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 习题答案:第1章
- 格式:docx
- 大小:30.47 KB
- 文档页数:2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习题11-1 在题图1-1中,已知2I A =-,5R =Ω。
求各图中的电压U 。
U+U+U+U (a)(b)(c)(d)解:(a )U 、I 关联,(2)510U IR V ==-⨯=- (b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c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d )U 、I 关联,(2)510U IR V ==-⨯=-1-2 在题图1-2中,已知2I A =-,15U V =。
计算各图元件中的功率,并说明它们是电源还是负载。
(a)(b)(c)(d)解:(a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A 是电源性。
(b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B 是负载性。
(c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C 是负载性。
(d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D 是电源性。
1-3某电路中需要接入一个限流电阻,已知接入的电阻两端电压10R U V =,流过电阻的电流20R I mA =。
试选择这个电阻的参数。
解:3105002010U R I -===Ω⨯ 31020100.2R P UI W -==⨯⨯=规格化以后,0.5R P W =1-4一只15V 、5W 的白炽灯接在36V 的电源上,试选择需要串联的电阻。
解:51153P I A U === 361521R U V =-=216313R U R I===Ω 12173R R P U I W ==⨯=1-5 在题图1-5中,已知112U V =,14S U V =,26S U V =,1232R R R ===Ω.试求2U 。
2解:1211()S I R R U U ++=111212424S U U I A R R --===+221222462S S U IR U U V =+-=⨯+-=1-6在题图1-6中,已知电位器6W R K =Ω。
第一章1-1 填空题1.实际电气设备包括电工设备、联接设备两个部分。
电工设备通过联接设备相互联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便构成一个实际电路。
具体分析实际电路时,总是将实际元件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忽略其次要性质,这样的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2.关于电流的方向,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分,应加以区别。
带电粒子规则运动形成的电流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这种客观存在的电流方向便是电流的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3.对于电压的方向,应区分端电压、电动势两种情况。
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端(即“+”极)指向低电位端(即“-”极),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极)指向高电位端(“+”极),即为电位升高的方向。
4.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其参考方向。
不加说明,电路图中所标的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参考方向选定以后,电压电流之值才有正负。
当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5.若某个元件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样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
若某个电路单元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个电路单元整体称为二端网络。
6.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如果两个二端网络的伏安关系相同,那么,它们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的作用也就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二端网络等效。
7.回路是一个闭合的电路。
从回路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则在这个方向上的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之和。
8.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一条支路流过同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点称为结点。
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9.电阻元件联接方式主要有:串联联接、并联联接、三角形联接、星形联接、桥式联接等。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2《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写出题图中有源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a) (b) (c) (d) 题图在题图中已知U 2=2V , (1) 求 I,U 1,U 3,U 4,U ac ,(2) 比较a,b,c,d,e 各点电位的高低。
题图在题图所示电路中U ab题图 求题图所示电路电压+a2V Ω + a+ 2Ω 2Ω 2Ω 2Ωa b c d e3V 22V24VΩΩ题多量程直流电流表如题图所示,计算0-1,0-2及0-3各端点的等效电阻,即各挡的电流表内阻,已知表头等效电阻R A =15k Ω,各分流电阻R 1=100Ω,R 2=400Ω,R 3=500Ω。
题图 两个额定值是110V,40W 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都是110V ,而额定功率一个是40W ,另一个是100W,问能否把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00V 电源上使用,为什么电路如题图所示.试问ab 支路是否有电压和电流题图题图中若(1)U=10V, I=2A, (2)U=10V,I=-2A 。
试问哪个元件是吸收功率哪个元件是输出功率为什么题图1. 计算题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1 23U UUU +++ + - -- -(c)(a) (b) (d)1. 电路如题图所示,试求以下电路的电压U 和电流I 。
(c) (d)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下,写出图所示各元件u 和i 的约束方程.(a) (b) (c)(d) (e)1A 20Ω+ 30V U-U 30V + -u - + - u 10μF u -+U5V +-U + -求题图所示电路中的U 1和U 2.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流源电路。
(a) (b) (c) 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压源电路。
(a(b)题图求题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和电压U 。
4V1A2V 1A6V6V3A( a) (b)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流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路源输出的功率。
第一章直流电路复习与考工模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2 V、24 V、36 V2.5 W3.2.178×108 J4.并联5.12 KΩ二、选择题1.D 2.A 3.D 4.D 5.C三、判断题1.×2.×3.×4.√5.√四、分析与计算题1.0.01 A;10 mA;1.0×104 μA5〔或0.45 A〕〔2〕5.6 KW•h〔3〕2.8元2.〔1〕A11第二章电容与电感复习与考工模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06;10122.耐压3.储能;磁场;电场4.103;1065.电阻〔或欧姆〕二、选择题1.D 2.A 3.C 4.B 5.A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略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复习与考工模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安培定则〔或右手螺旋定则〕2.安培;BIlF3.软磁物质;硬磁物质;矩磁物质4.电磁感应现象5.楞次二、选择题1.B 2.A 3.C 4.A 5.B三、判断题1.√2.√3.√4.×5.×四、分析与作图题1.略2.电流方向:BADCB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复习与考工模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振幅〔最大值或有效值〕;频率〔周期或角频率〕;初相2.V220〔或311 V〕;s2.0;rad/s)02(或100314rad/s3.有效值4.电压与电流同频同相;电压超前电流900;电流超前电压9005.正比;反比6.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容量适当的电容器二、选择题1.B 2.B 3.B 4.D 5.C三、判断题1.×2.√3.×4.×5.√ 6. ×7. ×四、分析与计算题1.最大值:10 A ;有效值:A5;周期:0.2 s;频率:5 Hz;初相:150022.440 W3.〔1〕R=6Ω;L=25.5 mH 〔2〕0.6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复习与考工模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线电压;相电压;相电压;线电压2.220 V;380 V3.3 ;等于4.使不对称负载获得对称的相电压5.3 ;等于二、选择题1.D2.C3.A4.B5. A三、判断题1.√2.√3.√4.√5.×四、分析与作图题1.星形和三角形两种;画图略2.星形联结承受220V 相电压;三角形联结时则承受380V 线电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有甲灯220V60W 和乙灯110V40W 白炽灯,把他们串联后接到220V 电源上时灯较亮;若把他们并联后接到48V 电源上时灯较亮。
2、交流电的最大值反映其变化范围,角频率(或频率、周期)反映其,初相角反映其。
3、市用照明电的电压为220V ,这是指电压的值,它的最大值为。
4、同一组三相对称负载,联成三角形,接到三相电源上,与联成星形接到同一电源上作一比较,I相△= I相y, I线△= I相y 。
5、常见的触电原因有三种:、、。
6、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联接,称作保护接地。
而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联接,叫保护接零。
7、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吸收电源能量,通过,而输出电能的它起的只是的作用。
8、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和转差有关。
9、继电器是的电器,热继电器是继电器的一种,它是利用而使触头动作的。
10、电机和电器设备在运行中,操作人员有责任通过等直接感觉进行监视。
11、稳压二极管工作处于区,在该区内,稳压管的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却基本不变,这就是稳压管的稳压作用。
12、串联负反馈能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13、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放大器。
14、编码器的作用是。
15、电动机的联动控制,可以使各台电动机按照起动,符合工艺规程,保证。
二、选择1、在全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端电压将()A 、增高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2、如图①在电路中当R 2值增大时,则()A 、PA1读数减小,PA2读数增大;B 、PA1和PA2的读数减小;C 、PA1和PA2的读数增大;D 、PA1读数减少,PA2读数不变。
3、根据戴维南定理如图②所示的等效电流内阻R AB 为()A 、21 KB、31K C、3K 4、如图③电路所示,A 、B 、C 三灯相同,当SA 合上瞬间()A 、A 灯最亮B 、B 灯最亮C 、C 灯最亮D 、A 、B 、C 三灯一样亮5、如图④所示三相电源或电压为380V ,Ru=Rv=Rw=10,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 、电压220V ,电流22AB 、电压380V ,电流22AC 、电压220V ,电流38AD 、电压380V ,电流38A6、变压器是传递()的电气设备。
第1章习题详解四、分析计算题 1、答案:VB=0VVA=1×2+5=7V 2、答案:根据KCL 、KVL 可列方程如下: I1+I2=7I1×1-I2×2+10-5=0 解方程可得I1=3(A ),I2=4(A ) 则U=10- I2×2=10- 4×2=2(V ) 3、答案:在电路图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选取绕行方向。
应用KCL 和KVL 列方程如下0321=-+I I I13311E R I R I =+ 23322E R I R I =+代入已知数据得0321=-+I I I 1510531=+I I 65101032=+I I解方程可得I1=-7/4(A ),I2=33/8(A ),I3=19/8(A )。
4、答案:(1)先计算18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61218=+='I (A) 661=⨯='U (V)(2)再计算6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26121=⨯+=''I (A) 162263636=⨯++⨯⨯=''U (V) 图4-4(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
426=-=''-'=I I I (A) 22166=+=''+'=U U U (V)5、 答案:(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UOC=-1×16+1=-15(V) (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Rab=1(Ω)(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35154115-=-=+-=I (A) U =4I =4×(3-)=-12(V)6、答案:(1)根据叠加定理,当单独作用时,短路,则=-IR1,即5=-(-1)R1所以可求得 R1=5(Ω)(2)当单独作用时,短路,则//=I(R1// R2),即20=5(5// R2)所以可求得 R2=20(Ω)7、答案:利用戴维南定理(1)求等效电阻0R130213R RR RR R⨯=++6124612⨯=++8=Ω(2)求端口开路电压OCU1212612120.54612612OCU U U⨯⎛⎫=+=⨯+⨯+⎪++⎝⎭8412V=+=利用戴维南得原理图:所以12184OCO LUi AR R===++8、答案:S闭合时:V A=6VV B=-3VV C=0VS断开时:V A=V B=6VV C=9V9、答案:对a列KCL方程:I-I1-I2=0得I2=4mA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得I3=-7mA A4=13mA A5=-3mA10、答案:对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可得到下图根据上图电路可列出:6.75R/(3+6+R)=U所以可求得R=18(Ω)。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1.1 电路的概念 (1)略(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零、负电位、正电位 (2)3、1.5、3、1.5、0、3 (3)-7,-5 1.3 电阻 (1)3∶4(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104.4ρm根据Sl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220===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 (1)25401000===P W t h (2)略(3)31680072002.0220=⨯⨯==UIt W J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 三、填空题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lR ρ=;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1.5510=-=-=b a ab V V U V 10)5(5=--=-=c b bc V V U V 15)5(10=--=-=c a ac V V U V 15-=-=ac ca U U V2.2.012024===t Q I A Ω===202.04I U R 3.(1)210100220=+=+=r R E I A (2)2001002=⨯==IR U V (3)20102=⨯==Ir U r V 4.(1)8804220=⨯==UI P W (2)15840001800880=⨯==Pt W J (3)1440018005.0422=⨯⨯==Rt I Q J (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 电阻的连接 (1)5.04211===R U I A 10205.022=⨯==IR U V 1210221=+=+=U U U V(2)由于12221221R R R U R U P P == 故142820101212=⨯==P R R P W(3)(a )Ω==343R R ab (b )Ω=⨯==++++=32043535)()(R R R R R R R R R ab(c )Ω===1444R R ab (d )R R R R RR RR ab ++++=)2()2(Ω=⨯==53245858R2.2 基尔霍夫定律 (1)5、3、6、3(2)假设2I 、3I 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1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2332213311321E R I R I E R I R I I I I =+=+=+ 128038050008.0008.0322332=+=+⨯=+I R I I I I 即解得 图2.1 作业测评2电路图0245.02=I A=24.5mA0325.03=I A=32.5mAΩ=3842R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rEI s =、不变、并、r I E s =、不变、串 (2)(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2.2(a ')所示。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为掌握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章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2)正确理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并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使用;(3)计算元件或电路的功率,并判别元件或电路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4)掌握理想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式;(5)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 和KVL )的应用;(6)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额定工作状态、过载工作状态和欠载工作状态。
理解电气器件、设备的额定值。
本章习题解析1-1 试求图1-1所示电路的电压U ab 和U ba 。
图1-1解 (a)电压U 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已知U =10V ,故有 V 10==U U ab V10-=-=-=U U U ab ba (b)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故有 V 5=ab U V5-=-=ab ba U U 1-2 根据图1-2所示的参考方向和电压、电流的数值确定各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计算各元件的功率,说明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a)(b)(c)(d)图1-2解 (a)因为电流为+2mA ,电压为+5V ,所以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电阻元件的功率为mW101010102533=⨯=⨯⨯==--UI P 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 >0,说明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b)因为电流、电压随时间t 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当电流i >0、电压u >0时,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当电流i <0、电压u <0时,它们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阻元件的功率为W)(sin )sin()sin(t t t ui p ωωω255=⨯==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计算结果p >0,说明电阻元件吸收功率。
(c)因为电流为-2mA ,所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压为+5V ,所以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国家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第1周学习安排——第1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题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现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为10 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正确。
a. I1=‒10 A,U=6 Vb. I1=‒10 A,U=12 Vc. I1=10 A,U=12 Vd. I1=10 A,U=‒6 V2.在题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位器RP的滑动端向下移动时,电流I1、I2的变化趋势是()。
a. I1不变,I2减小b. I1增大,I2减小c. I1减小,I2增大d. I2不变,I1减小3.在题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流I为()。
a. ‒3 Ab. 2 Ac. ‒5 Ad. 5 A二、判断题4.判别一个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提供功率,取决于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二者相同时是提供功率,相反时是吸收功率。
(×)5.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电位降低的方向,可据此来判别电流源或电压源上电流或电压的关联性。
(√)6.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只是对相同的外部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7.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依据是电荷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种类、性质需加以限制。
(×)三、分析计算题1.测得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12 V,短路电流IS=0.5 A,试计算当外接电阻为36 Ω时的电压和电流。
参考答案:①设该二端网络为题图1-4所示的电压源US和内阻RS的串联模型。
②二端网络开路时R S中电流为零,说明U S等于开路电压,即U S=12 V。
③由短路电流I S=0.5 A,电源电压U S=12 V,可求得R S=24 Ω。
④外接电阻R L=36 Ω时,利用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可得U L=7.2 V,I L=0.2 A。
第2周学习安排——第2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及简单电路一、单选题1.图2-1所示的电路中包含()条支路,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该电路,需要列写()个方程。
《电工电子技术及技能》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1 解:常用电工工具除螺丝刀、测电笔、钢丝钳、电工刀和剥线钳外,还有尖嘴钳、断线钳、电烙铁、活络扳手等;常用电工仪表除电压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兆欧表外,还有绝缘电阻表、功率表、电能表、示波器、、电桥、仪用互感器等。
1-2 解:常见导致触电的因素有:(1)电气线路或设备安装不良、绝缘损坏、维护不当,当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导线或漏电设备时,发生触电;(2)非电气人员缺乏电器常识而进行电气作业,乱拉乱接,错误接线,造成触电;(3)用电人员或电气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意识,思想麻痹,导致触电;(4)电器产品质量低劣导致触电事故发生;(5)偶然因素如大风挂断电线而落在人身上,误入有跨步电压的区域等。
1-3 解:(1)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4 解:对呼吸减弱或已经停止的触电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维持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行之有效的方法,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1)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
1-5 解:胸外心脏压挤法是在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时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动作要领如下:(1)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