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变形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且符合9:3:3:1的比例。
而在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不是绝对的9:3:3:1,而是变形为许多种比例。
如:①12(9+3):3:1;②15:1;③9:6(3+3):1;④9:7;⑤9:3:4(3+1)等。
解决此类习题的根本方法是审题仔细,抓住题目中限制条件,运用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一、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的直接考查例1: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 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
F1自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得F2,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18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约有()株。
A、4018B、 2009C、1339D、9036解析:该题直接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首先根据F1的表现型判断出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在F2中,杂合的单显性性状白色球状占2/16,而所求的纯合黄色盘状为隐性纯合体,在F2中占1/16,结合题意即可得出黄色盘状南瓜约有2009株,正确答案为B。
二、 9:3:3:1 的变式归纳变式1:变形为 12 (9+3) :3 :1例2: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四种, 9:3:3:1B、两种,13:3C、三种,12:3:1D、三种,10:3:3解析:西葫芦的皮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W存在,西葫芦皮色就表现为白色,有没有Y都一样。
在没有显性基因型W存在时,即ww纯合时,有Y表现为黄色,无Y时即yy纯合时表现为绿色。
W的存在对Yy有遮盖作用。
变式2:变形为15 :1例3:某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色花瓣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花瓣植株杂交,F1全为红色花瓣,F1自交,F2中红色花瓣和白色花瓣的比例为15:1,F2代的红色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A、1/3B、1/4C、1/5D、1/16解析:该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题意可知,在F2中,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红色花瓣,即基因型轮廓为A B 、A bb、aaB 的个体都表现为红色花瓣,在F2中占15/16,只有基因型为aabb时,才表现为白色花瓣。
高中生物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种特殊比例一、9∶6∶1的变形特点∶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新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相似性状,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这种情况下9∶3∶3∶1分离比变形为9∶6∶1。
二、9∶3∶4的变形特点: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制约了其他对基因的作用,既某对隐性基因纯合时,使其他基因不能表达。
这种情况下分离比变形为9∶3∶4。
三、12∶3∶1的变形特点: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四、13∶3的变形特点:一种显性基因本身并不直接控制性状的发育,但可抑制其他显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在抑制基因不存在时,被抑制的基因才能得到表现。
这种情况下9∶3∶3∶1分离比变化为13∶3。
五、9∶7的变形特点: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无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六、4:2:2:1的变形特点: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个体死亡。
七、9:3:3的变形特点:隐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两对隐性基因纯合,个体死亡。
八、9:1的变形特点:单隐性致死(aa或bb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只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个体死亡。
例题1:假设家鼠的毛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AaBb个体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色家鼠=9∶6∶1,则子代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1/16 (B)3/16 (C)1/8 (D)1/3解析:由题意可知,黑色家鼠的基因型为A _ B_,浅黄色家鼠的基因型是A_bb或aaB_,白色家鼠的基因型aabb,AaBbAaBb得到的浅黄色家鼠有1/16AAbb、1/8Aabb 1/16aaBB、1/8aabb,其中子代的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占(1/16+1/16)/6/16=1/3。
合肥中科教育高一下学期生物练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用之9:3:3:1的变式比命题者:王进传配套练习1、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F1都是蓝色,F1自交所得F2为9蓝:6紫:1红。
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可知花色呈蓝色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3)F2代中纯种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
(4)F2代中基因型与亲本基因型不同且是纯合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2、用南瓜中结球形果实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下图:P: 球形果实×球形果实↓F1:扁形果实↓F2: 扁形果实球形果实长形果实9 : 6 : 1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认为南瓜果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请分析:(1)纯种球形南瓜的亲本基因型是和(基因用A和 a,B和b 表示)。
(2)F1扁形南瓜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F2的球形南瓜的基因型有哪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有没有纯合体?,若有,其占同种瓜形的比例为________。
3、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请分析回答:(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黄颖的基因型有种。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4、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浅谈自由组合定律中的9:3:3:1的变形王俊国河北饶阳中学自由组合定律成为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
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其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当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子,F1自交,产生F2,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且表现型之比为(3:1)×(3:1)=9:3:3:1。
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例外,如出现9:3:4,9:6:1,12:3:1,9:7,13:3,15:1等,其实这些分离比都是9: 3:3:1的变型。
下面用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1、9:4:3例家鼠的毛色遗传。
当隐性基因c纯合时,能抑制其它毛色基因A和a的表现而呈白色(即c阻止色素产生)。
C不阻止色素产生的基因,A基因决定灰色,a基因决定黑色。
现有一只黑鼠与白鼠杂交,F1代全是灰鼠,F1自交产生的F2代中灰色∶黑色∶白色=9∶3∶4。
2、9:7例紫茉莉的花色遗传,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存在显性基因A和B时,才表现为紫色,只有基因A或只有基因B或没有显性基因时都表现为白色。
因此,后代分离比为9:7。
3、9:6:1例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
扁形果实:球形果实:长形果实 9 :6:1,根据分离比9:6:1分析,当同时存在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扁形果实,只有基因A或只有基因B时,表现为球形果实;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长形果实。
4、13:3例蚕的茧色的遗传。
蚕的黄色茧(Y)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IiYy相互交配,后代应该出现9I Y : 3I yy : 3iiY : 1iiyy的分离比,但由于有I基因时,即使有Y基因存在,也不能表现出黄色,只能表现为白色,要表现出黄色,必须有Y基因而没有I基因,即只有基因型为iiY 个体才表现出黄色,其余基因型都表现为白色,故出现13:3分离比。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考点一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总结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题组一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应用1.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 1全为黑鲤,F 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B .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C .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F 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答案 D解析 根据F 1自交结果黑色∶红色为15∶1,可推知鲤鱼体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黑色∶红色为15∶1,可推知红色性状由双隐性基因决定,其他为黑色。
根据F 1测交遗传图解可知测交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2.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 、C 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
现有基因型为CCRR 和ccrr 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 1,F 1雌雄个体交配,则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 .黑色∶白色=3∶1B .黑色∶棕色∶白色=1∶2∶1C .黑色∶棕色∶白色=9∶3∶4D .黑色∶棕色∶白色=9∶6∶1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C__R__时,小鼠表现为黑色;当基因型为C__rr时,小鼠虽然不能产生黑色素,但是可以产生棕色素,小鼠表现为棕色;当基因型为ccR__时,小鼠由于不能产生棕色素,也无法形成黑色素,表现为白色;当基因型为ccrr 时,小鼠表现为白色。
黑色小鼠(CCRR)和白色小鼠(ccrr)杂交,F1全为黑色(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有9/16C__R__(黑色)、3/16C__rr(棕色)、3/16ccR__(白色)、1/16ccrr(白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
(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
遗传题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对正常的遗传问题比较熟悉,对数据的运用处理也得心应手。
但对于孟德尔比率9:3:3:1 偏离问题的解决略显不足,常常出现差错,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常见的变式比有9:7等形式。
例1:(08年宁夏)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
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1
1
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