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管理 降低护理风险
- 格式:ppt
- 大小:12.20 MB
- 文档页数:55
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张伟红高燕发表时间:2013-06-24T16:17:11.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张伟红高燕[导读]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张伟红高燕(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人民医院内蒙古乌海 016030)【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05-02【摘要】目的细节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促进了护理质量,防范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充分验证了细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每一位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细节管理,将细节管理运用于护理管理的方方面面,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在平时的护理管理中,护士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加强对护士基础知识和护理工作细节的培训,以规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在规范护理服务上见真情,在内部管理上动真格,注重细节管理,营造温馨氛围,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强化护理人员职责意识1.1修订规章制度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适应等级医院评审评审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书书写标准”、“规范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制定了“护理人员职责”、“聘用人员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为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1.2实施动态质量监控为确保护理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优质、高效,在质量管理上,护理部实行了宏观控制、树立科室典型,使科室之间相互监控、护士自我管控的护理质量控制途径,形成了质控网络,使护理服务始终处在连续有效的监控之中。
1.3从细节里发现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
2 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2.1将人性化融入病区的护理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
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意义与实践】1. 引言在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细节管理的意义、实践方法和个人观点出发,探讨加强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细节管理的意义2.1 患者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安全。
输液管道的消毒、用药的规范、病房的清洁等,都需要护士们严格注意和管理,以确保患者不受到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医护形象一个医疗机构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医护人员细节管理的表现来体现的。
如果护士们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细节管理方面的疏漏,不仅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还会降低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2.3 服务质量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能够做好细节管理的护士,往往更能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专业。
3. 细节管理的实践方法3.1 制定标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护理操作的标准规范,包括各类护理程序的操作流程、相关细节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化操作流程。
3.2 强化培训为护士进行细节管理的专业培训,包括细节管理的意义、实践方法、案例分析等,帮助护士们提高细节管理意识和技能。
3.3 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定期的细节管理检查机制,对各个环节的细节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4 强化沟通医护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及时交流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情况,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的理解中,细节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生命线。
只有将细节管理做好,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在实践中,我发现细节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做到位,才能够真正做到细致入微、周到贴心的护理服务。
5. 总结与展望细节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细节管理做到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探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54-01医疗护理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或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
产科为高风险专科,特别是产房,未可知因素太多,产妇是否会发生羊水栓塞、产后出血、新生儿是否会出现窒息等都不能完全确定。
因此作为产科工作者都必须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
浅谈几点体会如下:1 管理方法1.1 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为提高护士素质,采取学习其他行业管理模式,开展了每日一问制,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了解夜间的工作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专科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临床,每天学习一点点,更易于理解、掌握;适当进行提问,加深印象,定期考核。
以老带新,加强带教,使护士素质在短时间内有较快的提高,在专科护理方面能够独挡一面。
1.2 制定标准,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专科考核标准,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失误,根据不同性质,如果是技术上的责任,给予指导、纠正,并在“护理质量沟通本”上签字,引以为戒。
如果是责任心不够,引起的失误要纳入绩效考核。
对于能够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的,给与放宽处理,避免瞒报现象。
科室奖金在护理质量中体现出来,做到优劳优酬。
1.3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科室设立了责任制管理小组,每组1-2人,管理6-8个患者,从患者的入院宣教、健康指导、各种检查治疗、生活护理等,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由指定的一组护士全面负责管理,这样以来与患者及家属接触多了,感情深了,互相理解,减少或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产科中血污、分泌物、排泄物多,院内感染主要集中在产房,包括孕产妇、新生儿、医务人员等易感人群。
孕产妇和新生儿不仅处在特殊的生理周期,其病理特点也与其他人群不同,属高度易感人群【2】。
护理部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就医体验。
为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护理部推进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精细化管理强调以精细、准确、严格的标准来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护理服务的优质、高效和安全。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理念首先,护理部需要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这可能包括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职业满意度等。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衡量标准。
同时,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让全体护理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地追求细节,而是通过优化流程、规范操作、持续改进,实现护理工作的卓越。
这种理念的树立需要通过培训、宣传和榜样示范等方式进行。
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度和流程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护理部应当对现有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
例如,完善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评价制度等,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在流程方面,对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
比如患者入院流程、护理操作流程、出院流程等,通过简化、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应对突发状况。
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护理人员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
因此,护理部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方面,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能力,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护理人员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此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