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20
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这个要求属于识记层次,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史实,知道这两次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即可。
需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另处两个子目,“中共八大”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在内容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前20年的历史,上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下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讲述1956年以后到1962年探索历程,课标要求仅为识记层次,但仅仅知道这些历史,并不能帮助学生真切地感知并理解这段历史,也就不能从中借鉴反思,从而不能在成长中运用从历史中掌握的经验,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基于这样的认识,备课时识记层次延伸为理解层次。
教学方法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课文、发现问题、交流探讨、总结反思等,达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学习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有一点知识储备,处于对世界看法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喜欢交流,愿意表现自己,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
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变,也就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对今后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艰难曲折可能意识不到。
另外,本课涉及到的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理论概念,是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所达不到的,需特别注意。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的相关史实。
在此基础上,探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失误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认真阅读,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教案标题: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探索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探索的概念和意义;2. 探索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探索、总结经验;3. 探索的技巧:观察、实验、调查、推理、创造思维;4. 探索的难点和挑战。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探索的思考,引入本课话题。
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教师简要讲解探索的概念和意义,强调探索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示范演示:3. 教师以一个具体的探索案例为例,向学生展示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科学实验的过程,向学生展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结果等环节。
小组合作:4.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索活动。
每个小组按照探索的基本步骤,制定计划并实施探索。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讨论总结:5. 学生小组进行探索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探索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收获和体会。
概念强化:6. 教师对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再次强化和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拓展活动:7.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领域或主题进行探索,如艺术、文学、历史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和方法。
作业布置: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探索主题,并按照课上学到的步骤和技巧进行探索。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探索报告,包括问题、计划、实施过程、结论等内容。
教学评价:9.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或互评等方式。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引入活动;2. 探索案例,用于示范演示;3. 小组合作材料,包括探索主题和相关资源;4. 评价和反馈表,用于教学评价。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教学重点〗重点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
重点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课前导学〗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1956?D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
如收集当时的图片、歌曲、影像、顺口溜,阅读当时和以后相关的报纸、文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