痛、失眠、情绪不稳、手脚发抖等症状。
到院查体:神志清楚,颜面苍白,四肢肌肉松弛,腱反射无明显异常,肝区有轻度触痛,其他腹部无明显异常。
经过检查和评估,李女士被诊断为轻度酒精戒断综合征,建议全面检查生理和心理状况,同时采用症状控制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药物方面主要使用劳拉西泮等镇静药和抗惊厥药,以减轻症状、促进睡眠和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心理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补偿、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调整情绪、调整认知和改变行为,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同时,关注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比较重要和健康的社交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
结论: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医护人员在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分级,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社会适应训练等手段,积极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酒精相关的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一、酒精戒断综合征长期饮酒形成酒精依赖的患者突然停酒或减量后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症状,如谵妄,肢体震颤或抖动,幻觉妄想等称为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AWS)(一)临床表现兴奋、坐立不安、焦虑、失眠、肢体震颤或抖动、恶心、呕吐、幻觉妄想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大汗、腱反射亢进、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酒精戒断继发癫痫发作)、震颤谵妄等。
上述症状的发生往往有一个典型的时间点。
通常在停酒后4~12小时出现早期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寒战、出汗、肢体抖动、震颤、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噩梦、易醒等。
其中震颤是典型的戒断症状之一,一般发生在停酒后7-8小时。
因此,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一般在晨起表现手指及眼睑震颤,严重者可出现不能咀嚼和站立不稳,这种震颤可由于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加重,又由于恢复饮酒在数分钟内减轻或消失。
停饮后48小时左右,戒断症状达到高峰。
癫痫发作一般发生在停饮后6~48小时,酒精戒断性谵妄(也称为震颤谵妄)通常在停饮后48~96小时发生。
之后4~5天,戒断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部分患者戒断症状可能延迟在解救后5~10天才会出现。
(二)临床评估与诊断1.临床评估(1)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起病和病程均有时间点并与饮酒种类、饮酒量多少有关。
因此需要全面了解病史,尤其是年限、饮酒量、每天饮酒次数、饮酒种类、近日是否还在饮酒或停酒或减量,便于合理评估症状的产生、发展以及与最后一次饮酒的关系。
(2)评估患者当前处于哪种酒精中毒状态,营养如何,有无躯体疾病,有无前在的攻击性和自杀风险。
(3)了解是否采取过什么治疗措施,目前疾病发展的趋势和潜在存在的问题,是否需要立即干预。
对于既往无精神病史,突然出现精神病症状者,应警惕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可能性。
(4)震颤谵妄通常在饮酒减少或停止48~96小时内出现,高峰发生在停酒后第4天左右。
戒酒要注意酒精戒断综合征作者:付钟果来源:《肝博士》 2012年第6期付钟果长期酗酒者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后最早会在12—48小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称为酒精戒断综合征。
如果坚持戒酒的话,多在戒酒后第五天到第七天自行消失。
早期认识、鉴别和处理非常重要。
1.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表现轻中度的酒精戒断综合征常发生在戒酒后6~24小时内,典型的表现为震颤,双手可出现持久的大幅静止性震颤,有时这种震颤会延展至头部和躯干,早晨较明显,所以称为晨间震颤,严重者出现震颤谵妄,虽然意识清晰,但有丰富的幻觉(酒精性幻觉症),症状常是责骂性与恐吓性的言语性幻听与错觉,常因不断闪现的幻觉(噩梦和错觉)而坐立不安和恐惧。
由于前庭功能失调,会觉得地板在移动,墙在倒塌或房间在旋转。
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表现为出汗(甚至大汗),心率增快及体温升高,其严重程度随谵妄的进展而加重。
还可出现乏力、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烦躁、焦虑、头痛、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表现。
若出现发热性震颤谵妄、癫痫发作(酒精性癫痫或酒痉挛)、血压下降、脉搏减缓等是预后不良的征兆,随时会出现昏迷和猝死。
2.酒精戒断综合征的鉴别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多种脑病与酒精戒断综合征相似。
肝性脑病多在严重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与戒酒的时间无明显关系,而与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感染等重要诱因有关,是肝病晚期的一个标志。
精神错乱或精神分裂征患者往往具有某种性格倾向或素质,在某种精神创伤或刺激下而发病,持续时间较长,经过心理性治疗可恢复。
酒精中毒可出现小脑变性,姿势和步态共济失调可在几周或几个月内缓慢起病,也可突然起病。
病理性醉酒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综合征,在饮用较少量酒后反复出现自发动作,极度兴奋以及攻击性或无法控制的不合理行为,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随后是较长时间的熟睡,醒后对病态表现失去记忆。
3.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一般都有自限性,患者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会自行好转。
虽然多数情况下经过3~5日可恢复,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当立即住院治疗。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AWS)是指在长期或大量饮酒后,突然停止饮酒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焦虑、震颤、出汗、心悸、肌肉痉挛、抽搐、恐惧、易激动、幻觉、妄想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将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病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及其处理方式。
病例一:患者X,男,45岁,长期酗酒,每天饮酒量约为500毫升白酒。
患者近期因家人的劝说,决定戒酒,并自行停止饮酒。
停酒后第二天,患者出现多汗、心悸、颤抖、恶心、呕吐等症状,过去曾有过类似的症状,因此对症状不以为意。
然而第三天,患者出现明显的幻觉、谵妄、烦躁不安,家人发现情况不对劲,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征,并立即进行相应的紧急治疗。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逐渐恢复了神智清醒,体温、血压和心率也逐渐稳定。
医生为患者配制了一份戒酒康复计划,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以帮助患者渡过戒酒期并预防复发。
病例二:患者Y,女,32岁,因长期压力大,每天晚上喝酒放松自己。
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形成了对酒精的依赖,直到有一天由于工作关系无法如期喝酒,出现了焦虑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患者尝试继续饮酒来摆脱这些症状,但发现酒量需要逐渐增加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最终,患者决定去医院咨询并寻求帮助。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确认了酒精依赖的诊断。
医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戒酒方案,包括脱敏治疗、药物替代疗法、心理支持等。
在整个戒酒期间,患者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怀,逐渐戒断了对酒精的依赖,恢复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述两例病例充分说明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
对于长期或大量酗酒的患者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及早寻求医疗帮助,通过专业的治疗和支持,逐步戒断对酒精的依赖,恢复健康的生活。
2酒精戒断综合症[指南]2酒精戒断综合症百科名片酒精长期酗酒者停止饮酒一般会在12~48小时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轻度戒断综合征表现为震颤,乏力,出汗,反射亢进以及胃肠道症状。
有些人还会发生癫痫大发作,但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发作2次以上(酒精性癫痫或酒痉挛)。
目录病因1. 症状1.分级鉴别1. 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激素治疗1. 病因1. 症状1.分级鉴别1. 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激素治疗1. 展开编辑本段病因发病原因有躯体依赖的酗酒者,在戒酒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失去酒精的抑制作用,产生大脑皮质和(或)β-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所致。
发病机制1.酒精性震颤(alcoholic tremulousness) 发病机制被认为是戒酒后中枢和周围神经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兴奋所致。
即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使骨骼肌收缩速率增加,因而干扰了神经-肌肉的传导或肌梭活性,致使这些患者的震颤强度增加。
2.戒酒性癫痫(alcoholic withdrawal seizure) 发病机制不清。
有人提出各种不同的发病机制,包括低镁血、碳酸血症和其他各种代谢紊乱等均可在癫痫活动期内出现。
但这些机制均未被证实,补充镁离子等措施亦不能预防其发作。
3.震颤谵妄(delirium tremens,DT) 是在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急性脑病综合征,可由外伤、感染等一些减弱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所促发。
[1] 编辑本段症状酒精性震颤alcoholic tremulousness,或称之为戒酒性震颤(withdrawal tremulousness)是最常见、且最轻的戒酒综合征。
(1)震颤是戒酒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伴有易激惹和胃肠道症状,特别是恶心和呕吐。
这些症状常开始于连续数天嗜酒后、突然禁酒的次日早晨。
恢复饮酒可很快缓解症状,再次停止饮酒后症状复发并且加重。
症状持续时间差别可很大,通常持续2周。
病情在完全停止饮酒后24,36h达高峰。
全身性震颤是本病最明显的特征,是一种快速(6,8Hz)、轻重不一、在安静环境下减轻而在运动和情绪紧张时加重的震颤。
震颤可很剧烈,以致患者不能自行站立,发音不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有时震颤无明显的客观表现,仅患者主诉“体内震颤”。
数天后面部潮红、厌食、心动过速和震颤可明显缓解,但过分警觉、易受惊吓、运动性震颤可持续一周或更长。
不安的感觉持续10,14天。
血液和CSF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升高。
(2)患者伴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面部深红色、结膜充血、心动过速、厌食、恶心、干呕。
患者完全清醒,易受惊吓,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回答问题,对粗暴或威胁的方式可能有反应。
患者也可能有轻度的时间定向力障碍,对饮酒期的后几天的事件无记忆力,但无明显的意识混乱,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病情有良好的认识。
酒精性幻觉症alcoholic hallucinosis,指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幻觉状态,是一种较少见的戒酒综合征。
病人常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量后24h内出现大量鲜明的幻觉,临床上以视、听幻觉为主。
(1)酒精性震颤病人也常可伴有各种幻觉。
患者诉说做噩梦,伴有睡眠紊乱,有时病人不能区分是做梦还是真实情景,幻觉和现实混淆不清。
熟悉的物体被扭曲或被认为是非真实的东西(幻觉)。
根据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单纯视觉幻觉型、视听混合型、触觉或视觉型。
没有证据支持某些视幻觉(如虫子、红色大象)是酒精中毒特异的。
实际上,酒精中毒的幻觉是广泛的,有生命的较无生命的多。
人或动物可以是单一或成群的;可以是缩小或放大的;可以是自然、愉快的;也可以是畸形、可怕和恐怖的。
(2)由或多或少单纯性听幻觉组成的酒精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类型。
Kraepelin称之为嗜酒性幻觉性精神错乱或酒精性精神躁狂。
其核心表现为:尽管患者感觉正常,例如患者定向力、反应性正常、记忆力完好,但有幻听。
幻听的性质可以是无结构的声音,如蜜蜂嗡嗡叫、铃声、枪击声或敲打声,或者是音乐样的、低调哼唱或聊天。
但最常见的声音是人类的声音。
声音可直接与患者对话,但更常见于与第三者谈论患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声音是恶意的、指责或恐吓性的,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
对患者而言,声音是极其真实的。
听幻觉(以及视幻觉)的另一特点是患者对幻觉内容的产生相应反应。
患者可能为保护自己报警或有反抗入侵的行为,甚至可能企图自杀以逃避声音的恐吓。
其持续时间不等,可以是暂时性的,或在数天内间歇性再发,个别情况下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3)在幻觉中,多数意识不到幻觉的非真实性。
随病情好转,患者开始怀疑其幻觉的真实性,愿意对他人讲述幻觉的情况并怀疑自己是否神志清楚。
能够认识到所听到的声音是想像的,如若能够回忆精神障碍发作时异常的思想内容,是完全恢复的表现。
戒断性痫性发作alcoholic withdrawal seizure,又称“朗姆酒发作”(rumfits),是酒精戒断过程中(长期慢性酗酒中毒后相对或绝对禁酒)较常见的症状。
90%以上的戒断性痫性发作发生在停止饮酒后7,48h,而且在13,14h是发生的高峰时间。
在抽搐活动期,脑电图多不正常,但数天后可恢复。
可表现为一次性发作,但多数情况为突发的2,6次发作,有时更多。
2%的患者发展成癫痫持续状态,多为大发作。
局灶性发作提示除酒精作用外,有局部病灶存在(多为外伤)。
约30%全身性戒断抽搐发作的患者,发展成震颤谵妄状态(有些报道百分比较低),痫性发作是谵妄的前驱症状。
震颤谵妄delirium tremens,DT (1)震颤谵妄是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的酒精性疾病状态。
是在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急性脑病综合征,多发生在持续大量饮酒的酒精依赖患者,可由外伤、感染等一些减弱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所促发。
常于戒酒或减量后3,5天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生动的妄想和幻觉,伴有震颤、焦虑不安、失眠和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如瞳孔扩大、发热,呼吸和心跳增快,血压增高或降低,以及大汗淋漓等。
(2)大多数患者谵妄多呈自限性病程,经过几天躁动和不眠之夜,常以进入睡眠状态而终止,然后清醒,醒后神志清楚、安静、疲乏,对谵妄阶段的事件完全无记忆。
少见情况下谵妄状态逐渐消退。
如果谵妄震颤是单一的一次发作,80%的患者持续不超过72h。
少见情况可有一次或多次复发,数次程度不同的谵妄发作,以相对清醒间期分隔开,整个过程持续数天,偶尔可持续4,5周。
(3)有部分病例出现震颤谵妄后不能完全恢复,病程进展至威尼克脑病或柯萨可夫综合征(约占15%)。
没有并发症的病例,经及时处理病死率较低(约3%,4%),一旦发生并发症则病死率会明显升高,常死于高热、肺炎或心力衰竭等。
或会突然死亡而不能确定其病因。
(4)非典型谵妄-幻觉或意识混乱状态:与典型的DT密切相关,发病率也相同。
患者可仅表现短暂、安静性意识混乱、焦虑或持续数天或数月的异常行为。
与典型的谵妄震颤不同,非典型状态,常表现为一次单一局限性事件,不再重复。
偶尔先有痫性发作,不造成死亡。
也可以说这种不典型状态,是部分性轻度震颤谵妄。
急性戒酒综合征acute 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发生在长期(2~3周以上)大量饮酒,突然停止饮酒或明显减量时。
主要表现为震颤、谵妄、抽搐、意识混乱、精神运动和自主神经过度兴奋。
依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
[2]脑电图检查、颅脑、胸部X线照相和CT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编辑本段分级(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AWS)酒精戒断综合征(AWS)的发生可能与乙醇刺激的突然解除造成脑内r-氨基丁酸(GABA)抑制效应的降低及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所致。
AWS一般在戒酒后第三天开始,如果坚持戒酒的话,多在戒酒后第五天到第七天自行消失。
最早的戒断症状是震颤,通常是两侧性,早晨较明显,所以称为晨间震颤。
严重者还可出现震颤谵妄,表现有出现大量丰富的幻觉,以幻视为主,可伴有幻听和幻触等。
有时还可有体温升高,称发热性震颤谵妄。
虽然多数情况下经过3—5日可恢复,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当立即住院治疗。
根据症状的轻重,临床上将AWS可分为3级:1级(physical withdrawal),明显震颤及出汗,无幻觉及意识障碍。
2级(impending diliriumtremens),急性阶段有明显的震颤、大汗及幻觉,但幻觉可以是暂时的,睡前及醒前的恶梦与幻觉不相平行。
3级(dilirium tremens),除包括2级各项外,还应有意识障碍,可以是间歇性,并有定向力和近记力障碍。
编辑本段鉴别综述临床上在排除由于滥用药物而导致的戒断综合征、对巴比妥类或苯巴比妥类高度敏感者、强迫观念者、妊娠、躯体性疾病等外,还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肝性脑病多在严重肝功损害的基础上而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与戒酒的时间无明显关系,而与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感染等重要诱因有关,是肝病晚期的一个标志。
Werniche korsakoff综合征主要是长期食用低或无维生素B1的食物所引起。
临床上可出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外展神经瘫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
维生素B1是硫酸焦磷酸(TPP)的活性基团,TPP又是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后者在三大物质代谢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该病与AWS又不能截然分开,因为酒依赖者往往发生低镁血症,镁离子是TPP的辅助因子,间接使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出现或加重编辑本段临床表现(1)精神错乱或精神分裂征患者往往具有某种性格倾向或素质,在某种精神创伤或刺激下而发病,持续时间较长,经过心理性治疗可恢复。
(2)癫痫多发生于青少年,尤其是儿童,而AWS患者多为成年人,且为酒依赖者。
但AWS也可伴随有癫痫的发生,甚至高达46%,其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实验室检查可测定酒精性肝损害的相关指标r-GT、AST/ALT、血清糖蛋白的微小变异等予以鉴别。
(3)酒精中毒者(和其他营养不良的病人一样)可出现小脑变性。
它的病理和临床特征可能与Wernicke脑病相同。
姿势和步态共济失调可在几周或几个月内缓慢起病,也可突然起病。
CT显示上蚓部和小脑叶前部萎缩。
应用硫胺素及其他维生素B类可改善症状。
(5)Marchiafava-Bignami病是一种罕见的胼胝体脱髓鞘病变,发生于慢性酒中毒病例,主要见于男性。
最初见于意大利,认为是因饮用一种天然红葡萄酒而起病,但后来发现该病在其他许多国家亦有发生并涉及其他多种酒精饮料。
曾推测本病与营养性病因有关,但确切性质不明。
病理学与发病环境将其与桥脑中央脱髓鞘症联系起来,可能是后者的一种变异。
患者表现出激越,精神错乱,可有进展性痴呆伴额叶功能释放体征。
有的病人经历数月后恢复;另一些则发生抽搐与昏迷,最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