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碳正离子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97
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第三章烯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 掌握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掌握烯烃的结构。
3.掌握烯烃结构的Z/E标记法和次序规则。
4. 掌握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5. 掌握烯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马尔柯夫尼柯夫规则,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
7. 了解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丙烯和丁烯。
二.本章节重点、难点烯烃的分子结构、π键的特点、σ键与π键的区别、Z/E标定法、记住次序规则、碳正离子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亲电加成的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乙烯的分子轨道、丙稀的游离基反应、马氏与反马氏规则。
三.教学内容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烯烃双键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和烷烃相比,相同碳原子的烯烃比烷烃少两个碳原子,通式为CnH2n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烯烃的同分异构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比烷烃的要复杂,除碳链异构外,还有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和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
造异构(以四个碳的烯烃为例):CH3-CH2-CH=CH2 1-丁烯位置异构CH3-CH=CH-CH3 2-丁烯构造异构CH3-C(CH3)=CH2 2-甲基丙烯碳链异构烯烃的命名(1) 烯烃系统命名法烯烃系统命名法,基本和烷烃的相似。
其要点是:1)选择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
2) 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 将双键的位置标明在烯烃名称的前面(只写出双键碳原子中位次较小的一个)。
4) 其它同烷烃的命名原则。
例如:CH 3—CH —CH=CH 2 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
CH 3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就是烯基,常见的烯基有: CH2=CH- 乙烯基CH 3CH=CH- 丙烯基(1-丙烯基) CH 2=CH-CH 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 C –CH3 异丙烯基(2) 烯烃衍生物命名法(补充)烯烃衍生物命名法是以乙烯为母体,将其他烯烃看成他们的烷基衍生物。
正碳离子与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和正碳离子都是指碳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离子。
在
化学中,通常用正离子来描述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而用
负离子来描述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离子。
因此,"碳正离子"和"
正碳离子"这两个术语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同义词,都指代碳原
子失去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
当碳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它会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
例如,当碳原子失去四个电子时,它会形成C4+离子,也就是碳正
离子或者正碳离子。
这种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会参与共价键的形
成或者与其他离子发生离子键的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碳正离子在一些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
例如,在质谱分析中,碳正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分子离子,可以帮助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此外,在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也会利用碳正离子来进行特定的反应。
总的来说,无论是"碳正离子"还是"正碳离子",都是指碳原子
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在化学和相关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第三章 不饱和烃思考题习题3.1 写出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烯烃和炔烃的构造异构体的构造式。
其中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烯烃,哪些有顺反异构?写出其顺反异构体的构型式(结构式)。
(P69)解:C 6H 12有13个构造异构体,其中4个有顺反异构体: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3CH=CHCH 2CH 2CH 3CH 3CH 2CH=CHCH 2CH 3(Z,E)(Z,E)CH 2=CCH 2CH 2CH 3CH 3CH 2=CHCHCH 2CH 3CH 3CH 2=CHCH 2CHCH 3CH 3CH 3C=CHCH 2CH 3CH 3CH 3CH=CCH 2CH 3CH 3CH 3CH=CH 2CHCH 3CH 3(Z,E)(Z,E)CH 2=CHCCH 3CH 3CH 3CH 2=CCHCH 3CH 3CH 3CH 3C=C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CH 2CH 3C 6H 10有7个构造异构体:CH CCH 2CH 2CH 2CH 3CH 3C CCH 2CH 2CH 3CH 3CH 2C CCH 2CH 3CH CCHCH 2CH 3CH 3CH CCH 2CHCH 3CH 3CH CC(CH 3)3CH 3C CCHCH 3CH 3习题3.2 用衍生物命名法或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各化合物:(P74)(1) (CH 3)2CHCH=CHCH(CH 3)2对称二异丙基乙烯 or 2,5-二甲基-3-己烯(2)(CH 3)2CHCH 2CH=CHCHCH 2CH 3CH 3123456782,6-二甲基-4-辛烯(3)CH 3CH 2C CCH 2CH 3123456二乙基乙炔 or 3-己炔(4)CH 3CH 2C(CH 3)2C CH 12345 3,3-二甲基-1-戊炔(5)CH 2=CHCH 2C CH 123451-戊烯-4-炔(6) HCC C=C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31234563,4-二丙基-1,3-己二烯-5-炔(7)CH 3CH 32,3-二甲基环己烯(8)CH 3CH 35,6-二甲基-1,3-环己二烯习题3.3 用Z,E-命名法命名以下各化合物:(P74)(1) ↑C=CCH 2CH 3H ClBr↑(Z)-1-氯-1-溴-1-丁烯(2) ↓C=CF CH 3ClCH 3CH 2↑(E)-2-氟-3-氯-2-戊烯 (3) ↑C=CCH 2CH 3CH 2CH 2CH 3HCH 3↓ (E)-3-乙基-2-己烯(4) ↓C=CCH(CH 3)2CH 2CH 2CH 3CH 3H↑ (E)-3-异丙基-2-己烯习题3.4 完成以下反应式:(P83)(1) C 3H 7C CC 3H7C=C H C 3H 7HC 3H 7(2)3C 3H 7C CC 3H 7C=C H C 3H 7C 3H 7H(3)+ Br 2C=C HC 2H 5C 2H 5H25(4)CCHOOC COOH C=CHOOCBr Br COOH+ Br 2习题3.5 以下各组化合物分别与溴进行加成反应,指出每组中哪一个反应较快。
碳负离子半径和碳正离子半径
碳正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与3个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3个σ键,与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是平面结构,碳正离子是一个活泼的中间体。
碳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具有偶数价电子的物种,其负电荷(未共用电子对)定域在一个碳原子上,一般能迅速发生反转呈现为平衡,这类碳负离子的稳定性顺序(按荷负电原子类型)为伯>仲>叔。
正碳离子和碳负离子的半径大小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核内质子数,当最外层电子少时,半径较小,当最外层电子多时,半径较大。
离子半径是化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离子半径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化学文献或咨询化学专家。
碳正离子的杂化类型碳正离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碳离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化学惰性。
在化学反应中,碳正离子可以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为了进一步改善碳正离子的性质和应用,研究人员发展了不同的碳正离子的杂化类型。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碳正离子的杂化类型。
1. 碳正离子与有机化合物的杂化碳正离子与有机化合物的杂化是最常见的碳正离子杂化类型之一。
在这种杂化中,碳正离子与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这种反应通常是通过碳正离子的亲电性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亲核性发生的。
杂化后的化合物具有更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前景。
2. 碳正离子与无机化合物的杂化碳正离子与无机化合物的杂化也是一种常见的杂化类型。
在这种杂化中,碳正离子与无机化合物中的离子或原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合成新型无机材料或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如,碳正离子与金属离子杂化可以形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吸附性能。
3. 碳正离子与生物分子的杂化碳正离子与生物分子的杂化是一种新兴的杂化类型。
在这种杂化中,碳正离子可以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生物功能分子。
这种杂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应用。
例如,通过将碳正离子杂化到药物分子上,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4. 碳正离子与半导体材料的杂化碳正离子与半导体材料的杂化是一种前沿的杂化类型。
在这种杂化中,碳正离子可以与半导体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发生反应,形成新的杂化材料。
这种杂化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性质和应用潜力,可以用于电子器件、能源储存等领域。
总结起来,碳正离子的杂化类型包括与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生物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的杂化。
这些杂化类型可以改善碳正离子的性质和应用,推动碳正离子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杂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碳正离子的杂化类型将会更加多样化,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