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万志炳一、学生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属于中国现代史部分,这节课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又比较枯燥,学生接受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接受了解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教材重难点重点:“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2.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课时 1课时课前预习1.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逐步。
2.1958年,党中央提出的总路线。
3. 和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预习反馈: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2.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略)3.学生解读目标,明确学习要求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由下列材料引入: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关经济建设的口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争取一两年内小麦亩产一千斤”、“五年超过英国,十五年赶上美国”……2.出示课件内容,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及其积极意义?3.播放相关视频材料。
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要求。
4.图中学史。
播放一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它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哪些事情。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成果,交流提升。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大跃进运动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讨论交流: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当时是一个记者,由你写一篇稿子,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个场景进行描述,该如何写呢?动动手,试一下!3.拓展延伸: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巩固内容:看到以下词语,你会想到本节课哪些知识?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建设2.达标测试: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教学札记。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三、教学重点重点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
重点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四、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五、课前导学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1956?D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险历程【学习内容】1.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1)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遗憾:正确决策未能坚持,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2. 探索道路上的失误:(1)出现失误的原因:没有经验,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钢指数指标不断升高;对农作物产量估计严重不足)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大”是指规模大,“公”是公有化程度高)(3)后果: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1)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会商分析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会后,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进一步进行。
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扩展了解】大跃进的后果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
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
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
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贝克尔(Jasper Becker)——一名长期观察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饿鬼:中国的秘密饥荒》一书中说,大部份对大跃进的批评来自于“在香港观察中国的”国外评论家。
而当时有在国内生活过的外国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关于大跃进的争议的主要来源。
杜波斯(W.E.B. DuBois 1959年,著有《中国》一文)大跃进时期到访过中国。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马村区实验学校尹芳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能够认识到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学习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急于求成。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第二单元主要反映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艰苦而曲折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失误和挫折。
教学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的原因以及出现的严重失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尚缺乏分析概括的能力,但好奇心能驱使他们探究我国历史,补充材料有助于提高兴趣,加深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的了解,从而增进事实求是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何时确立?标志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对于年轻的新中国来说,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的时间、主要成果。
2、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运动达到高潮的时间是什么?4、人民公社有什么特点?一个典型的做法是什么?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什么后果?6、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师补充完成。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教学重点〗重点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共产党在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
重点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课前导学〗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1956?D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
如收集当时的图片、歌曲、影像、顺口溜,阅读当时和以后相关的报纸、文章、小说。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2、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3、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历程的艰难和成就教学难点:1、认识社会主义探索历程的艰难;2、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何时确立?标志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对于年轻的新中国来说,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导入新课。
二、学习导航三、探究交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大跃进”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那就是人们急切的想改自己的未来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曾经的历史---■指引方向材料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
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说一说:材料中提到的这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指什么会议?●议一议:这次大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艰难探索材料二: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传“我们国家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新形势”。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大二次会议,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完成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速度,提出我国要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品产量上赶上或超过英国。
材料三:●说一说:材料三中图A和图B各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或什么历史现象?●议一议:你认为材料三和材料二之间有联系吗?■感悟升华工人:只要我们使大力、出大汗,就是砸锅献铁,我们也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赶超目标。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八年级下册)执教者:张二华连云港市新坝中学点评人:刘俊利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材内容:本课讲述了1956----196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召开了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另一方面,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是在探索中前进。
执教对象:连云港市新坝中学八年级(3)班授课时间:2008年3月26日一、课标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二、教学目标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见闻和经历,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因此要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讲授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必须通过多媒体展现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采用灵活机制的组织形式等教学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拓展思维的同时,增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感,坚定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提问,①我国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基本完成的?②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改造旧有的经济之后,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回答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万志炳
一、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属于中国现代史部分,这节课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又比较枯燥,学生接受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接受了解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式、讨论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握“启”
的分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完了第一单元,请问第一单元主要讲什么内容?
生:走上社会主义之路。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之路?
生:三大改造。
师:嗯,没有通过革命形式,在改造完资本主义工商业后,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这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
生:应该是建设了,(有的同学可以说出第二单元的题目)
师:嗯,先是稳定,再就是建设,比如说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呢,老师注意到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生活的质量,比如天天曝光一些质量问题,下一步呢,我认为人们追求的应该是品位。
好,我们再来看课题(学生看),我有个疑问,建设就建设吧,怎么还有个探索呢?
生:讨论回答
师:对,社会主义不是设计好了的,比如象盗版软件一样,拿来就能用。
有没有哪个国家在搞社会主义建设,让我们学学经验呢?
生:有,苏联。
师:是的,苏联搞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出现了大问题。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规律可循,怎么办?只有自己搞。
因此这个探索的历程表现可能就会……?
生:艰难曲折。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板书,导入新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师:我先问大家一个题外话,大家现在觉得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生:争着回答。
(学习和玩、学习和恋爱、学习和上网等)
师:回答学习和玩之间矛盾问题比较多,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我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感觉时间不够用,可能是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后来想想,不是的,应该是工作与家庭的矛盾。
非常感谢这节课,让我能思考一下我现在的生存状态。
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我们党是怎么思考我国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
生:学生阅读,找到相关的语句。
师:请问你们认为他们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
生:回答。
师:是的,在当时来说,我党十分冷静地分析出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做出这么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按照八大的理论,发展经济,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生:可以和美国切磋一下了。
师:但是结果并不是这样,怎么回事?
生:(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师:可见经验的宝贵,记得1954年越南和法国发生了一场大战――奠边府战役,但是越南只打过小规模的游击战,没有打过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就请中国帮忙,中国派了韦国清将军指挥,这一战后,越南师级以上的领导都会打大兵团战役,你想一想,这一战就为越南培养了多少军事人才!还有现在美国西点军校开的课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我们有什么?美国打一仗,我们就越着急,你想想他们积累了多少宝贵的经验!
生:
三,失误
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课文,找一找,我们出现了哪些失误?
生:(学生看书)找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
师:为什么说这是失误,而不说是成绩呢?
生:
师:还有比如大炼钢铁(展示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及大炼钢铁后的后果。
生:看图。
师:老师现在有几则材料,大家先看一看,(展示材料)一、(课后的材料阅读)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人民日报报道。
二、所有这些系统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操纵,这些程序旨在营造一个适合二十一世纪农业的小环境。
以色列的一些公司生产并出口高科技的编织塑料板,专门承接定制温室大棚的工程,包括咨询、安装和维护。
由于初期投资较高,因此温室大棚最适合种植蔬菜、鲜花、观赏植物及香料等高附加值的作物,并适于精耕细作。
例如,以色列的温室大棚平均每公顷可种300万朵玫瑰,平均每公顷每季度可产300吨西红柿。
――人民日报报道
生:学生进行分析,指出第一个材料是错误的,第二个报道是真实的。
师:我们说第一个是真实的?都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呀!
生:在当时的中国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那么高的产量。
师:确实如此,一个萝卜三百斤可能不可能?是可能的,比如美国国孟山都公司就有这种产品,每亩地产万斤,可能不可能?可能的,以色列就是个例子,全世界都在学他,但是这个要求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
那么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可以提示看书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生: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师:对,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就会吃苦头,请问我们人民群众有没有偷懒?生:没有。
师:书中说: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动,但是,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办事,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老师可以举一事例,联系学习,把握学习规律,做到和现实生活联系)
四、总结
师:请问我们后来有没有改正这些问题?
生:改正了,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到1962年经济开始复苏了。
师:那么请问大家,你学过这一课,有什么感受或者认识?大家交流一下
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中国银监会的一系列文件,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现在国家比较关注稳定,不再追求速度。
师:是这样的,我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希望我们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能不断前进,改革能顺利进行,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也希望大家的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谢谢大家。
好,把填图册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