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工艺设计及其技术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475.43 KB
- 文档页数:6
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一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其工艺设计,包括污水、污泥和除臭等在全国范围都具有标杆地位。
分别于2021年《净水技术》第s1期和第11期发表的《基于CFD模型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除臭优化方案》和《白花港污泥暂存库区污泥压滤液处理》,分别介绍了白龙港污水厂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模型对除臭方案进行模拟优化,以及对污泥暂存场中所产生的污泥压滤液进行试验处理,经混凝沉淀、吹脱和氧化工艺处理使之达标纳管的最新工程经验。
一、工艺流程介绍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下面是其简易的工艺流程图。
目前,中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都与之类似,也会根据实际需求略作调整。
进水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总工艺流程图1、进水特性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特性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水后,颗粒性有机物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生厌氧生物降解和转化,VSS/SS比值较低,即进水中挥发性悬浮物质比例降低。
2、出水水质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一级强化、生物处理等工艺后达到(GB18918-2002) 一级B的排放标准排入长江出水口。
正在进行的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出水水质将达到一级A的标准。
出水通过出水泵房加压后从深海排放管排入长江。
3、污水处理工艺该厂的污水处理采用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进水经泵站提升后以重力流进入总配水井,经8组粗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预处理后,进入多模式A/A/O处理单元,二沉池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还有部分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高效沉淀池,通过外加药剂处理后同样紫外消毒,出水经出口泵房通过深水排放管排入长江。
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4、工艺特点多模式A/A/O:生物反应沉淀池共4座,每座分2组,每组池子的处理量约为20万m 3∕d o 由初沉段、A2/O 段、二沉段组合布置而多模式A/A/O 工艺流程初沉段:设计高峰表面负荷为4.3m 3∕(m 2∙h),水平流速17mm∕s, 出水堰负荷2.1L∕(s ∙m),停留时间0.83h ;A2/O 段:水力停留时间12h,有效水深6m,污泥负荷0.12kgBOD∕[(kgMLSS ∙d)];好氧泥龄 13.4d,气水比 4.5: 1;二沉段:设计高峰表面负荷为L15m3∕(m2∙h),高峰停留时间3.1h, 水平流速4mm∕s,出水堰负荷1.03 L∕(s ∙m)o高效沉淀池:总配水井出水大于160万m 3∕d 的流量部分通过高 效沉淀池进行处理,共计设3组,每组6只池。
摘要为缓解已建南干线、中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已建干线的输送压力,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
通过对工程范围内水量预测、水力计算和各施工方案比选,本工程拟建设2根DN4000管道,采用顶管施工,输送至白龙港污水厂,解决浦西和浦东地区日益增加的污水问题,改善水域环境质量。
论文关键词: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线,南线,顶管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主体工程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整个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浩大,主要解决浦西黄浦、卢湾和徐汇区合流污水,以及浦东新区赵家沟以南、川杨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出路。
已建南线(西段)接纳浦西卢湾、徐汇区6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以及龙华机场的污水后自龙华机场处过黄浦江,沿耀华支路和济阳路南下至外环线与南支线汇合,接纳吴泾、闵行地区的污水,随后沿外环线敷设,沿途接纳浦东新区污水,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
中线接纳浦西黄浦、南市区5个排水系统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后,自董家渡过黄浦江,然后沿龙阳路和龙东大道敷设至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中线和南干线输送的污水均纳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入长江。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白龙港片区的污水量不断增加,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建成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主干管的纳污容量已日趋饱和。
为缓解已建干线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负荷之间的矛盾,分担中线和南干线的输送压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容量,完善白龙港片区污水系统的结构布局,改善水域环境质量,急待启动南线输送干线工程;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容量根据《浦东新区水务专业规划》(2003年7月)提供的数据,目前浦东新区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禽畜废水直排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新区内河的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
新区区属水厂和乡镇水厂水源来自川杨河、浦东运河、内河和地下水,各取水河段水质综合评价基本在IV~V类之间,部分劣于V类。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属于上海长江口岸,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3。
它每天最多可处理172万立方米的污水,为271.7 平方公里区域内的 356 万人口提供服务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随着预制装配式技术在桥梁、房屋的成熟应用,将该技术引入到地下空间工程。
白龙港改造工程是全国首次在大型地下空间大量运用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了预制"十字"二维柱梁节点+预制板的施工技术,这也是上海地区预制装配式施工领域的首创。
采用预制板,施工人员就直接在施工现场搭积木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绿色环保,减少工地内尘土飞扬。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把预制装配技术运用到地下空间工程,并不是简单就把预制件放入地下,而是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耐久性、防水性、抗土层压力等问题,对环境因素要考虑很多。
这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要在上面覆盖2米多的土,种上绿化,从而更加环保美观。
地下将所有污水处理设备深埋,地上则是可供市民休憩娱乐的绿茵球场以及公园。
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亚洲最大装配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还将创造一项纪录——上海最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
该地下厂的基坑约为15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全敞开式空间。
未来,所有污水处理环节都将在这个庞大的地下空间里完成。
该地下空间分为两层,地下二层是污水处理池,地下一层则是由钢筋混凝土搭成的空箱结构,操作人员将在这里巡视污水处理情况、及时处置突发问题。
而在这个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上方,施工团队将覆盖上土层,在上面种植大量绿化,使其成为一大片绿色景观。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库主要施工技术分析朱磊发布时间:2023-08-03T07:29:13.60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10期作者:朱磊[导读] 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库施工对于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重视其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污泥坑污泥出库是污水处理厂基础性施工内容,本文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填埋场污泥坑污泥出库工程为例,对膜下清淤施工、污泥输送施工、污泥除杂施工以及库底垃圾清理施工几个关键环节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帮助。
中交江河湖海(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库施工对于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重视其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污泥坑污泥出库是污水处理厂基础性施工内容,本文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填埋场污泥坑污泥出库工程为例,对膜下清淤施工、污泥输送施工、污泥除杂施工以及库底垃圾清理施工几个关键环节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坑污泥出库是基础性施工内容,对后续厂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做好其施工技术的科学分析。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坑污泥出库施工,需要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方案,对清淤方式、清淤设备以及淤泥运输等进行科学规划,加强施工中的技术参数控制,在满足工期需要的同时,保证清淤质量,让工程得以顺利进行[1]。
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项目为白龙港三期填埋场污泥坑污泥出库工程,地点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
项目目的为后期白龙港三期扩建腾出建设用地进行前期准备,施工任务为将污泥坑内污泥抽取至除杂间进行除杂,除杂后污泥泵送至其他协作单位施工的储泥罐,满足后方泵送及干化要求。
项目施工工程量为80%含水率污泥23万t,先期实施6号库区,其中污泥坑尺寸约180m*121.5m*8m,原始库区容量约8.7万m³。
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主要施工技术1、膜下清淤施工①覆膜开口施工膜下清淤施工首先需要进行覆膜开口,通过穿钢丝缆绳与清淤装置吊装入坑完成土工膜开口,在施工时要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库区特点,确认开口位置以及开口尺寸,保证后续清淤工作的顺利。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摘要: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大环境下,我国各水域对水质达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国家环保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开始利用高科技方法实施污水处理工程。
现场总线、可编程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在水处理工程中充分的发挥了自动化优势,使复杂的监控环境,发展为无人监控及网络控制模式。
本文以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组态王监控软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PLC、工业以太网、上位机监控等技术在污水远程集散监控系统中实现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
一、引言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Km2。
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
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
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鉴于该污水规模较大,生产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方案,实现对污水处理个流程的控制功能。
该控制系统对扩展性、开放性及可持续性,都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集散型控制系统,以及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
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将管理层和控制层分开。
管理层主要是对全厂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数据存储和分析; 控制层主要是通过现场PLC或计算机完成各自辖域内工艺过程和工艺设备的自动控制,同时在传统控制的基础上,提供了智能控制的可能性。
SCADA系统通过现场检测仪表和网络设备完成对主要工艺参数的数据采集并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
通信网络采用100Mbps工业以太环网。
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泥厌氧消化工程设计实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朝阳村,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其污泥处理工程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泥处理项目。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在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的处理工艺。
1、工程规模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总规模200万m3/d,本工程污泥处理的对象是其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确定污泥量为204t DS/d( 湿污泥量 1020 t/d, 以含水率 80% 计, 以下同),按照设计水质产生的污泥量为268 tDS/d,浓缩脱水系统设计规模按设计水质设计,厌氧消化系统按现状水质设计并按设计水质复核,污水处理厂实际和设计进水水质见表 1。
2、工艺流程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机械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部分干化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 1。
污泥处理工程由 6 个系统组成:(1) 浓缩系统。
对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化学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将污泥含固率提高到约5% ,减小污泥消化池容积,降低工程造价。
为达到含固率目标,初沉污泥和化学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剩余污泥经重力浓缩后再进行机械浓缩。
(2) 厌氧消化系统。
对浓缩污泥进行中温一级厌氧消化,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产生污泥气供消化系统和干化系统利用,使污泥得到稳定化和减量化。
(3) 污泥气利用系统。
对消化产生的污泥气进行处理、储存和利用,作为污泥消化系统的污泥加热热源和脱水污泥干化处理系统的干化热源,污泥气脱硫采用生物脱硫和干式脱硫分级串联组合工艺。
(4) 脱水系统。
对消化污泥进行脱水,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并将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干化处理系统进行干化处理,或直接输送至存料仓储存后外运。
(5) 干化系统。
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污泥气对部分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泥含固率。
污泥干化处理系统采用消化处理产生的污泥气作为能源,以天然气作为备用能源,污泥干化能力按在满足消化处理条件下可利用的气量确定。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最终达到可以排放或者循环利用的标准。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了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消毒等环节。
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1. 预处理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对进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和调节,以便后续的处理过程更好地进行。
预处理包括了格栅除渣、沉砂池和调节池等工艺过程。
其中,格栅除渣是将进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杂质通过机械格栅进行拦截和分离,以减少对后续设备的损害;沉砂池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沉淀到底部,再将上清水取出;调节池是对进水的流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使之适合后续处理设备的要求。
2. 一级处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一级处理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
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的是曝气沉淀池和旋转生物接触氧化池等设备。
曝气池是通过向水中通入空气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物得到降解和氧化;而旋转生物接触氧化池是通过将有机物与微生物进行接触和氧化来实现有机物的去除。
这样处理后,水质得到初步提升,达到了一定的排放标准。
3. 二级处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因此需要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的是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利用高效细菌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一般采用的设备是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或者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则是通过将污水在无氧或者低氧条件下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一般采用的设备是厌氧池或者生物滤床。
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水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效果更好,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 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对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进行更深度的处理和净化。
三级处理主要采用的是深度处理和膜分离。
深度处理是指采用吸附、氧化、沉淀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其中常用的设备有活性炭吸附器、臭氧接触池和沉淀池等;膜分离是通过微孔膜或者超滤膜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进行截留,以获得高品质的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