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白龙港片区污水治理南线工程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0.14 KB
- 文档页数:9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顶管工程施工方案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BST2.1标2008-2-27目录一、工程概况二、顶管井设计2。
1、设计简述2.2、结构施工图说明三、顶管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四、施工方法4。
1、SMW工法井施工4。
1。
1、施工工艺4。
1。
2、工作原理4。
1。
3、施工方法4.2、顶管施工方法4.2。
1、工程概况4。
2.2、工具管选型4.2.3、顶管工作井现场布置4.2.4、钢管组对、接口焊接、补口 4.2.5、顶管动力、照明4.2.6、顶管施工工艺、最大顶力及其限制 4.2.7、工具管出洞技术方案4.2。
8、地下管道内通讯方式及监控摄像系统 4。
2。
9、顶管施工的难点和要求点 4。
2.10、顶进过程中,线形控制及测量设备4。
2。
11、下管、挖土、运土的安排及处理 4.2。
12、触变泥浆的配制及及压浆减阻措施 4.2。
13、管道防腐4.2。
14、顶管施工质量要求4。
2。
15、顶管施工时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4。
2.16 HDPE牵引管施工五、质量保证措施5.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5.2、现场计量器具管理措施5.3、轴线定位控制措施5。
4、SMW工法井质量保证措施5.5、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
6、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
7、土压平衡顶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六、施工进度计划七、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7。
1、施工机械设备表7。
2、人员配备计划八、施工组织管理网络九、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在现有道路DN1000钢管顶管,管内底标高为—8。
580M,路面标高为0。
000M,长度约为159M。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该段顶管工作井、接收井为SMW工法围护结构井,顶管工作井、接收井的尺寸分别为8.30M×3.60M(内净尺寸)、4。
50M×3.50M(内净尺寸)。
二、顶管井设计2。
1、设计简述工作井:8.30M×3。
60M(内净尺寸),采用SMW工法井施工.接收井:4。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专项规划》规划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6.03.30•【字号】•【施行日期】2016.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城乡规划正文《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专项规划》规划公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我局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专项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听取公众意见,该规划的主要内容详见所示图件。
本次公示时间为公告之日起的30天,如对该规划有异议者请在此公示期限内与我局联系。
特此公示!公示时间:2016年3月31日——2016年4月30日联系人:史妍,应慧芳联系电话:52397000-6083,62472612电子邮箱:************************.cn,*****************上海市水务局二〇一六年三月三十日一、规划背景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明确了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要求。
按照“加快中心城区4座大型污水厂提标改造、推进规划污水厂建设、逐步整合归并现有中心城区中小型污水厂”的全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本此专项规划拟落实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用地。
二、规划主要内容现状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张家浜南、长江西,本专项规划拟紧邻现有用地向西、向北拓展。
主要内容包括: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设施选址、污水总管选线2部分。
(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现状规模:280万立方米/日。
排放标准:200万立方米/日二级,80万立方米/日一级B。
占地面积:194.06公顷。
(2)规划规模:350万立方米/日。
排放标准:均达到一级A。
占地面积:为配合一级B的排放标准,在现状用地南侧新增了27.1公顷提标改造用地,该规划于2014年9月获批;本次新增用地包括西南和西北2块用地,西南块用地面积约9.15公顷,西北块用地面积约25.6公顷。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1 工程简况1.1 处理厂位置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hm2。
1。
2 污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
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
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1.3 处理厂尾水排放点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龙港污水排放管,直径4.2 m,距岸1。
6 km,分点扩散排放。
经处理后尾水达标排入已建污水扩散管,扩散自净。
业主单位: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分9个标,部分标段还在竞争性招标中.2 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2.1 工程规模近期(本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20万m3/d;旱季高峰污水量18。
06 m3/s,旱季最小污水量8。
33 m3/s,雨季流量21。
85 m3/s,现状污水量80万~100万 m3/d.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规划,本厂远期:污水设计流量为旱季平均210万 m3/d,旱季高峰30.6 m3/s,雨季流量 33。
6m3/s。
2.2 污水水质本系统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进处理厂污水水质与出厂水质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项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进水 320 130 170 30 5出水≤180 ≤70 ≤40 ≤30 ≤12.3 污泥处理及处置目标采用储泥池、脱水、卫生填埋,最终作绿化介质土,达到综合利用目的。
3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3.1 污水处理工艺(见图1)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2 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参数为满足近期以除磷为目标的污水处理要求,同时考虑远期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经方案比较推荐采用近期物化法,远期再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属于上海长江口岸,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3。
它每天最多可处理172万立方米的污水,为271.7 平方公里区域内的 356 万人口提供服务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随着预制装配式技术在桥梁、房屋的成熟应用,将该技术引入到地下空间工程。
白龙港改造工程是全国首次在大型地下空间大量运用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了预制"十字"二维柱梁节点+预制板的施工技术,这也是上海地区预制装配式施工领域的首创。
采用预制板,施工人员就直接在施工现场搭积木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绿色环保,减少工地内尘土飞扬。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把预制装配技术运用到地下空间工程,并不是简单就把预制件放入地下,而是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耐久性、防水性、抗土层压力等问题,对环境因素要考虑很多。
这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要在上面覆盖2米多的土,种上绿化,从而更加环保美观。
地下将所有污水处理设备深埋,地上则是可供市民休憩娱乐的绿茵球场以及公园。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还将创造一项纪录——上海最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
该地下厂的基坑约为15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全敞开式空间。
未来,所有污水处理环节都将在这个庞大的地下空间里完成。
该地下空间分为两层,地下二层是污水处理池,地下一层则是由钢筋混凝土搭成的空箱结构,操作人员将在这里巡视污水处理情况、及时处置突发问题。
而在这个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上方,施工团队将覆盖上土层,在上面种植大量绿化,使其成为一大片绿色景观。
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1、建设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上海市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2) 建设项目概况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东临长江,西至随塘河,北以原南干线排放干渠为界。
离吴淞口约27km,离川沙镇约7km。
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8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12.04m3/s,雨季高峰流量为16.94m3/s;远期规模为旱季平均流量170万m3/d,旱季高峰流量为25.59 m3/s,雨季高峰流量为31.98 m3/s;本次扩建二期工程规模为80万m3/d,扩建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80万m3/d,本次扩建项目处理设施按80万m3/d规划配置,不新增排放管。
(3) 规模和处理工艺表1 白龙港污水厂污水设计处理规模工程名称 污水处理规模(万m3/d) 排放管规模(万m3/d)现有工程 200 172 扩建二期工程 80 170合计 280(4)占地面积扩建二期工程厂址安排在已建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址的南侧,需征地33.5ha,厂界向南扩展300m。
(5)污水处理目标扩建二期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表2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设计出水水质 单位:mg/l 项目 COD cr BOD5SS NH3-N TP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320 130 170 30 5 设计出水水质参数 ≤ 60 ≤20 ≤ 20 ≤ 8 ≤ 1(6) 污水处理工艺扩建工程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水先进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提升后依次流经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配水井、A/A/O生物反应池,在二沉池泥水分离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经出口泵房、高位井和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
处理工艺见图1。
图 1 80万m3/d扩建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7)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本工程产生的污泥总量为312 tDS/d,最大为375 tDS/d,超出污泥处理工程204 tDS/d规模108~171tDS/d,超出268 tDS/d最大校核泥量44~107tDS/d,污泥处理工程的浓缩及脱水段已无法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来处理,须新增污泥浓缩及脱水设施。
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实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其污泥处理工程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项目。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在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的处理工艺。
1、工程规模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总规模200万m3/d,本工程污泥处理的对象是其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污泥量为204t DS/d( 湿污泥量 1020 t/d, 以含水率 80% 计, 以下同),按照设计水质产生的污泥量为268 tDS/d,浓缩脱水系统设计规模按设计水质设计,厌氧消化系统按现状水质设计并按设计水质复核,污水处理厂实际和设计进水水质见表 1。
2、工艺流程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机械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部分干化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 1。
污泥处理工程由 6 个系统组成:(1) 浓缩系统。
对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将污泥含固率提高到约5% ,减小污泥消化池容积,降低工程造价。
为达到含固率目标,初沉污泥和化学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剩余污泥经重力浓缩后再进行机械浓缩。
(2) 厌氧消化系统。
对浓缩污泥进行中温一级厌氧消化,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产生污泥气供消化系统和干化系统利用,使污泥得到稳定化和减量化。
(3) 污泥气利用系统。
对消化产生的污泥气进行处理、储存和利用,作为污泥消化系统的污泥加热热源和脱水污泥干化处理系统的干化热源,污泥气脱硫采用生物脱硫和干式脱硫分级串联组合工艺。
(4) 脱水系统。
对消化污泥进行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并将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处理系统进行干化处理,或直接输送至存料仓储存后外运。
(5) 干化系统。
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污泥气对部分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泥含固率。
污泥干化处理系统采用消化处理产生的污泥气作为能源,以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污泥干化能力按在满足消化处理条件下可利用的气量确定。
摘要为缓解已建南干线、中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已建干线的输送压力,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
通过对工程范围内水量预测、水力计算和各施工方案比选,本工程拟建设2根DN4000管道,采用顶管施工,输送至白龙港污水厂,解决浦西和浦东地区日益增加的污水问题,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论文关键词: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线,南线,顶管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主体工程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整个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浩大,主要解决浦西黄浦、卢湾和徐汇区合流污水,以及浦东新区赵家沟以南、川杨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出路。
已建南线(西段)接纳浦西卢湾、徐汇区6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以及龙华机场的污水后自龙华机场处过黄浦江,沿耀华支路和济阳路南下至外环线与南支线汇合,接纳吴泾、闵行地区的污水,随后沿外环线敷设,沿途接纳浦东新区污水,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
中线接纳浦西黄浦、南市区5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后,自董家渡过黄浦江,然后沿龙阳路和龙东大道敷设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中线和南干线输送的污水均纳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入长江。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白龙港片区的污水量不断增加,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建成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主干管的纳污容量已日趋饱和。
为缓解已建干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中线和南干线的输送压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容量,完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结构布局,改善水域环境质量,急待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容量根据《浦东新区水务专业规划》(2003年7月)提供的数据,目前浦东新区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禽畜废水直排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新区内河的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
新区区属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来自川杨河、浦东运河、内河和地下水,各取水河段水质综合评价基本在IV~V类之间,部分劣于V类。
水环境质量不佳的现状固然可以归咎于污水收集率低等客观原因,然而总管纳污能力的急待提高也是不容回避的因素。
2) 解决浦西污水雨季放江问题由于接纳六支流和吴闵外排污水的吴闵1#泵站已超过其设计流量,导致浦西污水无法顺利输送过江,部分合流污水只能放江,对黄浦江造成了严重污染。
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的建设,将彻底解决片区地区雨季污水放江的问题,对于改善黄浦江的水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改善地区水域环境解决地区污水出路,就工程措施而言,无外乎集中外排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需因地制宜。
在白龙港片区大量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不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规划、用地和管理等诸多方面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因此,妥善处置白龙港片区的新增污水量,改善地区水域环境,必须服从上海水环境整治的客观规律。
提高外排总管的输送能力,新建南线输送干线工程是提供地区污水出路的最佳途径和必然选择。
4) 完善污水系统空间布局拟建南线输送干线位于浦东新区境内,主干管不仅承担着转输浦西、浦东部分地区污水至白龙港处理排放的重任,尽快实施南线工程势必全面带动浦东新区南部、闵行区浦江镇和南汇地区的经济发展,分担中线和南干线的输送压力,健全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骨干网络,完善污水系统的空间布局,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潜力。
5) 完善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目前白龙港片区的污水系统的骨架,在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竣工后就已基本形成。
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污水量逐年增加,续建和完善污水二期工程的外部条件已日趋成熟。
中线西段工程已于日前建成,并即将投入运营。
南线输送干线工程的建设亦迫在眉睫,待南线工程建成后,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主体框架就已基本完成,对于污水系统的建设而言,剩下的工作,仅仅是对收集系统和次级管网的补充和完善。
不仅如此,南线输送干线建成后,还将与中线、南干线、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主干管、两港截流工程主干管和西干线一起,构建起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完整的骨干网络。
6) 率先开展初期雨水处理,进一步削减COD上海目前已形成了集中外排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格局,对黄浦江及苏州河沿线的大部分排江泵站也进行了截污处理,但由于排水系统的不完善、截流倍数低以及雨污混接等原因,仍有大量的污染物在雨天随泵站排入河道中,该部分污水的有效截流及处理是关系到能否巩固现有苏州河等内河整治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不使污染物转移至长江排放,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就尤为重要。
白龙港片区浦西中心城区大部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按系统服务面积匡算,每年约有0.8~1亿m3的污水溢流入长江,按CODcr250~300mg/L计,每年排入长江的COD 达2.5万t,占“节能减排”计划目标的10%,如果能将雨天截流污水及初期雨水输送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将进一步削减COD的排放。
7) 为2010年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创造条件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在此之前,为迎接世博会的到来,需要兴建世博会所需场馆及其配套市政设施,作为市政设施之一的排水系统必须先行一步,因此,南线输送干线的建设,将满足世博会期间的排水要求,为世博会的召开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综上所述,为了使上海市的发展走上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上海市污水治理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三、工程方案设计1)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该工程内容分为三部分:(1)黄浦江过江管工程:拟采用1根DN2700顶管穿越黄浦江,连通浦西和浦东南线;(2)南线浦东段输送干管(主体):从罗山路立交起,沿A20外环敷设2根DN4000干管至白龙港污水厂;(3)浦东沿线收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南线浦东段输送干管工程方案的设计。
2)污水量计算污水量计算的原则依据《上海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及其修编的规定。
采用的污水量标准如下:表4-1 居民生活污水量(L/p.d)规划区域2010年2020年中心城155~160165新城145~150160~165新市镇120~125135~145中心村105125表4-2 三产系数规划区域2010年2020年中心城0.8~0.90.8~0.9新城0.4~0.80.7~0.8新市镇0.2~0.50.2~0.5中心村0.150.15表4-3 工业用地污水量标准(m3/km2.d)用地类型2010年2020年科技开发区≤3600≤3600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区3600~72003600~5400一般工业区7200~10805400~9000重化工等高耗水工业区≤27000≤22500表4-4 综合污水指标(L/p.d)规划区域2010年2020年中心城420420新城325~345385~405新市镇270~280305~335中心村215270地下水渗入量:按平均日污水量10%计。
分流制地区初期雨水截流量按旱流污水量的20%计。
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提高截流倍数和增加截流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溢流次数,削减溢流量,抑制合流污水直接污染水体。
根据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及其修编,本工程截流倍数采用3。
由于南线输送干线工程是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续建工程,目前浦西和浦东各个排水系统和支线大部分已建成,根据现状管道建设情况,并结合规划支线和规划预测水量,对白龙港片区各条输送干管的情况进行汇总,得出白龙港片区输送干管规划旱流污水量雨季污水量分布表,详见表4-5、表4-6。
表4-5 白龙港片区输送干管规划旱流污水量分布表名称浦西接入规划污水量(万m3/d)浦东支线污水量(万m3/d)污水量合计(万m3/d)中线9.6662. 0671.72南干线6.4242.3048.72连通管9.569.56中线、南干线及连通管小计16.08113.92130.00南线134.4685.54220.00合计150.54199.46350表4-6 白龙港片区输送干管雨季规划污水量分布表名称旱流污水量(万m3/d)雨季流量(m3/s)中线系统(中线+南干线)130.0024.29南线220.0043.71合计350.0068.0由上表可以看出,白龙港片区干线的规划污水量分别为中线系统130万m3/d,雨季流量为24.29m3/s。
南线为220万m3/d,雨季流量为43.71m3/s。
3)工程方案:本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南线东段输送干管总输送能力达43.71m3/s,旱季平均污水量达220万m3/d。
根据大型污水项目的建设经验,适合本项目管线的施工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顶管法,盾沟法和大开挖的箱涵施工法,其中,顶管法和箱涵大开挖法均采用双管,同样,考虑到运行安全,并与南线西段箱涵衔接,盾构方案设置中隔墙,将盾构管道一分为二,可以单孔运行。
输送干管沿途需经过众多Ⅰ级和Ⅱ级河道,不适合围堰开挖施工,同时沿途还将通过5个交通繁忙的立交和磁悬浮,同样不存在开挖施工的条件,此外,为尽量避开对现状绿化影响,输送干管管位选择是本工程的关键,由于在该管位沿线,河道水系纵横交错,同样不适宜采用大开挖箱涵施工,因此,在箱涵方案中,以上节点同样以双管的顶管法通过,形成箱涵加顶管施工法方案。
综上,本工程共有四种方案可供比选:方案一(A):2根DN4000顶管施工方式(不设倒虹);方案一(B):2根DN4000顶管施工方式(过河局部倒虹);方案二:2根3700×3700箱涵施工方式(与顶管相结合);方案三:DN6000盾沟施工方式;四种施工方式比选的方案比较详见下表。
表4-7 南线东段输送干管施工方式方案比较表比选方案方案一(A)方案一(B)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名称顶管施工方式(全线不设倒虹)顶管施工方式(过河局部倒虹)箱涵施工方式盾沟施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