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9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初雨调蓄(截流)工程方案》行业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08.08•【字号】沪水务〔2024〕344号•【施行日期】2024.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初雨调蓄(截流)工程方案》行业意见的通知沪水务〔2024〕344号浦东新区水务局:你局《关于上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初雨调蓄(截流)工程方案行业审查的请示》(浦水务〔2024〕61号)已收悉。
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一、关于建设标准原则同意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调蓄建设工程通过新增初雨截流泵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源头控污的方式实现初期雨水控污目标。
工程服务于厂内除西北地块、西南地块、扩建三期地块外的其他区域,总面积约180.41公顷,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采用强排模式。
初期雨水截流标准采用5毫米。
二、关于排水方案(一)原则同意在1#雨水泵房前池新增截流泵(2用1备),单泵流量0.15立方米/秒;2#雨水泵房前池新增截流泵(2用1备),单泵流量0.15立方米/秒,共折合调蓄规模为1438立方米。
(二)原则同意1#雨水泵房初雨截流管道自泵房接出后,经扩建三期工程新建污水泵房提升后进入总配水渠;2#雨水泵房初雨截流管道自泵房接出后,经现状污水泵房提升后进入调配井。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一)建议复核放空管管径,并结合现状管道受纳能力合理确定下游出路。
(二)建议复核并补充论述西南地块已建海绵设施及本工程范围新建海绵设施对初雨的控制效果,确保本工程建成后,区域初雨控污能力满足规划和相关文件要求。
(三)为更好发挥初雨截流设施作用,本工程建议安装水质和流量监测设备,并在方案中补充监测指标和技术方法,其中水质可考虑监测特征指标。
(四)建议在设计阶段充分与泵站运行单位对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截流设施建设方案及施工配合方案,并加强投资控制。
带你走进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白龙港!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量达280万吨/日,占全市中心城区污水总量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简介该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属于上海长江口岸,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3。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图处理规模上海市大型污水输送干线及终点污水处理厂分布图日处理来自上海黄浦、静安、长宁、徐汇、普陀、闵行、浦东地区生活污水,服务人口约70余万人口。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量达7.3亿m3相当于杭州西湖蓄水能力70倍。
运行中:280万m3/d,雨天近300万m3/d。
扩建中:120万m3/d 的设计处理量。
二、建造历史1999年,规模120万m3/d 的预处理厂,当时只有粗细格栅,简单去除沙子、悬浮垃圾后就直接排到长江去。
2008年,建造高效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包括加药后絮凝沉淀。
之后升级和扩建,建了8个生物池,主要是A/O的处理。
2016年,建好了除臭工程,将池子都加盖,将池子产生的硫化氢和氨气收集起来,再进行处理。
2018年,进行提标改造工程,一是建造50万m3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
其他分别是20、50万m3的地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指标是一级A。
三、工艺流程经过文献查询与实际调研,我们了解到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根据资料我们制作了简易的工艺流程图。
目前,中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都与之类似,也会根据实际需求略作调整。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总工艺流程图1. 进水特性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特性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水后,颗粒性有机物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生厌氧生物降解和转化,VSS/SS比值较低,即进水中挥发性悬浮物质比例降低。
2. 出水水质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一级强化、生物处理等工艺后达到(GB18918-2002)一级B的排放标准排入长江出水口。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1 工程简况1.1 处理厂位置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hm2。
1。
2 污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
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
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1.3 处理厂尾水排放点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龙港污水排放管,直径4.2 m,距岸1。
6 km,分点扩散排放。
经处理后尾水达标排入已建污水扩散管,扩散自净。
业主单位: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分9个标,部分标段还在竞争性招标中.2 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2.1 工程规模近期(本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20万m3/d;旱季高峰污水量18。
06 m3/s,旱季最小污水量8。
33 m3/s,雨季流量21。
85 m3/s,现状污水量80万~100万 m3/d.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规划,本厂远期:污水设计流量为旱季平均210万 m3/d,旱季高峰30.6 m3/s,雨季流量 33。
6m3/s。
2.2 污水水质本系统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进处理厂污水水质与出厂水质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项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进水 320 130 170 30 5出水≤180 ≤70 ≤40 ≤30 ≤12.3 污泥处理及处置目标采用储泥池、脱水、卫生填埋,最终作绿化介质土,达到综合利用目的。
3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3.1 污水处理工艺(见图1)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2 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参数为满足近期以除磷为目标的污水处理要求,同时考虑远期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经方案比较推荐采用近期物化法,远期再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属于上海长江口岸,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3。
它每天最多可处理172万立方米的污水,为271.7 平方公里区域内的 356 万人口提供服务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随着预制装配式技术在桥梁、房屋的成熟应用,将该技术引入到地下空间工程。
白龙港改造工程是全国首次在大型地下空间大量运用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了预制"十字"二维柱梁节点+预制板的施工技术,这也是上海地区预制装配式施工领域的首创。
采用预制板,施工人员就直接在施工现场搭积木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绿色环保,减少工地内尘土飞扬。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把预制装配技术运用到地下空间工程,并不是简单就把预制件放入地下,而是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耐久性、防水性、抗土层压力等问题,对环境因素要考虑很多。
这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要在上面覆盖2米多的土,种上绿化,从而更加环保美观。
地下将所有污水处理设备深埋,地上则是可供市民休憩娱乐的绿茵球场以及公园。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还将创造一项纪录——上海最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
该地下厂的基坑约为15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全敞开式空间。
未来,所有污水处理环节都将在这个庞大的地下空间里完成。
该地下空间分为两层,地下二层是污水处理池,地下一层则是由钢筋混凝土搭成的空箱结构,操作人员将在这里巡视污水处理情况、及时处置突发问题。
而在这个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上方,施工团队将覆盖上土层,在上面种植大量绿化,使其成为一大片绿色景观。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1、建设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2) 建设项目概况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东临长江,西至随塘河,北以原南干线排放干渠为界。
离吴淞口约27km,离川沙镇约7km。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8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12.04m3/s,雨季高峰流量为16.94m3/s;远期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17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25.59 m3/s,雨季高峰流量为31.98 m3/s;本次扩建二期工程规模为80万m3/d,扩建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80万m3/d,本次扩建项目处理设施按80万m3/d规划配置,不新增排放管。
(3) 规模和处理工艺表1 白龙港污水厂污水设计处理规模工程名称 污水处理规模(万m3/d) 排放管规模(万m3/d)现有工程 200 172 扩建二期工程 80 170合计 280(4)占地面积扩建二期工程厂址安排在已建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址的南侧,需征地33.5ha,厂界向南扩展300m。
(5)污水处理目标扩建二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表2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5SS NH3-N TP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320 130 170 30 5 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 60 ≤20 ≤ 20 ≤ 8 ≤ 1(6) 污水处理工艺扩建工程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水先进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提升后依次流经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配水井、A/A/O生物反应池,在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经出口泵房、高位井和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
处理工艺见图1。
图 1 80万m3/d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7)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本工程产生的污泥总量为312 tDS/d,最大为375 tDS/d,超出污泥处理工程204 tDS/d规模108~171tDS/d,超出268 tDS/d最大校核泥量44~107tDS/d,污泥处理工程的浓缩及脱水段已无法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来处理,须新增污泥浓缩及脱水设施。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摘要: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大环境下,我国各水域对水质达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国家环保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开始利用高科技方法实施污水处理工程。
现场总线、可编程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在水处理工程中充分的发挥了自动化优势,使复杂的监控环境,发展为无人监控及网络控制模式。
本文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组态王监控软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PLC、工业以太网、上位机监控等技术在污水远程集散监控系统中实现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
一、引言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Km2。
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
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
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鉴于该污水规模较大,生产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方案,实现对污水处理个流程的控制功能。
该控制系统对扩展性、开放性及可持续性,都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集散型控制系统,以及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
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将管理层和控制层分开。
管理层主要是对全厂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数据存储和分析; 控制层主要是通过现场PLC或计算机完成各自辖域内工艺过程和工艺设备的自动控制,同时在传统控制的基础上,提供了智能控制的可能性。
SCADA系统通过现场检测仪表和网络设备完成对主要工艺参数的数据采集并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
通信网络采用100Mbps工业以太环网。
世界最大规模国内最高标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除臭EPC工程通
过环保验收
考核495项指标
关键指标去除率达到99.9%
白龙港污水厂除臭工程通过环保验收
近日,由上海市政总院承担建设的世界最大规模、国内最高标准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一期(除臭)工程EPC项目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标志着这项上海市重大工程圆满收官。
本工程是2016年度总院水务板块承接的最大EPC工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全封闭加盖超25万m2,安装收集输送风管超78.5公里,高标准除臭规模达4200万m3/d,施工作业面达200公顷,相当于280个足球场大小。
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难度极大,环保验收指标多、标准严、要求高:同时考核臭气厂界一级标准、收集及去除效率、排放口八种臭气组分浓度、噪声、废水等五方面共495项指标,在厂界周边设置6套在线臭气浓度监控仪表,实时监控厂界臭气浓度指标,并要求“以新带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开创了污水处理厂除臭严格监测的先河。
专利应用实现产业化,历经检验成效显著
设计团队在“臭气收集——输送——处理”全过程中应用
“SMEDI”品牌标识专利产品。
针对反应池薄壁结构量身定制了单跨超15m的轻质无骨架低净空高强度全玻璃钢除臭罩,保证不停水施工;收集系统同程布置、同压控制相结合保证抽气均匀性;处理系统应用超高效复合式一体化除臭设备,关键指标去除率达到99.9%以上。
工程还在设计中综合运用SCREEN3、CFD、三维扫描等先进工具和技术手段,仿真模拟并准确预测了投运后效果。
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实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其污泥处理工程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项目。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在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的处理工艺。
1、工程规模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总规模200万m3/d,本工程污泥处理的对象是其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污泥量为204t DS/d( 湿污泥量 1020 t/d, 以含水率 80% 计, 以下同),按照设计水质产生的污泥量为268 tDS/d,浓缩脱水系统设计规模按设计水质设计,厌氧消化系统按现状水质设计并按设计水质复核,污水处理厂实际和设计进水水质见表 1。
2、工艺流程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机械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部分干化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 1。
污泥处理工程由 6 个系统组成:(1) 浓缩系统。
对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将污泥含固率提高到约5% ,减小污泥消化池容积,降低工程造价。
为达到含固率目标,初沉污泥和化学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剩余污泥经重力浓缩后再进行机械浓缩。
(2) 厌氧消化系统。
对浓缩污泥进行中温一级厌氧消化,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产生污泥气供消化系统和干化系统利用,使污泥得到稳定化和减量化。
(3) 污泥气利用系统。
对消化产生的污泥气进行处理、储存和利用,作为污泥消化系统的污泥加热热源和脱水污泥干化处理系统的干化热源,污泥气脱硫采用生物脱硫和干式脱硫分级串联组合工艺。
(4) 脱水系统。
对消化污泥进行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并将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处理系统进行干化处理,或直接输送至存料仓储存后外运。
(5) 干化系统。
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污泥气对部分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泥含固率。
污泥干化处理系统采用消化处理产生的污泥气作为能源,以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污泥干化能力按在满足消化处理条件下可利用的气量确定。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供公众阅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1.2项目地理位置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长江岸边,扩建工程选址安排在已建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址的南侧,需征地25.09ha,在现有厂界基础上向南扩展232m。
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见图1。
1.3项目组成本项目组成仅包括白龙港城市污水厂扩建项目及相应配套工程,不涉及管网建设。
1.4建设规模白龙港污水厂扩建工程污水处理规模为80万m3/d,建成后白龙港污水处理规模达到200万m3/d。
1.5污水处理目标扩建项目实施后污水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
表 1-1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5SS NH3-N TP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320 130 170 30 5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 100 ≤ 30 ≤ 30 ≤ 25 ≤ 31.6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倒置AAO脱氮除磷工艺处理。
1.7污泥处理、利用和处置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已单独完成环评,并立项启动,采用中温厌氧消化+部分二级干化工艺,干化污泥拟用作生活垃圾填埋覆盖土。
2.环境可行性分析2.1 工程建设与规划的相容性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在现有120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升级和扩容,增加白龙港污水片区内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率,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污水排放标准。
这对于减少白龙港排放口排放负荷,改善长江口水域水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和上海市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2.2 公众意见分析公众参与结果表明,被调查公众对白龙港污水厂扩建普遍表示支持,公众一致认为能够在臭气的影响以及污泥的处理处置做足投入,加强处理。
同时,针对白龙港的出水,有必要建立长江水体监测计划。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那可真是相当有意思啊!你想想看,污水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乱七八糟地跑过来。
首先呢,它们会进入一个大大的格栅间,这就好比是一个筛子,把那些大块的垃圾啊、树枝啊什么的都给拦住,不让它们继续捣乱。
然后呢,污水就来到了沉砂池。
这沉砂池就像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把污水里那些细小的砂粒啥的都给教育得乖乖沉淀下去。
接下来呀,污水就进入了生物处理的环节啦!这可神奇了,就好像是让污水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
在这个派对里,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和污水亲密接触,把污水里的脏东西一点点地吃掉,让污水变得干净起来。
这难道不像是一群小精灵在施展魔法吗?经过了生物处理,污水还得去沉淀池逛逛。
在那里,污水会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让那些被处理过的杂质沉淀到水底,清水就浮在上面啦。
再之后呢,污水还要经过消毒这一关。
就像是给污水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消毒澡,把里面可能存在的细菌啊什么的都给消灭掉。
最后啊,处理完的水就可以排放出去啦,或者还可以被再次利用呢!你说这多厉害呀!咱再回过头来想想,这污水处理的过程不就像是给污水来了一次大变身嘛!从脏兮兮、臭烘烘的,变成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这得感谢那些在污水处理厂工作的人们啊,他们就像勤劳的园丁,精心照料着这些污水,让它们重新焕发出生机。
而且啊,你想想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那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到处都是污水横流,那可太可怕啦!所以说呀,这污水处理厂可真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功臣呢!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看似普通的污水处理过程,它里面蕴含着多少智慧和努力呀!它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干净水资源,也要感谢那些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默默付出的人们。
这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啦!。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概述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100亩。
该处理厂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负责奉贤区以及周边几个区县的污水处理工作,为上海市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处理工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化法和物理-化学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具体流程如下:1.原水进入初沉池,经过自然沉淀和机械刮油,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2.废水通过格栅过滤,进入调节池进行混合和调节,以适应处理工艺和出水要求;3.经过好氧生化池和厌氧生化池,将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分解降解吸附,去除污染物;4.废水进一步经过二沉池处理,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5.最后经过加药、中和沉淀和消毒处理,得到符合国家出水标准的污水处理水。
处理效果通过采用以上的处理工艺,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成功地实现了出水COD<60mg/L、BOD<20mg/L、TSS<20mg/L、NH3-N<8mg/L、TP<0.5mg/L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同时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施改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也进行了多次的设施改造和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同时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和运行效率。
例如,在2016年,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投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引入了先进的反渗透设备、高效的深顶滤池等新型的水处理设备,同时增加了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在提高出水质量和处理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污水处理是一个永恒话题,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水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摘要: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于污水处理而言,城市污水处理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本文着重对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技术方案,以充分发挥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关键词: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条件日趋完善,人均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然而,按照传统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水质仍达不到回用标准,且其中仍含有COD、NH4+等有毒物质。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过滤式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多孔介质过滤污水中各种污染物,但由于过滤工艺设计和滤料选择参数的不同,对各种杂质去除效果也不同,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技术时,要根据不同阶段污水处理工作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过滤工艺和方法[1]。
一、工程概述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规模为345万m/d的污水处理厂,属于上海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在2006年进水量稳定在150~180万m/d,于2008年6月底建成并完成相应的通水,本项目属于市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中国首个采用干化工艺的污泥处理项目,在项目实际运行期间能够最大程度节约生产用水,从而有效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利用。
该工程处于上海市中心地区,对于完成污水低能耗、安全性、无害化性和资源化使用的处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滤布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工程1.1系统构成及污水处理工作原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期间常用的处理工艺则是滤布过滤工艺的使用,对于涉及的废水部分而言,主要经由自动控制系统、蓄水板与纤维滤板等组成,在实际应用期间通过将废水流入滤池内进行过滤,滤池所使用的滤布需要应用全覆盖的方式进行设置,应注意不可以出现滤布覆盖不全面的情况,影响滤过效果,废水的实际进入模式则是从滤布的方向进入,并直接进入底部通道进行过滤收集,当完成废水处理工作之后水就会自动排出,主要是由于水具有自身的重力,在重力下就可以实现排出的目标。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1 工程简况1.1 处理厂位置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hm2。
1.2 污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
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
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1.3 处理厂尾水排放点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龙港污水排放管,直径4.2 m,距岸1.6 km,分点扩散排放。
经处理后尾水达标排入已建污水扩散管,扩散自净。
业主单位: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分9个标,部分标段还在竞争性招标中。
2 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2.1 工程规模近期(本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20万m3/d;旱季高峰污水量18.06 m3/s,旱季最小污水量8.33 m3/s,雨季流量21.85 m3/s,现状污水量80万~100万 m3/d。
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规划,本厂远期:污水设计流量为旱季平均210万 m3/d,旱季高峰30.6 m3/s,雨季流量 33.6m3/s。
2.2 污水水质本系统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进处理厂污水水质与出厂水质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项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进水 320 130 170 30 5出水≤180 ≤70 ≤40 ≤30 ≤12.3 污泥处理及处置目标采用储泥池、脱水、卫生填埋,最终作绿化介质土,达到综合利用目的。
3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3.1 污水处理工艺(见图1)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2 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参数为满足近期以除磷为目标的污水处理要求,同时考虑远期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经方案比较推荐采用近期物化法,远期再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由于处理厂用地面积有限,故物化法选用高效沉淀池布置方案。
把混合、絮凝、沉淀3个工序合并在一个构筑物内,其主要参数如下。
混合时间:64 s,投药量PAC 86 mg/L,PAM 0.5 mg/L;絮凝时间:14 min;高效沉淀池:表面负荷17 m3/(m2·h),停留时间50 min,污泥回流比 4%。
产生污泥量197 t/d,含水率97%,污泥量6930 m3/d。
3.3 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近期设3组,每组6只池。
远期增加2组。
每组处理水量约42万 m3/d(见图2) 。
图2 高效沉淀池工艺流程示意每组具有独立反应单元,由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反应区、沉淀区及污泥浓缩区组成。
单池长25.9 m,宽17 m,水深8.3 m,容积2 407 m2,停留时间64 min。
在沉淀区上部设斜板,单池斜板面积170 m2,混凝池单池容积140 m3,尺寸6 m×3.2 m×7.3 m。
混合区配置Ф500混合搅拌机18套,絮凝区配置Ф3600絮凝搅拌机18 套,浓缩区配置Ф17 m浓缩刮泥机18套,剩余污泥泵18用6备,回流污泥泵18用6备。
另外,设投药系统,包括混凝剂化解、稀释、配比及投加,用PLC控制。
3.4 污泥处理与处置近期污泥处理量为197 t/d,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污泥储存→脱水→卫生填埋+综合利用方案 (近期实施物化法)见图1。
主要污泥处理构筑物:(1)污泥储存池。
分6格,每格13 m×13m,水深4.5 m,每格设潜水搅拌机2台,污泥先进储存池再进脱水机房。
(2)污泥脱水机房。
平面尺寸13.3 m×27 m,二层式,设离心脱水机4用1备,单机容量2 600 kg/h,每天工作20 h,另有投药设备3套。
经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约65%,运往污泥填埋场处置。
(3)污泥堆棚。
平面尺寸36 m×27 m,可堆脱水泥约7 d。
(4)污泥填埋场。
利用厂区围堤内空白地块作为污泥填埋场,厂内面积约27 hm2,厂外约16 hm2,厂内及厂外填埋场分别各划分为6个填埋区域,最大一个填埋区约5.5 hm2 ,用土堤分隔,隔堤上修单行车道,便于运送污泥。
填埋场设垂直防渗帷幕,并设垂直与水平渗滤液收集系统及填埋气收集系统。
每单元填满后采用封场作业。
封场作业由45 cm植被层,PVC 防水膜,30 cm排泥层组成。
经过约5年堆置,该污泥腐熟化后,重新挖出作绿化用土,空余体积再埋填污泥,这样重复循环,达到污泥综合利用的目的。
3.5 中水回用本厂经一级加强处理后的污水,确定2500 m3/d规模作为中水回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后达到中水水质标准,供厂内使用。
4 工程造价及建设进度4.1 工程造价初设工程投资概算61586.15万元,单位处理成本0.28元/m3。
4.2 工程进度2001年4月通过“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总体方案设计征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中标,承担工程设计。
2001年12月编就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2年4月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可行性研究。
2002年5月编就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2002年6月上海市建设与管理委员会批准初步设计。
2002年6月开始编制施工阶段竞争性招标文件。
2002年7月开工,计划在2003年底试运转。
上海市生化处理技术应用情况介绍随着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垃圾生化处理作为现代生物工程与传统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一项新兴垃圾处理技术已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在上海市正由试点运行逐步向推广应用方向发展。
作为上海市市容环卫局直属的科研单位,我院多年来一直追踪该项垃圾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现结合有关科研成果,将生化处理机在上海市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技术简介生化处理技术的本质是人工堆肥技术。
堆肥是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以垃圾中的有机物为养分,通过其生命活动达到分解、消化有机物的目的,其代谢产物除释放出水、气之外,尚有部分低分子有机质、无机质和微生物体以固态的残渣形式留存,残渣大多被用作肥料,故称为堆肥。
生化处理是在垃圾堆肥过程中人为地添加了特定的微生物制剂,并通过处理机对堆肥温度、湿度、供氧量等参数加以控制,达到微生物制剂的最佳活动环境,从而促使有机垃圾以比传统堆肥快数十倍的速率分解,而且分解程度更高。
生化处理机添加的微生物制剂是由自然界中的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等多种微生物经过筛选、分离、培养、驯化、伍配等步骤,组成高效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群体(一般为好氧或兼氧菌),制剂成品可以是冻干粉、悬浊液或附着于固态载体。
生化处理机使用的微生物制剂被约定俗称为“菌种”,这种菌种可以高效率地分解各类有机垃圾,如厨余垃圾、果皮、粪便、庭园垃圾、动物尸体等。
随着上海市有关部门发文禁止餐饮业食物剩余物(俗称“泔脚”、餐厨垃圾)直接饲喂家畜,又出现了耐盐且可分泌脂肪酶的菌种。
生化处理机主要用于分解处理易腐有机垃圾(简称有机垃圾)。
将有机垃圾投入生化处理机、加入菌种并搅拌均匀后,控制相应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供氧条件,菌种会释放出大量的分解蛋白(也称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短链的低分子有机物,菌种以此为养分代谢出水、气体和生物热能,同时以几何级数迅速繁殖。
如此菌种可以周而复始地不断“吃”掉新投入的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也因而被一些媒体和居民称作“吃垃圾机器”。
随着代谢产物的累积,菌种会逐渐老化,一般经过数月至一年,需要在生化处理机中投入新的菌种。
通常菌种对有机垃圾的分解速度为12~48小时,平均约24小时,残渣率为10%~20%。
生化处理机排出的残渣可作为有机肥料或饲料添加剂,产生的水分可以通过表面蒸发、循环调湿或直接排出,产生的气体中可能会含有H2S、NH3等恶臭物质,可以通过高温分解除臭、生物喷淋塔脱臭、水喷淋除臭,也有的将脱臭微生物直接配入菌种,而使排出的气体不含恶臭物质。
生化处理机在搅拌、控制温度、保持湿度、通风供氧、脱臭等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电能,也有菌种称不需使用电能控制温度和脱臭,但小试结果提示可能需要增加破碎和脱水的前处理工艺。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机是一种添加了高效菌种并控制堆肥条件的动态快速有机垃圾堆肥器,它具有效率极高、分解彻底、能耗较大的显著特点。
二、应用情况上海市于1996年引进第1台生化处理机,为日本大纳梦株式会社赠建,椐称建资为80万元人民币,该机日处理量300kg,控制反应温度80℃。
置于普陀区曹杨五村七委,该小区率先在上海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无机、有毒有害三类投放,有机垃圾投入生化处理机处理。
该生化处理机运行初期,由于没有配套除臭工艺,致使恶臭弥漫,遭到居民的抗议,此后日方又赠建了填充式生物喷淋脱臭塔一台,经脱臭塔除臭后排出的气体基本上能做到无色、无臭、无毒,处理过程无污水排出,残渣率为20%左右,无异味。
残渣可每天清除大部分,留下少量维持继续运行;菌种每两周至一个月添加一次;全套设备日耗电约100kw·h。
残渣类似山泥且肥效较好,居民竞相取用作家庭盆栽肥料,还有养殖场前来联系欲作为饵料添加剂。
由于日方始终未能提供菌种报价等原因,该项目至今未有新的进展。
1998年2月,上海建设路桥公司与日本阿妮优公司合作(后更名为格尔普生物环保科技公司)研制的BX-110型生化处理机在普陀区怒江路30弄启用,设备投资19.8万元人民币,日处理有机垃圾90kg,控制反应温度50℃,恶臭气体进入高温除臭装置脱臭。
最终无排水,排气无臭味,残渣率10%左右,无异味。
清理残渣和添加菌种周期约3个月;单位耗电量0.79kw·h,主要消耗在高温除臭中。
1999年,上海百复公司在杨浦区明星小区启用该公司新研制的、采用国产菌种的生化处理机,日处理有机垃圾160kg,设备投资21.8万元。
1999年5月至9月,另有6台BX-110型生化处理机在普陀区启用。
1999年10月,上海玉垒公司与上海市环境卫生设备厂合作研制成“上环牌”生化处理机样机。
玉垒公司称,该公司的YL—H67活性生物复合剂(菌种)为附着态兼氧菌,生化处理机无需加热控温,也无需脱臭装置,因而日耗电仅4~5kw.h;降解周期仅8~12h,而降解率可达99%。
但样机小试结果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分析原因是:菌种要求物料含水率40%~50%,而有机垃圾含水率均高达80%左右,致使菌种基质很快被粘结,破坏了供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