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戒断综合征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8
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关于酒精戒断危重病例的讨论记录范文,以供参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篇1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病例讨论会,主要是针对一个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进行讨论。
首先,请病例报告人介绍病例情况。
病例报告人:患者,男,45 岁,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依赖,于 1 周前开始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震颤、出汗、心悸、焦虑等。
患者曾多次尝试戒酒,但均以失败告终。
此次就诊时,症状已经持续了 3 天,且出现了意识障碍和抽搐等症状。
主持人:谢谢病例报告人。
那么,请问各位专家,针对这个病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专家 1:我认为,该患者应该被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症,并且出现了严重的戒断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立即给予纳洛酮治疗,以减轻戒断症状。
此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克服酒精依赖。
专家 2:我同意专家 1 的观点,但是,针对这个患者的意识障碍和抽搐等症状,我们应该考虑给予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
专家 3:我认为,该患者需要进行强制戒断治疗,以帮助患者克服酒精依赖。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的意见。
那么,请问病例报告人,你们医院针对这个病例有什么治疗方案和计划?病例报告人: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我们医院已经制定了治疗方案和计划。
首先,我们给予患者纳洛酮治疗,以减轻戒断症状。
其次,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治疗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克服酒精依赖。
最后,我们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病例报告人的参与。
《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篇2标题:酒精戒断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时间:2023 年 2 月 19 日 14 时 30 分讨论地点:ICU 会议室主持人:XXX 主任医师参加人员:XXX 主任医师、XXX 副主任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住院医师等 7 人。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酒精依赖患者在停止饮酒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恐惧、恶心、呕吐、颤抖和惊厥等。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的酒精摄入量、戒酒前的身体状况以及长期酗酒对身体的损害程度。
下面将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案例,通过这两例来了解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案例1:李先生,45岁,长期大量饮酒李先生长期从事高压工作,因此饮酒成为他减压的方式。
多年来,他每天都会饮酒,酒量逐渐增加,最终达到了一天两瓶白酒的程度。
不久前,李先生因为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而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必须停止饮酒。
于是李先生决定戒酒,但几天后,他开始出现焦虑不安、全身发抖、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了惊厥。
他重新就诊,并被确诊为酒精戒断综合征。
李先生接受了戒酒治疗,包括镇静、补液以及心理支持。
经过数周的治疗,他的症状逐渐缓解,体力恢复,情绪也逐渐平稳。
李先生在治疗结束后,积极参加戒酒康复的活动,目前已经完全戒绝饮酒,过上了健康积极的生活。
案例2:张女士,32岁,酗酒3年张女士因为工作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她开始酗酒。
起初是社交时偶尔饮酒,后来渐渐变成了每天都需要饮酒来缓解焦虑和压力。
在饮酒的过程中,她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酒精的摄入量,但又无法停止。
最终,她的酒量越来越大,不到一瓶白酒无法入睡。
由于长期酗酒,她的身体状况也开始出现问题,包括消化不良、贫血和肝功能异常。
张女士决定戒酒,但在停止饮酒后,她出现了严重的戒断症状,包括恐惧、抑郁、失眠、全身颤抖等。
她的家人发现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于是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在医生的指导下,张女士接受了戒酒治疗,包括药物镇静和心理治疗。
经过数月的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这两例患者的案例展示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戒酒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包括镇静、补液、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病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死亡1例病例来源原病例来源邵玉凤、李玲原文标题酒精戒断综合征死亡1例关键词酒精戒断综合征;DIC患者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0岁出生地不详民族不详职业不详居住地不详就诊日期2005年3月10日问诊主诉四肢震颤2个月,加重3天,抽搐发作2次。
现病史患者自2004年7月始饮酒,每日饮散装白酒1~1.5L,每喝必醉,以酒代饭。
2005年3月7日,患者被家属强制戒酒,当晚出现双手明显震颤;次日中午出现癫痫大发作2次,每次发作约5分钟,可自行缓解,送往当地医院治疗(静脉滴注纳洛酮,具体剂量不详)效果欠佳而入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手术、外伤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个人史2004年7月开始酗酒婚育史不详月经史患者性别男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生命体征:T 36.2℃,R 18次/分,P 96次/分,BP 100/70mmHg(即13.9/9.3kPa)。
体格检查:查体不合作,大汗淋漓,皮肤潮湿苍白。
呈明显的谵妄状态,摸索强握,有幻视、幻听;脑神经检查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 sign(-);脑膜刺激征(-);四肢可见明显的粗大震颤。
初诊初诊酒精戒断综合征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47×109/L(正常参考值:4~10×109/L,下同),中性粒细胞计数7.57×109/L(1.8~6.4×109/L);谷草转氨酶446u/L(8~50u/L)、谷丙转氨酶174u/L(11~66u/L)、CKMB抑制酶433u/L(O~24u/L);生化11项、血氨正常.死亡当天:血小板计数32×109/L(100~300×109/L),尿蛋白(+++),尿隐血(+++);D一二聚体(比浊)9860ug/L;凝血酶原时间19.6s(11.0~14.0s),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56.4s(25.O~35.0s),纤维蛋白原 1.88g/L(2.00~4.00g/L),凝血酶时间57.2s(16~18s);血尿素氮11.0mmol/L(2.9~8.6mmol/L),肌酐236umol/L(53~115umol/L).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无诊断诊断酒精戒断综合征修正诊断1.酒精断综合征 2.慢性酒精中毒、肝功能衰竭 3.中枢性高热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鉴别诊断肝性脑病;重症肝病治疗过程诊疗思维结合病史,给予镇静、补液、护肝等药物对症治疗。
脑出血伴酒精戒断综合征1例报告标签:脑出血;酒精戒断综合征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查体:BP:190/100mm Hg,神志清楚,精神萎,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瘀点,未见出血点,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头颅CT显示左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约18ml),脑萎缩。
拟诊为左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予止血、营养神经、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精神渐萎,3d后患者出现明显乏力、多汗、失眠、食欲不振,第7天时出现谵妄、幻觉,嗜睡。
动态复查头颅CT未见脑内血肿增大,头颅MR报告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近50年,饮白酒350~400g/d(折合成酒精量175~200g/d),此次发病入院后即未再饮酒。
依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征,予镇静、维生素B、纳洛酮、醒脑静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并出院。
2讨论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ic withdrawal syndrome,AWS)是由于长期酗酒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酒量后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震颤、焦虑不安、兴奋、失眠、大量出汗、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谵妄、幻觉、癫痫发作等[1]。
发病机制可能与乙醇刺激的突然解除造成脑内γ-氨基丁酸抑制效应的降低及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有关。
长期嗜酒者常因疾病或意外被迫断饮而诱发酒精戒断综合征,各专科医生对该病常常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2-3],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常有生命危险,出现震颤谵妄者未经治疗病死率可高达35%[4],因此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尤为重要。
AWS的诊断: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5],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断应符合:(1)有酒精依赖病史。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酒精戒断综合征1例分析发表时间:2010-11-18T10:56:19.26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富刚段元丽[导读] 鉴别诊断意识不强,辅助检查未充分利用:患者有明显神志模糊、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弱阳性刘富刚段元丽 东平县人民医院(山东东平271500)[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119-01 1 临床研究患者男性,49岁,因“神志模糊、肢体震颤5天”入院。
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饮酒近30年,白酒约750ml/天,已戒除15天,吸烟20余年,戒除15天。
患者发病后出现神志模糊、肢体震颤、焦躁不安、失眠、恶心、呕吐、肢体不自主活动。
曾在当地卫生室就诊,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未予处理,病情渐加重,遂来诊,门诊以“酒精戒断综合征”收住院。
入院查体T36.3℃,P96次/分,R23次/分,BP189/126mmHg,神志模糊,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颈稍抵抗,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左侧巴彬斯基征弱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功正常。
入院诊断:酒精戒断综合征。
入院后给维生素B1、B6,营养支持、少量镇静剂、控制血压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差,病情渐加重,颈抵抗明显,遂行颅脑CT检查,结果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请神经内科会诊后转入神经内科,嘱绝对卧床休息,并给甘露醇降颅压,给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给尼莫地平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并给镇静、止痛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2 讨论此病例经颅脑CT检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明确,误诊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2.1 此病人有长期、大量酗酒史,发病前刚刚戒酒10天,时间上符合酒精戒断综合征 2.2 患者发病后症状如:神志模糊、肢体震颤、焦躁不安、失眠、恶心、呕吐、肢体不自主活动、血压升高等亦符合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表现2.3 患者入院时神志模糊,不能正确表达,如患者病情好转后才诉头痛,致使一些重要的诊断信息不能及时采集 2.4 鉴别诊断意识不强,辅助检查未充分利用:患者有明显神志模糊、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弱阳性,因此应首先想到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时行颅脑CT检查。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滥用、过量饮酒的人突然停止或减少酒精摄入后所出现的一
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的总称。
下面将介绍两例患有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
病例一:
患者A是一名50岁的男性,长期饮酒量较大。
在停止饮酒后的第二日,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戒断症状。
他感到焦虑、不安,手颤抖,食欲下降,并出现了心悸、失眠等症状。
患
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有所增高,精神状态不稳定,易激动。
他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
经过医生的检查和评估,患者被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征。
这两个病例显示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多样性和严重性。
戒断症状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焦虑、不安、手颤抖、食欲不振、失眠、心悸等身体和情绪症状。
在重症
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嗜睡、抽搐、幻觉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早期干预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
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给予镇静药、抗
焦虑药和营养补充等。
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康复治疗和家庭支持等。
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和监测,逐渐减少饮酒,并避免再次滥用酒精。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患者可以逐渐走出酒精的阴影,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预防酒精滥用和提高公众对该疾
病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减少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时,如不想放弃再植就需要采用指背静脉转位、微型静脉皮瓣移植等补救措施[9,10],这样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且受各种条件制约,造成了手术延长。
吻合指掌侧静脉的方法则更直接、有效,不但可恢复原指的血管解剖结构,而且不用翻动患手就可将指神经、指固有动脉、指掌侧静脉吻合,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
本组手术最短1h,平均1.75h 。
21214 保留患指的功能结构:传统断指再植除切割伤外,即使指背侧静脉完整,去除挫伤部分后常需将指骨短缩0.5c m,以利于吻合。
而指掌侧静脉紧贴指掌侧浅筋膜表面,并受深层脂肪组织的保护,损伤一般较轻,在指动脉损伤不重的情况下,吻合指掌侧静脉一般仅需短缩0.2~013c m 骨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指的功能结构。
213 吻合指掌侧静脉断指再植的手术要点 ①指掌侧静脉的暴露:在距断指残端创缘2~3mm 处切除部分掌侧皮肤至真皮下,再游离约3~4mm 后即可吻合,如可在指横纹平面“Z ”字切开皮肤,一为暴露指掌侧静脉,二为缝合皮肤时减小张力。
②指掌侧静脉的吻合:指掌侧静脉可端端吻合,也可与指背侧静脉交叉吻合。
由于指掌侧静脉管壁薄,相当于同一平面背静脉的1/2~1/3,吻合血管易缝到对侧壁,故应在保证每针都看清血管对侧壁的条件下吻合。
如存在张力,可略屈曲手指调节至最佳张力。
本组均采用3定点缝合法缝合5~6针。
③其他要点:再植顺序为清创→指骨与关节固定→修复伸屈肌腱→吻合指固有神经、指动脉、指掌侧静脉→关闭切口。
内固定时尽量采用交叉克氏针且不跨关节固定。
皮肤缝合时为避免张力压迫,掌侧靠近吻合静脉处应采用520线缝合。
综上所述,指掌侧静脉可作为背静脉的补充,甚至可作为再植回流的主要吻合静脉,其成活率高,成活质量好,是断指再植重建静脉回流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1] 陈中伟.创伤骨科与显微外科[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822802.[2] 于洋,李宏军,王慧勇.吻合指掌侧静脉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6,20(1):59.[3] 郭翱,李俊,徐招跃,等.吻合指掌侧静脉断指再植83例报告[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6,20(4):233.[4] 李强,王众,申屠刚,等.指掌侧静脉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 ].实用骨科杂志,2004,10(2):1012102.[5] 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6(3):1302135.[6] 柴益民,林崇正,邱勋永,等.吻合掌侧浅静脉的末节及指尖断指再植[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18(3):1362137.[7] Matl oub H S,Strathy KM,Sanger J R,et al .Venous a 2nat o my of thu mb[J ].J Hand Surg,1991,16(6):106321069.[8] S m ith A R,S onneveld G J,van der Meulen J C,et al .AV anast o mosis as a s oluti on for absent venous drainage in rep lantati on surgery [J ].Plast Reconstr Surg,1983,71(4):5252532。
易误诊为肝性脑病的酒精戒断综和征病例报告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酒精戒断综合征(AWS)与肝性脑病发病特点。
方法对3例患者病历资料回顾及总结。
结果AWS有嗜酒史,主要表现为震颤、谵妄,实验室检查血氨正常,肝性脑病有肝病史,主要表现为性格行为改变,血氨升高。
结论只要认真观察,不会误诊。
【关键词】酒精戒断综合征;肝性脑病;误诊患者选择3例均符合2010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病学会酒精性肝病指南诊断标准,均为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患者。
2 病历资料例1:男69岁,农民,文盲。
因乏力、双下肢水肿20 d,于2010年12月21日以“肝硬化?”收入院,饮白酒23年,饮酒500~700 g/d,饮食无规律。
入院查体T379℃,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阳性,颈部、胸前蜘蛛痣9枚,双肺呼吸音清,脾肋下6 cm,移动性浊音阴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ALT298u/l,AST192U/L,TBIL263 μmmol/L,ALB31 g/L,rGT216U/L,病毒指标全阴性。
B 超:肝脏缩小,门静脉16 mm,入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后给予正规治疗,患者于入院后9 h无诱因出现双手震颤、烦躁不安、语言含糊,急查血氨、血糖均正常,钾31 mmol/L,约4 h后意识突然自行清醒,对所发生的事情无记忆,考虑为酒精戒断症状。
例2:男34岁,已婚,屠夫,初中文化,因乏力、尿黄半年,加重伴呕吐、腹胀4 d于2011年3月13日16:00以肝硬化收住,嗜酒10年,前8年每天饮白酒500 g,近两年白酒700~1000 g,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掌阳性,蜘蛛痣6枚,腹水征阴性,辅助检查:TBIL71 μmmol/L,ALT59U/L,ALB29 g/L,血钾32 mmol/L,血糖64 mmol/L,病毒学指标检测全阴性,入院后给予正规保肝治疗,第2天,5:00无诱因出现情绪激动,言语混乱,多汗,双手震颤,尖叫,查扑翼样震颤阴性,给予安定10 mg,肌内注射,查血氨正常,约15 min后入睡,醒后对所发生事情无记忆,既往无癫痫病史,脑电图排除癫痫,考虑酒精戒断症状。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酗酒者突然停止饮酒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神经精神症状。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严重的情况下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一:张先生,51岁,长期酗酒,每天平均饮酒150克白酒。
因工作压力大,酒精成瘾已有十年。
由于家人的劝说,张先生决定戒酒,于一周前停止了饮酒。
在停酒的第二天,张先生开始出现恶心、心慌、头痛、出汗等不适症状,最严重的时候还出现了癫痫样的抽搐。
家人急忙将张先生送到了医院急诊科。
病例二:李女士,38岁,长期饮酒,每天平均饮酒100克白酒。
由于工作压力大和婚姻不顺,李女士开始依赖酒精来调节情绪。
近期她决定戒酒,停酒的第三天开始,出现了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症状,甚至还出现了幻觉和谵妄的表现。
以上两例均为典型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焦虑、抑郁、恶心、呕吐、出汗、心慌、头痛、失眠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抽搐、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健康风险。
对于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诊断,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酒史和停酒情况,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在一般情况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复杂,但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免漏诊或误诊。
治疗方面,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患者的戒断症状,防止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常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护理。
药物治疗包括镇静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以减轻患者的戒断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支持性护理包括病房内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上述两例病例中,张先生接受了及时的医疗干预,经过3天的治疗,他的戒断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而李女士由于戒断症状较为严重,经过连续7天的治疗后症状才得以缓解。
酒精戒断综合征2例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AWS)是指在长期或大量饮酒后,突然停止饮酒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焦虑、震颤、出汗、心悸、肌肉痉挛、抽搐、恐惧、易激动、幻觉、妄想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将介绍两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病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及其处理方式。
病例一:患者X,男,45岁,长期酗酒,每天饮酒量约为500毫升白酒。
患者近期因家人的劝说,决定戒酒,并自行停止饮酒。
停酒后第二天,患者出现多汗、心悸、颤抖、恶心、呕吐等症状,过去曾有过类似的症状,因此对症状不以为意。
然而第三天,患者出现明显的幻觉、谵妄、烦躁不安,家人发现情况不对劲,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征,并立即进行相应的紧急治疗。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逐渐恢复了神智清醒,体温、血压和心率也逐渐稳定。
医生为患者配制了一份戒酒康复计划,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以帮助患者渡过戒酒期并预防复发。
病例二:患者Y,女,32岁,因长期压力大,每天晚上喝酒放松自己。
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形成了对酒精的依赖,直到有一天由于工作关系无法如期喝酒,出现了焦虑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患者尝试继续饮酒来摆脱这些症状,但发现酒量需要逐渐增加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最终,患者决定去医院咨询并寻求帮助。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确认了酒精依赖的诊断。
医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戒酒方案,包括脱敏治疗、药物替代疗法、心理支持等。
在整个戒酒期间,患者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怀,逐渐戒断了对酒精的依赖,恢复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述两例病例充分说明了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
对于长期或大量酗酒的患者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及早寻求医疗帮助,通过专业的治疗和支持,逐步戒断对酒精的依赖,恢复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