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传动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2.41 KB
- 文档页数:11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连续运行控制班级2008033202 学号200803320219 姓名刘绪庞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正确使用。
2.掌握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连续控制的实现。
3. 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线路接线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带有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实验板;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笔;剥线钳;连接导线若干;螺丝刀三、实验原理、电气原理图四、实验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熔断器被烧坏?电流过载,重新接控制电路。
电动机不转?用电笔测三相是否有电。
没电,可能接触不良。
U V W实验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班级2008033202 学号200803320219 姓名刘绪庞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正确使用。
2.掌握掌握互锁触点在电路中的作用。
3. 初步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4.学会看懂电路图并按图接线的方法,培养分析、检查和排除电气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带有刀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交流继电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实验板;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笔;剥线钳;连接导线若干;螺丝刀三、实验原理、电气原理图四、实验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按下红色按钮,电动机起动,按下绿色按钮,电动机起动停?将接在红色按钮线改接到绿色按钮,将接在绿色按钮线改接到红色按钮按下起动sb2开关,电动机正转,放开就停?没有自锁,在起动sb2开关,并联常开KM1电动机正转,电动机反转,但不能直接正-反转控制?可能没接互锁开关,在起动sb2开关串加常闭sb3,在起动sb3开关串加常闭sb2。
实验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自动控制班级2008033202 学号200803320219 姓名刘绪庞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正确使用。
2.掌握由时间继电器实现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
【实践数据】αUd(V)测量Id(A)测量Ud(v)计算U2(V) Id(A)计算α=78°10 0.1 31.15 64 0.33α=60°66 0.65 70 60 0.76α=30°110 1.05 111.45 55 1.21 βUd(V)测量Id(A)测量Ud(v)计算U2(V)β=90°0 -0.45 0 121β=120°155 -0.25 146.25 125β=150°290 0 253.31 125【数据分析】所用公式:Ud=-2.34*U2*COSα;R=92Ω, Id=Ud/Rα=78° Ud=2.34*64*0.2079=31.15VId=Ud/R=0.33Aα=60° Ud=2.34*60*1/2=70V Id=Ud/R=0.76Aα=30° Ud=2.34*55*0.82=111.45V Id=Ud/R=1.21A【实践结果图】图15 α=30°幅值【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合上主电源。
调节Uct,观察ß=90°,120°,150°时,电路中Ud,Uvt的波形。
R=92Ω。
图19 β=90°时输出波形图此时U=0V I=-0.45A图20 β=120°时输出波形图此时U=155V I=-0.25A图21 β=150°时输出波形此时U=290V I=0A【小结】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要实现有源逆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其一,要有直流电动势,其极性需和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应大于变流器直流侧的平均电压。
其二,要求晶闸管的控制角a>Π/2,使Ud为负值。
我们做的三项有源逆变是由单相有源逆变转化而来的,逆变和整流的区别仅仅是控制角a的不同。
0<a<Π/2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Π/2<a<Π时,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线路传动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2. 掌握线路传动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线路传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分析线路传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 线路传动实验台2. 直流电源3. 交流电源4. 万用表5. 电流表6. 电压表7. 钳子8. 剥线钳9. 电线10. 接线端子三、实验原理线路传动是指通过导线将电能传输到远方,实现对设备或仪器的控制。
本实验采用直流和交流两种线路传动方式,分别进行实验。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直流线路传动实验(1)连接实验台上的电源、负载和线路。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3)将导线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负载的正极。
(4)接通电源,观察负载是否正常工作。
(5)调整线路长度,观察负载工作情况,分析线路对负载的影响。
(6)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线路长度、负载工作电流、电压等。
2. 交流线路传动实验(1)连接实验台上的电源、负载和线路。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3)将导线一端连接到电源的火线,另一端连接到负载的火线。
(4)接通电源,观察负载是否正常工作。
(5)调整线路长度,观察负载工作情况,分析线路对负载的影响。
(6)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线路长度、负载工作电流、电压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流线路传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线路长度对负载工作电流和电压有一定影响。
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负载工作电流逐渐减小,电压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线路电阻的存在导致的能量损耗。
2. 交流线路传动实验结果与直流线路传动实验类似,线路长度对负载工作电流和电压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负载工作电流逐渐减小,电压逐渐降低。
六、实验结论1. 线路传动是一种常见的电能传输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2. 线路长度对负载工作电流和电压有一定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线路长度。
实验一 直流电机转速特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测定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转速特性。
二、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闭环调速系统, 可以提高系统的静、动态性能指标。
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是闭环系统的基础, 实验图1-1是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实验线路图。
实验图1-1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图中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VT 供电, 转速给定信号 作为移相触发器GT的控制电压 , 由此组成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主控制屏MC012.直流电动机-负载直流发电机3.直流调压器 7.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1.检查实验装置的有关单元2.测定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开环转速特性 五、实验步骤及方法1.主控制屏开关按实验内容需要设置2.调压设备的检查和调整检查和调整电位器调节偏置电压, 使控制电压 -220, 并用万用表检测。
3.调压-电动机系统开环机械特性的测定(动机空载(发电机负载回路开路), 慢慢加电压, 使电动机转速慢慢上升至额定转速, 改变负载变阻器的阻值, 使主回路电流达到额定电流, 此时即为额定工作点(, )。
然后再改变负载变阻器,使主回路电流从额定电流减少至空载电流, 画出转速特性。
n(r/min)I a(A)六、实验注意事项1. 调压电路正常后, 方可合上主回路电源开关SW。
2.不允许突加给定开关起动电动机, 这时, 每次起动时必须慢慢增加给定, 以免产生过大的冲击电流。
更不允许通过突合主回路电源开关SW起动电动机。
七、实验思考题n1. 电枢电压不变, 电机转速随电枢电流如何变化?答:根据Ua=CeΦn+RaIa , 由于电枢电压Ua不变, 电枢电流Ia增大, 电枢绕组等效电阻Ra上的分压变大, 而感应电动势CeΦn减小, 所以转速n下降。
实验二直流电机调压调速一、实验目的1.了解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电气传动控制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电气传动控制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电气传动控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本次实习主要进行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气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电气传动设备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同时,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多个电气传动控制实验。
例如,我们通过调节控制器参数,实现了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通过改变输入电压和频率,实现了交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气传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我明白了电气传动控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作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电气传动控制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我们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气传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我国的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电气传动实验装置,实现电机的转速控制,并了解电动机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调节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电动机控制器原理电动机控制器是一个用于控制电机转速、转矩的设备,通常由电机驱动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电机驱动器负责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2.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是通过测量电机转速或负载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开环控制则是根据实验设定的转速值直接给定电机的控制信号,不对转速进行反馈调节。
3.PID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其中,比例项用于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积分项用于消除系统静态误差,微分项用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装置及步骤1.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电机驱动器、电机、转速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等设备搭建电气传动实验装置。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电机驱动器通过电源与电机相连接,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转速传感器与电机相连,用于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
-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器与电机驱动器连接,在接收到转速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后,根据PID控制策略调整控制信号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2.实验步骤-打开电源,通过电控板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电机驱动器。
-设置目标转速值并启动控制器。
-观察电机的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是否一致。
-若转速不一致,则通过调整PID控制策略的参数,改变控制信号,使得电机的转速逐渐达到目标转速。
-记录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异调整PID控制策略的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装置的搭建和实施实验步骤,得到了电机转速的实际结果。
将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际转速在一定时间内逐渐达到了目标转速。
通过调整PID控制策略的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际转速的控制精度。
五、实验总结本次电气传动实验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实现了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并了解了电动机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调节方法。
电气传动技术与应用
编码器+变频器的交流电机分拣装置控制系统
一、项目功能
按下启动按键,并在水位下限,变频器带动一台电机变频启动,运行频率是20HZ,运行5s后,第一台电机转为工频运行,第二台电机变频运行,20hz;运行5s后,第三台电机变频运行,20hz,第二天电机转为工频运动,第一台电机保持工频运行,第一台工频运行;5s后,第二台电机停止运行,第一台电机转变频运行;5s后还在水位上限,所有电机停止运行。
二、硬件电路设计
(一)主电路设计
1、PLC的I/O分配
2、控制回路
3、变频器参数设置P0010=30
P0970=1
P1000=1
P0700=2
P1300=0
P0003=3
P1120=5S
P1121=5S
P1040=20HZ
P0701=1
三、编程思路
程序设计
四、心得与体会
经过几周的学习,我们初步的认识了变频器的功能,用法,就比如我们课堂上所用的西门子420,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420的内部结构,不再是单纯的plc控制电动机,而是通过变频器来控制,先是单纯的用变频器控制,到现在可以用plc和变频器相互作用来控制电动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错误坑定是有的,而且有很多,但通过请教同学老师和自己反复琢磨,这些个问题我们都一一克服,就比如一个变频器的设定,外部接线方式和面板控制设定的值就不一样,我们这组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能更好的下去
五、评价
组长胡佳麒83
组员赵鑫85
梅浩80
王杰85。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传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电气传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电气传动工程实训。
本次实训为期两周,旨在使同学们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
二、实训目的1. 使同学们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运行;3. 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4.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电气传动系统组成与原理电气传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控制器、传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本次实训主要涉及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两种类型。
(1)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设备。
其主要由定子、转子、轴承、外壳等组成。
实训中,同学们学习了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以及启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2)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设备。
其主要由电枢、磁极、换向器、电刷等组成。
实训中,同学们学习了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以及启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2. 电气传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实训中,同学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根据设计图纸,准备好所需的元器件和工具;(2)按照接线图进行接线,确保接线正确;(3)检查电气设备,确保设备无损坏;(4)进行系统调试,包括电动机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等;(5)测试电气传动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3. 故障诊断与处理实训中,同学们学习了以下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2)测量法:利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测量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故障;(3)分析法: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分析故障原因,找出解决方案。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电气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运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3. 在故障诊断与处理方面,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测量和分析电气设备,提高了自己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4. 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不同类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3. 了解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提高对传动系统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传动系统是指将动力传递到工作机械的一种机械装置,它由动力源、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传动系统按照传递动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动传动等。
三、实验内容1. 机械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实验设备:齿轮减速器、皮带轮、链条传动装置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了解齿轮的齿形、模数、压力角等参数;b. 观察皮带轮的结构,了解皮带轮的直径、宽度等参数;c. 观察链条传动装置的结构,了解链条的型号、节距等参数;d. 比较不同类型机械传动的优缺点,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2. 液压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
(2)实验设备:液压实验台、液压泵、液压缸、阀门、压力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液压实验台的结构,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b. 观察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等液压元件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c. 进行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d. 分析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 电气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电气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和变频调速技术。
(2)实验设备: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3)实验步骤:a. 观察电动机的结构,了解电动机的类型和额定参数;b. 学习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如正反转、调速等;c. 学习变频调速技术,观察变频器的工作过程;d. 分析电动机的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4. 气动传动(1)实验目的:了解气动传动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
电气传动实验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电气传动课程设计摘要:本课题主要内容为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试与测试的过程及结果,其中包括了实验设计过程,原始设备参数的测量,参数设计,实验仿真和系统的实际调试结果等内容,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双闭环调速系统。
本报告开始部分明确了课程设计任务,随后是对本课题的发展现状及背景的一些研究情况,之后介绍了所用设备以及实验台的具体情况。
接下去详细说明了电机各个参数的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调节器参数计算设置,给出了计算机仿真过程和结果。
最后部分是现场调试的过程及说明并给出结论。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起动,制动和调速性能。
直至今日,直流电动机仍然是大多数变速运动控制和闭环位置伺服控制首选。
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优异的控制性能,高效率等优点。
而双闭环调速系统则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转速无静差,且有良好的动态特性特别是启动特性,能有效地控制电机,提高其运行性能,应用广泛,值得加以研究,对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双闭环调速直流电机MATLAB仿真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设计并调试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硬件结构:电流环与转速环(两个PI调节器)。
驱动装置:晶闸管整流装置。
执行机构:直流电机。
性能指标:稳态:无静差。
动态:电流超调量小于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10%。
2、课题的发展状况研究意义调速系统是当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中系统。
目前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各类生产机械大多采用直流传动,简称为直流调速。
在50年代末晶闸管出现,晶闸管变流技术日益成熟,使直流调速系统更加完善。
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近几年,交流调速飞速发展,逐渐有赶超并代替直流调速的趋势。
直流调速理论基础是经典控制理论,而交流调速主要依靠现代控制理论。
不过最近研制成功的直流调速器,具有和交流变频器同等性能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特点。
同时直流电机的低速特性,大大优于交流鼠笼式异步电机,为直流调速系统展现了无限前景。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对于运行性能要求很高的机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快速性还不够好。
而基于电流和转速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动态特性都很理想。
电气传动技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融入到电气传动技术的研究中,这促使电气传动技术不断向着实用化、智能化、信息化、交流化、数字化、集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3、设备选型型号:130SZ01功能: 体积小、重量轻、力能指标高、噪声低、产品系列化程度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作执行元件。
市场价格:490元交直流电流传感器(IN:AC/DC 0-5A;OUT:DC 0-5V)型号:WBI125E01受限制:输入电流范围大小在0至5A ,输出电压范围大小在0至5V ,电流测量精度为+%工作原理: 光电隔离原理、磁调制隔离原理功能: 检测交流供电线路的电流值时,为防止损坏测试系统、危害人身安全,检测系统不能与强电直接相连。
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可以将待检测的电流信号转换为便于测量的直流信号并进行隔离传送,构成一个具有隔离功能的检测电路,以保证系统电路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对电网或电路中的交直流电流进行实时测量,具有体积小、响应快、高精度、低漂移等特点。
输入、输出回路完全隔离,输出信号与电源共地,可以直接与各型A/D转换器配接,构成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市场价格:170元交直流电压传感器(IN:AC/DC 0-500V;OUT:DC 0-5V)型号:WBV125E01受限制:输入电压范围大小在0至500V ,输出电压范围大小在0至5V ,电压测量精度为+%工作原理: 光电隔离原理、磁调制隔离原理功能: 检测交流供电线路的电压值时,为防止损坏测试系统、危害人身安全,检测系统不能与强电直接相连。
交直流电压传感器可以将待检测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便于测量的直流信号并进行隔离传送,构成一个具有隔离功能的检测电路,以保证系统电路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可对电网或电路中的交直流电压进行实时测量,具有体积小、响应快、高精度、低漂移等特点。
输入、输出回路完全隔离,输出信号与电源共地,可以直接与各型A/D转换器配接,构成数据集中采集系统。
市场价格:207元4、实验台简介实验台主要分为给定、驱动、执行、检测、电源及保护几个功能模块。
接口分为两种,一种为强电接口,一种为弱电接口。
对应的由强电开关和弱电开关控制其电源通断。
.弱电给定模块给定模块用于产生不同大小极性的阶跃,斜坡信号。
在本实验中主要使用阶跃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起到控制电枢电压的作用。
实验台给定模块.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由晶闸管构成的三相桥式可控电路构成,在实验中为电动机提供可控的电枢电压,受给定模块控制。
实验台驱动模块.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及电动机以及发电机,是实验的关键部分。
其四个电枢接口,四个励磁接口共八个接口被引导实验台面上,剩余部分摆放在实验台右侧。
实验台执行模块检测模块本试验中用到的检测模块主要包括电流和转速的检测模块,用于搭建反馈通道,其中反馈系数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转速检测模块.电源和电源保护模块电源模块提供了共3个档位的三相交流电源,电源保护模块提供了各种故障的提示灯,复位键以及强电弱电两组开关,帮助快速找到故障原因,迅速纠正,避免危险。
电源模块电源保护模块完整丰富的实验台给我们调试出完美的双闭环调速系统提供了条件5、参数测试测量电机两条机械特性曲线,并得到静差率。
设计实验电路图如图:图:机械特性测试电路图分别将电枢两端电压调至110V和55V时,测出两条机械特性曲线。
数据如下:Ua=110V :Ua=55V :机械特性曲线如图图:机械特性曲线测量电枢回路各个电阻。
设计实验电路如图:电枢回路电阻测量电路由11d r d U U I R =+和22d r d U U I R =+两式联立可得到:这个R 指回路总电阻,主要包括电枢电阻Ra ,电抗器电阻Rl ,电源内阻Rn 。
我们可以通过测得R ,短路电动机得到R-Rm ,短路电动机及电抗得到R-Rm-Rl 。
通过计算可得到R ,Ra 和Rn 。
经过测量整理计算得到: R=,Ra=,Rn=测量电势常数。
调节负载使得不同电压时电流始终相等,此时n=Ud/ Ce Φ,因此测得不同转速下的整流电压值可联立方程得到:1212d de U U C n n ϕ-=-测得I=时两组数据分别为:U=80V ,n=1200r/min 和U=,n=1000r/min 。
带入公式得到Ce Φ=[V/(rmin-1)]。
又Cm Φ=Φ=、计算飞轮矩GD2并计算机电时间常数: 根据电磁转矩平衡方程式,测试飞轮转矩。
当突然断电时,电磁转矩为0,此时若为容易算得的空载转矩可得到公式:20375dn GD T dt =-⋅;20375/()dn T GD dt=-; 其中200009.55/9.55()/d T P n U I I R n ==-首先测一组空载数据,即n=1000r/min ,U=,I=,带入式中计算得到T 0=M 。
在空载情况下电机运行在1500r/min 时突然断电,由示波器测得n 变化为零所用时间为,可得到n 的导数为273。
代入上述两个结果得到飞轮矩GD 2=M 2。
根据以上结果及公式:2375m e m GD RT C C ϕϕ⋅=,机电时间常数Tm=6、参数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三步进行,首先要确定与转速、电流环有关的参数,如反馈系数等;然后依次设计电流环和转速环。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1/T 0n s+11/C e ΦASR αn /T 0n s+11/T 0i s+1+-Ui*(S)Un*(s)n(s)R/T m s IdL(s)-ACR Uct(S)βi /T 0i s+1K s /T s s+1Ud(s)1/T 0i s+1E(s)--图: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反馈系数和滤波时间常数 首先,确定=1/300,=, 由 ,得电流环限幅为。
由 ,得转速环限幅为5V 。
晶闸管构成的三相桥式电路最大可能的失控时间就是自然换相点之间的时间,即。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电流环参数设计将电流环校正为典型Ⅰ型系统,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PI 型电流调节器。
其传递函数为: 取,其中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时,按照典型I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应取,因此: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 ,可计算得到: 转速环参数设计将电流环看做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
其近似传函为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转速调节器结构选择: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器传递函数为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得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开环增益:则,可计算得到:7、系统仿真调试直流电机模型仿真根据测试得到的电机及电路参数,即R=,,CeΦ=[V/(rmin-1)],Tm=,利用Matlab 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如图图:直流电机模型仿真结构图通过给定输入电压以及负载,与实际测得数据相比较之后发现相差不大,该系统模型可用。
双闭环系统模型仿真接下来,在开环模型的基础上,搭建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首先经过估算将设置为1/300,设置为,由于使用三相桥式电路,Ts=。
依据之前设计参数进行双闭环仿真。
得到电流及转速波形如图图:双闭环系统结构图仿真结果如图系统仿真结果图从仿真结果图中可以看到,系统特性完全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
现场调试基本参数调试先将系统反馈系数、反馈极性等基本参数调试完毕。
(1)连接直流开环电路。
(2)熟悉实验台,熟记输出口,尤其是反馈输出口的极性。
(3)将α和β调整到所需值1/300和。
电流环参数整定调试(1)电流闭环,设置两个调节器的限幅(5,5)先将转速调节器搭成反相器,电流调节器按照理论值计算结果搭建。
搭建完成之后,利用示波器测试电流特性,并不能达到预期,电流超调很大并且出现震荡。
(2)给定电压为0启动,然后逐渐增大给定电压至负载电流为1A,调整电流环参数,使系统迅速稳定不震荡。
调整电流环参数之后,得到比较满意的波形,如图电流启动波形(3)逐渐增加负载,调整电流环参数,使得系统迅速稳定,不震荡。
(4)系统稳定后,逐渐改变负载电流,记录转速变化,记录电流环参数。
转速环参数整定调试(1)将转速调节器修改成理论值。
(2)给定电压为0启动,然后逐渐增大给定电压至负载电流为1A,调整转速环参数使得系统稳定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